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叔8-羟基喹啉-7-羧酰胺衍生物和其用途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12月28日,申请号为201080060006.8,
发明名称为“新的叔8-羟基喹啉-7-羧酰胺衍生物和其用途”的申请的分案
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用作抗真菌剂的新的叔8-羟基喹啉-7-羧酰胺衍生物和其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用于制备它们的方法。具体地,针对红色毛癣菌
(TricophytonRubrum)、须癣毛癣菌(TricophytonMentagrophytes)、黑曲
霉(AspergillusNiger)和短帚霉(ScopulariopsisBrevicaulis)测试这些化
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的许多对念珠菌属(Candida)物种诸如白念珠菌
(CandidaAlbicans)和光滑念珠菌(CandidaGlabrata)还是有效的。
背景技术
致病性真菌可分为两类:能够在正常受试者内引起疾病的真菌和只能
够在严重患病的宿主内产生疾病的侵袭性较弱的真菌。在过去的二十年,
侵袭性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和伴随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增加。这
主要是因为现代医学的较大进展增加了危重患者诸如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中带有血管内导管和导尿管、总的肠胃外营养和血液透析或连接
于供氧系统的那些患者的存活。
念珠菌属物种通常导致ICU中患者的医院血流感染。英国念珠菌菌血
症的住院发生率是每100,000床位天数约3例,且所有病例的40%至52%
发生在ICU(SchelenzS.,J.Antimicrob.Chemother.2008;61,Suppl1,
31-34)。这一类型的霉菌病经常伴随着相当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归因死
亡率是约38%,但是可在5%与71%之间变化。在近年间,在准许进入ICU
的患者中侵袭性肺部曲霉病的发生率上升。该疾病发生率从0.3%至5.8%
变化,且总死亡率超过80%(TrofR.J.等,IntensiveCareMed.,2007;33,
1694-1703)。严重患病的患者在ICU停留期间处于发展免疫调节的扰乱的
风险中,这使得他们更易遭受真菌感染。已经描述了风险因素诸如慢性阻
塞性肺病、长期使用类固醇、晚期肝病、长期肾替代疗法、接近溺死和糖
尿病。
免疫妥协患者的数目也有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实体器官和骨髓移植、
自身免疫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肿瘤学领域。
约40%的骨髓移植人群发展侵袭性真菌感染(KhanS.A.,WingardJ.R.,
Natl.CancerInst.Monogr.2001;29,31-36)。念珠菌属和曲霉属(Aspergillus)
物种是在血液恶性肿瘤和骨髓移植患者造成医院浅表性和侵袭性霉菌病
的最常见病原体。在这些患者中,全身性念珠菌病带来的死亡率非常高
(50-90%)。
有关实体器官移植,在肺移植患者中感染性并发症更常见。除了免疫
抑制治疗方案以外,增加的易感性主要是因为经常暴露于外部环境。平行
于免疫抑制治疗强度,侵袭性真菌感染可能在手术操作后的前几天发生,
其频率在前两个月最高并在6个月后降低,但还可在移植后数年发生
(HamacherJ.等,Eur.Respir.J.,1999;13,180-186)。
侵袭性真菌感染在其他类型的实体器官移植诸如肾和肝脏移植中也
是频繁的,报道其发生率为5%至50%(DictarM.O.等,MedMycol.,2000;38
Suppl.1,251-258)。
霉菌病是AIDS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这些感染的发生率和严
重度随着疾病发展和随之发生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的损伤而增加。不同霉
菌病的发生率与居住地中存在的地方性机会性真菌紧密相关。一般来说,
影响AIDS患者的最常见霉菌病是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
和南美芽生菌病(SarosiG.A.,DaviesS.F.,WestJ.Med.,1996;164,
335-340)。
念珠菌的粘膜感染也是极其常见的。在正常患者中,所有这些霉菌病
通常是自身限制性的,但在免疫抑制患者中变得高度侵袭性,导致渐进性
和普遍的传播。
而且,生物体对现有疗法的耐药性导致的霉菌病增加在近年变得明
显。这一现象对于由白念珠菌导致的真菌感染和氟康唑与其他唑类尤其明
显(BastertJ.等,Int.J.Antimicrob.Agents,2001;17,81-91)。
由于其活性范围有限和其使用带来的严重副作用,现在可获得的抗真
菌药物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
例如,多烯药物两性霉素B是对至少曲霉属、接合菌(Zygomycete)
和其他霉菌有效的,且由于其毒性,用于治疗侵袭性霉菌病的批准剂量是
每天3-5mg/kg。在患有侵袭性曲霉病的高度免疫妥协患者中,以每天3
mg/kg施用脂质体包封的两性霉素B在50%的患者中得到了有利的响应和
提供72%的12周存活率(CornelyO.A.等,Clin.Infect.Dis.,2007;44,
1289-1297)。该药物在14-16%的患者引起肾毒性和低钾血。当以每天10
mg/kg施用时,两性霉素B不提供任何另外的益处并导致更高比例的肾毒
性(31%)。
在二十世纪70年代的后半期引入的唑类是麦角固醇合成的阻断剂。
属于这一家族的药物的使用被它们窄的活性范围限制。例如,伏立康唑对
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比两性霉素B更有效,但对接合菌无活性(JohnsonL.
B.,KauffmanC.A.,Clin.Infect.Dis.,2003,36,630-637)。唑类的采用也被引
起许多副作用而限制。唑类与哺乳动物p450酶相互作用,导致干扰其他
药物的代谢,另外,一些唑类诸如酮康唑能够阻断心脏钾通道Kv1.5,导
致Q-T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DumaineR.,RoyM.L.,BrownA.
