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机滚动自移机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矿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皮带机滚动自移机尾装置。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顺槽设备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油缸拉动顺槽转载机沿普通皮带机尾移动,一般移动13米行程后,拆皮带中间架人工拉移皮带机尾,这是国内使用最普遍的移动方式,但工人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第二种形式是油缸拉动顺槽转载机沿自移皮带机尾移动,转载机移动满行程后,行程一般为2.7-3米,皮带机尾再自移。该形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近年来逐步被高产、高效矿井认可接受,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种形式是迈步式自移顺槽转载机沿自移皮带机尾移动,1994年潞安矿务局引进NEI公司的产品就是采用这种形式,由于完全抛开了传统锚固拉移方式,对顺槽顶板和底板要求不高,因此极为适合于松软煤层的运用,是目前国内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顺槽移动方式。
迈步式自移顺槽转载机和自移皮带机尾的移动是互为支点,即自移皮带机尾的移动是以转载机与底板摩擦力大于皮带机尾与底板产生的摩擦力而产生移动的,同时,皮带机尾与底板产生的摩擦力反作用到转载机,这对有25°顺槽仰采倾角的顺槽运输设备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机滚动自移机尾装置,即自移皮带机尾与转载机同步移动,从而克服皮带机尾移动时的反作用力对转载机下滑产生的不利影响,使原有的滑动移动变为滚动移动,极大的提高了采煤机械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机滚动自移机尾装置,包括自移皮带机尾、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在自移皮带机尾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油缸,支撑油缸的一端固定在自移皮带机尾上,另一端与行走轮架相连,行走轮架可移动地安装在落地导轨上,落地导轨安装在底板上,在落地导轨与自移皮带机尾之间固定安装有推移油缸。
推移油缸一端通过铰链与自移皮带机尾固定,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安装于落地导轨上的支座上。
支撑油缸缸体外可滑移套有导向套,在导向套外套接有连接罩,导向套通过铰链与支撑油缸的活塞杆和行走轮架相连,连接罩通过铰链与支撑油缸缸体和自移皮带机尾相连。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油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自移皮带机尾7安装在底板6上,在底板6上自移皮带机尾两侧安装有落地导轨2,每侧的落地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可在落地导轨上移动的行走轮架1,每个行走轮架与支撑油缸5一端铰接,支撑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自移皮带机尾上;在落地导轨上的两行走轮之间固定有支座3,推移油缸4一端通过铰接在固定安装于落地导轨上的支座3上,另一端与自移皮带机尾铰链。
支撑油缸缸体外可滑移套有导向套11,在导向套外套接有连接罩9,导向套通过铰链12与支撑油缸的活塞杆和行走轮架相连,连接罩通过铰链8与支撑油缸缸体10和自移皮带机尾相连。
在使用时,自移皮带机尾两侧的四个支撑油缸进油升起后,将自移皮带机尾抬起,整机重量通过行走轮架作用在落地导轨上,使落地导轨与底板产生一定的比压和磨擦力。这时,推移油缸进油,活塞杆通过铰链推动自移皮带机尾沿落地导轨滚动前移,移动一个行程或适当位置后,支撑油缸活塞杆缩回,使自移皮带机尾落到底板上,同时通过行走轮架将落地导轨提离底板,推移油缸活杆塞缩回,通过固定在落地导轨上的支座带动落地导轨向前移动一个行程或适当位置,就完成了一次前移。后退过程与前移过程基本相同。
支撑油缸的活塞杆在伸出时,由于自移皮带机尾的重量很大,同时采煤作业面不可能很平,这样活塞杆就将受到垂直和水平综合力的作用,而套在缸体外的导向套可承受大部分水平作用力,这样就可减小活塞杆在水平力的作用下的变形,沿长了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