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880793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78222.0

申请日:

2012.08.07

公开号:

CN102817958A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16F 15/28申请日:20120807授权公告日:20150708终止日期:201608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F 15/28申请日:20120807|||公开

IPC分类号:

F16F15/28; B66C23/72

主分类号:

F16F15/28

申请人: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临瑞; 石锦钰; 范胜利

地址: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工业城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上述配重块包括设置于配重块顶面的导向柱,导向柱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第一导向柱的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的高度;设置于配重块底面的与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位置与导向柱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上述配重块中,第一导向柱高于第二导向柱的部分用于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避免上层配重块在下降过程中发生翻转等难以控制的移动。相对于现有的配重块,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配重块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且安装过程中无需频繁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配重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配重块顶面的导向柱(1),所述导向柱(1)包括:一个第一导
向柱(11)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12),所述第一导向柱(11)的高度大于所
述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
设置于所述配重块底面的与所述导向柱(1)相适配的导向孔(2),所述导
向孔(2)的位置与所述导向柱(1)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1)与
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差不小于8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1)与
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差为80mm~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1)上
设有指示部(111),所述指示部(111)到所述配重块顶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
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为圆台
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柱(12)的
个数为一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1)和所述第二导向柱(12)沿所述配重块的
中心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柱(12)的
个数为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1)和所述第二导向柱(12)均匀设置于所述
配重块的顶面。
8.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配
重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为起重机。
10.一种配重块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取一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作为上层配重块(U),取
另一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作为下层配重块(D),将所述上层
配重块(U)至于所述下层配重块(D)的上方;
对上层配重块(U)进行预定位,使下层配重块(D)的第一导向柱(D11)
部分插设于所述上层配重块(U)的第一导向孔(U21)内,且所述下层配重块
(D)与所述上层配重块(U)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下层配重块(D)的第二导
向柱(D12)的高度;所述第一导向孔(U21)为导向孔中与所述第一导向柱(D11)
相对应的导向孔;
b)、将所述上层配重块(U)以所述第一导向柱(D11)为轴线平转,平转
至所述上层配重块(U)的第二导向孔(U22)与所述下层配重块(D)的第二
导向柱(D12)位置竖直相对;所述第二导向孔(U22)为导向孔中与所述第二
导向柱(D12)相对应的导向孔;
c)、将上层配重块(U)向下安装;
d)、重复步骤a、b和c,将配重块进行堆叠安装。

说明书

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稳定性是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于起重机、旋挖钻机等重型
工程机械,提高机械的稳定性是降低事故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在工程机械上
设置配重来平衡该机械的受力,用以提高机械的稳定性能。