M.,J.Pharmacol.Exp.Ther.,1998;286,727-735)。
烯丙胺类诸如特比萘芬结合于角鲨烯环氧酶并抑制它,导致麦角固醇
合成的阻断。这些药物对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非常强效,但其对念
珠菌属物种的活性非常差。在一些病例中,烯丙胺类治疗伴有严重的皮肤
副反应。最近的多国病例-对照研究(euroSCAR)(SidoroffA.等,Br.J.
Dermatol.,2007;15,989-996)揭示,特比萘芬全身性治疗强烈地伴有急性
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的发展。这一疾病的特征是迅速出现许多
无菌性非毛囊性脓疱,通常伴随白细胞增多和发热。AGEP通常归因于以
特定药物治疗患者,并表现为与改变的T细胞活性相关。特比萘芬治疗还
可能引起皮肌炎,这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特征为红斑、
肌无力和间质性肺纤维化(MagroC.M.等,J.Cutan.Pathol.,2008;35,
74-81)。另外,如同多种抗真菌药物,特比萘芬可能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
(PervezeZ.等,LiverTranspl.,2007;13,162-164)。
灰黄霉素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引入的一种苯并呋喃,用于治疗皮肤
癣菌感染。该化合物通过干扰微管产生来引起其抑制真菌活性。灰黄霉素
在治疗甲癣方面展示有限的活性,并经常导致严重的副作用诸如恶心、腹
泻、头痛、意识障碍和疲乏(KortingH.C.等,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
1993;37,2064-2068),可导致治疗停止。
两种N-羟基吡啶酮即环吡酮胺和羟甲辛吡酮,表现为主要通过螯合多
价阳离子来作用,导致金属依赖性酶的抑制。采用它们来针对不同的真菌
感染,但其使用限于局部治疗。
棘球白素(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是半合成的脂-肽类,是
最近引入的抗霉菌药。它们通过非竞争性地抑制维持细胞壁必需的酶
β-(1-3)-D葡聚糖合酶来作用,主要用于静脉内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和曲霉
病。它们对酵母是杀真菌的但对丝状真菌仅是抑制真菌的;另外,它们对
双相真菌诸如芽生菌属(Blastomyces)和组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相
当无效。棘球白素通常是良好耐受的,但动物生殖研究显示对胎儿的副作
用。为此,FDA将棘球白素列为怀孕风险C类
(http://www.fda.gov/medwatch/SAFETY/2004/mar_PI/Cancidas_PI.pdf;
http://www.fda.gov/medwatch/safety/2007/Aug_PI/Mycamine_PI.pdf)。
EP1375486公开具有HIV整合酶抑制活性的通用和非常广的类别的化
合物。这一广的通用类别包括在7-位被多种取代基取代的8-羟基-喹啉衍
生物,所述取代基例如取代的羧酰胺基团。这一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具体化
合物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结构上都不相似。
EP1541558公开具有HIV整合酶抑制活性的通用和非常广的类别的化
合物。事实上,这一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具体化合物通常在吡啶环上带有取
代基并优选地是3-(4-氟苄基)-8-羟基喹啉。这一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具体化
合物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结构上都不相似。
WO98/11073(US6310211)公开具有HIV整合酶抑制活性的通用类别
的抗病毒化合物。这一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具体化合物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在
结构上都不相似。
WO02/30426公开具有HIV整合酶抑制活性的通用类别的化合物。事
实上,这一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大多数具体化合物带有萘啶基残基。这一参
考文献中公开的具体化合物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结构上都不相似。
WO02/30930公开具有HIV整合酶抑制活性的通用和非常广的类别的
化合物。这一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具体化合物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结构上都
不相似。
US0326330和US0326328公开包含两种杀真菌剂的组合的杀真菌组合
物,其中之一是喹啉或噌啉化合物。这一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具体化合物与
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结构上都不相似。
WO96/32015公开由喹啉衍生物和细胞色素III复合物抑制剂制成的协
同杀真菌组合物。这一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具体化合物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在
结构上都不相似。
US6194413公开报告为可用于治疗病毒、真菌或细菌感染的吡啶甲酰
基(picolinoyl)衍生物。
EP1669348公开以非常宽的式定义的抗真菌剂,包括某些仲酰胺。
从以上描述明显的是,在近几年对有效抗真菌药物的临床需求已经显
著增加。遗憾地是,由于其窄的作用范围、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严重副作
用,目前可获得的药物诸如以上引用的参考文献中公开的那些药物不令人
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具体地提供被赋予强效抗真菌活性的通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是:
a)-H、
b)-F、
c)-Cl、
d)-Br、
e)-NO2、
f)-CF3、
g)-C1-C6烷基、
h)-(X)-NR4R5、
