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防止经纱产生静电的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875254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80800.7

申请日:

2016.06.28

公开号:

CN105937085A

公开日:

2016.09.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J 1/02申请日:20160628|||公开

IPC分类号:

D03J1/02

主分类号:

D03J1/02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高卫东; 王洋; 卢雨正; 王鸿博; 潘如如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代理人:

王道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包括,穿经工艺:按照一定的次序将经纱穿入设置在综框上的综丝和综框下游的筘,并在经纱上插放停经片;经纱还需经过设置在综框和停经片之间的除静电装置;穿经工艺完成后,进行织造工艺:经轴上的经纱,通过固定后梁和张力感应后梁的引导,再通过综框带动产生梭口,通过引纬和打纬后织成坯布,最后经撑幅罗拉、卷取糙面辊、以及压布辊,卷入卷布辊中,完成坯布织造;经纱在通过综框带动产生梭口前,利用除静电装置对经纱进行抗静电处理,提高经纱的抗静电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穿经工艺:按照一定的次序将经纱穿入设置在综框上的综丝和综
框下游的筘,并在经纱上插放停经片;
步骤二:穿经工艺完成后,进行织造工艺:经轴上的经纱,通过固定后梁
和张力感应后梁的引导,再通过综框带动产生梭口,通过引纬和打纬后织成坯
布,最后经撑幅罗拉、卷取糙面辊、以及压布辊,卷入卷布辊中,完成坯布织
造;
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穿经工艺时,所述经纱还需经过设置在综框和停经片
之间的除静电装置,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一个盛有抗静电剂溶液的溶液池;在
织造工艺中,经纱在通过综框带动产生梭口前,利用除静电装置中的抗静电剂
溶液对经纱进行抗静电处理,提高经纱的抗静电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除静电装置通过经纱与抗静电剂溶液直接接触的方法对经纱进行
抗静电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除静电装置还包括电机箱以及上液辊组成;所述电机箱内置伺服
电机和联动杆,用于传动上液辊;所述上液辊设在溶液池内,与电机箱中的联
动杆同轴连接,上液辊的部分与溶液池中的抗静电剂溶液接触,上液辊的垂直
最高点高于经纱片,所述上液辊的垂直最高点高于经纱片的高度为小于2毫米,
以便经纱与上液辊上部进行直接接触,形成接触面;在织造工艺中,上液辊持
续转动从溶液池中带出抗静电剂溶液,经纱在上液辊的上部直接接触由上液辊
带出的抗静电剂溶液,提高经纱的抗静电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上液辊的转速为1-20转/min,转动方向与经线前进方向一致或相
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静电装置和综框之间还设有静电监测电容,所述静电监
测电容与除静电装置中电机箱内的伺服电机相连;监测到静电过大时,会提高
伺服电机的转速,提高上液辊对经纱的上液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除静电装置由溶液池和牵引辊组成;所述牵引辊通过同步带与卷
取糙面辊连接并使得两者保持相同的线速度;所述溶液池中设置有抗静电剂溶
液;在穿经工艺中,将经纱穿过牵引辊后再穿过综框,并且在牵引辊和综框之
间预留一段经纱,使得这段经纱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至抗静电剂溶液
中,经纱落入抗静电剂溶液的深度小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除静电装置通过喷淋抗静电剂溶液的方式对经纱进行抗静电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溶液池、喷淋头、泵,以及连接溶液池、喷淋头、
泵之间的管道;在织造工艺中,泵从溶液池中将抗静电剂溶液输送到喷淋头处,
通过喷淋头雾化后撒到经纱上。
9.根据权利要求3、6、8之一所述的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池内设置有液面监控装置和补液开关,用于保持抗静
电剂溶液在溶液池中的高度。

说明书

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防止经纱产生静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造方法,尤其是织造过程中防止经纱产生静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织造过程中,特别是在化纤长丝作经纱时,由于经纱的不断开口、闭合,
相互摩擦频繁,因而便会产生静电现象,这些静电在局部聚集会导致经纱相互
缠绕、纠结,造成织造时经纱的断头、起毛及开口不清,大大影响织造的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经纱的抗静电处理,有的采用提高空气湿度、用湿布或手经常触摸
经面等方法,较多的是在经纱上浆时通过在浆液中加入少量抗静电剂成分,使
经纱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但是在浆液中加入抗静电剂做法,会一定程度上
影响上浆效果,使经纱上浆不良,同时加入的抗静电的含量也较少,不能达到
较好的抗静电效果。

