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6218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CN102826218A*CN102826218A*(21)申请号 201210333811.4(22)申请日 2012.09.11B64C 7/00(2006.01)(71)申请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新溪桥5001信箱460分箱(72)发明人罗松 张剑龙 李泰安 马经忠梁斌(74)专利代理机构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代理人施秀瑾(54) 发明名称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发飞机后。
2、体整流结构,其包括:整流后端面(1)、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并与后体发动机罩(3)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该整流外形结构可保证飞机两发动机罩间整流外形有较小的收缩角,可避免飞机上下表面的气流分离,且高度和空间较大,有助于减轻结构重量和增加结构强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 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包括:整流后端面(1)、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并与后体发动机罩(3)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下表面(2)。
3、和整流上表面(4)位于飞机后体两个发动机罩(3)中间,整流后端面(1)上下连接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下表面(2),左右连接两发动机罩(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特征是整流后端面(1)为垂直气流的平面,其中心位置尽量在两发动机罩中心连线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特征是整流上表面(4)沿后体上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上表面收缩角小于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其特征是整流下表面(2)沿后体下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下表面收缩角小于12。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6218 A1/2页3一种双发飞机后体。
4、整流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背景技术0002 对一般军用飞机,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内部,飞机机身后段(以下简称后体)集中了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和发动机喷管等部件,外形复杂,部件间气动干扰较大,导致相同浸润面积产生的阻力远高于飞机其他部位,通常后体阻力占飞机零阻的近一半。另外,不好的后体整流外形还会带来气流分离,从而引发飞机振动等问题。因此飞机设计师需要根据发动机数量、喷管间距、发动机特性、装载要求和尾翼形式等后体特征,设计相匹配的后体整流外形,以减少后体气流分离,降低后体阻力。发明内容0003 (1)本发明的目的针对飞机机身内布置。
5、两台发动机间距较小的后体形式,提供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以减少后体气流分离,降低后体阻力。0004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包括:整流后端面、整流下表面和整流上表面,并与后体发动机罩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整流下表面和整流上表面位于飞机后体两个发动机罩中间,整流后端面上下连接整流上表面和整流下表面,左右连接两发动机罩。0005 所述整流后端面为垂直气流的平面。0006 所述的整流上表面沿后体上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上表面收缩角小于9。0007 所述的整流下表面沿后体下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下表面收缩角小于12。0008 (3)本发明的有益。
6、效果该整流结构可保证飞机两发动机罩间整流外形有较小的收缩角,可避免飞机上下表面的气流分离;整流后端面的分离气流(同机翼翼尖涡类似)没有直接作用到飞机部件上,不会引起飞机抖动。当发动机喷流(落压比大于1.89)在尾喷管区产生顺流向逆压梯度时,该整流后端面能降低后体阻力。另外结构高度和空间较大,有助于减轻结构重量和增加结构强度。附图说明0009 附图1是飞机后体整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102826218 A2/2页4001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双发飞机后体整流结构,包括:整流后端面1、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并与后体发动机罩3构成外形封闭的整流结构;整流。
7、下表面2和整流上表面4位于飞机后体两个发动机罩3中间,整流后端面1上下连接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下表面2,左右连接两发动机罩3。0011 整流上表面4沿后体上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保证上表面收缩角小于9;整流下表面2沿后体下部型面顺气流方向平滑过渡,保证下表面收缩角小于12。整流后端面1为垂直气流的平面,连接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上表面2的后缘,其中心尽量在两发动机罩中心连线处,整流上表面4、整流下表面2和整流后端面1交线不需做倒圆或光顺处理。0012 在保证整流上表面4和整流下表面2没有气流分离的情况下(可借助CFD数值计算来判断),可适当调整整流后端面1的面积大小及上下位置,以获得整体上较好的减阻、减振效果。说 明 书CN 102826218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621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