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的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874419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33772.0

申请日:

2016.07.08

公开号:

CN105949210A

公开日:

2016.09.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487/22申请日:20160708|||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87/22

主分类号:

C07D487/22

申请人:

陆良广通叶绿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九民

地址:

655600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三岔河红口子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提取蚕沙叶绿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软化、浸泡、一次浓缩、二次浓缩,采用丙酮作为溶剂,单罐循环浸泡,溶剂套用的提取工艺,大幅度提高了溶剂利用率和提取效率,降低了溶剂和蚕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丙酮作溶剂提取效率高,无毒无害,同时丙酮沸点低便于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提取蚕沙叶绿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A、软化:将蚕沙平铺在筛网上,通过喷水管进行喷水湿润,静至3-5小时后进行翻堆再
喷淋一次,待蚕沙膨胀、疏松;
B、浸泡:将软化后的蚕沙按规定重量加入浸泡罐,浸泡罐采用多组配合提取,单个浸泡
罐加入丙酮进行6次浸泡提取,第1、5、6浸泡用新丙酮或回收丙酮作溶剂,第2、4次浸泡分别
用浸泡罐组其他浸泡罐第5、6次浸泡液做溶剂,第3次浸泡用浸泡罐组其他浸泡罐的第4次
浸泡液做溶剂,单个浸泡罐采用单泵循环的方式进行浸液循环;
C、一次浓缩:对达到浓度的浸泡液进行加温浓缩,去除浸泡液中的丙酮和部分水分;
D、二次浓缩:对一次浓缩后的浸泡液进行真空加温二次浓缩去除大部分水分,得到叶
绿素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提取蚕沙叶绿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一次浓缩和二
次浓缩所产生的低密度丙酮通过蒸馏塔蒸馏,生成高密度丙酮进行循环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提取蚕沙叶绿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罐外表
面设置有保温层,浸泡罐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料口,浸泡罐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液口,浸泡
罐顶部右侧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另一端连接浸泡罐下部右侧,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浸
泡罐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排渣口,浸泡罐底部左侧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抽液泵,
出液管另一端连接暂存罐。

说明书

一种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冶金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利用提取蚕沙叶绿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叶绿素的提取过程中多采用浸泡提取,多采用蚕沙浸泡的方式进行提取,由
于在浸泡过程中不能对浸泡罐内部的蚕沙进行搅拌,若进行搅拌会将蚕沙打碎造成提取物
料杂质增多,甚至由于杂质含量较高而无法进行使用,现有技术对叶绿素的提取工艺采用
酒精、汽油、石油醚、乙醚等单一溶剂或组合溶剂进行提取,提取设备多采用平转式罐组,该
工艺存在两大缺点,一是以上溶剂或有毒害、或易燃易爆、或提取效果低、或因沸点高而导
致叶绿素破坏,二是采用平转罐组提取,溶剂流动有死角,提取效率低,原料消耗大,生产成
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提取蚕沙叶绿素的方法,采用丙酮作为
溶剂,单罐循环浸泡,溶剂套用的提取工艺,大幅度提高了溶剂利用率和提取效率,降低了
溶剂和蚕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丙酮作溶剂提取效率高,无毒无害,同时丙酮沸点低便
于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实现,一种利用提取蚕沙叶绿素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A、软化:将蚕沙平铺在筛网上,通过喷水管进行喷水湿润,静至3-5小时后进行翻堆再
喷淋一次,待蚕沙膨胀、疏松;

B、浸泡:将软化后的蚕沙按规定重量加入浸泡罐,浸泡罐采用多组配合提取,单个浸泡
罐加入丙酮进行6次浸泡提取,第1、5、6浸泡用新丙酮或回收丙酮作溶剂,第2、4次浸泡用浸
泡罐组其他浸泡罐第5、6次浸泡液做溶剂,第3次浸泡用浸泡罐组其他浸泡罐的第4次浸泡
液做溶剂,单个浸泡罐采用单泵循环的方式进行浸液循环;

C、一次浓缩:对达到浓度的浸泡液进行加温浓缩,去除浸泡液中的丙酮和部分水分;

D、二次浓缩:对一次浓缩后的浸泡液进行真空加温二次浓缩去除大部分水分,得到叶
绿素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一次浓缩和二次浓缩所产生的低密度丙酮通过蒸馏
塔蒸馏,生成高密度丙酮进行循环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浸泡罐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浸泡罐顶部中心位
置设置有进料口,浸泡罐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液口,浸泡罐顶部右侧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另
一端连接浸泡罐下部右侧,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浸泡罐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排渣口,浸
泡罐底部左侧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抽液泵,出液管另一端连接暂存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丙酮作为溶剂,单罐循环浸泡、多次循环使用浸泡液的工艺,大幅度提高了
溶剂利用率和提取效率,降低了溶剂和蚕沙原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单罐循环浸泡
工艺,减少溶剂流动死角,大幅度提高了溶剂利用率和提取效率,可降低新丙酮的消耗,通
过对蚕沙进行软化能有效的缩短丙酮对蚕沙的渗透时间,缩短浸提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设浸泡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1-暂存罐;2-抽液泵;3-出液管;4-排渣口;5-循环泵;6-保温层;7-浸泡罐;8-循环
管;9-进料口;10-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利用提取蚕沙叶绿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A、软化:将蚕沙平铺在筛网上,通过喷水管进行喷水湿润,静至3-5小时后进行翻堆再
喷淋一次,待蚕沙膨胀、疏松;

B、浸泡:将软化后的蚕沙按规定重量加入浸泡罐,浸泡罐采用多组配合提取,单个浸泡
罐加入丙酮进行6次浸泡提取,第1、5、6浸泡用新丙酮或回收丙酮作溶剂,第2、4次浸泡用浸
泡罐组其他浸泡罐第5、6次浸泡液做溶剂,第3次浸泡用浸泡罐组其他浸泡罐的第4次浸泡
液做溶剂,单个浸泡罐采用单泵循环的方式进行浸液循环;

C、一次浓缩:对达到浓度的浸泡液进行加温浓缩,去除浸泡液中的丙酮和部分水分;

D、二次浓缩:对一次浓缩后的浸泡液进行真空加温二次浓缩去除大部分水分,得到叶
绿素成品。

进一步的,对一次浓缩和二次浓缩所产生的低密度丙酮通过蒸馏塔蒸馏,生成高
密度丙酮进行循环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罐7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6,浸泡罐7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料
口9,浸泡罐7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液口10,浸泡罐7顶部右侧设置有循环管8,循环管8另一端
连接浸泡罐7下部右侧,循环管8上设置有循环泵5,浸泡罐7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排渣口4,
浸泡罐7底部左侧设置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设置有抽液泵2,出液管3另一端连接暂存罐1。

本发明采用丙酮作为溶剂,单罐循环浸泡、多次循环使用浸泡液的工艺,大幅度提
高了溶剂利用率和提取效率,降低了溶剂和蚕沙原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单罐循环
浸泡工艺,减少溶剂流动死角,大幅度提高了溶剂利用率和提取效率,可降低新丙酮的消
耗,通过对蚕沙进行软化能有效的缩短丙酮对蚕沙的渗透时间,缩短浸提时间。

一种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提取蚕沙叶绿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软化、浸泡、一次浓缩、二次浓缩,采用丙酮作为溶剂,单罐循环浸泡,溶剂套用的提取工艺,大幅度提高了溶剂利用率和提取效率,降低了溶剂和蚕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丙酮作溶剂提取效率高,无毒无害,同时丙酮沸点低便于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