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识别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和片材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材识别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和片材识别方法。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 No.2001-117431 公开了一种包括片材尺寸检测单元 的图像形成装置, 片材尺寸检测单元与手动纸张馈送装置的侧挡板关联地操作。在片材设 置为片材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比片材在送纸方向上的长度长的假设下, 图像形成装置在根 据侧挡板的宽度识别片材尺寸的同时执行纸张馈送操作。在图像形成单元中, 纸张检测传 感器设置在距离如下位置 10 毫米或更大的距离处, 该位置由曝光位置与转印辊的位置之 间的距离限定。此外,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控制器。如果纸张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在比纸张馈 送操作期间识别的片材尺寸短的长度所限定的位置处缺失纸张, 则控制器基于纸张缺失检 测信号来计算片材的长度, 缩短图像形成单元的曝光时间, 并且继续执行图像形成操作直 到片材被排出为止。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精度地识别被传送的片材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是否 为预定长度的片材识别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和片材识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片材识别装置, 包括多个检测单元、 估算单元和 输出单元。所述多个检测单元沿着传送路径设置并检测片材的通过, 传送单元沿着所述传 送路径传送所述片材。 所述估算单元基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所生成的各检测结果来估算作 为检测对象的所述片材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如果所述估算单元基于所述检测结果中的至 少一个而估算出的长度不是预定长度, 则所述输出单元输出以下信号 : 所述信号指示正在 传送的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预定长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片材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馈送单元 和控制器。 所述馈送单元将容纳在容纳单元中的片材从所述容纳单元中取出并将所述片材 馈送至所述传送路径。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馈送单元, 从而如果把所述馈送单元帮助传送 的长度预设为要传送的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则使所述馈送单元对所述片材执行 馈送操作, 直到从所述馈送单元开始将所述片材馈送至所述传送路径的指定区域时起经过 预定时段为止, 所述预定时段是将所述片材馈送预设长度的时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片材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多个馈送 单元和供应单元。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与容纳要传送的片材的多个容纳单元相对应, 将容纳 在所述多个容纳单元中的所述片材从所述多个容纳单元中取出, 并且将所述片材馈送至所 述传送路径, 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定位单元, 所述定位单元对所述多个馈送单元所馈送的所 述片材进行定位并将所述片材馈送至所述传送路径的指定区域。 所述供应单元与所述多个 容纳单元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 接纳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对应一个馈送单元所馈送的片 材, 并且将所接纳的片材馈送至所述定位单元, 从而将所述片材供应至所述定位单元。 如果
所述供应单元对应于所述多个容纳单元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材 的一个容纳单元, 则所述估算单元可以基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中的一者所生成的检测结果 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的所述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 如果所述供应单元不对应于所 述多个容纳单元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材的一个容纳单元, 则所述 估算单元可以基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的所述片材 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片材识别装置中, 如果所述供应 单元对应于所述多个容纳单元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材的一个容 纳单元, 则所述估算单元可以基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之中位于上游侧的检测单元所生成的 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的所述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 如果所述供应单元不 对应于所述多个容纳单元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材的一个容纳单 元, 则所述估算单元可以基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的 所述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片材识别装置中, 如果所述供应 单元对应于所述多个容纳单元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材的一个容 纳单元, 则所述估算单元可以基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之中位于下游侧的检测单元所生成的 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的所述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 如果所述供应单元不 对应于所述多个容纳单元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材的一个容纳单 元, 则所述估算单元可以基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的 所述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包括 : 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 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片材识别装置 ; 以及图像形成单元, 其在被所述传送单元传送至所述 传送路径的片材上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 提供一种片材识别方法。所述片材识别方法包括 : 检测 沿着传送路径传送的片材的通过 ; 基于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的所述片材在传送方 向上的长度 ; 以及如果基于所述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而估算出的长度不是预定长度, 则 输出以下信号 : 所述信号指示正在传送的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预定长度不 同。
