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垫烘干机的热力传送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力传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棕垫烘干机的热力传送结构。
背景技术
棕垫,即采用天然棕树的棕衣制成的“棕床垫”,或“棕地席垫”等。主要原料棕树名称叫做棕榈。别名叫做棕树、山棕。棕树长得笔直高拔,棕树干披饰着一层层的棕衣,人们用刀将棕树身上的棕衣一张一张地割下来,晒干用来制做棕垫、棕绳等棕制品。国内的棕床垫市场,有椰棕和山棕两种。它们在材质特性上有一定区别,山棕床垫采用的山棕纤维分为山棕片丝纤维与山棕板丝纤维,山棕纤维具有长度长、弹性好、韧性好、抗拉力强、抗虫蛀等特点。椰棕床垫采用的是椰子果皮纤维制作,椰棕纤维细小,在韧性、弹性、抗虫蛀能力方面均不及山棕纤维,但是产量大,原料成本低。棕垫的加工原料为山棕纤维或者椰棕纤维。
在制作棕垫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黏合剂或胶水,将原料粘合在一起,这就涉及到对棕垫喷胶后需快速的对棕垫进行烘干,目前,现有的烘干方法是采用密封的烘干室进行烘干,通过管道不停地对烘干室通热风,此方法存在烘干速度慢且烘干不均匀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烘干方法是通过管道不停地对烘干室通热风,存在烘干速度慢且烘干不均匀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棕垫快速、均匀烘干的热力传送结构。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棕垫烘干机的热力传送结构,包括锅炉、风机、传输管道、支架以及棕垫传输基架,所述风机一端连接锅炉的热气出口、另一端连接传输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风板,所述分风板上内置若干个小孔,传输管道连通所述分风板,所述分风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棕垫传输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棕垫烘干机的热力传送结构,锅炉加热燃料提供热风,风机将锅炉制造的热风通过传输管道传送到烘干室,对棕垫传输基架上传输的棕垫进行加热。本发明使用分风板作为分风结构,分风板上内置若干个小孔,传输管道将热风传送到每一个分风板的入口,热风通过过分风板的小孔散发出来,对棕垫传输基架上传输的棕垫快速、均匀的加热。
方案二: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分风板与所述支架采用可拆卸连接。有益效果:通过拆卸分风板,方便清理分风板小孔内的异物,避免小孔堵塞,造成棕垫烘干不均匀,且当分风板损坏时便于更换分风板。
方案三:为方案二的优选,分风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有小孔,所述上表面的小孔的直径小于下表面的小孔的直径。其有益效果是:分风板下表面正对棕垫喷胶的一面,分风板上表面正对棕垫未喷胶的一面,故下层需要的热风更多,才能达到快速烘干棕垫的效果。
方案四:为方案三的优选,棕垫传输基架呈折叠式,所述分风板位于相邻两层棕垫传输基架间。其有益效果是:棕垫传输基架呈折叠式可节约烘干场地,对棕垫正反面加热的分风板个数一致可使棕垫正反面烘干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风机1、分风板2、传输管道3、棕垫传输基架4、滚轮5、支架6、分风板上表面小孔21、分风板下表面小孔2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棕垫烘干机的热力传送结构,包括锅炉、风机1、传输管道3、支架6、分风板2、棕垫传输基架4,所述分风板2内部中空,有一个热风入口,分风板2上下层设置了若干个小孔,锅炉加热燃料提供热风,风机1一端连接锅炉热气出口,一端连接传输管道3,传输管道3另一端连接每一个分风板2的热风入口,启动风机1将锅炉制造的热风通过传输管道3传送到分风板2内,分风板2内部中空,热量通过分风板2小孔散发出来,对棕垫传输基架4上传输的棕垫快速、均匀的加热。所述分风板上表面小孔21的直径小于分风板下表面小孔22的直径,分风板2下层正对棕垫喷胶的一面,分风板2上层正对棕垫未喷胶的一面,故分风板2下层需要更多热风,才能对刚喷胶的棕垫达到快速烘干的作用。分风板2与支架6采用可拆卸连接,支架6连接棕垫传输基架4,通过拆卸分风板2,方便清理分风板2小孔内的异物,避免小孔堵塞,造成棕垫烘干不均匀,且当分风板2损坏时便于更换分风板2。烘干机的棕垫传输基架4呈折叠式,每两层之间采用滚轮5转动使棕垫翻面,在每一层棕垫传输基架4的端部设置了喷胶装置对棕垫进行喷胶,棕垫传输基架4呈折叠式布置可节约烘干场地,在相邻两层棕垫传输基架4下方设置相同个数的分风板2可使棕垫正反面烘干均匀。
棕垫烘干机的热力传送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启动电机1,电机1将锅炉制作的热风通过传输管道3传输到每一个分风板2的入口,热风通过分风板2上的小孔散发出来,对棕垫传输基架4上传输的棕垫进行均匀、快速的加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