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
统及其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领域中,产品应用所处地区高污染、高沙尘暴非常普遍,塔筒
内部的电气设备尤其是处在下部的变流器运行和存储环境非常恶劣,极易出
现因过滤窗失效导致的电气设备污染问题,以及因过滤窗堵塞导致的进风量
不够出现超温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规做法一是通过加厚塔筒门过滤棉的
厚度提高防尘能力,可是由于日积月累的高污染或沙尘堵塞过滤棉,导致塔
筒内的电气设备通风量不够出现超温。常规做法二,有些厂家为保证散热所
需要的通风量而去掉过滤棉,保证散热了但是牺牲了塔筒的防护等级,出现
了塔筒内的电气设备遭受污染问题,导致出现电气绝缘故障。归总以上两种
办法,不能同时做到起到冷却空气净化防止电气设备免收污染和满足通风散
热的进风量需求。
为了实现风电塔筒具备高效过滤性能和通风性能的需求,进行过滤和通
风的系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设计出一种既能够解决高污染或高风沙的
防护过滤问题,又能解决塔筒内的电气设备散热所需充足通风量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以解决
高污染及高风沙地区的风电塔筒防护过滤问题和塔筒内设备散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包括塔筒本体及其下方的塔筒门,
所述塔筒本体内部包括通风机、压力控制器和控制柜,所述塔筒门内壁上方
安装所述压力控制器,所述压力控制器与所述控制柜信号连接,所述塔筒门
外壁安装面上安装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与所述塔筒门之间设置过滤芯,所述
过滤芯与所述百叶窗之间形成缓冲腔,所述百叶窗还与所述通风机的进风口
相对,所述通风机的一侧安装所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为所述压力控制器和
所述通风机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机与所述过滤芯之间形成风腔。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控制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缓冲腔和所述风腔中的第
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控制器为膜片式传感器,所述压力控制器的防护等
级不小于IP54。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机为离心式通风机,所述通风机的叶片可为后弯式
或径向式。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芯为折景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百叶窗、所述过滤芯和所述通风机的轴线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具有以下
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设置的百叶窗和过
滤芯组成了双层过滤系统,有效解决了风电塔筒门由于进风空气存在灰尘等
异物较多而导致的电气设备受污染及绝缘不够等故障,设置的通风机大大提
高了塔筒内部的吸进洁净空气量,极大改善了电气器件散热,保证风电设备
的长时间运行可靠性。
(2)本发明所述的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过滤芯采用折景式
结构,有效增大了进风面积,降低了进风阻力。
(3)本发明所述的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设置两个检测探头,
可有效检测过滤芯的进出风压差,检测过滤芯的阻力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的过滤
方法,以提供一种能解决风电塔筒防护过滤和设备散热过滤系统的高效过滤
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的过滤方法,其方法为所述通风机运
行并向所述塔筒门内部吸引外界空气,外界空气通过所述百叶窗时过滤掉大
颗粒灰尘等异物后进入所述缓冲腔,通过所述过滤芯时过滤掉微小灰尘颗粒
进入所述风腔,外界空气经过两层过滤使被污染的空气变成洁净空气进入所
述塔筒本体内部,同时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和所述第二检测探头会实时监测所
述缓冲腔和所述风腔的压差,并与所述压力控制器设置的压力报警值进行对
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的过
滤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与上述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
风过滤系统的过滤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方案一示意
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方案二示意
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过滤芯剖视图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塔筒门;2-百叶窗;3-过滤芯;4-缓冲腔;5-风腔;6-压力控制器;