根据第一方面、 第六方面和第七方面, 与不基于沿着传送路径设置的多个检测单 元所生成的各检测结果来估算片材的长度的情况相比, 能高精度地识别被传送的片材在传 送方向上的长度是否为预定长度。
根据第二方面, 与不执行以下操作的情况相比能平稳地传送片材 : 对所述片材执 行馈送操作, 直到从所述馈送单元开始将所述片材馈送至所述传送路径的指定区域时起经 过预定时段为止, 所述预定时段是将所述片材馈送预设长度的时段。
根据第三方面, 与不具有以下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减小估算片材长度的工作量 : 如 果所述供应单元对应于所述多个容纳单元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 材的一个容纳单元, 则基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中的一者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 对象的所述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 如果所述供应单元不对应于所述多个容纳单元 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材的一个容纳单元, 则基于所述多个检测单
元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的所述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第四方面, 与不具有以下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快速地获得指示被传送的片材在 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是否为预定长度的识别结果, 在所述构造中, 如果所述供应单元对应于 所述多个容纳单元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材的一个容纳单元, 则基 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之中位于上游侧的检测单元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 的所述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第五方面, 与不具有以下构造的情况相比能以高精度识别被传送的片材在传 送方向上的长度是否为预定长度, 在所述构造中, 如果所述供应单元对应于所述多个容纳 单元中利用所述多个馈送单元中的一者取出所述片材的一个容纳单元, 则基于所述多个检 测单元之中位于下游侧的检测单元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作为检测对象的所述片材在 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其中 :
图 1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实例的侧面剖视图 ;
图 2 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路径传感器和第二路径传感器的设置实例 的示意图 ;
图 3 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部分的构造实例的示意图 ;
图 4 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系统构造的框图 ;
图 5A 和图 5B 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的处理 的流程图 ;
图 6 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开始处理程序的处理的流程图 ;
图 7A 和图 7B 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容纳单元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 程序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侧面剖视图。图像形 成装置 10 包括在图 1 的正视图中的竖直方向 ( 图 1 所示的 Y 方向 ) 上从下侧向上侧设置 的片材容纳单元 12、 图像形成单元 14、 排出单元 16、 文档读取器 18 和控制器 20。片材容纳 单元 12 容纳多片记录纸张 P。图像形成单元 14 设置在片材容纳单元 12 上方, 并且在从片 材容纳单元 12 馈送的记录纸张 P( 片材 ) 上形成图像。排出单元 16 与图像形成单元 14 成 一体地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 14 上部和左部, 并且排出单元 16 排出已经形成有图像的记录 纸张 P。文档读取器 18 设置在排出单元 16 上方并读取文档 G。控制器 20 设置在图像形成 单元 14 中并控制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在以下的描述中, 将图 1 的正视图 中的竖直方向称为 Y 方向, 并且图 1 的正视图中的水平方向称为 X 方向。此外, “右” 和 “左” 指的是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正视图中的右和左。
片材容纳单元 12 包括在 Y 方向上设置的容纳不同尺寸记录纸张 P 的第一容纳单元 22、 第二容纳单元 24、 第三容纳单元 26 和第四容纳单元 28。第一容纳单元 22、 第二容纳 单元 24、 第三容纳单元 26 和第四容纳单元 28( 在下文中, 当不需要对上述各单元进行区分 时称为 “容纳单元” ) 设有馈送辊 32, 馈送辊 32 用以将容纳在容纳单元中的记录纸张 P 馈送 至传送路径 30。传送路径 30 由板状导槽 31 限定, 并且将馈送辊 32 所馈送的记录纸张 P 从 片材容纳单元 12 引导至图像形成单元 14 和排出单元 16。导槽 31 包括主导槽 31A 和分支 导槽 31B1 至 31B4。主导槽 31A 将记录纸张 P 从片材容纳单元 12 引导至图像形成单元 14, 并且限定传送路径 30 的主干部分。分支导槽 31B1 至 31B4 从主导槽 31A 分出, 分别接纳由 各个馈送辊 32 从第一容纳单元至第四容纳单元 22、 24、 26 和 28 馈送的记录纸张 P, 并且将 记录纸张 P 引导至主导槽 31A。分支导槽 31B1 与第一容纳单元 22 相对应。分支导槽 31B2 与第二容纳单元 24 相对应。分支导槽 31B3 与第三容纳单元 26 相对应。分支导槽 31B4 与 第四容纳单元 28 相对应。从而, 各个分支导槽 31B1 至 31B4 中的记录纸张 P 的入口起到传 送路径 30 的入口的作用。
主导槽 31A 设有与分支导槽 31B1 至 31B3 的各个出口相对应的多对传送辊 36。每 对传送辊 36 由夹持对应馈送辊 32 所馈送的记录纸张 P 的一对辊构成, 并且将片材向传送 方向上的下游侧馈送。具有这种构造的一对传送辊 36 将馈送辊 32 所馈送的记录纸张 P 暂 时地止挡在咬合部分处, 并且根据控制器 20 所执行的控制在预定定时将片材向传送方向 上的下游侧馈送。 另一方面, 没有为分支导槽 31B4 设置一对传送辊 36。因此, 由馈送辊 32 馈送至分 支导槽 31B4 的记录纸张 P 在馈送辊 32 的驱动力作用下被引导至主导槽 31A, 并且被向传送 方向上的下游侧馈送。
在主导槽 31A 中, 在记录纸张 P 的传送方向上在这些对传送辊 36 的下游侧设置有 一对定位辊 38。这对定位辊 38 暂时地止挡记录纸张 P, 并且在预定定时将片材向下游区域 ( 二次转印单元 37) 馈送。这对定位辊 38 设置为使各辊的外周面彼此对置并且彼此接触。 这对定位辊 38 夹持记录纸张 P 并通过受到来自电动机 14A( 参见图 4) 的驱动力而旋转, 从 而将片材向传送路径 30 的下游侧馈送。这对定位辊 38 构造为即使馈送辊 32 所馈送的记 录纸张 P 的前端与咬合部分接触并受到推压, 这对定位辊 38 也会因受到这对定位辊 38 的 重量以及将这对定位辊 38 与电动机 14A 的驱动轴连接起来的齿轮的重量的作用而不旋转。
