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的水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水箱的水排管。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排管,其构成、构造,如图1所示,由一料片4(如图1A)加工成卷圆5呈圆管状(如图1B),再用细线或细缝焊接机,一般采用雷射焊接机即雷射焊接机7,加工成一圆管体6(如图1C),最后再将圆管体6压成扁平状的中空体,形成一成品水排管8(如图1D),这种构成、构造,存在有下列缺点:
1、中空体内,无辅助支撑构造,当遇到较大外力作用时,较易变形、凹陷,耐力强度较小。
2、采用雷射焊接,所用的焊接机器设备昂贵,需进口,成本负担较大。
3、采用雷射焊接、专业机器很昂贵,而且必需用专业训练的人士,人工培养成本较高、人工对象较难找。
4、采用焊接,加工速度较慢,再加上昂贵的机器成本、人工成本,故整体加工成本较高。
5、焊接气密度,必需精确注意,易因焊接操作失误,而使焊接产生不气密。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力强度大,气密性好、节省成本,加工快速的水箱的水排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水箱的水排管,该水排管呈一框状,并且至少具有一个开口;在开口两侧设有两个对合后使开口封闭的成型片,成型片自由端向水排管内延伸出补强肋;补强肋紧密的附着在水排管内侧壁。
如上所述地一种水箱的水排管,其中补强肋和水排管内侧壁间填充金属接着剂。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不用焊接,不必采用昂贵的焊接机器设备、特殊训练的人士,成本降低。
2、采用压型成型,可快速连续完成,加工速度快,成本降低。
3、采用金属接着剂渗入、充填间隙结合,气密性好,不用焊接,加工速度快。
4、借助补强肋,使得中空体耐力强度增大,不易变形、凹陷。附图说明
图1A是传统式的形成构造示意图1;
图1B是传统式的形成构造示意图2;
图1C是传统式的形成构造示意图3;
图1D是传统式的形成构造示意图4;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形成构造示意图1;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形成构造示意图2;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形成构造示意图3;
图2D是本实用新型形成构造示意图4;
图2E是本实用新型形成构造示意图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水箱配合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水箱配合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就本实用新型的构成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构造在加工方面的增进功效:请参阅图2,将料片4配合一般的连续自动压型模具、压型机,由直角压型使其先成图2A形态,形成两边具有凸缘的补强肋11(如图2B),再在两侧形成较高且对应的成型片12(如图2C),再将两成型片12、补强肋11对应紧密贴触,呈一扁状体,其过程(如图2C、图2D)最后再喷入金属接着剂20,其会自动均匀渗入、充填两补强肋11的接触面,及两补强肋11端头抵触底面的接触处,将其烘干,金属接着剂20可使其紧密的牢牢结合成一体,得一水排管10(如图2E)。
本实用新型水箱的水排管是由软性铝材构成的扁状管体,配合水槽
1、辅助片2及散热片3构成(如图3所示)。
如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水排管10,由片体形成成型片12,并具有补强肋11,成型片12形成管壁、补强肋11支撑于两管壁间,恰如一工字构造。
上述的构成、构造,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功效:
1、不用焊接,不必采用昂贵的焊接机器设备、特殊训练的人士,成本降低。
2、采用压型成型,可快速连续完成,加工速度快,成本降低。
3、采用金属接着剂渗入、充填间隙结合,气密性好,不用焊接,加工速度快。
4、借助补强肋11,使得中空体耐力强度增大,不易变形、凹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态,确实不同于传统式,且本实用新型在加工成本、加工速度方面也较佳、结构强度大,极具实用性与增进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