目前,工程机械的配重部分主要是将配重块进行堆叠放置。多层配重块在
堆叠放置时位置易偏移,由此导致下部配重块受力不均引起变形。为了解决这
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有导向柱和导向孔的配重块,具体的如
图1所示,该配重块的顶面设置有导向柱1’,该配重块底面与导向柱1’相对的
位置设有与导向柱1’相适配的导向孔2’。安装时,通过下层导向柱的导向柱
与上层导向柱的导向孔的配合实现配重块的定位。通常,配重块会设有多个导
向柱和导向孔,具体安装时将上层配重块吊起后至于下层配重块的上方,调整
上层配重块的位置至上层导向块的导向孔与下层导向块的导向柱位置相对,将
上层配重块下降安装。由于上层配重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均易发生晃动,造成上
层配重块与下层配重块的位置不再对应,因此需要频繁的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
置,安装耗时较长,对于重型配重劳动强度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配重块、工程机械和配重块的安装方法,以解
决现有的配重块安装过程中需要频繁调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配重块,包括:设置于所述配重块顶面的导向
柱,所述导向柱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
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的高度;设置于所述配重块底面的与所述导向柱
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位置与所述导向柱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柱与第二导向柱的高度差不小于8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柱与第二导向柱的高度差为80mm~10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柱上设有指示部,所述指示部到所述配重块顶面
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为圆台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个数为一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
向柱沿所述配重块的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个数为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
向柱均匀设置于所述配重块的顶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其设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工程机械为起重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重块的安装方法,包括:a、取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配
重块作为上层配重块,取另一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作为下层配重块,将
所述上层配重块至于所述下层配重块的上方;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使下
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部分插设于所述上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孔内,且所述下
层配重块与所述上层配重块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的高
度;所述第一导向孔为导向孔中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b、将所述
上层配重块以所述第一导向柱为轴线平转,平转至所述上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
孔与所述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位置竖直相对;所述第二导向孔为导向孔中
与所述第二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c、将上层配重块向下安装;d、重复步骤
a、b和c,将配重块进行堆叠安装。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重块,其设有用于定位的多个导向柱和导向孔,且导向
柱中的第一导向柱的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配重块在堆叠安装过程中,操作人
员可以根据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和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对上层配重块进行
预定位,使得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部分穿设于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中且两
层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导向柱高度,此时上层配重块由于第一导向柱的
限位作用,其活动的自由度大大降低,此后,操作人员只需将上层配重块绕此
第一导向柱平转至其余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对准后下降,即可完
成安装。即第一导向柱高于第二导向柱的部分用于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
避免上层配重块在下降过程中发生翻转等难以控制的移动。相对于现有的配重
块,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配重块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

2、安装过程中无需频繁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
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配重块的工程机械,由于上述配重块具有上
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配重块的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配重块的安装方法,采用该方法安装配重块无需频
繁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装配效率较高,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
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配重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下层配重块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向柱

2’导向孔

1导向柱

11第一导向柱

111指示部

12第二导向柱

2导向孔

U上层配重块

U21上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孔

U22上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孔

D下层配重块

D11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

D12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
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2至图4,上述三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的结构,
该配重块包括:

导向柱1,该导向柱1设置于配重块的顶面,其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11
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12,第一导向柱11的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

导向孔2,该导向孔2与导向柱1相适配,设置于配重块的底面,沿竖直
方向与导向柱1相对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导向孔2的个数与导向
柱1的个数相同(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和导向孔2均为两个)。

上述配重块中的导向柱1的作用为:用于与其上层的配重块的导向孔配合,
实现对上层配重块位置的固定;导向孔2的作用为:用于与其下层的配重块的
导向柱配合,实现其位置被其下层的配重块固定。导向孔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中的导向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所述导向孔2与导向柱1相
适配是指:导向孔2和导向柱1的横截面相适配且导向孔2的孔深不小于导向
柱1的高度。为了降低加工成本,导向孔2优选为由空心管围成的通孔,导向
柱1焊接于空心管。

特别的,上述导向柱1中的一个导向柱的高度高于其它的导向柱,即第一
导向柱11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12。该第一导向柱11还用于:对安装于该配重
块上层的配重块起预定位的作用,在安装过程中,限制其上层配重块沿竖直方
向旋转和水平方向的平动的自由度,以便于上、下层配重块的对准。具体的:
在安装上层配重块时,先将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对准与其对应的下层配重
块的第一导向柱,向下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使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部分
插入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中,且两个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导向柱的高度,
即上层配重块未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相接触;此时,上层配重块由于插
设于其内的第一导向柱的定位作用,其活动的自由度大大降低,只能沿水平面
旋转或沿竖直面上升或下降,由此技术人员只需将上层配重块绕此第一导向柱
平转至其余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对准,而后沿竖直方向下降,即
可完成安装。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上层配重块在安装的预定位过程中,需要控制上、下
层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其作用在于:在上层配重块的
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未完全对准的情况下,避免上层配重块抵压
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防止第二导向柱在重压下发生变形或损坏。