图像形成单元 14 包括壳体 16A, 壳体 16A 用作装置的主体。壳体 16A 构造为 : 在 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正视图中, 图像形成单元 14 的左上部相对于中上部和右上部向上侧突 出。文档读取器 18 的左端部与排出单元 16 的上端相连。因此, 图像形成装置 10 具有被图 像形成单元 14 的上表面、 文档读取器 18 的下表面、 以及排出单元 16 的右表面所包围的排 出区域 19。来自排出单元 16 的记录纸张 P 被排出并叠置在排出区域 19 中。
在用于图像形成单元 14 的传送路径 30 的与第四容纳单元 28 相反的一侧设置有 辅助传送路径 40。 在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正视图中在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左表面处设置有可 折叠的手动片材馈送装置 39, 由该手动片材馈送装置 39 馈送的一片记录纸张 P 沿着辅助 传送路径 40 被传送至传送路径 30。辅助传送路径 40 设有 : 馈送辊 42, 其将多片记录纸张 P 从手动片材馈送装置 39 馈送至辅助传送路径 40 ; 以及多对传送辊 44, 其设置在馈送辊 42 的下游侧并逐页地传送记录纸张 P。辅助传送路径 40 的下游侧端部与传送路径 30 相连。
此外, 在图像形成单元 14 中, 定影装置 100 在传送路径 30 上设置在二次转印单元
37 的下游侧。定影装置 100 包括 : 定影辊 102, 其用于加热记录纸张 P 上的显影剂 ; 以及加 压辊 104, 其用于将片材按压到定影辊 102 上。定影装置 100 构造为 : 在记录纸张 P 穿过定 影辊 102 与加热辊 104 相接触的咬合部分 N 之后, 定影装置 100 将显影剂熔化并定影, 从而 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采用包含色 调剂和载体的二组分显影剂作为显影剂。在下文中, 将显影剂称为 “色调剂” 。
图像形成单元 14 包括对从传送路径 30 的预定区域通过的记录纸张 P 进行检测的 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在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基于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所生成的检测结果, 执行多种类型的控制 ( 例如, 控制执行转印 的定时、 各个辊的开始 / 停止旋转的定时、 以及执行定影处理的定时 )。
图 2 示意性地示出沿着传送路径 30 设置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路径传 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的实例。如图 2 所示, 沿着传送路径 30 从传送方向上的上 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设置有一对传送辊 36、 一对定位辊 38、 二次转印单元 37 和定影装置 100。 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在传送路径 30 上设置在一对定位辊 38 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一对传 送辊 36 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另一方面, 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在传送路径 30 上设置在定 影装置 100 的下游侧。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通常处于接通 (ON) 状 态, 并且在记录纸张 P 通过检测对象区域期间切换为关断 (OFF) 状态。换句话说, 当检测对 象区域中不存在记录纸张 P 时 ( 没有记录纸张 P 通过期间 ), 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 径传感器 91B 处于接通状态 ; 并且当检测对象区域中存在记录纸张 P 时 ( 记录纸张 P 通过 期间 ), 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处于关断状态。 使用反射式光电断路器 作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可选地, 可以将 透射式光电断路器用作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并且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传感器, 只要该传感器能检测到通过的记录纸张 P 即可 ( 例 如, 检测记录纸张 P 的前端和后端的传感器 )。
如图 1 和图 3 所示, 在图像形成单元 14 的中部设置有图像形成部分 60。图像形 成部分 60 用作形成部分, 其通过混合黑色 (K)、 黄色 (Y)、 品红色 (M) 和蓝绿色 ( 青色 )(C) 各颜色色调剂而在记录纸张 P 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图像形成部分 60 包括用来保持与 K、 Y、 M 和 C 各颜色色调剂对应的静电潜像的感光鼓 62K、 62Y、 62M 和 62C。在以下的描述中, 当需 要将 K、 Y、 M 和 C 彼此区分时, 将在附图标记之后附加 K、 Y、 M 和 C 中的对应一个。当不需要 将 K、 Y、 M 和 C 区分开时, 将省略 K、 Y、 M 和 C。
在图 3 中朝向右上侧依次设置有感光鼓 62K、 62Y、 62M 和 62C, 感光鼓 62K、 62Y、 62M 和 62C 朝箭头 b 所示的方向 ( 图中的逆时针方向 ) 旋转并在外周面上保持通过照射而形成 的静电潜像。此外, 在各个感光鼓 62K、 62Y、 62M 和 62C 周围, 顺着箭头 b 的方向依次设置有 充电辊 66、 发光二极管 (LED) 头 68、 显影装置 72、 中间转印带 64 和清洁辊 76。
充电辊 66 具有以下的构造 : 例如, 在由不锈钢制成的轴周围形成有多个层, 这些 层包括导电弹性层、 中间层和表面树脂层 ( 未示出 )。 充电辊 66 的轴是可旋转的, 以便充电 辊 66 随着感光鼓 62 而旋转, 并且充电辊 66 的外周面与感光鼓 62 的表面层接触。当由电 压施加单元 ( 未示出 ) 施加电压时, 充电辊 66 通过放电而使得感光鼓 62 的外周面被充电。
LED 头 68 用与色调剂的颜色相对应的光照射 ( 曝光 ) 由充电辊 66 充电的感光鼓 62 的外周面, 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可选地, 作为用于将感光鼓 62 曝光的方法, 可以使用如下的方法 : 使用多角镜扫描 K、 Y、 M 和 C 四种颜色所共用的激光。
显影装置 72 包括 : 显影辊 71, 其向形成于感光鼓 62 上的静电潜像供应色调剂并 形成色调剂图像 ; 以及传送部件 73A 和 73B, 其以循环的方式向显影辊 71 传送色调剂。
中间转印带 64 是环形带, 缠绕在带传送辊 82、 带传送辊 84 和驱动辊 86 上并被支 撑为可朝箭头 a 所示的方向 ( 图中的顺时针方向 ) 旋转地移动, 其中, 带传送辊 82 设置在 二次转印单元 37 中, 带传送辊 84 设置在带传送辊 82 的右下方, 驱动辊 86 设置在带传送辊 82 右上方并由电动机 ( 未示出 ) 驱动。中间转印带 64 的外表面用作转印面, 色调剂图像将 被转印到转印面上。感光鼓 62K、 62Y、 62M 和 62C 的外周面与中间转印带 64 的转印面接触, 转印面从驱动辊 86 延伸至带转印辊 84。