i)-CN、
j)-(Y)-R6、
k)-(CH2)n-芳基,任选地被取代、或
l)-(CH2)n-杂环,任选地被取代;
其中X是:
a)-(CH2)n-、
b)-(SO2)-、
c)-(C=O)-、或
d)-(N-C=O)-;
其中Y是:
a)-O-、
b)-S-、
c)-(SO2)-、
d)-(SO3)-、
e)-(C=O)-、
f)-(CO2)-、
g)-(CH2O)-、或
h)-(NHSO2)-;
其中R2和R3彼此独立地选自:
a)-C1-C6烷基,条件是R2和R3不都是甲基、
b)-(CH2)n-芳基,任选地被取代、
c)-(CH2)n-环烷基,任选地被取代、
d)-(CH2)n-杂环,任选地被取代、
e)-(CH2)n-OR6、
f)-(CH2)n-CN、
g)-(CH2)n-NR4R5、
h)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包含一至三个选自由氧和硫组
成的组的杂原子的任选地取代的5元至8元的杂单环、或
i)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取代的5元至8元的杂
单环,所述杂单环与一个或两个任选地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稠合
或与包含一至三个选自由氮、氧和硫组成的组的杂原子的其他杂环稠
合;
其中R4和R5彼此独立地选自:
a)-H、
b)-C1-C6烷基、
c)-(CH2)n-芳基,任选地被取代、
d)-(CH2)n-环烷基,任选地被取代、
e)-(CH2)n-杂环,任选地被取代、
f)-(CH2)n-OR6、
g)-(CH2)n-CN、
h)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包含一至三个选自由氮、氧和
硫组成的组的杂原子的任选地取代的5元至8元的杂单环、或
j)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取代的5元至8元的杂
单环,所述杂单环与一个或两个任选地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稠合
或与包含一至三个选自由氮、氧和硫组成的组的杂原子的其他任选地
取代的杂环稠合;
其中R6是:
a)-H、
b)-C1-C6烷基、
c)-(CH2)n-芳基,任选地被取代、
d)-(CH2)n-环烷基,任选地被取代、或
e)-(CH2)n-杂环,任选地被取代;
其中n是0至6的整数;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衍生物。
本文所用的术语“C1-C6烷基”是指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
烷基基团,并包括所有的己基和戊基烷基异构体以及正丁基、异丁基、仲
丁基和叔丁基、正丙基和异丙基、乙基和甲基。
术语“环烷基”是指环状环的烷,选自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
基、环庚基和环辛基。
术语“芳基”是指芳香族单碳环系统和多碳环系统,其中多环系统中的
单个碳环可经由单键彼此稠合或连接。适合的芳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苯
基、萘基和联苯基。
术语“杂环”(和其变化形式诸如“杂环的”)宽泛地是指4元至8元的
单环、7元至12元的二环环系统或11元至16元的三环环系统,其任一个
环是饱和或不饱和的,且其由碳原子和一个或多个选自N、O和S的杂原
子组成,且其中氮和硫杂原子可任选地被氧化且氮杂原子可任选地被季铵
化。杂环的环可在任何杂原子或碳原子处被连接,条件是连接导致产生稳
定结构。当杂环的环具有取代基时,应理解取代基可连接于环中无论是杂
原子或碳原子的任何原子,条件是导致稳定的化学结构。
术语“杂单环”(和其变化形式诸如“杂单环的”)是指饱和或不饱和的
4元至8元的单环,且其由碳原子和一个或多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组成,且其中氮和硫杂原子可任选地被氧化且氮杂原子可任选地被季铵
化。杂环的环可在任何杂原子或碳原子处被连接,条件是连接导致产生稳
定结构。当杂环的环是芳香族杂环时,其可被定义为“杂芳香族环”。
除非相反地明确陈述,否则“不饱和”的环是部分或完全不饱和的环。
例如,“不饱和单环C6碳环”是指环己烯、环己二烯和苯。
术语“取代的”包括被指定的取代基单取代和多取代到化学上允许的单
取代和多取代的程度。例如,被多于一个取代基取代的碳环或杂环可在同
一个环原子上具有多个取代基,到化学上允许的程度。饱和杂环中的环硫
原子可例如通常被一个(-S(=O)-)或两个氧基团(-SO2-)取代。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衍生物”是指具备母体化合物的生物效力和特
性,且不是生物学上或以其他方式不期望的那些盐或衍生物。这样的盐包
括无机酸或有机酸的盐,例如氢溴酸盐、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钠盐、
镁盐;这样的衍生物包括酯类、醚类和N-氧化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和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衍生物可具有不对称中心,
除了具体指明时之外,可作为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或作为单独的非对映异
构体或对映异构体存在,且所有异构体形式被包括在本发明中。
与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剂关联使用的短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这
样的制剂的分子部分和其他成分是生理上可耐受的且当施用于动物诸如
哺乳动物(例如人类)时通常不产生不利的反应。优选地,本文所用的术
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被管理机构诸如FDA或EMEA批准的,或在美
国药典或欧洲药典或其他一般公认药典中列出用于哺乳动物、更尤其是用
于人类的。
优选地在式(I)中:
R1是:
a)-H、
b)-Br、或
c)-NO2;
R2和R3彼此独立地选自:
a)-C1-C6烷基,条件是R2和R3不都是甲基、
b)-(CH2)n-芳基,任选地被取代、
c)-(CH2)n-环烷基,任选地被取代、
d)-(CH2)n-杂环,任选地被取代、
e)-(CH2)n-OR6、
f)-(CH2)n-CN、
g)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包含一至三个选自由氧和硫组
成的组的杂原子的任选地取代的5元至8元的杂单环、或
h)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取代的5元至8元的杂
单环,所述杂单环与一个或两个任选地取代的不饱和或饱和的环稠合