预定位的过程中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是部分穿设于上层配重块的导向
孔中的,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在安装配重块的第一次定位中,确定上层配重块的
下降位置,上述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11上优选设有指示部111,该指示部111
到配重块顶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由此,操作人员可方便的
根据此指示部111确定上层配重块在第一次定位过程中的极限下降位置或最佳
下降位置,操作简便。

对于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配
重块的尺寸进行选择。通常,无需对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进行重新设计,其为
现有配重块导向柱的高度即可。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差可以
根据配重块的厚度进行选择,优选不小于80mm,该配重块适宜作为起重机配
重块。进一步地,结合材料成本及现有导向块尺寸等因素,第一导向柱11和第
二导向柱12的高度差更优选为80mm~100mm。

在配重块堆叠安装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下层配重块的导向柱能顺利的穿设
于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中,上述导向柱1顶部的形状优选为圆台形。由此,即
使在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导向柱的对准位置略有偏差的情况
下,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能够沿下层配重块的导向柱的圆台面自行微调位置,
并且导向柱的顶端也不易由于应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或损坏。

上述第二导向柱1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为了提高相邻配重块之间的
定位效果,对于第二导向柱12为一个的情况(图2),第二导向柱12和第一导
向柱11优选沿配重块的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
柱12分别设置于配重块相对的两个边角处。对于第二导向柱12为多个的情况
(图4),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柱12优选在配重块的顶面均匀设置。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设有用于定位的多个导向柱
和导向孔,且导向柱中的第一导向柱的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配重块在堆叠安
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和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
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使得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部分穿设于上层配重
块的导向孔中且两层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导向柱高度,此时上层配重块
由于第一导向柱的限位作用,其活动的自由度大大降低,此后,操作人员只需
将上层配重块绕此第一导向柱平转至其余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对
准后下降,即可完成安装。即第一导向柱高于第二导向柱的部分用于对上层配
重块进行预定位,避免上层配重块在下降过程中发生翻转等难以控制的移动。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配重块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

2、安装过程中无需频繁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
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配重块的工程机械,由于上述配重块
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配重块的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

上述工程机械优选为起重机,例如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等,起重机
通常采用重型配重,起重机若采用上述配重可大大降低配重安装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配重块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请参见
图5):

a)、取一上述配重块作为上层配重块U,取另一上述配重块作为下层配重
块D,将上层配重块U置于下层配重块D上方;

对上层配重块U进行预定位,使下层配重块D的第一导向柱D11部分插
设于上层重块U的第一导向孔U21内,且下层配重块D与上层配重块U之间
的垂直距离大于下层配重块D的第二导向柱D12高度;所述第一导向孔U21
为导向孔中与第一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

b)、将上层配重块U以第一导向柱D11为轴线平转,平转至上层配重块U
的第二导向孔U22与下层配重块D的第二导向柱D12位置竖直相对;所述第
二导向孔U22为导向孔中与第二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

c)、将上层配重块U向下安装;

d)、重复步骤a、b和c,将配重块进行堆叠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方法是使用上述配重块,先按照步骤a进行预定位限
定上层配重块运动的自由度;再按照步骤b对准上层配重块的其它导向孔与下
层配重块的其它导向柱;然后按照步骤c即可完成一层配重块的安装;而后重
复步骤a、b和c即可完成多层配重块的安装。其中,步骤a至c关于上层配重
块的上升和下降均可借助起吊机完成。

按照上述方法安装配重块,预定位后,上层配重块活动的自由度大大降低,
此后,操作人员只需将上层配重块绕第一导向柱平转至其余导向孔与下层配重
块的第二导向柱对准后下降即可完成安装。避免上层配重块在下降过程中发生
翻转等难以控制的移动。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方法安装配重块无需频繁调整
上层配重块的位置,装配效率较高,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17958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CN102817958A*CN102817958A*(21)申请号 201210278222.0(22)申请日 2012.08.07F16F 15/28(2006.01)B66C 23/72(2006.01)(71)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工业城(72)发明人孙临瑞 石锦钰 范胜利(54) 发明名称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上述配重块包括设置于配重块顶面的导向柱,导向柱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和至少。

