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印染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同色不同深浅并线或并捻纱线的生产工艺为:先对并线或并捻前的不同纱
线分开进行染色或不染色,在染色前各自的用纱长度需按相应捻度要求和过程损耗计
算出其理论投染重量或长度,再将同色不同深浅的纱进行并线或并捻。
传统生产工艺存在以下弊端:①对并线或并捻前的不同纱线分开进行染色时,易
导致纱线的损耗不同,造成最终得到的适宜并线或并捻的纱线不够数而需补染,影响
产品的交期,且在补染时易出现颜色批差;②对并线或并捻前的不同纱线分开进行染
色时,染色时间长,染缸效率低,染色成本高;③经过染色后再并线或并捻时,一旦
其中同一染色批次的纱线有剩余时,由于已经染色,剩余纱线的可回用空间少,易造
成浪费,影响生产成本;④传统生产工艺,工序繁琐,即使在有大批量同类同色不同
深浅的订单时,因每个订单的颜色不同,无法提前准备。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的制备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之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的制备方
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其制备得到的纱线不同深浅之间过度更为自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一:对需要进行并线或并捻的纱线中的至少一根纱线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
所述阳离子改性处理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至少一根纱线不进行改性并且至少一根纱线进行改性;
或者,所有纱线均进行改性,并且,至少两根纱线的改性程度不同;
步骤二:对经步骤一处理后的纱线进行并线或并捻操作,得到并线纱或并捻纱;
步骤三:对所述并线纱或并捻纱采用阴离子型染料进行染色,得到同色不同深浅
的纱线。
上述步骤二中,进行并线或并捻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对并线或并捻操作的工
艺参数进行设置。
上述步骤三中,采用阴离子型染料进行染色时,可按常规染色工艺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需要进行并线或并捻的纱线中的至少一根纱线进行阳
离子改性处理,阳离子改性剂中的反应性基团会与和纤维中的羟基发生反应,使得纤
维上引入大量正电荷,从而提高了纤维与阴离子型染料之间的亲和力;
当至少一根纱线不进行改性并且至少一根纱线进行改性时(即对需要进行并线或
并捻的纱线部分进行阳离子改性),改性的纱线得色率较高,颜色较深,未改性的纱
线则基本不上染或只轻微染色,最终染色的并线纱或并捻纱呈现同色不同深浅的效
果;
当所有纱线均进行改性,并且,至少两根纱线的改性程度不同,改性程度不同的
纱线之间对染料的亲和力也就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得色率,阳离子改性程度高的
纱线,其得色率较高,颜色较深,反之,则较浅,最终染色的并线纱或并捻纱呈现同
色不同深浅的效果。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一所述的至少一根纱线不进行改性并且至少一根
纱线进行改性的条件下,当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的纱线的根数至少为两根时,在经阳
离子改性处理的纱线中,不同纱线之间阳离子改性的程度是相同的;改性程度相同的
纱线,它们之间的得色率相同,这些经过改性的纱线得色率均比未改性的纱线高,而
未改性的纱线基本不上染或只轻微染色,最终染色的并线纱或并捻纱呈现同色不同深
浅的效果。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一所述的至少一根纱线不进行改性并且至少一根
纱线进行改性的条件下,当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的纱线的根数至少为两根时,在经阳
离子改性处理的纱线中,至少存在两根纱线,它们之间阳离子改性的程度是不同的;
改性程度不同的纱线,它们之间的得色率是不同的,改性程度高的纱线,其得色率较
高,颜色较深,反之,则较浅,而未改性的纱线基本不上染或只轻微染色,最终染色
的并线纱或并捻纱呈现同色不同深浅的效果,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一开始前,该方法还包括对需要进行并线或并捻
的纱线进行前处理的步骤;更优选地,所述前处理包括氧漂处理,但不限于此;可以
根据最终产品颜色的要求选择进行前处理,如果最终产品要求为较浅或者鲜艳的颜
色,其对纱线有一定的白度要求,可以对纱线进行包括煮练、漂白的前处理,以使纱
线的白度满足要求。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需要进行并线或并捻的纱线的根数至
少为两根。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阳离子改性的程度是通过调节阳离子改性剂的用量
进行控制的。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一中,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时,阳离子改性液的