或与包含一至三个选自由氮、氧和硫组成的组的杂原子的其他杂环稠
合;
i)R6是H;
和/或n是0至6的整数,优选地0至2。
进一步优选地在式(I)中:
R1是H;
R2和R3不同于H且独立地是:
a)-C1-C6烷基,条件是R2和R3不都是甲基、
b)-(CH2)n-芳基,任选地被取代、或
c)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地取代的5元至8元的杂
单环,所述杂单环与一个或两个任选地取代的不饱和或饱和的环稠合
或与包含一至三个选自由氮、氧和硫组成的组的杂原子的其他杂环稠
合;
d)和/或n是0至6的整数,优选地0至2。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R2不同于R3。
本发明的优选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化合物:
8-羟基-N-甲基-N-(4-(2-苯基丙烷-2-基)苄基)喹啉-2-羧酰胺;
N-苄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喹啉-7-基)(异二氢吲哚-2-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吗啉代)甲酮;
(8-羟基喹啉-7-基)(哌啶-1-基)甲酮;
8-羟基-N-甲基-N-苯乙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喹啉-7-基)(二氢吲哚-1-基)甲酮;
N-(呋喃-2-基甲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N-(4-溴苄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N-(4-甲氧基苯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2(1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N-甲基-N-(四氢-2H-吡喃-4-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N-甲基-N-苯基喹啉-7-羧酰胺;
N-(4-氯苯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N-乙基-8-羟基-N-苯基喹啉-7-羧酰胺;
N-环己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N-甲基-N-(1-甲基哌啶-4-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N-甲基-N-(1-甲基吡咯烷-3-基)喹啉-7-羧酰胺;
N-(2-氰乙基)-N-(呋喃-2-基甲基)-8-羟基喹啉-7-羧酰胺;
N-(2-氰乙基)-8-羟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喹啉-7-羧酰胺;
N-乙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N-甲基-N-丙基喹啉-7-羧酰胺;
(3,4-二氢异喹啉-2(1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5-溴二氢吲哚-1-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6-甲氧基-3,4-二氢喹啉-1(2H)-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5-硝基二氢吲哚-1-基)甲酮;
8-羟基-N-苯基-N-丙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喹啉-7-基)(八氢喹啉-1(2H)-基)甲酮;
N-(4-氟苄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N-(3-溴苄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喹啉-7-基)(4-(三氟甲基)哌啶-1-基)甲酮;
(4-叔丁基哌啶-1-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S)-8-羟基-N-甲基-N-(1-苯乙基)喹啉-7-羧酰胺;
N-苄基-8-羟基-N-(2-羟乙基)喹啉-7-羧酰胺;
(3,3-二甲基哌啶-1-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N-(2-溴苄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喹啉-7-基)(4-苯基哌啶-1-基)甲酮;
((4aS,8S,8aR)-8-羟基-八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2-甲基哌啶-1-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2-苯基哌啶-1-基)甲酮;
(1,1-二氧代-硫代吗啉-4-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4-甲基哌啶-1-基)甲酮;
(R)-8-羟基-N-(1-苯乙基)喹啉-7-羧酰胺;
(8-羟基喹啉-7-基)(2-甲基吡咯烷-1-基)甲酮;
(2,5-二甲基吡咯烷-1-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3-苯基吡咯烷-1-基)甲酮;
(3-(二甲氨基)吡咯烷-1-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3-甲基哌啶-1-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吡咯烷-1-基)甲酮;
(1,4-二氧杂-8-氮杂-螺[4.5]癸-8-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6-甲基-3,4-二氢喹啉-1(2H)-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6-硝基二氢吲哚-1-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7-(三氟甲基)-3,4-二氢喹啉-1(2H)-基)甲酮;
(5-溴-8-羟基喹啉-7-基)(异二氢吲哚-2-基)甲酮;
(六氢-1H-异吲哚-2(3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2-甲基-3,4-二氢喹啉-1(2H)-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3-甲基-3,4-二氢喹啉-1(2H)-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4-甲基-3,4-二氢喹啉-1(2H)-基)甲酮;