此外,也有在织机后梁位置安装一个吸水线,对织造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进
行传导来消除静电,但该方法采用的间接做法,只是做静电传导,对于经纱上
纤维产生的静电处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穿经工艺:按照一定的次序将经纱穿入设置在综框上的综丝和综
框下游的筘,并在经纱上插放停经片;

步骤二:穿经工艺完成后,进行织造工艺:经轴上的经纱,通过固定后梁
和张力感应后梁的引导,再通过综框带动产生梭口,通过引纬和打纬后织成坯
布,最后经撑幅罗拉、卷取糙面辊、以及压布辊,卷入卷布辊中,完成坯布织
造;

其中,在进行穿经工艺时,所述经纱还需经过设置在综框和停经片之间的
除静电装置,该除静电装置包括一个盛有抗静电剂溶液的溶液池;在织造工艺
中,经纱在通过综框带动产生梭口前,利用除静电装置对经纱进行抗静电处理,
提高经纱的抗静电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除静电装置通过经纱与抗静电剂溶液直接接触的方法对经
纱进行抗静电处理。

又进一步的,所述除静电装置还包括电机箱以及上液辊组成;所述电机箱
内置伺服电机和联动杆,用于传动上液辊;所述上液辊设在溶液池内,与电机
箱中的联动杆同轴连接,上液辊的部分与溶液池中的抗静电剂溶液接触,上液
辊的垂直最高点高于经纱片,所述上液辊的垂直最高点高于经纱片的高度为小
于2毫米,以便经纱与上液辊上部进行直接接触,形成接触面;在织造工艺中,
上液辊持续转动从溶液池中带出抗静电剂溶液,经纱在上液辊的上部直接接触
由上液辊带出的抗静电剂溶液,提高经纱的抗静电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液辊的转速为1-20转/min,转动方向与经线前进方向
一致或相反。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除静电装置和综框之间还设有静电监测电容,所述静
电监测电容与除静电装置中电机箱内的伺服电机相连;监测到静电过大时,会
提高伺服电机的转速,提高上液辊对经纱的上液量。

进一步的,所述除静电装置由溶液池和牵引辊组成;所述牵引辊通过同步
带与卷取糙面辊连接并使得两者保持相同的线速度;所述溶液池中设置有抗静
电剂溶液;在穿经工艺中,将经纱穿过牵引辊后再穿过综框,并且在牵引辊和
综框之间预留一段经纱,使得这段经纱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至抗静电
剂溶液中,经纱落入抗静电剂溶液的深度小于2mm。

又进一步的,所述除静电装置通过喷淋抗静电剂溶液的方式对经纱进行抗
静电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溶液池、喷淋头、泵,以及连接溶液池、
喷淋头、泵之间的管道;在织造工艺中,泵从溶液池中将抗静电剂溶液输送到
喷淋头处,通过喷淋头雾化后撒到经纱上。

再进一步的,溶液池内设置有液面监控装置和补液开关,用于保持抗静电
剂溶液在溶液池中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织机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织机的除静电装置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织机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织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经轴,2-固定后梁,3-张力感应后梁,4-停经片,5-经纱,6-梭口,
7-撑幅罗拉,8-卷取糙面辊,9-压布辊,10-卷布辊,11-溶液池,12-抗静电剂溶
液,13-上液辊,14-静电监测电容,15-电机箱,16-牵引辊,17-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主要分为两个个步骤:

步骤一:穿经工艺:按照一定的次序将经纱5穿入设置在综框上的综丝和
综框下游的筘,并在经纱5上插放停经片4;经纱5还需经过设置在综框和停经
片4之间的除静电装置。

步骤二:穿经工艺完成后,进行织造工艺:经轴1上的经纱5,通过固定后
梁2和张力感应后梁3的引导,再通过综框带动产生梭口6,通过引纬和打纬后
织成坯布,最后经撑幅罗拉7、卷取糙面辊8、以及压布辊9,卷入卷布辊10中,
完成坯布织造;经纱5在通过综框带动产生梭口6前,利用除静电装置对经纱5
进行抗静电处理,提高经纱5的抗静电性能。

