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开式铁卷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铁卷门,具体地说是一种侧开式铁卷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卷门一般都将滚筒机箱横向设置于门口的上方,使铁卷门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关门或开门的目的。若使用在商场或用于空间分隔作用时,都是在固定距离内分别设置铁卷门,使得多组铁卷门并排相互连接而成。但是,目前铁卷门所设置的位置使得其在设置时,必须考虑门口及铁卷门所能承受的最大宽度,以避免卷轴受到重力的影响而产生下弯变形的情况,造成铁卷门结构的损坏。同时在设置时,其滚筒及机箱的位置必须占用门口上方的空间位置,从而使得门口的设置高度受到极大限制,造成门口高度过低,而影响到出入。在用作隔间分隔时,往往必须在两扇铁卷门间设置门轨供铁卷门片移动,这样不但造成所设置的空间外观不太美观,而且门轨的设置也可能构成视觉地阻碍或造成人员出入的不便。另外,通过多组铁卷门并排设置后,虽可构成屏障或隔间,但却必须在每组铁卷门结构中设置一组传动和动力机构,从而增加了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从侧边收卷或开启的侧开式铁卷门,从而避免安装使用时影响到门的高度,免除安装时受门宽的限制,简化组装程序,并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侧开式铁卷门包括一铁卷门、一机箱、一卷轴、一拨轮轴、一传动马达、一导轴和一上门轨,所述卷轴垂直竖立设置于所述机箱内,该卷轴包括有一呈中空之卷轴内管和数个卷轴外管,该卷轴外管套设于所述卷轴内管外,并通过数个固定柱固定于所述卷轴内管的外侧表面,在所述卷轴内管内固定有两个飞轮,每个飞轮内则设置有一轴承座,轴承座内固定有一轴承,两飞轮的轴承座相向设置,在所述两飞轮的轴承中央穿设有一飞轮轴杆,该飞轮轴杆的上端固定有一卷轴链齿轮,该卷轴链齿轮轴设于所述机箱的上方,有两个扭转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所述两飞轮之间的飞轮轴杆上,该两个扭转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飞轮上,所述卷轴内管下端轴心处固定有一轴,该轴的下端轴设于所述机箱的下方,在所述卷轴内管下端的外表面处固定有一转盘;所述拨轮轴呈长直筒体状且垂直竖立设置于所述机箱内,该拨轮轴中央处穿设有一轴,在靠近于该拨轮轴两端轴处各设置有一拨轮,该拨轮周缘等距离开设有数个槽口,在所述端轴的上端处分别设置有一拨轮轴链齿轮和一被动链齿轮,所述端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轴设于所述机箱的上、下方,所述卷轴链齿轮与拨轮轴链齿轮间套设有一链条;所述导轴平行靠近于所拨轮轴设置,呈长直筒体,在其中央轴处穿设有一轴,该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轴设于所述机箱的上下方;在所述传动马达的传动轴上设有一主动链齿轮,该主动链齿轮与所述被动链齿轮间套设有一链条;所述上门轨设置于所述机箱侧边上方;所述铁卷门是由数个呈冂形铁卷门片相互组接而成,该铁卷门的侧边末端固定于所述卷轴外管上,并延伸通过所述拨轮轴与导轴间而定位于所述上门轨内,所述两铁卷门片相连接处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恰可定位于所述拨轮的缺口内。
上述侧开式铁卷门,在所述上门轨内设置有一导轨,在所述铁卷门的每一个铁卷门片的上端处各配合设置有一上固定片,该上固定片是一呈L形的片体,其长平面处以焊接或螺固方式与所述铁卷门片固定连接,而在其短平面处则设有至少一个滚轮,在所述上固定片的长平面处设有一轴承将所述铁卷门挂靠在所述导轨上。
上述侧开式铁卷门,在所述机箱侧边下方设置有一下门轨,在所述铁卷门的每个铁卷门片下端各配合设置有一下固定片,该下固定片是一呈L形的片体,其长平面处以焊接或螺固方式固定于所述铁卷门片上,在其短平面处则设有一滚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使用时将机箱设置于门口的左侧或右侧,藉由传动马达产生动力,使得主动链齿轮通过链条带动被动链齿轮转动,并使拨轮轴亦作同方向转动,从而使设于拨轮轴端轴上的拨轮轴链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卷轴链齿轮作同向转动,同时驱使飞轮轴杆转动。当飞轮轴杆转动后即可使扭转弹簧在蓄积固定的弹力后,带动与飞轮固定在一起的卷轴内管转动。拨轮通过其上的缺口定位于铁卷门上的枢接部,当拨轮轴转动时,拨轮可带动铁卷门作横向移动,使铁卷门收卷于卷轴外管上,或将卷设于卷轴外管上的铁卷门拨移出来。在拨移铁卷门时,可由导轴引导定位,以防止枢接部从拨轮的缺口内脱出。因此,该侧开式铁卷门可以免除使用到门口上方的空间,间接地提高门口的高度,以便于货物的搬运和人员的进出;免除安装时受门宽的限制,可延伸设置实现绝佳的空间隔间功能,简化组装程序;不管多宽,整个铁卷门只采用一组传动和动力装置,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侧开式铁卷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侧开式铁卷门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侧开式铁卷门的传动方式示意图;