(8-氟-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6-异丙基-3,4-二氢喹啉-1(2H)-基)甲酮;
(6-氯-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8-羟基喹啉-7-基)(7-甲基-3,4-二氢喹啉-1(2H)-基)甲酮;
(6-溴-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2H-苯并[b][1,4]噁嗪-4(3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在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化合物选自:
(8-羟基喹啉-7-基)(异二氢吲哚-2-基)甲酮(实施例10);
(8-羟基喹啉-7-基)(八氢异喹啉-2(1H)-基)甲酮(实施例6);
N-(4-溴苯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实施例29);
(十氢-1H-咔唑-9(9a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实施例49);
N-(4-氯苄基)-8-羟基-N-甲基喹啉-7-羧酰胺(实施例56);
(5,7-二氟-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实施例70);
(7-氟-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实施例61);
(5-氟-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实施例71);
(6-氟-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实施例72);
(5-氯-8-羟基-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实施例73);
(2H-苯并[b][1,4]噁嗪-4(3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实施例74)。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用作药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用作抗真菌剂。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真菌感染的用途。
所述真菌感染可以是源于红色毛癣菌(TricophytonRubrum)、须癣毛
癣菌(TricophytonMentagrophytes)、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短帚霉
(ScopulariopsisBrevicaulis)、或念珠菌属(Candida),诸如白念珠菌
(CandidaAlbicans)或光滑念珠菌(CandidaGlabrata)。
所述治疗或预防的接受者可以是哺乳动物,优选地是人类。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包含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化合
物连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和/或佐剂。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通过偶联适合的8-羟基喹啉-7-羧酸1-1(或酸衍生
物诸如酰基卤或酯)与适合的胺1-2来制备,如由以下总流程1表示的:
流程1
可选地,可在进行与胺偶联之前保护羧酸的羟基(如
Bioorg.Med.Chem.,14,2006,5742-5755或Synthesis,12,1997,1425-1428或
DE540842中所述),然后最后阶段中脱保护。
用于偶联羧酸与胺来形成羧酰胺的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适合的方法
描述在例如JerryMarch,AdvancedOrganicChemistry,第4版,JohnWiley&
Sons,1992,pp.417-425中。
用于保护和脱保护芳香族羟基的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按照有机合成
的标准方法操纵保护基(GreenT.W.和WutsP.G.M.(1991)ProtectingGroups
inOrganicSynthesis,JohnWileyetSons)。
以下通式2-3说明并详述流程1中描绘的化学反应。
通式2
当A是Br时,羧酸2-1(在以下制品4中制备)通过将可商业获得的
8-羟基喹啉-7-羧酸与一当量的溴在乙酸中反应来获得(1998年3月19日
公布的国际公布WO98/11073)。
当A是F或Cl时,羧酸2-1可使用在1998年3月19日公布的国际
公布WO98/11073中描述的方法从相应的可商业获得的起始材料5-卤代-8-
羟基喹啉制备。
当A是NO2时,羧酸2-1通过将相应的乙基酯与HNO3和H2SO4的混
合物反应,随后碱水解来制备。可选地,A=NO2的羧酸2-1通过将3-氨基
-2-羟基-5-硝基苯甲酸与丙烯醛在6NHCl中反应来制备。
流程1的通式1-2的化合物是可商业获得的,或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
公知的常规合成方案制备。当1-2是不可商业获得的四氢喹啉(3-2)时,
它们通过使用常规合成方案诸如以氧化铂和H2或以Zn和盐酸还原相应的
喹啉3-1来获得。
流程3
适当的取代的不可商业获得的喹啉3-1的制备通过使用常规合成方案
实现,不更详细地提及。在这些反应中,还可能使用本身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已知的变化形式。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描述的合成方案本质上仅是代表性的,
且替代的合成方法是有机化学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以下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和其实施。实施例不解释为对本发明的
范围或精神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部分
1.化学合成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所有起始试剂都是可商业获得的,且不经任何预
先纯化来使用。使用常规合成方案可容易地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在这些
反应中,还可以使用本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但没有更详细提及的