对于不同的除静电装置,可以采取不同的工艺方法来对经纱进行处理,本
发明将通过下述实施方式对经纱通过除静电装置的抗静电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
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的若干较
佳的实施方式,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
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
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方式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除静电装置由电机箱15,溶液池11
以及上液辊13组成;电机箱15内置伺服电机和联动杆,用于传动上液辊13;
溶液池11用于放置抗静电剂溶液12;上液辊13设在溶液池11内,与电机箱
15中的联动杆同轴连接,上液辊13的部分与溶液池11中的抗静电剂溶液12接
触,上液辊13的垂直最高点高于经纱5,以便经纱5与上液辊13上部进行直接
接触形成接触面,但是,为了避免对经纱5产生太大的摩擦力,两者的间距最
好小于2mm;在织造工艺中,上液辊13持续转动从溶液池11中带出抗静电剂
溶液12,经纱5在上液辊13的上部直接接触由上液辊13带出的抗静电剂溶液
12,提高经纱5的抗静电性能。

其中,上液辊13在伺服电机的控制下转动方向与经线前进方向一致,也可
以与经纱前进方向相反。

在一个更优化的实施方式中,除静电装置和综框(梭口6)之间还设有静电
监测电容14,该静电监测电容14与除静电装置中电机箱15内的伺服电机相连;
监测到静电过大时,会提高伺服电机的转速,以便能够在上液辊13上带出更多
的抗静电剂溶液12,以提高上液辊对经纱的上液量,这样就能降低经纱产生静
电的风险。

在另一个更优化的实施方式中,溶液池11内设置有液面监控装置和补液开
关,用于保持抗静电剂溶液12在溶液池11中的高度,避免造成上液量的减少,
导致经纱5仍然产生过多静电。

实施方式2

如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除静电装置由溶液池11和牵引辊16组成;牵
引辊16通过同步带与卷取糙面辊8连接并使得两者保持相同的线速度;所述溶
液池11中设置有抗静电剂溶液12;在穿经工艺中,将经纱5穿过牵引辊16后
再穿过综框,并且在牵引辊16和综框之间预留一段经纱5,使得这段经纱5能
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至抗静电剂溶液12中,经纱5落入抗静电剂溶液的
深度最好小于2mm;在织造工艺中牵引辊16牵引经纱5向下游运动并进入抗静
电剂溶液12中,织机后段的卷取糙面辊8的作用下,进入抗静电剂溶液12中
的纱线又可以继续向下游运动,从而使得浸润过抗静电剂溶液12的经纱5开始
进行引纬等工序。与实施方式1相比,本方法可以使得经纱5浸润地更充分。

实施方式3

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除静电装置包括溶液池11、喷淋头17、泵(未
画出),以及连接溶液池11、喷淋头17、泵之间的管道;在织造工艺中,泵从
溶液池11中将抗静电剂溶液12输送到喷淋头17处,通过喷淋头17雾化后撒
到经纱5上,以减少经纱5的摩擦力。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喷淋头
17对经纱5进行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泵的输出功率,来精确调节喷淋头17洒出
的抗静电剂溶液12的量,洒得更加均匀,而且喷淋头中洒出的抗静电剂溶液12
未接触经纱5的部分也会洒人溶液池11,不会造成浪费。此外,本实施方式中
的泵也可以通过增加一个下游的张力监控装置14,由该张力监控装置14进行控
制。

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防止经纱产生静电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防止经纱产生静电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防止经纱产生静电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防止经纱产生静电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防止经纱产生静电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造过程中实时降低经纱静电的方法:包括,穿经工艺:按照一定的次序将经纱穿入设置在综框上的综丝和综框下游的筘,并在经纱上插放停经片;经纱还需经过设置在综框和停经片之间的除静电装置;穿经工艺完成后,进行织造工艺:经轴上的经纱,通过固定后梁和张力感应后梁的引导,再通过综框带动产生梭口,通过引纬和打纬后织成坯布,最后经撑幅罗拉、卷取糙面辊、以及压布辊,卷入卷布辊中,完成坯布织造;经纱在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