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固定结构.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876305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0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81862.6

申请日:

2015.02.15

公开号:

CN105987628A

公开日:

2016.10.05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D 15/02申请日:20150215|||公开

IPC分类号:

F28D15/02; F28F9/26

主分类号:

F28D15/02

申请人: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明翰; 吴靖宁; 李生丕; 巫俊铭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庄区五权二路24号7F-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史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固定结构,包括:一热管、一承载体、一第一固定件;该热管具有一本体并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承载体具有一沟槽,该沟槽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该热管设置于该沟槽内,并借由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分别对应该开放侧及该封闭侧;该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热管及该承载体上方,该第一固定件一端(自由端)对应与该热管的第一侧接触压抵或卡接,通过本发明可进一步提供一种热管的固定结构,进而改善现有焊接固定热管的缺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热管固定结构,包括:
一热管,具有一本体,并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
一承载体,具有一沟槽,所述沟槽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所述热
管设置于该沟槽内,并该热管第一、二侧分别对应该开放侧及该封闭侧;
一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热管及该承载体上方,并该第一固定件一端
与该热管的第一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固定结构,其中更具有一第二固定件,所述
第一、二固定件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二固定件分别具
有多个凸体,这些凸体间具有一间隔空间,并这些凸体呈等距或非等距
其中任一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多个凸
体,这些凸体间具有一间隔空间,并且这些凸体呈等距或非等距其中任
一排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固定结构,其中这些凸体呈半圆形或正方形
或长方形或三角形或梯形其中任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固定结构,其中这些凸体呈半圆形或正方形
或长方形或三角形或梯形其中任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固定结构,其中该承载体更具有一第一凹
槽,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该沟槽
上方侧边并与该沟槽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固定结构,其中该承载体更具有一第一凹
槽及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二固定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二凹槽内,
所述第一、二凹槽设置于该沟槽上方左右两侧边并与该沟槽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热管呈扁平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固定结构,其中所述承载体为散热基座
或手机中框或散热器或均温板其中任一。

说明书

热管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不需通过焊接即可将
热管与其散热元件固定结合的热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热管为一种以铜质或铝质材料所制成的管状体,由于铜质或铝质材
料为导热的良导体,故被广泛使用作为与热源直接接触用以传导热量的
导热元件,多数热管通过穿(串)设或卡设与其他散热元件组合,但在
搬运过程仍会因震动因素造成松脱及分解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另外再
通过以锡膏或导热膏将热管与其他散热元件作黏合,或通过用焊接的方
式将热管与其他散热元件作组合,因热管为铜或铝材质,其本身材料特
性通过锡膏黏合或通过以普通方式焊接则仍然无法将热管与其他散热元
件结合固定或焊接后造成热阻问题及环保问题。

另,也有现有技术通过紧配的方式将热管与其他散热元件作组合,
紧配的方式虽可将两者固定,但有部分紧配结构需对该热管施加压力令
其变形,而当对热管施加压力时会破坏热管内部的毛细结构使热管热传
导效率大幅降低或甚而失能,进而失去热管热传的效果,故综上所述现
有技术的缺陷为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欲改善的首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供热管稳固固定的热管
固定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固定结构,包括:一热管,
具有一本体,并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

一承载体,具有一沟槽,所述沟槽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所述
热管设置于该沟槽内,并该热管第一、二侧分别对应该开放侧及该封闭
侧;一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热管及该承载体上方,并该第一固定件一
端与该热管的第一侧接触。

更具有一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二固定件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二固定件分别具有多个凸体,这些凸体间具有一间隔空
间,并这些凸体呈等距或非等距其中任一排列。

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多个凸体,这些凸体间具有一间隔空间,并且
这些凸体呈等距或非等距其中任一排列。

该凸体呈半圆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三角形或梯形其中任一。

该凸体呈半圆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三角形或梯形其中任一。

该承载体更具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该沟槽上方侧边并与该沟槽相连通。

该承载体更具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二固定件分
别设置于该第一、二凹槽内,所述第一、二凹槽设置于该沟槽上方左右
两侧边并与该沟槽相连通。

所述热管呈扁平状。

所述承载体为散热基座或手机中框或散热器或均温板其中任一。

通过本发明热管固定结构可解决现有焊接、紧配的缺点,并有效令
热管与其他散热元件相互组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8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符号说明

热管固定结构1

热管11

本体111

第一侧1111

第二侧1112

承载体12

沟槽121

开放侧1211

封闭侧1212

第一凹槽122

第二凹槽123

第一固定件13

凸体131

第二固定件14

凸体14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
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2、3,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
分解及组合图及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热管固定结构1,包
括:一热管11、一承载体12、一第一固定件13;

所述热管11具有一本体111,该热管11呈扁平状延轴向延伸,并该
本体111具有一第一侧1111及一第二侧1112,所述第一、二侧1111、
1112相互对应设置于该热管11的本体111上、下两侧。