变体。而且,根据以下反应方案和实施例,用于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的其他
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容易明显的。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所有变量
都如以上定义。
当提及使用“类似”方案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这样的方案
可包括在例如反应温度、试剂/溶剂量、反应时间、后处理条件或色谱纯化
条件方面的微小改变。
本说明书中尤其是表格和实施例中使用的缩写概述在表1。
表1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
Rt(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
LC-MS(液相色谱质谱)
ESI(电喷雾电离)
HPLC(高效液相色谱)
min(分钟)
CH3CN(乙腈)
h(小时)
μm(微米)
μL(微升)
mmol(毫摩尔)
TFA(三氟乙酸)
psi(磅每平方英寸)
Pd/C(碳上的钯)
RT(室温)
MW(微波)
SPE-SI(硅胶固相萃取)
HOBt(1-羟基苯并三唑)
DCM(二氯甲烷)
THF(四氢呋喃)
K2CO3(碳酸钾)
DIPEA(N,N-二异丙基乙胺)
Na2SO4(硫酸钠)
NaOH(氢氧化钠)
Et2O(二乙醚)
LiAlH4(氢化铝锂)
EtOAc(乙酸乙酯)
NaBH4(硼氢化钠)
TEA(三乙胺)
HCl(盐酸)
i-PrOH(异丙醇)
MeOH(甲醇)
DMSO(二甲基亚砜)
CFU(菌落形成单位)
EDC.HCl(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
胺盐酸盐)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所有温度都以℃(摄氏度)或K(开尔文)表示。
质子核磁共振(1H-NMR)光谱在Brucker300MHz上记录。化学位移
以百万分之几(ppm,δ单位)表示。裂分图案描述表观多重性,称为s(单
峰)、d(双峰)、t(三重峰)、q(四重峰)、quint(五重峰)、sxt(六重峰)、
m(多重峰)、br.s(宽单峰)。
在以下条件下记录LC-MS:
·方法A-C:带有样品管理器和2996PDA检测器(Waters)的UPLC
连接单四极杆质谱仪ZQ(Waters)。ZQ界面:ESI正电离模式。全扫描从
102至900amu。毛细管电压3.2V,锥孔电压25V,提取锥孔电压3V,RF
0.3V,源温115℃,脱溶剂温度350℃,脱溶剂气流量800L/h,锥孔气流
量100L/h。柱AquityUPLC-BEHC18(50×2.1mm,1.7μm)。流速0.6
mL/min,柱在40℃,注入2μL。流动相:A相=水/CH3CN95/5+0.1%TFA,
B相=水/CH3CN=5/95+0.1%TFA。
-方法A:0-0.25min(A:95%,B:5%),3.30min(A:0%,B:100%),
3.30-4.00(A:0%,B:100%),4.10min(A:95%,B:5%),4.10-5.00min(A:
95%,B:5%)。
-方法B:0-1.00min(A:100%,B:0%),1.50min(A:95%,B:5%),
3.50min(A:0%,B:100%),3.50-4.00(A:0%,B:100%),4.10min(A:
100%,B:0%),4.10-5.00min(A:100%,B:0%)。
-方法C:0-0.50min(A:95%,B:5%),6.00min(A:0%,B:100%),
6.00-7.00(A:0%,B:100%),7.10min(A:95%,B:5%),7.10-8.50min(A:
95%,B:5%)。
·方法D:Waters1525HPLC泵(Waters)和2996PDA检测器(Waters),
连接单四极杆质谱仪ZQ(Waters)。ZQ界面:ESI正电离模式。全扫描从
102至900amu。毛细管电压3.2V,锥孔电压25V,提取锥孔电压3V,RF
0.3V,源温115℃,脱溶剂温度350℃,脱溶剂气流量600L/h,锥孔气流
量100L/h。柱X-bridgeC18(50×2.1mm,3.5μm)。流速0.4mL/min,柱
在40℃,注入5μL。流动相:A相=水/CH3CN95/5+NH3pH9.5,B相=
水/CH3CN=5/95+NH3pH9.5。0-1.00min(A:95%,B:5%),7.50min(A:
0%,B:100%),7.50-8.50min(A:0%,B:100%),8.60min(A:95%,B:5%),
8.60-9.60min(A:95%,B:5%)。
·方法E:带有样品管理器和2996PDA检测器(Waters)的UPLC连
接单四极杆质谱仪ZQ(Waters)。ZQ界面:ESI正电离模式。全扫描从100
至600amu。毛细管电压3.25V,锥孔电压26V,提取锥孔电压3V,源温
120℃,脱溶剂温度400℃,脱溶剂气流量800L/h,锥孔气流量100L/h。
柱AquityUPLC-BEHC18(50×2.1mm,1.7μm)。流速0.5mL/min,柱在
40℃,注入2μL。流动相:A相=水/CH3CN95/5+0.1%TFA,B相=水
/CH3CN=5/95+0.1%TFA。0min(A:95%,B:5%),0.30min(A:92%,B:
8%),1.50min(A:0%,B:100%),1.50-2.00min(A:0%,B:100%)。
·方法F:Waters1525HPLC泵(Waters)和2996PDA检测器(Waters),
连接单四极杆质谱仪ZQ(Waters)。ZQ界面:ESI正电离模式。全扫描从
102至900amu。毛细管电压3.2V,锥孔电压25V,提取锥孔电压3V,RF
0.3V,源温115℃,脱溶剂温度350℃,脱溶剂气流量600L/h,锥孔气流
量100L/h。柱SynergyC18(20×2.0mm,2.5μm)。流速0.7mL/min,注入
2μL。流动相:A相=水/CH3CN95/5+TFA0.1%,B相=水/CH3CN=5/95
+TFA0.1%。0-0.25min(A:95%,B:5%),3.50min(A:0%,B:100%),
3.50-4.50min(A:0%,B:100%),4.60min(A:95%,B:5%),4.60-6.00min(A:
95%,B:5%)。
用于制备HPLC纯化的软件、柱和条件
软件
ShimadzuCLASS-VP1.0.0.1
柱
使用的柱是WatersSymmetryPrepC18柱,其尺寸是内径19mm乘以
长度300mm。固定相粒径是7μm。
溶剂
A.水性溶剂=水/CH3CN90/10+0.05%TFA.
B.有机溶剂=CH3CN/水90/10+0.05%TFA.
针头漂洗溶剂=i-PrOH.
方法
仅使用一种方法(5-100%B);其具有20mL/min的流速和35分钟的
运行时间,这包括28分钟的梯度,随后是7分钟的柱冲洗和再平衡步骤。
制品1:
N-甲基-1-(4-(2-苯基丙烷-2-基)苯基)甲胺盐酸盐