2、一个第二导向柱,第一导向柱的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的高度;设置于配重块底面的与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位置与导向柱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上述配重块中,第一导向柱高于第二导向柱的部分用于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避免上层配重块在下降过程中发生翻转等难以控制的移动。相对于现有的配重块,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配重块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且安装过程中无需频繁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配重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3、:设置于所述配重块顶面的导向柱(1),所述导向柱(1)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11)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12),所述第一导向柱(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设置于所述配重块底面的与所述导向柱(1)相适配的导向孔(2),所述导向孔(2)的位置与所述导向柱(1)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1)与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差不小于8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1)与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差为80mm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1)上设有指示部。

4、(111),所述指示部(111)到所述配重块顶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为圆台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柱(12)的个数为一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1)和所述第二导向柱(12)沿所述配重块的中心对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柱(12)的个数为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1)和所述第二导向柱(12)均匀设置于所述配重块的顶面。8.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

5、为起重机。10.一种配重块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取一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作为上层配重块(U),取另一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作为下层配重块(D),将所述上层配重块(U)至于所述下层配重块(D)的上方;对上层配重块(U)进行预定位,使下层配重块(D)的第一导向柱(D11)部分插设于所述上层配重块(U)的第一导向孔(U2 1)内,且所述下层配重块(D)与所述上层配重块(U)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下层配重块(D)的第二导向柱(D12)的高度;所述第一导向孔(U21)为导向孔中与所述第一导向柱(D11)相对应的导向孔;b)、将所述上层配重块(U)以所述第一导向柱(D1。

6、1)为轴线平转,平转至所述上层配重块(U)的第二导向孔(U22)与所述下层配重块(D)的第二导向柱(D12)位置竖直相对;所述第二导向孔(U22)为导向孔中与所述第二导向柱(D12)相对应的导向孔;c)、将上层配重块(U)向下安装;d)、重复步骤a、b和c,将配重块进行堆叠安装。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17958 A1/5页3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重块及其安装方法和工程机械。背景技术0002 稳定性是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于起重机、旋挖钻机等重型工程机械,提高机械的稳定性是降低事故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在工程机械上设。

7、置配重来平衡该机械的受力,用以提高机械的稳定性能。0003 目前,工程机械的配重部分主要是将配重块进行堆叠放置。多层配重块在堆叠放置时位置易偏移,由此导致下部配重块受力不均引起变形。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有导向柱和导向孔的配重块,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配重块的顶面设置有导向柱1,该配重块底面与导向柱1相对的位置设有与导向柱1相适配的导向孔2。安装时,通过下层导向柱的导向柱与上层导向柱的导向孔的配合实现配重块的定位。通常,配重块会设有多个导向柱和导向孔,具体安装时将上层配重块吊起后至于下层配重块的上方,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至上层导向块的导向孔与下层导向块的导向柱位置相对,将上。

8、层配重块下降安装。由于上层配重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均易发生晃动,造成上层配重块与下层配重块的位置不再对应,因此需要频繁的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安装耗时较长,对于重型配重劳动强度也较大。发明内容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配重块、工程机械和配重块的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配重块安装过程中需要频繁调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配重块,包括:设置于所述配重块顶面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的高度;设置于所述配重块底面的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位置与所述导向柱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0006。

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柱与第二导向柱的高度差不小于80mm。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柱与第二导向柱的高度差为80mm100mm。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柱上设有指示部,所述指示部到所述配重块顶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的高度。0009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为圆台形。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个数为一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沿所述配重块的中心对称设置。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个数为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均匀设置于所述配重块的顶面。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其设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0013 进一步地,所述工。

