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6814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2163.9

申请日:

2000.07.23

公开号:

CN1335440A

公开日:

2002.02.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11.26|||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王禄德文件名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14

主分类号:

E04B2/14

申请人:

王禄德

发明人:

王禄德

地址:

265718山东省龙口市东江镇崖头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使用石膏墙体砌块垒筑墙体,石膏墙体砌块两侧面的凸形连接端7和凹形连接槽4,分别与相邻的石膏墙体砌块上的相对应的凹形连接槽4和凸形连接端7镶嵌安装连接,上层石膏墙体砌块下端面的凹形连接槽2分别与下层石膏墙体砌块上端面上的凸形连接端8相对应镶嵌安装,上层石膏墙体砌块上的两只注浆孔3分别与下层的两块石膏墙体砌块上的各一只注浆孔3相对应,每砌至少二层石膏墙体砌块,在注浆孔3内贯穿入加强筋6后进行一次注浆。该方法工序简单、建筑速度快、墙体牢固,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使用石膏墙体砌块垒筑墙体,石膏墙体砌 块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有凸形接端(8)和凹形接槽(2),凸形接端(8) 的端面上设有凹形注浆槽(1),石膏墙体砌块内设有至少两条注浆孔(3), 且凹形接槽(2)与注浆槽(1)通过注浆孔(3)相通,两侧面也分别设有凸 形接端(7)和凹形接槽(4),在凸形接端(7)的表面上设有凹形注浆槽(5), 其特征在于将石膏墙体砌块两侧面的凸形连接端(7)和凹形连接槽(4),分 别与相邻的石膏墙体砌块上的相对应的凹形连接槽(4)和凸形连接端(7) 镶嵌安装连接,上层石膏墙体砌块,下端面的凹形连接槽(2)分别与下层石 膏墙体砌块上端面上的凸形连接端(8)相对应镶嵌安装,上层石膏墙体砌块 上的两只注浆孔(3)分别与下层的两块石膏墙体砌块上的各一只注浆孔(3) 相对应,使上、下层石膏墙体砌块纵向连接逢相互错位压合,每砌至少二层 石膏墙体砌块进行一次注浆,在上层石膏墙体砌块的上端面上的注浆槽(1) 内浇注用水与注浆粉调成稀稠状的流泥注浆,分别沿注浆槽(1)两端相互连 接的注浆槽(5)和注浆孔(3)流入下层石膏墙体砌块的注浆槽(1)、注浆 孔(3)和注浆槽(5)内,墙体砌成后,可直接在墙体表面刮白装修。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孔 (3)内可以贯穿入加强筋(6)后再进行注浆。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注浆粉 是水泥或石灰或石膏。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注 浆粉为生石灰和石膏。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其特征在于生石灰 和石膏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20—50%和50—80%。

说明书


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建筑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