步骤A:4-(2-苯基丙烷-2-基)苯甲醛
在100℃加热丙烷-2,2-二基二苯(3.93g,20mmol)和1-氮杂-三环
[3.3.1.1*3,7*]癸烷(2.80g,20mmol)在TFA(35mL)中的悬液持续16
小时。使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将其倒入冷水,以固态K2CO3使其为碱
性(pH=9)。用Et2O(3×250mL)萃取水溶液,通过Na2SO4干燥分离的
有机物,过滤并减压浓缩。通过快速色谱(硅胶,石油醚:EtOAc95:5)纯
化残留物,得到标题化合物(3.47g,15.46mmol)。
1H-NMR(CDCl3)δ:10.00(s,1H);7.81(m,2H);7.42(m,2H);7.14-7.38
(m,5H);1.74(s,6H)。
步骤B:N-甲基-1-(4-(2-苯基丙烷-2-基)苯基)甲胺盐酸盐
将甲胺在乙醇(4mL,40mmol)中的10M溶液加入制品1的4-(2-苯
基丙烷-2-基)苯甲醛(2.24g,10mmol)在无水乙醇(30mL)中的溶液,
在氮气下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过夜。然后经CELITE垫过滤反应混合
物,减压浓缩液体。将残留物溶解在无水甲醇(25mL)中并在0℃以NaBH4
(456mg,12mmol)分批处理。完成添加后,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40℃持
续1小时然后在氮气下在室温搅拌过夜。用H2O骤冷反应混合物并减压浓
缩。将残留物在H2O与Et2O之间分配,通过Na2SO4干燥分离的有机物,
过滤并浓缩至干燥。然后将残留物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HCl在二噁烷
中的4N溶液(4mL),在室温搅拌混合物过夜。减压浓缩混合物,以iPrOH
研磨获得的残留物,得到标题化合物(1.71g,7.15mmol)。
1H-NMR(DMSO-d6)δ:9.25(br.s,2H);7.44(m,2H);7.10-7.36(m,7H);
4.04(t,2H);2.51-2.57(m,3H);1.65(s,6H)。
制品2:
8-羟基喹啉-7-碳酰氯
将亚硫酰氯(906mg,7.61mmol)逐滴加入8-羟基喹啉-7-羧酸(1.2g,
6.34mmol)在无水DCM(18mL)中的冷溶液。允许反应混合物升温到
室温,然后在氮气下搅拌4小时。然后浓缩反应混合物至干燥,得到标题
化合物(1.3g,6.26mmol),无需任何进一步纯化地用于下一步骤。
制品3:
八氢-1H-异吲哚
步骤A:六氢-1H-异吲哚-1,3(2H)-二酮
在Parr装置中在H2氛(300psi)下摇动(3aR,7aS)-3a,4,7,7a-四氢-1H-
异吲哚-1,3(2H)-二酮(3.0g,19.9mmol)和10%Pd/C(300mg)在MeOH
(100mL)中的溶液持续24小时。过滤反应混合物,将液体浓缩至干燥,
得到标题化合物(2.6g,16.99mmol)为白色粉末,无需任何进一步纯化地
使用。
1H-NMR(CDCl3)δ:8.16(br.s,1H);2.73-3.05(m,2H);1.64-1.98(m,
4H),1.40-1.64(m,4H)。
步骤B:八氢-1H-异吲哚
将六氢-1H-异吲哚-1,3(2H)-二酮(1.0g,6.5mmol)在无水THF中的溶
液(14mL)逐滴加入LiAlH4在无水THF(6mL)中的搅拌浆料中,搅拌
速率使得溶剂轻柔地回流。加热所得的反应混合物至回流持续20小时,
然后冷却到室温。以冰浴冷却反应混合物,顺序地加入H2O(1mL)、20%
NaOH水溶液(2.5mL)和H2O(2mL)。过滤混合物并减压去除THF。
用Et2O萃取水相,通过Na2SO4干燥分离的有机物,过滤并浓缩至干燥,
得到标题化合物(690mg,5.52mmol)为白色粉末,无需任何进一步纯化
地用于下一步骤。
LC-MSm/z(ESI+):126.1(MH+),Rt=0.80min(方法E)。
制品4:
5-溴-8-羟基喹啉-7-羧酸
将溴(819.8mg,5.13mmol)逐滴加入8-羟基喹啉-7-羧酸(970mg,5.13
mmol)在冰乙酸(24mL)中的悬液。回流反应混合物1小时,冷却至50
℃并将其倒入冰水中。在布氏漏斗上过滤形成的黄色固体,以H2O洗涤并
在真空下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1.20g,4.51mmol)为浅棕色固体,无需
任何进一步纯化地用于下一步骤。
1H-NMR(DMSO-d6)δ:9.90(dd,1H);8.58(dd,2H);8.12(s,1H);7.90
(dd,1H)。
实施例1:
8-羟基-N-甲基-N-(4-(2-苯基丙烷-2-基)苄基)喹啉-2-羧酰胺
将TEA(42mg,0.42mmol)、EDC.HCl(80mg,0.42mmol)、HOBt
(57mg,0.418mmol)和制品1的N-甲基-1-(4-(2-苯基丙烷-2-基)苯基)甲胺
(50mg,0.21mmol)顺序地加入8-羟基喹啉-7-羧酸(48mg,0.25mmol)
在DCM(2.5mL)的悬液中。在室温搅拌所得的反应混合物过夜。以H2O
骤冷混合物,然后用DCM萃取三次。通过Na2SO4干燥分离的有机物,过
滤并减压浓缩。通过快速色谱(硅胶,DCM:MeOH95:5)纯化残留物,得
到标题化合物(39mg,0.1mmol)为灰色固体。LC-MSm/z(ESI+):411.2
(MH+),Rt=2.42min(方法A)。
1H-NMR(DMSO-d6,353K)δ:8.89(dd,1H);8.33(dd,1H);7.59(dd,1H);
7.35-7.50(m,2H);7.11-7.32(m,9H);4.60(s,2H);2.88(s,3H);1.66(s,6H)。
按照与以上描述的方案类似的方案,制备本发明的另外的化合物(表
2)。
表2
实施例6:
(8-羟基喹啉-7-基)(八氢异喹啉-2(1H)-基)甲酮
搅拌制品2的8-羟基喹啉-7-碳酰氯(70mg,0.35mmol)和十氢异喹
啉(62.6mg,0.45mmol)在THF(8mL)中的溶液与DIPEA(259mg,2.0
mmol)并在50℃加热过夜。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残留物在DCM与
H2O之间分配。通过Na2SO4干燥分离的有机物,过滤并减压浓缩。通过
快速色谱(硅胶,DCM:MeOH98:2)纯化残留物,然后通过制备HPLC纯
化。合并含产物的级份,以碳酸氢钠的饱和水溶液使其为碱性,减压去除
CH3CN。用DCM萃取水相,通过Na2SO4干燥分离的有机物,过滤并浓缩
至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49mg,0.16mmol)为米白色固体。
LC-MSm/z(ESI+):311.2(MH+),Rt=2.64-2.73min(方法C)。
1H-NMR(DMSO-d6,353K)δ:8.89(dd,1H);8.33(dd,1H);7.59(dd,1H);
7.44(d,1H);7.35(d,1H);3.56-4.22(m,2H);3.24(dd,1H);3.16(ddd,1H);