在与感光鼓 62K、 62Y、 62M 和 62C 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次转印辊 74(74K、 74Y、 74M 和 74C), 中间转印带 64 介于一次转印辊 74 与感光鼓 62 之间。一次转印辊 74 与中间转印 带 64 的内表面接触。当电压施加单元 ( 未示出 ) 向一次转印辊 74 施加电压时, 一次转印 辊 74 执行一次转印, 从而利用一次转印辊 74 与接地的感光鼓 62 之间的电位差将感光鼓 62 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64 的转印面上。于是, 当中间转印带 64 旋转时, 以叠加 的方式将各个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64 上。 此外, 在与带传送辊 84 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色调剂浓度检测传感器 88, 中间转印带 64 介于色调剂浓度检测传感器 88 与带传送辊 84 之间。色调剂浓度检测传感器 88 具有检 测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64 的转印面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浓度的功能。此外, 在与驱动辊 86 相 对的一侧设置有清洁部件 92, 中间转印带 64 介于清洁部件 92 与驱动辊 86 之间。清洁部件 92 移除二次转印之后残余在中间转印带 64 的转印面上的残余色调剂。
二次转印单元 37 包括二次转印辊 89 和缠绕有中间转印带 64 的带传送辊 82。二 次转印辊 89 用作转印单元并设置在与带传送辊 82 相对的一侧, 中间转印带 64 介于二次转 印辊 89 与带传送辊 82 之间。二次转印辊 89 与电压施加单元 90 相连, 从而由电压施加单 元 90 向二次转印辊 89 施加电压, 并且二次转印辊 89 构造为由于带传送辊 82 与二次转印 辊 89 之间的电位差, 将中间转印带 64 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 P 上。
如图 1 所示, 分别容纳 K、 Y、 M 和 C 色调剂的色调剂盒 77K、 77Y、 77M 和 77C 以可替 换的方式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 14 中的清洁部件 92 的右侧。此外, 在图像形成单元 14 中的 传送路径 30 的左侧设置有双面打印传送路径 94。在双面打印传送路径 94 中, 传送并反转 记录纸张 P, 以便在片材的两面形成图像。
双面打印传送路径 94 的一端连接到一对传送辊 95 与一对传送辊 96 之间。这对 传送辊 95 沿着传送路径 30 在记录纸张 P 的传送方向上设置于定影装置 100 的下游侧。这 对传送辊 96 设置在这对传送辊 95 的下游侧, 并且可以切换自身的旋转方向。双面打印传 送路径 94 的另一端连接到一对定位辊 38 的上游侧。此外, 双面打印传送路径 94 设有多个 传送辊 97, 传送辊 97 把一对传送辊 96 馈送来的记录纸张 P 向一对定位辊 38 传送。因此, 当要在双面形成图像时, 经过定影单元 100 在正面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 P 由于一 对传送辊 96 的反向旋转以及路径切换部件 ( 未示出 ) 而馈送至双面打印传送路径 94 并再 次馈送至一对定位辊 38, 从而使记录纸张 P 的正面和背面反转。
在排出单元 16 中在一对传送辊 95 的下游侧设置有下排出辊 54。下排出辊 54 设 置在从传送路径 30 向排出区域 19 侧分支的传送路径 33 上, 并将记录纸张 P 排出至设置在
图像形成单元 14 上部的下台面 52 上。在下排出辊 54 附近的位置设置有下检测单元 55。 下检测单元 55 检测叠置在下台面 52 上的记录纸张 P 的高度。此外, 在排出单元 16 中沿着 传送路径 30 在一对传送辊 95 的下游侧设置有上排出辊 57。上排出辊 57 将记录纸张 P 排 出至设置在下台面 52 上方的上台面 56 上。在上排出辊 57 附近的位置设置有上检测单元 58。上检测单元 58 检测叠置在上台面 56 上的记录纸张 P 的高度。
文档读取器 18 包括 : 文档传送装置 45, 其自动地逐页传送各片文档 G ; 台板玻璃 47, 其设置在文档传送装置 45 下方, 并且文档 G 置于台板玻璃 47 上 ; 以及文档读取装置 49, 其读取文档传送装置 45 所传送的文档 G 或置于台板玻璃 47 上的文档 G。文档传送装置 45 包括自动传送路径 48, 沿着该自动传送路径 48 设置有多对传送辊 46。自动传送路径 48 的 一部分设置为使记录纸张 P 从台板玻璃 47 的上方通过。文档读取装置 49 构造为 : 其在台 板玻璃 47 的左端处静止的状态下读取文档传送装置 45 所传送的文档 G, 或者在沿 X 方向移 动的同时读取置于台板玻璃 47 上的文档 G。
图 4 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电气系统构造的框图。如 图 4 所示, 图像形成装置 10 包括 : 用作估算单元和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 (CPU)150、 只读 存储器 (ROM)152、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154、 二次存储器 156、 用户接口 (UI) 面板 158 和外 部接口 160。
ROM 152 用作如下的存储器 : 预先存储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操作的控制程 序、 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 ( 下文描述 ) 以及各种参数。 RAM 154 用作执行各种程序的工作 区域等。二次存储器 156 存储即使在关断装置的电源开关之后仍然要保留的各条信息。例 如, 将硬盘装置或闪速存储器应用于二次存储器 156。UI 面板 158 由在显示器上叠置有透 明触摸面板的触摸面板显示器等构成。在显示器的显示屏上显示各条信息。此外, 在用户 在触摸面板上进行触摸时, UI 面板 158 接收各条信息和指令。外部接口 160 与例如个人计 算机等外部装置 162 相连, 从外部装置 162 接收例如表示在记录纸张 P 上要形成的图像的 图像信息等各条信息, 并且将例如表示图像形成装置 10 状态的信息等各条信息发送至外 部装置 162。
图像形成单元 14、 CPU 150、 ROM 152、 RAM 154、 二次存储器 156、 UI 面板 158 和外 部接口 160 经由系统总线 BUS 而彼此相连。从而, CPU 150 访问 ROM 152、 RAM 154 和二次 存储器 156, 将各条信息显示在 UI 面板 158 上, 识别用户向 UI 面板 158 提供的操作指令, 经 由外部接口 160 接收来自外部装置 162 的各条信息, 经由外部接口 160 将各条信息发生至 外部装置 162, 识别图像形成单元 14 的操作状态, 并且控制图像形成单元 14 的操作。
用作图像形成手段的图像形成单元 14 包括例如电动机 14A, 电动机 14A 产生用于 使传送记录纸张 P 的多个辊旋转的驱动力, 上述多个辊例如是 : 用作馈送单元的馈送辊 32, 用作供应单元的多对传送辊 36, 用作传送单元的多对传送辊 44、 54、 57、 95 和 96, 用作传送 单元的一对定位辊 38, 用作传送单元的定影辊 102, 以及用作传送单元的加压辊 104。 此外, 图像形成单元 14 包括 : 电动机控制器 14B, 其与电动机 14A 相连并控制电动机 14A 的驱动 ; 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其用作检测单元 ; 以及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其用作检测单元。电动 机控制器 14B、 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经由系统总线 BUS 而彼此相连。 因此, CPU 150 借助电动机控制器 14B 控制电动机 14A, 借助电动机控制器 14B 识别电动机 14A 的操作状态, 并且接收由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输出的信号 (ON 信号表示接通状态, OFF 信号表示关断状态 )。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具有如下的帮助功能 : 在要传送的片 材沿传送方向的长度 ( 在下文中称为 “片材长度” ) 等于或大于预定长度 ( 例如, A4 尺寸的 纵向长度 ) 的情况下, 利用馈送辊 32 帮助传送记录纸张 P。
该帮助功能是这样的功能 : 在沿着传送路径 30 传送片材时, 为了抑制片材在传送 期间出现褶皱或滑动而帮助传送记录纸张 P。 为了执行该帮助功能, 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i) 至 (iii)( 在下文中, 将这三个条件称为 “帮助功能执行条件” ):
(i) 设置等于或大于预定长度的片材长度。
(ii) 记录纸张 P 的前端与停止旋转的一对定位辊 38 接触。
(iii) 馈送辊 32 的旋转停止。
