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87664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9097016.8

申请日:

2010.03.01

公开号:

CN101787895A

公开日:

2010.07.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F 17/00申请日:20100301授权公告日:20111207终止日期:201203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17/00申请日:20100301|||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7/00

主分类号:

E21F17/00

申请人:

河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李辉

地址: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包括可折叠、延伸的柔性筒体,柔性筒体的侧壁包括内、外两层可折叠的柔性薄壁,在所述内、外两层柔性薄壁之间套装有耐火隔热层,同时在所述柔性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口。在外侧柔性薄壁的内侧面和/或内侧柔性薄壁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层隔光层。本发明采用的双层折叠隔热筒能降低导热系数,通过反复实验证实能够减少岩石和巷道热交换的80%,大大减少热源,提高降温效果。减轻巷道内隔热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隔热筒能反复使用、节约资源。还可以起到隔湿作用,有效降低巷道内湿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生产制造,使用效果非常好,非常利于在采矿领域推广实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包括可折叠、延伸的柔性筒体,其特征是:所述柔性筒体的侧壁包括内、外两层可折叠的柔性薄壁,在所述内、外两层柔性薄壁之间套装有耐火隔热层,同时在所述柔性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折叠隔热筒,其特征是:在外侧柔性薄壁的内侧面和/或内侧柔性薄壁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层隔光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折叠隔热筒,其特征是:所述耐火隔热层连续分布或者断续分布于内、外两层柔性薄壁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折叠隔热筒,其特征是:所述耐火隔热层为泡沫石棉。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折叠隔热筒,其特征是:所述隔光层为水银反光涂层,或者为高亮度铝箔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折叠隔热筒,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口为内、外套装式连接口,或者为法兰式连接口。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折叠隔热筒,其特征是:筒体为圆柱形,或者为多边棱柱形。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折叠隔热筒,其特征是:可折叠、延伸的柔性筒体的侧壁为锯齿状或波纹状。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折叠隔热筒,其特征是:所述外层柔性薄壁为牛皮纸,并在该牛皮纸内侧面涂有防热辐射材料层。

说明书


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隔热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

    二、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井降温常采用通风方式,但难以有效解决矿井巷道温度,风量大时,从经济上讲不划算,而且空气的流动容易带起粉尘飞扬,污染环境。采用制冷方法降温时,由于岩石温度高,和巷道热交换量大,浪费大量能源,且大量的热损耗造成降温效果不是很好。在矿井降温改进方面,目前采用的隔热方式是直接将隔热材料喷涂到巷道岩石上,但这种隔热方式往往喷涂的不够均匀,而且容易脱落,由于巷道的曲度和巷道表面的粗糙度因素的影响,喷涂隔热材料造成费时费力而且浪费材料。另外,在矿井内喷涂隔热层造成工人上时间处于井下高温工作状态,环境恶劣,而且有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

    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包括可折叠、延伸的柔性筒体,所述柔性筒体的侧壁包括内、外两层可折叠的柔性薄壁,在所述内、外两层柔性薄壁之间套装有耐火隔热层,在所述柔性筒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连接口。

    双层折叠隔热筒的外形与巷道匹配,将双层折叠隔热筒各段通过连接口彼此对接后通过锚固在岩石巷道侧壁上,其可折叠、延伸的特点使其可以沿巷道走向做一定曲度或摆动,适合各种情况下使用,能降低导热系数,即降低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起到很好的隔热、隔湿、防火效果。

    在外侧柔性薄壁的内侧面和/或内侧柔性薄壁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层隔光层。

    所述耐火隔热层连续分布或者断续分布于内、外两层柔性薄壁之间。

    所述耐火隔热层为泡沫石棉,或其他不易燃烧的隔热材料。

    所述隔光层为水银反光涂层,或者为高亮度铝箔层,或者其他具有反光度高的隔光材料。

    所述连接口为内、外套装式连接口,或者为法兰式连接口。

    筒体为圆柱形,或者为多边棱柱形,例如正六边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等多边棱柱,甚至不规则多边形棱柱。

    可折叠、延伸的柔性筒体的侧壁为锯齿状或波纹状。

    所述外层柔性薄壁为牛皮纸,并在该牛皮纸内侧面涂有防热辐射材料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采用与矿井巷道匹配的双层折叠隔热筒(也可以称为人工隔热巷道),能降低导热系数,即降低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通过反复实验证实能够减少岩石和巷道热交换的80%,大大减少热源,提高降温效果。