图5是侧开式铁卷门收卷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上下门轨、上下固定片与铁卷门片组合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上固定片的俯视图;
图8是下固定片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侧开式铁卷门包括一机箱10,该机箱可设置于门口之左右两侧,机箱10内垂直竖立设置有一卷轴20,该卷轴20包括有一呈中空之卷轴内管22和三个卷轴外管24,该卷轴外管24套设于卷轴内管22外,并通过三个固定柱242固定于卷轴内管22的外侧表面,在卷轴内管22内固定有两个飞轮26,每个飞轮26内则设置有一轴承座262,轴承座262内固定有一轴承264,两飞轮26的轴承座262相向设置,在两飞轮26的轴承264中央穿设有一飞轮轴杆266,该飞轮轴杆266的上端固定有一卷轴链齿轮268,该卷轴链齿轮268固设于机箱10上方轴承座12内的轴承122上,有两个扭转弹簧28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位于两飞轮26之间的飞轮轴杆266上,两个扭转弹簧2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飞轮26上。卷轴内管22下端轴心处通过固定板222固定有一轴224,该轴224的下端固设于位于机箱10下方轴承座13内的轴承132上,在卷轴内管22下端的外表面处固定有一转盘226,用以承载铁卷门60。机箱10内另垂直竖立设置有一呈长直筒体状的拨轮轴30,该拨轮轴30中央处穿设有一轴32,在靠近于该拨轮轴30两端轴32处各设置有一拨轮34,该拨轮34周缘等距离开设有数个槽口342,在轴32上端处分别设置有一拨轮轴链齿轮38和一被动链齿轮36,轴3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设于位于机箱10上下方的轴承座14、15内的轴承142、152上,卷轴链齿轮268与拨轮轴链齿轮38间套设有一链条382。机箱10内另设有一导轴40,它平行靠近于拨轮轴30而设置,该导轴40亦呈长直筒体,在其中央轴处穿设有一轴42,该轴4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设于位于机箱10上下方的轴承座(图中未示)内的轴承(图中未示)上。机箱10内还设置有一传动马达50,在传动马达50的传动轴52上设有一主动链齿轮56,该主动链齿轮56与被动链齿轮36间套设有一链条562。在机箱10侧边上下方处分别设置有一上门轨17和一下门轨18,以供铁卷门60定位及导移。铁卷门60主要是由数个呈冂形铁卷门片62相互组接而成,该铁卷门60的侧边末端固定于卷轴外管24上,并延伸通过拨轮轴30与导轴40间,而定位于上门轨17、下门轨18内,其中两铁卷门片62相连接处具有一枢接部64,该枢接部64恰可定位于拨轮34的缺口342内。
如图4、图5所示,藉由传动马达50产生动力,使得主动链齿轮56通过链条562带动被动链齿轮36转动,并使拨轮轴30亦作同方向转动,从而使设于轴32上的拨轮轴链齿轮38通过链条382带动卷轴链齿轮268作同向转动,同时驱使飞轮轴杆266转动。当飞轮轴杆266转动后即可使扭转弹簧28在蓄积固定的弹力后,带动与飞轮26固定在一起的卷轴内管22转动。其中当拨轮轴30转动时,拨轮34即可通过其上的缺口342定位于铁卷门60上的枢接部64,藉以带动铁卷门60作横向移动,使铁卷门60收卷于卷轴外管24上,或将卷设于卷轴外管24上的铁卷门60拨移出来。在拨移铁卷门60时,可由导轴40引导与定位,以防止枢接部64从拨轮34的缺口342内脱出。另外,当使用者放出铁卷门60欲封闭门口时,可使扭转弹簧28蓄积适当的弹力,并在进行收卷铁卷门60时,释放出该弹力而产生一反作用力,以便于使铁卷门60能紧密收卷于卷轴外管24上。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为便于铁卷门60在上门轨17和下门轨18内移动,上门轨17内设置有一导轨172,在铁卷门60的每一个铁卷门片62的上下端处各配合设置有一上固定片70和下固定片80,其中上固定片70是一呈L形的片体,其长平面72处以焊接或螺固方式与铁卷门片62固定连接,而在其短平面74处则设有两个滚轮742,以供该铁卷门60在上门轨17内两侧壁面上滑移。在上固定片70的长平面72处设有一轴承722可将铁卷门60挂靠在导轨172上,并在该导轨172上进行滚动或滑动。这样,当铁卷门60进行移动时,可避免使铁卷门片62下端处接触于地面或下门轨18处产生摩擦而导致移动困难。下固定片80亦是一呈L形的片体,其长平面82处以焊接或螺固方式固定于铁卷门片62上,在其短平面84处则设有一滚轮842,以便于在下门轨18内的两侧壁面上滑移。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门轨18可依照施工时的空间场地需要而不予以设置,譬如在仅作为场地空间的隔设时,这样可避免下门轨18的设置而造成人员行走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