当满足帮助功能执行条件时, 帮助功能同时启动暂时停止的馈送辊 32 和一对定 位辊 38, 并且使馈送辊 32 继续旋转直到满足预定停止条件 ( 例如, 在暂时停止旋转的一对 定位辊 38 和馈送辊 32 同时启动之后 ( 在开始向一对定位辊 38 的下游侧进行馈送之后 ) 经 过了预定时段, 该预定时段为帮助传送具有用户所设定的片材长度的记录纸张 P 的期间 ) 为止。预定停止条件是确定记录纸张 P 的后端已经通过馈送辊 32 的预定条件, 例如, 从重 新开始传送片材起经过了预定时段 ( 例如, 0.8 秒 )。 如果满足条件 “设置小于预定长度的片材长度” 而不满足条件 (i), 则不执行帮助 功能, 而是执行常规传送操作。这里, “常规传送操作” 指的是通过使一对定位辊 38 和沿着 传送路径设置的各个辊旋转来传送记录纸张 P, 而不是通过使馈送辊 32 旋转来传送记录纸 张 P。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片材长度的设置” 指的是基于设置 在由 UI 面板 158 指定的容纳单元中的侧挡板 ( 未示出 ) 的位置来确定片材长度并将所确 定的片材长度存储在预定存储区域中, 其中, 上述容纳单元用于容纳作为被传送对象 ( 要 形成有图像的对象 ) 的多片记录纸张 P。这里, “侧挡板” 是用于确定容纳在容纳单元中的 记录纸张 P 的长度的挡板。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光电断路器或微型开关等传感器, 检测侧挡 板在容纳单元中的位置。
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在每个容纳单元中均设置有侧 挡板, 但也可以不在每个容纳单元中设置侧挡板。在这种情况下, “片材长度的设置” 指的是 提供与记录纸张 P 各自的片材长度相对应的容纳单元, 借助 UI 面板 158 指定容纳单元中的 任意一者, 并且将与所指定的容纳单元相对应的片材长度存储在预定存储区域中。
接下来, 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操作。
首先, 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 10 所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
在将图像形成装置 10 启动之后, 将 K、 Y、 M 和 C 各颜色的图像数据从图像处理装置 ( 未示出 ) 或外部输出至相应的 LED 头 68( 参见图 3)。接着, LED 头 68 根据图像数据发射 光, 将由充电辊 66 充电的感光鼓 62 的外周面曝光, 并且在对应感光鼓 62 的表面上形成与 各颜色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各个显影装置 72 将形成在对应感光鼓 62 的表面上 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然后, 一次转印辊 74 将各个感光鼓 62 的表面上的色调剂 图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64 上。
另一方面, 一对定位辊 38 与将各个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64 上的步骤同 步地将从片材容纳单元 12 馈送出并沿着传送路径 30 传送的记录纸张 P 传送至二次转印单
元 37。 二次转印辊 89 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64 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被传送至二次转 印单元的记录纸张 P 上。
然后, 将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 P 传送至定影装置 100。在定影装置 100 中, 定影辊 102 和加压辊 104 对色调剂图像加热和加压。此外, 将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 纸张 P 从排出单元 16 排出至下台面 52 或上台面 56 上。在对记录纸张 P 的双面形成图像 的情况下, 定影装置 100 将图像定影到片材的正面, 然后一对传送辊 96 将片材的后端馈送 至双面打印传送路径 94 并馈送至一对定位辊 38( 传送路径 30), 从而改变片材的前端和后 端。然后, 在片材的背面上形成图像并将图像定影。
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如上所述, 由用户设置要传送的 记录纸张 P 的长度。 此外, 在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在容纳于与所设置的片材长度相对应的容 纳单元中的记录纸张 P 上形成图像。然而, 如果在容纳单元中容纳的是片材长度不符合用 户预期的记录纸张 P, 则可能会对片材长度与用户所设置的片材长度不同的记录纸张 P 执 行图像形成处理。例如, 如果所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片材长度小于用户所设置的片材长度, 则可能将色调剂施加到不存在片材的区域, 以致图像形成单元 14 的内部不必要地变脏。为 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可以在传送路径 30 的入口检测记录纸张 P 的通过, 以便测量片材 长度, 从而可以确定该片材长度是不是用户所预期的片材长度。 因此, 防止出现对具有非预 期片材长度的记录纸张 P 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然而, 例如, 如果馈送辊 32 不是逐页 地馈送记录纸张 P, 则可能在记录纸张 P 部分地叠置在前面的片材上的状态下将片材馈送 至传送路径 30。 出现这种叠置的原因可能是, 例如, 使用打孔器在记录纸张 P 中打孔所导致 的毛刺、 记录纸张 P 上的静电、 或者以非故意的方式粘着到记录纸张 P 上的粘合剂 ( 例如, 胶粘剂 )。如果由于这种原因导致在记录纸张 P 与相邻的片材部分地叠置的状态下传送记 录纸张 P, 则可能做出以下的错误判断 : 正在传送具有用户所预期的长度 ( 用户所设置的片 材长度 ) 的记录纸张 P, 然而实际上该片材长度与用户所预期的片材长度不同。 还可能做出 以下的错误判断 : 尽管片材长度实际上是用户所预期的片材长度, 但不传送具有用户所预 期的长度的记录纸张 P。
因此,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执行如下的片材长度识别处 理: 高精度地识别当前所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是否为用户所设置的片材长度。
在下文中, 将参考图 5A 和图 5B 描述在执行片材长度识别处理期间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操作。图 5A 和图 5B 示出如下实例的流程图 : 当与第四容纳单元 28 相对应的馈送辊 32 开始旋转以取出容纳在第四容纳单元 28 中的记录纸张 P 并将片材馈送至分支导槽 31B4 时 CPU150 所执行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的处理。 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预先存储在 ROM 152 的预定存储区域中。这里, 为了避免复杂化, 将描述如下情况 : 在一对定位辊 38 以及沿 着传送路径 30 设置的辊停止旋转的状态下, 执行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
参考图 5A 和图 5B, 在步骤 200 中, 判断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是否从关断状态切换 为接通状态。如果做出了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02。如果做出了否定的判断, 则处 理转入步骤 238。在步骤 238 中, 判断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是确定没有在传送具 有预定片材长度的记录纸张 P 的条件 ( 例如, 从开始执行步骤 200 起已经经过了 1 秒 )。如 果做出了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00。如果做出了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32。