61-第一检测探头;62-第二检测探头;7-控制柜;8-通风机;9-信号线;10-
气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
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
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
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
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
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
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
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
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如图1至图3所示,
包括塔筒本体及其下方的塔筒门1,所述塔筒本体内部包括通风机8、压力
控制器6和控制柜7,所述塔筒门1内壁上方安装所述压力控制器6,所述
压力控制器6与所述控制柜7信号连接,所述塔筒门1外壁安装面上安装百
叶窗2,所述百叶窗2与所述塔筒门1之间设置过滤芯3,所述过滤芯3与
所述百叶窗2之间形成缓冲腔4,所述百叶窗2还与所述通风机8的进风口
相对,所述通风机8的一侧安装所述控制柜7,所述控制柜7为所述压力控
制器6和所述通风机8供电。
所述通风机8与所述过滤芯3之间形成风腔5,当外界空气通过过滤芯
3时,可在所述风腔5中缓冲。
所述压力控制器6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缓冲腔4和所述风腔5中的第一检
测探头61和第二检测探头62,控制柜7通过分析所述第一检测探头61和所
述第二检测探头62采集的前后压差来确定所述过滤芯3是否达到所述压力
控制器6设定的压力报警值,当达到压力报警值时,所述压力传感器6会报
警提示工作人员对所述过滤芯3进行维护,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所述压力控制器6为膜片式传感器,所述压力控制器6的防护等级不小
于IP54,有利于在高风沙和高污染地区保持更高的灵敏度。
所述通风机8为离心式通风机,所述通风机8的叶片可为后弯式或径向
式,可根据所述塔筒内部的结构选择不同类型的所述通风机8,更具实用性
和人性化。
所述过滤芯3为折景式结构,以增大进风面积,降低进风阻力。
所述百叶窗2、所述过滤芯3和所述通风机8的轴线重合,气流将沿着所
述通风机8吸入的方向直接经过所述百叶窗2和所述过滤芯3,有利于统一
气流方向,提高所述通风机8的工作效率。
所述通风机8运行并向所述塔筒门1内部吸引外界空气,外界空气通过
所述百叶窗2时过滤掉大颗粒灰尘等异物后进入所述缓冲腔4,通过所述过
滤芯3时过滤掉微小灰尘颗粒进入所述风腔5,外界空气经过两层过滤使被
污染的空气变成洁净空气进入所述塔筒本体内部,同时所述第一检测探头61
和所述第二检测探头62会实时监测所述缓冲腔4和所述风腔5的压差,并
与所述压力控制器6设置的压力报警值进行对比。
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所示,方案一的工作过程为:通风机8运行并向塔筒门1内侧吸
引外界气流,气流通过百叶窗2过滤掉进风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等异物后进
入缓冲腔4,通过过滤芯3时过滤掉进风空气中的微小灰尘颗粒进入风腔5,
经过两层过滤的污染空气变成洁净空气进入室内,通风机8的叶片为后弯式,
在通风机8叶片的作用下洁净的气流通过室内流向通风机8的后方并带走塔
筒内部设备产生的热量,如此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同时压力控制器6的第
一检测探头61和第二检测探头62分别检测缓冲腔4和风腔5的压差,并将
数据通过信号线9传递到控制柜7中,控制柜7通过分析第一检测探头61
和第二检测探头62采集的前后压差来确定过滤芯3是否达到压力控制器6
设定的压力报警值,当达到压力报警值时,压力传感器6会报警提示工作人
员对过滤芯3进行维护,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方案二中所述通风机8的叶片为径向式,在通风机8叶片
的作用下,洁净的气流通过室内流向通风机8的径向方向并带走塔筒内部设
备产生的热量,如此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其他的工作过程与所述方案一完
全相同。
一种风电塔筒的高效进风过滤系统的过滤方法为:
通风机8运行并向塔筒门1内侧吸引外界气流,气流通过百叶窗2过滤
掉进风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等异物后进入缓冲腔4,通过过滤芯3时过滤掉
进风空气中的微小灰尘颗粒进入风腔5,经过两层过滤的污染空气变成洁净
空气进入室内,此时压力控制器6的第一检测探头61和第二检测探头62分
别检测缓冲腔4和风腔5的压差,并将数据通过信号线9传递到控制柜7中,
控制柜7通过分析第一检测探头61和第二检测探头62采集的前后压差来确
定过滤芯3是否达到压力控制器6设定的压力报警值,当达到压力报警值时,
压力传感器6会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对过滤芯3进行维护,以保证系统运行的
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