组成包括阳离子改性剂和烧碱;更优选地,阳离子改性剂和烧碱的摩尔比为1:2。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一中,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时,所用的阳离子改
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改性剂,本领域中的季铵盐型阳离子改性剂均可用于本发明;
季铵盐型阳离子改性剂中的反应性基团能够与纤维素纤维中的羟基发生反应,在纤维
素纤维上引入大量正电荷,从而提高纤维素纤维和阴离子染料之间的亲和力。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纱线的成分包括纤维素纤维;更优选地,所述纤维
素纤维包括棉、天丝、麻、粘胶、莫代尔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在上述方法中,在步骤一中,需要进行并线或并捻的纱线包括单纱或股线纱。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三中,所述阴离子型染料包括活性染料、酸性染
料、可溶性还原染料或直接染料。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三中,所述染色方法为一浴法或两浴法;染色过
程中可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向染浴中加盐和/或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得的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传统的同色不同深浅纱线的生产工艺需将并线或并捻前的不同纱线分开进行染
色,然后再进行并线或并捻,其操作工序繁琐复杂,且灵活性低,影响了生产效益;
与之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需要进行并线或并捻的纱线中的至少一根纱线进
行阳离子改性处理,然后进行并线或并捻后,最后进行同浴同步染色,其具有以下有
益效果:
①操作工艺简单方便,无需将并线或并捻前的不同纱线分开进行染色,可一次性
生产出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从而避免了传统生产工艺在分开染色时产生的一系列问
题;
②由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得的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不同深浅之间过度更为
自然;
③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提前将所需的纱线按固定的改性比例做好改性和并
线或并捻,在有大批量同类同色不同深浅的订单时,可直接用于染色即可,大大减少
了前期的准备时间,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时间缩短了40%;
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改性后再染色,纱线对染料的吸附和上染更加稳定,从
而提高了染料的一次命中率;
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生产批量倍增、生产批次减半,从而企业可以减少小
缸配备,降低固定资产投入以及人工、染料、助剂、水电汽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精梳40S/1纯棉纱20kg,按常规煮练、漂白工艺进行前处理后中和到中性,
再按以下步骤操作:
1)将其中10kg安排烘干;
2)对另外10kg在浴比为1:10的阳离子改性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并脱水烘干,其
中,阳离子改性液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阳离子改性液的组成
3)将上述两批纱安排按根数比例为1:1进行并线和加捻成双股纱40/2;
4)将并捻成的40/2纱在浴比为1:10的染液(染液的组成如表2所示)中进行
染色后清洗干净,并脱水烘干,最终得到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该纱线呈现浅紫、白
两色,颜色深浅过度自然。
表2染液的组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精梳80S/1纯棉纱30kg,按常规煮练、漂白工艺进行前处理后中和到中性,
再按以下步骤操作:
1)其中10kg安排烘干;
2)另外20kg分开各10kg,分别在不同的阳离子改性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并脱水
烘干,纱线与阳离子改性液的浴比均为1:10;不同阳离子改性液的组成分别入下表
3所示。
表3阳离子改性液的组成
3)将此三批纱安排按根数比例为1:1:1进行并线和加捻成三股纱80/3;
表4染液的组成
名称
用量
活性红3BS H/C
0.139%(owf)
活性黄3RS H/C
0.08%(owf)
活性兰FBN
2.1%(owf)
Na2SO4
5g/L
Na2CO3
3g/L
匀染剂
1g/L
4)将并捻成的80/3纱在浴比为1:10的染液(染液的组成如表4所示)中进行
染色后清洗干净,并脱水烘干,最终得到同色不同深浅的纱线,该纱线呈现深蓝、浅
蓝、白三色,颜色深浅过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