在步骤 202 中, 处理等待, 直到被馈送辊 32 馈送至导槽 31 的记录纸张 P 的前端与一对定位辊 38 接触并且该片材形成预定角度的弯曲 ( 用于校正歪斜的弯曲 ) 为止, 也就是 说, 直到从馈送辊 32 开始旋转起已经经过了 0.5 秒为止。 然后, 处理转入步骤 203, 其中, 使 馈送辊 32 停止旋转, 并且处理转入步骤 204。
在步骤 204 中, 执行传送开始处理。下面, 将参考图 6 描述在执行传送开始处理期 间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操作。图 6 是示出 CPU 150 所执行的传送开始处理程序的处理实例 的流程图。传送开始处理程序预先存储在 ROM 152 的预定存储区域中。
在图 6 的步骤 204A 中, 判断是否满足帮助功能执行条件。如果做出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04B。如果做出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04C。在步骤 204B 中, 执行 帮助功能, 并且使沿着传送路径 30 设置的各辊开始旋转。然后, 结束传送开始处理程序, 并 且处理转入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的步骤 206。 另一方面, 在步骤 204C 中, 使沿着传送路径 30 设置的各辊开始旋转, 从而开始传送记录纸张 P。然后结束传送开始处理程序, 并且处理 转入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的步骤 206。
在图 5A 的步骤 206 中, 开始测量时间。然后, 处理转入步骤 208, 在步骤 208 中, 判断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是否从接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态。如果做出了肯定的判断, 则处 理转入步骤 210。如果做出了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40。在步骤 240 中, 判断是否 满足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是确定没有在传送具有预定片材长度的记录纸张 P 的条件 ( 例 如, 从步骤 206 中的开始测量时间起已经经过了 1 秒 )。如果做出了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 入步骤 208。如果做出了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32。 在步骤 210 中, 停止在步骤 206 中开始的时间测量处理。在步骤 212 中, 基于步 骤 206 和步骤 210 中测量到的时间, 估算当前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214。在步骤 212 中, 通过使用如下的等式 (1) 来估算片材长度。可选地, 可以通过使用查 找表所获得的片材长度来估算片材长度, 其中, 将步骤 206 和步骤 210 中测量的时间输入在 该查找表中, 并且从查找表输出片材长度。
片材长度 ( 毫米 ) = V×(T1-α)+A … (1)
这里, T1( 秒 ) 表示所测得的时间 ( 从步骤 206 至步骤 210 的经过时间 ), V( 毫米 / 秒 ) 表示记录纸张 P 的传送速度, A( 毫米 ) 表示从记录纸张 P 的前端与一对定位辊 38 接 触的位置 ( 咬合部分 ) 到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的检测位置的距离, 并且 α( 秒 ) 表示在重 新开始传送之前的等待时间 ( 例如, 馈送辊 32 的旋转暂时停止期间和从当发出使一对定位 辊 38 执行操作的指令时到当一对定位辊 38 实际执行操作时的期间之和 )。
在步骤 214 中, 判断步骤 212 中估算的片材长度是否超出预定范围。如果做出肯 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16, 在步骤 216 中, 设置指示当前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超出 预定范围的标记 ( 设置为肯定状态 (on-state)), 并且处理转入步骤 218。如果在步骤 214 中做出否定的判断, 则跳过步骤 216 并且处理转入步骤 218。 这里, 例如, 如果指定为要传送 的对象的记录纸张 P 的尺寸是 A3SEF, 则考虑到 ±1 毫米的误差来确定 “超出预定范围的尺 寸” 。
在步骤 218 中, 判断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是否从关断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 如果做 出了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20。如果做出了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42。在 步骤 242 中, 判断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是确定没有在传送具有预定片材长度的 记录纸张 P 的条件 ( 例如, 从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由接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态起已经经过
了 0.5 秒 )。如果做出了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08。如果做出了肯定的判断, 则处 理转入步骤 232。
在步骤 220 中, 开始测量时间。然后, 处理转入步骤 222, 在步骤 222 中, 判断第二 路径传感器 91B 是否从接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态。如果做出了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 骤 224。如果做出了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44。在步骤 244 中, 判断是否满足预定 条件。该预定条件是确定没有在传送具有预定片材长度的记录纸张 P 的条件 ( 例如, 从步 骤 206 中开始测量时间起已经过了 1 秒 )。 如果做出了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返回至步骤 222。 如果做出了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32。
在步骤 224 中, 停止在步骤 220 中开始执行的时间测量处理。在步骤 226 中, 基于 所测量的时间估算当前所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 并且处理转入步骤 228。
在步骤 228 中, 判断在步骤 226 中估算的片材长度是否超出预定范围。如果做出 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230, 在步骤 230 中, 设置指示当前所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 超出预定范围的标记 ( 设置为肯定状态 ),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232。
在步骤 232 中, 输出指示当前所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超出预定范围的警报信 号,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234。将警报信号输出至例如 UI 面板 158。当接收到警报信号时, UI 面板 158 显示指示当前所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超出预定范围的消息。上述消息的实例 可以是 : “所设置的片材的尺寸与指定尺寸不同” 、 “没有传送指定片材” 、 或者 “请重新设置 片材尺寸” 。替代在 UI 面板 158 上显示的可见消息, 可以从扬声器输出声音消息, 或者可以 将消息打印在纸张上, 从而可以使消息永久地可见。可选地, 可以将显示可见消息、 输出声 音消息、 以及永久显示消息中的一些方式结合使用。可选地, 可以经由外部接口 160 将警报 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 162。