    目前,建筑行业在盖楼建房时,一般垒墙用的都是传统的砖用水泥与沙等凝固垒砌而成,在施工时,一砖一砖的垒,建筑速度很慢,而且用的水泥和沙子都很重,增加了建筑物的压力,增加了建筑综合成本。用这种方法垒成的墙体连接强度也较低,墙体内设置电线线路也较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序简单、建筑速度快捷、墙体牢固、劳动强度低的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使用石膏墙体砌块垒筑墙体,石膏墙体砌块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有凸形接端8和凹形接槽2,凸形接端8的端面上设有凹形注浆槽1,石膏墙体砌块内设有至少两条注浆孔3,且凹形接槽2与注浆槽1通过注浆孔3相通。两侧面也分别设有凸形接端7和凹形接槽4,在凸形接端7的表面上设有凹形注浆槽5,其特点在于将石膏墙体砌块两侧面的凸形连接端7和凹形连接槽4,分别与相邻的石膏墙体砌块上的相对应的凹形连接槽4和凸形连接端7镶嵌安装连接,上层石膏墙体砌块,下端面的凹形连接槽2分别与下层石膏墙体砌块上端面上的凸形连接端8相对应镶嵌安装,上层石膏墙体砌块上的两只注浆孔3分别与下层地两块石膏墙体砌块上的各一只注浆孔3相对应,使上、下层石膏墙体砌块纵向连接逢相互错位压合,每砌至少二层石膏墙体砌块进行一次注浆,在上层石膏墙体砌块的上端面上的注浆槽1内浇注用水与注浆粉调成稀稠状的流泥注浆,分别沿注浆槽1两端相互连接的注浆槽5和注浆孔3流入下层石膏墙体砌块的注浆槽1、注浆孔3和注浆槽5内,墙体砌成后,可直接在墙体表面刮白装修。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注浆孔3内可以贯穿入加强筋6后再进行注浆,注浆粉是水泥或石灰或石膏,注浆粉为生石灰和石膏,生石灰和石膏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20—50%和50—80%。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因采取了这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使石膏墙体砌块的上下两端面和其两侧表面上的凸形接端和凹形接槽分别镶嵌连接,并形成了上下直通的注浆孔,通过注浆孔加入水与注浆粉调成的稀稠状流泥注浆,注浆会快速均匀地流到相互镶嵌的石膏墙体砌块的连接处凝固,实现了方便快速的墙体砌筑,砌筑的墙体表面平整,施工时可直接在墙体表面进行刮白装修,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比传统施工技术提高了55%左右,降低了建筑的综合成本,而且墙体砌块可以用磷石膏经处理后作原料,降低了砌块成本,变废为宝。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墙体砌块形成的注浆孔内穿入加强筋6,增强墙体的牢固强度,可方便的设置电线线路开关、插头等。

    附图说明:

    图1为石膏墙体砌块的带有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上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下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施工中安装连接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建筑施工中,石膏墙体砌块两侧表面的凸形连接端7和凹形连接槽4,分别与相邻的石膏墙体砌块上的相对应的凹形连接槽4和凸形连接端7镶嵌安装连接;第一层石膏墙体砌块砌筑成后,再在其石膏墙体砌块上端面按照上述方式砌筑第二层石膏墙体砌块。不同的是,每块石膏墙体砌块上的两只注浆孔3分别与下层的两块石膏墙体砌块上的各一只注浆孔3相对应,石膏墙体砌块下端面的凹形连接槽2分别与下层石膏墙体砌块上端面上的凸形连接端8相对应镶嵌安装。这样既实现砌筑的上、下层石膏墙体砌块纵向连接逢相互错位压合,增强了墙体的连接强度。每砌二层石膏墙体砌块进行一次注浆,在上层石膏墙体砌块的上端面上的注浆槽1内浇注用水与注浆粉调成稀稠状的流泥注浆,分别沿注浆槽1两端连接的注浆槽5和注浆孔3流入下层石膏墙体砌块的注浆槽1、注浆孔3和注浆槽5内,对相互镶嵌连接的结合部位分别进行灌注填充凝固。墙体砌成后,可直接在墙体表面刮白装修。根据需要,注浆孔3内还可以贯穿入加强筋6以增加墙体的连接强度,或设置线路(电线、电话、闭路电视线等)后再进行注浆。石膏墙体砌块可以设计成正方形、长方形不同形状的规格。注浆粉可以用水泥或石灰或石膏。效果较好的为生石灰和石膏的混合物,两者按照比例混合,一般按照重量百分比生石灰20~50%,石膏50~80%,粉碎成80~200目的细末,使用时用水调成稀稠状的流泥注浆灌入墙体,因生石灰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许多气泡,气泡四处跑,使得注浆会更充分的填入墙体的每一个角落。生石灰和石膏的凝固速度很快,在凝固过程中会膨胀,使墙体与注浆一体化,牢固程度高。

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使用石膏墙体砌块垒筑墙体,石膏墙体砌块两侧面的凸形连接端7和凹形连接槽4,分别与相邻的石膏墙体砌块上的相对应的凹形连接槽4和凸形连接端7镶嵌安装连接,上层石膏墙体砌块下端面的凹形连接槽2分别与下层石膏墙体砌块上端面上的凸形连接端8相对应镶嵌安装,上层石膏墙体砌块上的两只注浆孔3分别与下层的两块石膏墙体砌块上的各一只注浆孔3相对应,每砌至少二层石膏墙体砌块,在注浆孔3内贯穿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