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77204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33811.4

申请日:

2012.09.11

公开号:

CN102826218A

公开日:

2012.12.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4C 7/00登记生效日:201705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新溪桥5001信箱460分箱变更后权利人:330024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飞点|||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4C 7/00申请日:20120911|||公开

IPC分类号:

B64C7/00

主分类号:

B64C7/00

申请人: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罗松; 张剑龙; 李泰安; 马经忠; 梁斌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新溪桥5001信箱460分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施秀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包括:整流后端面(1)、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并与后体发动机罩(3)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该整流外形结构可保证飞机两发动机罩间整流外形有较小的收缩角,可避免飞机上下表面的气流分离,且高度和空间较大,有助于减轻结构重量和增加结构强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包括:整流后端面(1)、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并与后体发动机罩(3)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位于飞机后体两个发动机罩(3)中间,整流后端面(1)上下连接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下表面(2),左右连接两发动机罩(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特征是整流后端面(1)为垂直气流的平面,其中心位置尽量在两发动机罩中心连线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特征是整流上表面(4)沿后体上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上表面收缩角小于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特征是整流下表面(2)沿后体下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下表面收缩角小于12°。

说明书

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

背景技术

对一般军用飞机,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内部,飞机机身后段(以下简称后体)集中了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和发动机喷管等部件,外形复杂,部件间气动干扰较大,导致相同浸润面积产生的阻力远高于飞机其他部位,通常后体阻力占飞机零阻的近一半。另外,不好的后体整流外形还会带来气流分离,从而引发飞机振动等问题。因此飞机设计师需要根据发动机数量、喷管间距、发动机特性、装载要求和尾翼形式等后体特征,设计相匹配的后体整流外形,以减少后体气流分离,降低后体阻力。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目的

针对飞机机身内布置两台发动机间距较小的后体形式,提供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以减少后体气流分离,降低后体阻力。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包括:整流后端面、整流下表面和整流上表面,并与后体发动机罩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整流下表面和整流上表面位于飞机后体两个发动机罩中间,整流后端面上下连接整流上表面和整流下表面,左右连接两发动机罩。

所述整流后端面为垂直气流的平面。

所述的整流上表面沿后体上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上表面收缩角小于9°。

所述的整流下表面沿后体下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下表面收缩角小于12°。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整流结构可保证飞机两发动机罩间整流外形有较小的收缩角,可避免飞机上下表面的气流分离;整流后端面的分离气流(同机翼翼尖涡类似)没有直接作用到飞机部件上,不会引起飞机抖动。当发动机喷流(落压比大于1.89)在尾喷管区产生顺流向逆压梯度时,该整流后端面能降低后体阻力。另外结构高度和空间较大,有助于减轻结构重量和增加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飞机后体整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包括:整流后端面1、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并与后体发动机罩3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位于飞机后体两个发动机罩3中间,整流后端面1上下连接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下表面2,左右连接两发动机罩3。

整流上表面4沿后体上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保证上表面收缩角小于9°;整流下表面2沿后体下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保证下表面收缩角小于12°。整流后端面1为垂直气流的平面,连接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上表面2的后缘,其中心尽量在两发动机罩中心连线处,整流上表面4、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后端面1交线不需做倒圆或光顺处理。

   在保证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下表面2没有气流分离的情况下(可借助CFD数值计算来判断),可适当调整整流后端面1的面积大小及上下位置,以获得整体上较好的减阻、减振效果。

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6218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CN102826218A*CN102826218A*(21)申请号 201210333811.4(22)申请日 2012.09.11B64C 7/00(2006.01)(71)申请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新溪桥5001信箱460分箱(72)发明人罗松 张剑龙 李泰安 马经忠梁斌(74)专利代理机构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代理人施秀瑾(54) 发明名称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发飞机后。

2、体整流结构,其包括:整流后端面(1)、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并与后体发动机罩(3)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该整流外形结构可保证飞机两发动机罩间整流外形有较小的收缩角,可避免飞机上下表面的气流分离,且高度和空间较大,有助于减轻结构重量和增加结构强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 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包括:整流后端面(1)、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并与后体发动机罩(3)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下表面(2)。

3、和整流上表面(4)位于飞机后体两个发动机罩(3)中间,整流后端面(1)上下连接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下表面(2),左右连接两发动机罩(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特征是整流后端面(1)为垂直气流的平面,其中心位置尽量在两发动机罩中心连线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特征是整流上表面(4)沿后体上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上表面收缩角小于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特征是整流下表面(2)沿后体下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下表面收缩角小于12。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6218 A1/2页3一种双发飞机后体。

4、整流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背景技术0002 对一般军用飞机,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内部,飞机机身后段(以下简称后体)集中了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和发动机喷管等部件,外形复杂,部件间气动干扰较大,导致相同浸润面积产生的阻力远高于飞机其他部位,通常后体阻力占飞机零阻的近一半。另外,不好的后体整流外形还会带来气流分离,从而引发飞机振动等问题。因此飞机设计师需要根据发动机数量、喷管间距、发动机特性、装载要求和尾翼形式等后体特征,设计相匹配的后体整流外形,以减少后体气流分离,降低后体阻力。发明内容0003 (1)本发明的目的针对飞机机身内布置。

5、两台发动机间距较小的后体形式,提供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以减少后体气流分离,降低后体阻力。0004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包括:整流后端面、整流下表面和整流上表面,并与后体发动机罩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整流下表面和整流上表面位于飞机后体两个发动机罩中间,整流后端面上下连接整流上表面和整流下表面,左右连接两发动机罩。0005 所述整流后端面为垂直气流的平面。0006 所述的整流上表面沿后体上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上表面收缩角小于9。0007 所述的整流下表面沿后体下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下表面收缩角小于12。0008 (3)本发明的有益。

6、效果该整流结构可保证飞机两发动机罩间整流外形有较小的收缩角,可避免飞机上下表面的气流分离;整流后端面的分离气流(同机翼翼尖涡类似)没有直接作用到飞机部件上,不会引起飞机抖动。当发动机喷流(落压比大于1.89)在尾喷管区产生顺流向逆压梯度时,该整流后端面能降低后体阻力。另外结构高度和空间较大,有助于减轻结构重量和增加结构强度。附图说明0009 附图1是飞机后体整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102826218 A2/2页4001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包括:整流后端面1、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并与后体发动机罩3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整流。

7、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位于飞机后体两个发动机罩3中间,整流后端面1上下连接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下表面2,左右连接两发动机罩3。0011 整流上表面4沿后体上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保证上表面收缩角小于9;整流下表面2沿后体下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保证下表面收缩角小于12。整流后端面1为垂直气流的平面,连接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上表面2的后缘,其中心尽量在两发动机罩中心连线处,整流上表面4、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后端面1交线不需做倒圆或光顺处理。0012 在保证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下表面2没有气流分离的情况下(可借助CFD数值计算来判断),可适当调整整流后端面1的面积大小及上下位置,以获得整体上较好的减阻、减振效果。说 明 书CN 102826218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621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