1.02-2.12(m,12H)。
按照与以上描述的方案类似的方案,制备本发明的另外的化合物(表
3)。
表3
实施例10:
(8-羟基喹啉-7-基)(异二氢吲哚-2-基)甲酮
在氮气下将8-羟基喹啉-7-羧酸(189mg,1.0mmol)和二(1H-咪唑-1-
基)甲酮(162.2mg,1.0mmol)在THF(10mL)中的混合物加热至回流持
续4小时。使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加入异二氢吲哚(95.3mg,0.80
mmol)。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3小时,然后在室温静置过夜。然后以
H2O和碳酸氢钠的饱和水溶液骤冷反应混合物,用DCM萃取两次。通过
Na2SO4干燥分离的有机物,过滤并减压浓缩。通过SPE-SI筒(2g,DCM
至DCM:MeOH99:1)纯化残留物,得到标题化合物(123mg,0.42mmol)
为浅棕色固体。
LC-MSm/z(ESI+):291.2(MH+),Rt=3.47min(方法C)
1H-NMR(DMSO-d6)δ:8.98(dd,1H);8.54(dd,1H);7.74(dd,1H);7.58
(m,1H);7.53(m,1H);7.38-7.47(m,1H);7.17-7.37(m,3H);4.90(s,2H);
4.69(s,2H)。
按照与以上描述的方案类似的方案,制备本发明的另外的化合物(表
4)。
表4
实施例60:
(5-溴-8-羟基喹啉-7-基)(异二氢吲哚-2-基)甲酮
在氮气下将制品5的5-溴-8-羟基喹啉-7-羧酸(150mg,0.56mmol)和
二(1H-咪唑-1-基)甲酮(90.7mg,0.56mmol)在THF(10mL)中的混合物
加热至回流持续3小时。使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加入异二氢吲哚(53
mg,0.45mmol)。在室温搅拌所得的混合物过夜。然后以H2O和碳酸氢钠
的饱和水溶液骤冷反应混合物,用DCM萃取两次。通过Na2SO4干燥分离
的有机物,过滤并减压浓缩。通过SPE-SI筒(2g,DCM至DCM:MeOH99:1)
纯化残留物,得到标题化合物(39.1mg,0.11mmol)为浅棕色固体。
LC-MSm/z(ESI+):369.09(MH+),Rt=2.21min(方法A)
1H-NMR(DMSO-d6)δ:10.80(br.s,1H);8.96-9.07(m,1H);8.45-8.54(m,
1H);7.76-7.87(m,2H);7.42(d,1H);7.18-7.37(m,3H);4.88(s,2H);4.71(s,
2H)。
实施例61:
(7-氟-3,4-二氢喹啉-1(2H)-基)(8-羟基喹啉-7-基)甲酮
在氮气下将8-羟基喹啉-7-羧酸(100mg,0.53mmol)和二(1H-咪唑-1-
基)甲酮(86mg,0.53mmol)在THF(6mL)中的混合物加热至回流持续
4小时。使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加入7-氟-1,2,3,4-四氢喹啉盐酸盐(84.4
mg,0.45mmol)和TEA(0.062mL,0.45mmol)。在微波炉中以120℃加热
所得的混合物90min,然后以140℃加热2小时。然后以H2O和碳酸氢钠
的饱和水溶液骤冷反应混合物,用DCM萃取两次。通过Na2SO4干燥分离
的有机物,过滤并减压浓缩。通过制备HPLC纯化残留物。合并含产物的
级份,以碳酸氢钠的饱和水溶液使其为碱性,减压去除CH3CN。用DCM
萃取水相,通过Na2SO4干燥分离的有机物,过滤并浓缩至干燥,得到标
题化合物(19mg,0.06mmol)为米白色固体。
LC-MSm/z(ESI+):323.1(MH+),Rt=1.78min(方法A)
1H-NMR(DMSO-d6)δ:8.88(dd,1H);8.36(dd,1H);7.61(dd,1H);7.47
(d,1H);7.43(d,1H);7.25-7.36(m,1H);7.20(dd,1H);6.85(td,1H);
3.62-3.78(m,2H);2.80(t,2H);1.93(m,2H)。
按照与以上描述的方案类似的方案,制备本发明的另外的化合物(表
5)。
表5
2.活性测试:方法和结果
用于测试抗真菌活性的生物体
红色毛癣菌(ATCC28188,PBIInternational)、须癣毛癣菌(ATCC9533,
PBIInternational)、黑曲霉(ATCC16404,PBIInternational)、短帚霉(ATCC
36840,DSMZ)、白念珠菌(ATCC90028,PBIInternational)、光滑念珠菌
(ATCC90030,DSMZ)。
制备和保存
菌株从冻干的安瓿或冻干的小粒制备。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上进行悬液的分离以测试菌株纯度。然
后通过在PDA平板上将微生物悬液划线来进行菌株的大规模生长。
培养是在30℃进行48-72小时(念珠菌属酵母)和进行7-10天(丝状
真菌)。
以3-5mL的RPMI1640+50%甘油收获酵母的菌落和丝状真菌的分生
孢子,将等份试样冷冻在-80℃。
抗真菌易感性测试
使用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ationalCommitteeforClinical
LaboratoryStandards,NCCLS)开发的方法(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ReferenceMethodforBrothDilutionAntifungalSusceptibilityTestingof
Yeasts;Approvedstandard-第二版M27-A2.2002;第22卷,第15期)(美
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ReferenceMethodforBrothDilution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TestingofFilamentousFungi;ApprovedstandardM38-A.2002;
第22卷,第16期),经由肉汤微量稀释易感性测试确定化合物的最小抑
制浓度(MIC)。
在带有L-谷氨酰胺、以0.165M3-(N-吗啉代)丙磺酸(MOPS)和10M
NaOH缓冲到pH7并补充有18g葡萄糖/升的RPMI1640培养基中进行测
定。使用96孔无菌板进行测试(接种量为1×105CFU/mL)。制备化合物
母液为100%DMSO中12.8mg/mL。使用RPMI1640在平板中制备一系列
两倍稀释液。最终浓度在1%DMSO下从0.125至128μg/mL变化。
MIC定义为抗真菌剂阻止任何可见生长的最低浓度,在培养酵母
(35℃)48小时后和培养丝状真菌(35℃)五天后确定。
结果
最优选化合物的MIC值计算为两次单独实验获得的数值的几何平均
值,报告于表6。
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