    2、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改变传统的巷道隔热方式,减轻巷道内隔热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将双层折叠隔热筒事先在矿井外工业化生产,适于矿井内快速组装迅速隔热,而且可以沿巷道曲度有适当的伸缩度和摆度,能反复使用、节约资源。

    3、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还可以起到隔湿作用,有效降低巷道内湿度。

    4、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生产制造,使用效果非常好,非常利于在采矿领域推广实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1是图4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1的J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图4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3是图4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发明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五。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图中编号1a是筒壁为锯齿状的圆形双层折叠隔热筒,1b是筒壁为波纹状的圆形双层折叠隔热筒,1c是筒壁为锯齿状的正六边形双层折叠隔热筒,1d是筒壁为锯齿状的正四边形双层折叠隔热筒,2a是筒上接口,2b是筒下接口,11a是外侧壁,11b是内侧壁,12为耐火隔热层,13a是位于11a内侧壁的隔光层,13b是位于11b外侧面上的隔光层,3a和3b分别是位于上、下接口内或外侧衔接的台阶面。

    本实施例中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是一种可折叠、延伸的柔性圆柱形筒体1a,其侧壁为锯齿状。该柔性筒体的侧壁包括内、外两层可折叠的柔性薄壁11a和11b,在所述内、外两层柔性薄壁之间套装有连续分布的耐火隔热层12,所述柔性薄壁11a、11b及耐火隔热层12均为锯齿状,从而使整个隔热筒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可摆动性,适合各种巷道形状的需求。同时,在外侧柔性薄壁11a的内侧面和内侧柔性薄壁11b的外侧面上各设有一层隔光层13a、13b。

    以某一型号的双层折叠隔热筒为例,采用10米长为一节,两端分别设有相应的连接口,筒的直径2-3米,内、外柔性薄壁间距3-5厘米厚,外层采用牛皮纸约1毫米厚(或者牛皮纸采用200g/m2厚纸的规格用纸),内层材质不限,折叠的锯齿高度差(折叠的波峰波谷)15厘米,耐火隔热层12为泡沫石棉,或其他不易燃烧的隔热材料。所述隔光层13a、13b为水银反光涂层,或者为高亮度铝箔层,或者其他具有反光度高的隔光材料。

    双层折叠隔热筒1a的外形与巷道匹配,将双层折叠隔热筒各段通过连接口2a、2b彼此对接后通过锚固在岩石巷道侧壁上,其可折叠、延伸的特点使其可以沿巷道走向做一定曲度或摆动,适合各种情况下使用,能降低导热系数,即降低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起到很好的隔热、隔湿、防火效果。所述在所述柔性筒体1a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连接口2a、2b。所述连接口为内、外套装式连接口,或者为法兰式连接口。另外,本实施例的双层折叠隔热筒1a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裁减。

    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分别参见图4、图4-1、图4-2、图4-3、图4-4,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的是:实施例二、三、四中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是一种可折叠、延伸地柔性圆柱形筒体1b,其侧壁为波纹状。图4、图4-1、图4-2为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4-3为实施例三示意图,图4-4为实施例四示意图,各图显示不同波纹形状的可伸缩侧壁。

    实施例五:参见图5,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双层折叠隔热筒的筒体1c为正六边棱柱形。

    实施例六:参见图6,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双层折叠隔热筒的筒体1d为正四棱柱形,另外锯齿状的侧壁相邻时相互交错排列。

    实施例七:参见图7,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所述耐火隔热层12断续分布于内、外两层柔性薄壁之间。

    实施例八:附图未画,意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所述外层柔性薄壁为牛皮纸,并在该牛皮纸内侧面涂有防热辐射材料层,防止巷道内因热辐射或传导或对流等因素产生热量传递损耗,牛皮纸可以采用例如200g/m2厚纸的规格用纸。

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巷道用双层折叠隔热筒,包括可折叠、延伸的柔性筒体,柔性筒体的侧壁包括内、外两层可折叠的柔性薄壁,在所述内、外两层柔性薄壁之间套装有耐火隔热层,同时在所述柔性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口。在外侧柔性薄壁的内侧面和/或内侧柔性薄壁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层隔光层。本发明采用的双层折叠隔热筒能降低导热系数,通过反复实验证实能够减少岩石和巷道热交换的80,大大减少热源,提高降温效果。减轻巷道内隔热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