10、程机械为起重机。说 明 书CN 102817958 A2/5页400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重块的安装方法,包括:a、取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作为上层配重块,取另一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重块作为下层配重块,将所述上层配重块至于所述下层配重块的上方;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使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部分插设于所述上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孔内,且所述下层配重块与所述上层配重块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的高度;所述第一导向孔为导向孔中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b、将所述上层配重块以所述第一导向柱为轴线平转,平转至所述上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孔与所述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位置竖直相对;所述第。

11、二导向孔为导向孔中与所述第二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c、将上层配重块向下安装;d、重复步骤a、b和c,将配重块进行堆叠安装。0015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重块,其设有用于定位的多个导向柱和导向孔,且导向柱中的第一导向柱的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配重块在堆叠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和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使得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部分穿设于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中且两层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导向柱高度,此时上层配重块由于第一导向柱的限位作用,其活动的自由度大大降低,此后,操作人员只需将上层配重块绕此第一导向柱平转至其余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对准后下降,即。

12、可完成安装。即第一导向柱高于第二导向柱的部分用于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避免上层配重块在下降过程中发生翻转等难以控制的移动。相对于现有的配重块,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配重块具有如下优点:0016 1、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0017 2、安装过程中无需频繁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001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配重块的工程机械,由于上述配重块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配重块的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001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配重块的安装方法,采用该方法安装配重块无需频繁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装配效率较高,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0020 构成本发明的。

13、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21 图1为现有技术中配重块的剖面示意图;002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002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0025 图5为本发明上、下层配重块安装状态示意图。0026 附图标记说明:0027 1导向柱0028 2导向孔0029 1导向柱0030 11第一导向柱0031 111指示部说 明 书CN 102817958 A3/5页50032 12第二导向柱0033 2导向孔0034 U上层配重块。

14、0035 U21上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孔0036 U22上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孔0037 D下层配重块0038 D11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0039 D12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具体实施方式004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41 请参见图2至图4,上述三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的结构,该配重块包括:0042 导向柱1,该导向柱1设置于配重块的顶面,其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11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12,第一导向柱11的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0043 导向孔2,该导向孔2与导向柱1相适配,设置于配重块的底面,沿竖直方向与导向柱1相。

15、对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导向孔2的个数与导向柱1的个数相同(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和导向孔2均为两个)。0044 上述配重块中的导向柱1的作用为:用于与其上层的配重块的导向孔配合,实现对上层配重块位置的固定;导向孔2的作用为:用于与其下层的配重块的导向柱配合,实现其位置被其下层的配重块固定。导向孔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导向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所述导向孔2与导向柱1相适配是指:导向孔2和导向柱1的横截面相适配且导向孔2的孔深不小于导向柱1的高度。为了降低加工成本,导向孔2优选为由空心管围成的通孔,导向柱1焊接于空心管。0045 特别的,上述导向柱1中的一个导向柱的高度高于其它。

16、的导向柱,即第一导向柱11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12。该第一导向柱11还用于:对安装于该配重块上层的配重块起预定位的作用,在安装过程中,限制其上层配重块沿竖直方向旋转和水平方向的平动的自由度,以便于上、下层配重块的对准。具体的:在安装上层配重块时,先将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对准与其对应的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向下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使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部分插入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中,且两个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导向柱的高度,即上层配重块未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相接触;此时,上层配重块由于插设于其内的第一导向柱的定位作用,其活动的自由度大大降低,只能沿水平面旋转或沿竖直面上升或下降,由此技术人员。

17、只需将上层配重块绕此第一导向柱平转至其余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对准,而后沿竖直方向下降,即可完成安装。0046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上层配重块在安装的预定位过程中,需要控制上、下层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其作用在于:在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未完全对准的情况下,避免上层配重块抵压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防止第二导向柱在重压下发生变形或损坏。说 明 书CN 102817958 A4/5页60047 预定位的过程中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是部分穿设于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中的,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在安装配重块的第一次定位中,确定上层配重块的下降位置,上述配重块的第一。