所述承载体12具有一沟槽121,所述沟槽121具有一开放侧1211及
一封闭侧1212,所述热管11设置于该沟槽121内,并该热管11第一、
二侧1111、1112分别对应该开放侧1211及该封闭侧1212,即该第一侧
1111对应该开放侧1211,而该第二侧1112对应贴设该封闭侧1212。

所述承载体12为散热基座或手机中框或散热器或均温板或智慧平板
的框体其中任一,本实施例以手机中框做为说明实施例,但并不引以为
限。

所述第一固定件13设置于该热管11及该承载体12上方,该第一固
定件13的一固定端选择设置于该热管11上方左侧或右侧其中任一,其
另一自由端则朝沟槽121突伸,所述第一固定件13作为压(抵)制固定
该热管11使用。

请参阅图4、5,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
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技术特征相
同,故在此将不载赘述,惟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实
施例更具有一第二固定件14,并所述第一、二固定件13、14对应设置,
分别设置于该热管11上方的左侧及右侧。

请参阅图6、7,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
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技术特征相
同,故在此将不载赘述,惟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
承载体12更具有一第一凹槽122,所述第一固定件13设置于该第一凹槽
122内,所述第一凹槽122设置于该沟槽121上方侧边并与该沟槽121相
连通,即表示该第一凹槽122对应设置于该承载体12具有所述沟槽121
之处上方侧边,并令该第一固定件13的固定端可对应设置或卡制于该第
一凹槽122内,借以进一步固定该第一固定件13。

请参阅图8、9,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
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二实施例部分结构技术特征相
同,故在此将不载赘述,惟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二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
承载体12更具有一第一凹槽122及一第二凹槽123,所述第一、二固定
件13、14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二凹槽122内,所述第一、二凹槽122、
123设置于该沟槽121上方的左、右两侧边并与该沟槽121相连通,即表
示该第一、二凹槽122、123对应设置于该承载体12具有所述沟槽121
之处上方左、右两侧边,并令该第一、二固定件13、14可分别对应设置
或卡制于该第一、二凹槽122、123内,借以进一步固定该第一、二固定
件122、123。

请参阅图10、11,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二固定件的立
体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二固定件13、14的自由端可设具有多个凸
体131、141,这些凸体131、141呈等距(如图10所示)或非等距(如图
11所示)其中任一排列。

请参阅图12、13、14、15,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一、二固
定件的立体图,所述第一、二固定件13、14的这些凸体131、141呈半
圆形(如图10所示)或正方形(如图12所示)或长方形(如图13所示)或三
角形(如图14所示)或梯形(如图15所示)或其他几何形其中任一。

请参阅图16,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所
述第一、二固定件13、14已固定端预先装设于该承载体12设有该沟槽
121的部位上方左、右两侧边,所述热管11对应由该第一、二固定件13、
14之间向该沟槽121的方向垂直置入(如1图6所示),并该热管11通过
该第一、二固定件13、14处将令该第一、二固定件13、14自由端的这
些凸体131、141产生弹性变形(如图16(b)所示)待热管11通过后回弹压
制该热管11,令该热管11固定于该承载体12之沟槽121内部(如图16(c)
所示)受该第一、二固定件13、14压制固定。

请参阅图17,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所
述第一固定件13借由固定端装设于该承载体12设有该沟槽121的部位
上方,所述热管11一侧边倾斜置入该沟槽121内(如图17(a)所示),并
该热管11另一侧边则向该第一固定件132向下压,经过该第一固定件13
后迫入该沟槽121内,并该热管11另一侧向下压入通过该第一固定件13
将自由端产生弹性变形(如图17(b)所示)待热管11通过后该自由端再回
弹压制该热管11,令该热管11固定于该承载体12之沟槽121内部(如图
17(c)所示)。

请参阅图18,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二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
施例与所述第二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二固定件13、14
的这些凸体131、141受该热管11迫入该沟槽121后产生形变,该第一、
二固定件13、14的这些凸体131、141与该第一、二固定件13、14呈倾
斜,并该第一、二固定件131、132的这些凸体131、141末端抵顶该热
管11的第一侧1111。

请参阅图19,为本发明的热管固定结构的第六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
本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
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二固定件13、14
的自由端受该热管11迫入该沟槽121后产生形变,该第一、二固定件13、
14的这些凸体131、141与该第一、二固定件13、14呈垂直,并借由该
第一、二固定件13、14自由端的这些凸体131、141末端抵顶该热管11
的第一侧1111边缘令其二者得紧迫卡制。

虽然本发明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
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
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者为准。

热管固定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热管固定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热管固定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管固定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管固定结构.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固定结构,包括:一热管、一承载体、一第一固定件;该热管具有一本体并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承载体具有一沟槽,该沟槽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该热管设置于该沟槽内,并借由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分别对应该开放侧及该封闭侧;该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热管及该承载体上方,该第一固定件一端(自由端)对应与该热管的第一侧接触压抵或卡接,通过本发明可进一步提供一种热管的固定结构,进而改善现有焊接固定热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