如果在步骤 228 中做出否定的判断, 则跳过步骤 230 和步骤 232, 并且处理转入步 骤 234。在步骤 234 中, 判断在馈送辊 32 和沿着传送路径 30 设置的各辊之中是否存在旋转 的辊。如果做出否定的判断, 则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结束。如果做出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 转入步骤 236, 在步骤 236 中, 使辊停止旋转, 以便停止传送操作, 然后结束片材长度识别处 理程序。
如上所述, 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基于沿着传送路径 30 设置的各个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所生成的各自的检测结果, 估算记 录纸张 P 的长度, 如果基于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者所估算出的片材长度不是预定长度, 则 输出警报信号。因此, 与图像形成装置 10 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 以高精度判断所传 送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是否为预定长度。
<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 描述了如下情况下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 : 将容纳在第四 容纳单元 28 中的记录纸张 P 从第四容纳单元 28 取出并馈送至传送路径 30。在第二示例性 实施例中, 将描述如下情况 : 指定第一容纳单元至第四容纳单元 22、 24、 26 和 28 中的任意一 者, 并且馈送辊 32 将记录纸张 P 从所指定的容纳单元取出并馈送至传送路径 30。 用相同的 附图标记表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上述元件, 并且将省略相应的描述。 在下文中, 将描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点。
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馈送辊 32 将记录纸张 P 从容纳单元取出并馈送至传送路径 30, 该记录纸张 P 可能例如由于褶皱或静电而在传送时与相邻 的记录纸张 P 叠置。然而, 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为第一容纳单 元至第三容纳单元 22、 24 和 26 分别设置一对传送辊 36。因此, 即使记录纸张 P 被馈送辊 32 从第一容纳单元至第三容纳单元 22、 24 和 26 中的任意一者取出并在与相邻的记录纸张 P 叠置的情况下被馈送至传送路径 30, 叠置的片材也可以被一对传送辊 36 分开。因此, 与 被馈送辊 32 从第四容纳单元 28 取出并馈送至传送路径 30 的记录纸张 P 相比, 被馈送辊 32 从第一容纳单元至第三容纳单元 22、 24 和 26 中的任意一者取出并馈送至传送路径 30 的记 录纸张 P 不太可能会在传送时与相邻的记录纸张 P 叠置。
如上所述, 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 如果存在以下的路径 : 沿着该路径, 片 材不容易在传送时与其它片材叠置, 则即使不使用基于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 感器 91B 所生成的检测结果而获得的片材长度的估算结果, 仍然能为沿着该路径传送的记 录纸张 P 保证识别各片记录纸张 P 具有足够的精确度。
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执行根据容纳单元的片材长度 识别处理, 其中, 使用两种估算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这两种估算方法中的一种是如下的方 法: 估算被馈送辊 32 从第一容纳单元至第三容纳单元 22、 24 和 26 中的任意一者取出并馈 送至传送路径 30 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另一种方法是估算被馈送辊 32 从第四单元 28 取 出并馈送至传送路径 30 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
在下文中, 将参考图 7A 和图 7B 描述在执行根据容纳单元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期 间图像形成装置 10 的操作。图 7A 和图 7B 示出以下处理实例的流程图 : 当使与所指定的容 纳单元相对应的馈送辊开始旋转以将容纳在所指定的容纳单元中的记录纸张 P 取出并馈 送至传送路径 30 时, CPU 150 执行根据容纳单元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的处理。根据容 纳单元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预先存储在 ROM152 的预定存储区域中。这里, 为了避免复 杂化, 将描述以下情况 : 已经将第一容纳单元至第四容纳单元 22、 24、 26 和 28 中的任意一者 指定为容纳要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容纳单元。此外, 描述如下情况 : 在一对定位辊 38 以及 沿着传送路径 30 设置的各辊停止旋转的状态下, 执行根据容纳单元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 程序。
参考图 7A 和图 7B, 在步骤 400 中, 判断当前所指定的容纳单元是否设有对应的一 对传送辊 36。如果做出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402, 在步骤 402 中, 结束根据容纳单 元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
另一方面, 如果在步骤 400 中做出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404。在步骤 404 中, 执行与上述步骤 202 相对应的步骤。如果在步骤 404 中做出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 骤 406, 执行与上述步骤 238 相对应的步骤。如果在步骤 404 中做出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 入步骤 408。 在步骤 408 中, 执行与上述步骤 202 相对应的步骤,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410。 在 步骤 410 中, 执行与上述步骤 203 相对应的步骤,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412。在步骤 412 中, 执 行与上述步骤 204 相对应的步骤,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414。在步骤 414 中, 执行与上述步骤 206 相对应的步骤,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416。在步骤 416 中, 执行与上述步骤 208 相对应的 步骤。 如果在步骤 416 中做出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418, 在步骤 418 中, 执行与上述 步骤 240 相对应的步骤。