18、导向柱11上优选设有指示部111,该指示部111到配重块顶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由此,操作人员可方便的根据此指示部111确定上层配重块在第一次定位过程中的极限下降位置或最佳下降位置,操作简便。0048 对于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配重块的尺寸进行选择。通常,无需对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进行重新设计,其为现有配重块导向柱的高度即可。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差可以根据配重块的厚度进行选择,优选不小于80mm,该配重块适宜作为起重机配重块。进一步地,结合材料成本及现有导向块尺寸等因素,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柱12的高度差更优选为80mm。

19、100mm。0049 在配重块堆叠安装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下层配重块的导向柱能顺利的穿设于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中,上述导向柱1顶部的形状优选为圆台形。由此,即使在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导向柱的对准位置略有偏差的情况下,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能够沿下层配重块的导向柱的圆台面自行微调位置,并且导向柱的顶端也不易由于应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或损坏。0050 上述第二导向柱1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为了提高相邻配重块之间的定位效果,对于第二导向柱12为一个的情况(图2),第二导向柱12和第一导向柱11优选沿配重块的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柱12分别设置于配重块相对的两个边角处。对。

20、于第二导向柱12为多个的情况(图4),第一导向柱11和第二导向柱12优选在配重块的顶面均匀设置。0051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设有用于定位的多个导向柱和导向孔,且导向柱中的第一导向柱的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配重块在堆叠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和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使得下层配重块的第一导向柱部分穿设于上层配重块的导向孔中且两层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导向柱高度,此时上层配重块由于第一导向柱的限位作用,其活动的自由度大大降低,此后,操作人员只需将上层配重块绕此第一导向柱平转至其余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对准后下降,即可完成安装。

21、。即第一导向柱高于第二导向柱的部分用于对上层配重块进行预定位,避免上层配重块在下降过程中发生翻转等难以控制的移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配重块具有如下优点:0052 1、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0053 2、安装过程中无需频繁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005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配重块的工程机械,由于上述配重块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配重块的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0055 上述工程机械优选为起重机,例如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等,起重机通常采用重型配重,起重机若采用上述配重可大大降低配重安装的劳。

22、动强度。005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配重块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请参见图5):0057 a)、取一上述配重块作为上层配重块U,取另一上述配重块作为下层配重块D,将上层配重块U置于下层配重块D上方;说 明 书CN 102817958 A5/5页70058 对上层配重块U进行预定位,使下层配重块D的第一导向柱D11部分插设于上层重块U的第一导向孔U21内,且下层配重块D与上层配重块U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下层配重块D的第二导向柱D12高度;所述第一导向孔U21为导向孔中与第一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0059 b)、将上层配重块U以第一导向柱D11为轴线平转,平转至上层配重块U的第二导向孔U2。

23、2与下层配重块D的第二导向柱D12位置竖直相对;所述第二导向孔U22为导向孔中与第二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0060 c)、将上层配重块U向下安装;0061 d)、重复步骤a、b和c,将配重块进行堆叠安装。0062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方法是使用上述配重块,先按照步骤a进行预定位限定上层配重块运动的自由度;再按照步骤b对准上层配重块的其它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其它导向柱;然后按照步骤c即可完成一层配重块的安装;而后重复步骤a、b和c即可完成多层配重块的安装。其中,步骤a至c关于上层配重块的上升和下降均可借助起吊机完成。0063 按照上述方法安装配重块,预定位后,上层配重块活动的自由度大大降低,此后,。

24、操作人员只需将上层配重块绕第一导向柱平转至其余导向孔与下层配重块的第二导向柱对准后下降即可完成安装。避免上层配重块在下降过程中发生翻转等难以控制的移动。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方法安装配重块无需频繁调整上层配重块的位置,装配效率较高,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2817958 A1/3页8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7958 A2/3页9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7958 A3/3页10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7958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