另一方面, 如果在步骤 416 中做出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420, 在步骤 420中, 执行与上述步骤 210 相对应的步骤,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422。 在步骤 422 中, 执行与上述 步骤 212 相对应的步骤,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424。在步骤 424 中, 判断在步骤 422 中估算的 片材长度是否超出预定范围。如果做出肯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426。在步骤 426 中, 执行与上述步骤 232 相对应的步骤,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428。
另一方面, 如果在步骤 424 中做出否定的判断, 则处理转入步骤 428。在步骤 428 中, 执行与上述步骤 234 相对应的步骤, 然后处理转入步骤 430。 在步骤 430 中, 执行与上述 步骤 236 相对应的步骤, 然后结束根据容纳单元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
作为执行根据容纳单元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的结果, 当将记录纸张 P 从容纳单元 中的任意一者取出并馈送至传送路径 30 时, 均能以高精度估算片材长度。此外, 对于从第 一容纳单元至第三容纳单元 22、 24 和 26 中的任意一者取出并馈送至传送路径 30 的记录纸 张 P, 基于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片材长度, 而不基于第二路径传感 器 91B 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片材长度。因此, 与使用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 传感器 91B 二者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片材长度的情况相比, 减小了估算工作量。此外, 缩短了用于估算的时间。
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10 中, 当满足帮助功能执行条件时, 即 使指定为要传送的记录纸张 P 长度的片材长度等于或大于预定片材长度, 并且即使将长度 比指定片材长度短的记录纸张 P 容纳在要容纳指定片材长度的记录纸张 P 的容纳单元中, 仍然执行帮助功能。然而, 与未设有一对传送辊 36 的路径相比, 在设有一对传送辊 36 的路 径中, 叠置地馈送的多片记录纸张 P 更容易在被传送时彼此分开。从而, 能够基于第一路径 传感器 91A 所生成的检测结果而不使用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所生成的检测结果, 高精度地 识别沿着传送路径 30 传送的记录纸张 P 的长度是否在预定范围内。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 描述了如下情况 : 传送容纳在容纳单元中的记录纸张 P。 可选地, 可以将示例性实施例应用于传送可折叠手动片材馈送装置 39 所保持的记录纸张 P 的情况。在图 1 所示的实例中, 如果可折叠手动片材馈送装置 39 所保持的多片记录纸张 P 被馈送辊 42 取出并在彼此叠置的情况下被馈送至辅助传送路径 40, 则片材容易被两对传 送辊 44 彼此分开, 这两对传送辊 44 沿着通向一对定位辊 38 的路径设置。从而, 在根据图 7A 和图 7B 所示容纳单元的片材长度识别处理程序中, 在步骤 400 中做出肯定的判断, 并且 执行步骤 404 至步骤 430。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 描述了如下情况 : 基于从执行传送开始处理起所经过的 时间来估算片材长度。可选地, 可以基于从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自接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 态时至第一路径传感器再次切换为接通状态时之间的时段来估算片材长度。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 描述了如下情况 : 沿着传送路径 30 设置两个传感器, 也 就是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可选地, 可以沿着传送路径 30 设置三个 或更多个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 基于三个传感器所生成的检测结果估算片材长度。如果 估算出的片材长度中的至少一者超出预定范围, 则输出警报信号。如果估算出的片材长度 都在预定范围内, 则不输出警报信号。 因此, 能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正在传送具有预设片材长 度的记录纸张 P。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 描述了如下情况 : 通过使用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和第二 路径传感器 91B 之中设置在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检测从与一对传
送辊 38 相关联的容纳单元取出的记录纸张 P 的通过。可选地, 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传送方 向上的下游侧的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来检测片材的通过。在这种情况下, 记录纸张 P 在到 达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的检测区域之前通过二次转印单元 37 和定影装置 100。因此, 即使 多片记录纸张 P 在彼此叠置的情况下被传送至上述部位, 各个片材也容易在通过二次转印 单元 37 和定影装置 100 时彼此分开。因此, 在通过使用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所生成的检测 结果来估算片材长度的情况下, 与使用相对于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在传送方向上位于上游 侧的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片材长度的情况相比, 能更准确地判断 是否在传送具有预设片材长度的记录纸张 P。 另一方面, 在通过使用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所 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片材长度的情况下, 与使用相对于第一路径传感器 91A 在传送方向 上位于下游侧的第二路径传感器 91B 所生成的检测结果来估算片材长度的情况相比, 能更 快速地判断是否在传送具有预设片材长度的记录纸张 P。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 传送记录纸张 P。可选地, 可以传送高射投影机 (OHP) 片 材或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滤色片。 也就是说, 可以传送任意类型的片材, 只要可以在片材 上形成图像即可。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 将各种处理程序预先存储在 ROM 152 中。可选地, 可以 将各种处理程序设置为存储在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 (CD-ROM)、 数字多功能光盘只读存储器 (DVD-ROM)、 或通用串行总线 (USB) 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形式。可选地, 可以 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介质分配各种处理程序。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其意图不在于 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 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从 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 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