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防地层漏失阀.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858211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212305.6

申请日:

2010.05.24

公开号:

CN201714339U

公开日:

2011.01.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21B 34/06申请日:20100524授权公告日:20110119终止日期:20160524|||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4/06; E21B33/10

主分类号:

E21B34/06

申请人:

孙明; 孔利生

发明人:

孙明; 孔利生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长江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代理人:

李夫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包括丢手机构、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丢手接头顺次与球座、上接头、下接头、打捞接头、弹簧筒、活塞杆、外护套和密封插头相连接,球座上安置有起压钢球,活塞杆上安设有密封钢球,弹簧筒外安装有外弹簧,弹簧筒上部外安装有扶正块,弹簧筒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内弹簧,密封插头上部外安装有下扶正块,密封插头中部外安装有弹性套。本实用新型具有配套性强,可与封隔器如Y445、充填工具配套使用、功能多,既能防地层漏失,保护地层,又能顺利地进行地层处理,同时保持油井正常生产;检修、更换、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在石油开采的井下作业工艺工具中应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包括丢手机构、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接头顺次与球座、上接头、下接头、打捞接头、弹簧筒、活塞杆、外护套和密封插头相连接,球座上安置有起压钢球,活塞杆上安设有密封钢球,弹簧筒外安装有外弹簧,弹簧筒上部外安装有扶正块,弹簧筒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内弹簧,密封插头上部外安装有下扶正块,密封插头中部外安装有弹性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上部由铜销钉与丢手接头相固定,球座内腔安装有悬挂销。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接头下部为爪形结构,其爪形的端部设有与上接头下部的内凹槽相配合的外凸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接头中间为实心结构,该实心上下侧面有开孔,与弹簧筒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松销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部设有外凸台,该外凸台上部与弹簧筒的内台阶相配合,下部为内弹簧的顶座,中部设有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筒的中上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在活塞杆下行时与活塞杆的中部通孔相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安装于弹簧筒的外部,并存为外弹簧的底座。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插头为外阶梯变形结构,其中部变形处安装有弹性套,其下部为密封插头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弹簧筒、密封插头上安装有O型圈。

说明书

说明书井下防地层漏失阀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石油开采的井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
二、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井井下检泵作业时,洗井液往往漏失进地层,对地层造成污染。传统的防地层漏失工艺工具由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扶正防振机构等构成,为石油开采防地层漏失作出了贡献,但其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1)打捞时用钢丝打捞,容易使钢丝受力后断裂,而使得打捞不成功;2)密封插头太短,与Y445封隔器配合时密封不到位;3)与密封钢球配合的球座为普通材料,容易腐蚀磨损。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采用丢手机构、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的联合结构,机构灵活,作用显著,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包括丢手机构、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丢手接头顺次与球座、上接头、下接头、打捞接头、弹簧筒、活塞杆、外护套和密封插头相连接,球座上安置有起压钢球,活塞杆上安设有密封钢球,弹簧筒外安装有外弹簧,弹簧筒上部外安装有扶正块,弹簧筒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内弹簧,密封插头上部外安装有下扶正块,密封插头中部外安装有弹性套。
其中,所述球座上部由铜销钉与丢手接头相固定,球座内腔安装有悬挂销。所述丢手接头下部为爪形结构,其爪形的端部设有与上接头下部的内凹槽相配合的外凸出。所述打捞接头中间为实心结构,该实心上下侧面有开孔,与弹簧筒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松销钉。所述活塞杆上部设有外凸台,该外凸台上部与弹簧筒的内台阶相配合,下部为内弹簧的顶座,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弹簧筒的中上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在活塞杆下行时与活塞杆的中部通孔相连通。所述外护套安装于弹簧筒的外部,并存为外弹簧的底座。所述密封插头为外阶梯变形结构,其中部变形处安装有弹性套,其下部为密封插头结构。所述球座、弹簧筒、密封插头上安装有O型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配套性强,可与封隔器如Y445、充填工具配套使用;
2、功能多,即能防地层漏失,保护地层,又能顺利地进行地层处理,同时保持油井正常生产;
3、检修、更换、使用方便;
4、打捞时用捞矛打捞,打捞容易成功率高;
5、密封插头加长,与Y445封隔器配合时效果良好;
6、与密封钢球配合的球座为不锈钢材料,耐腐蚀不易磨损。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包括丢手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和密封锁紧机构。丢手接头1顺次与球座6、上接头7、下接头8、打捞接头9、弹簧筒13、活塞杆14、外护套17和密封插头19相连接,球座6上安置有起压钢球2,活塞杆14上安设有密封钢球10,弹簧筒13外安装有外弹簧15,弹簧筒13上部外安装有扶正块12,弹簧筒13与活塞杆14之间安装有内弹簧16,密封插头19上部外安装有下扶正块18,密封插头19中部外安装有弹性套20。
球座6上部由铜销钉4与丢手接头1相固定,球座6内腔安装有悬挂销5。丢手接头1下部为爪形结构,其爪形的端部设有与上接头7下部的内凹槽相配合的外凸出。打捞接头9中间为实心结构,该实心上下侧面有开孔,与弹簧筒13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松销钉11。活塞杆14上部设有外凸台,该外凸台上部与弹簧筒13的内台阶相配合,下部为内弹簧16的顶座,中部设有通孔。弹簧筒13的中上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在活塞杆14下行时与活塞杆14的中部通孔相连通。外护套17安装于弹簧筒13的外部,并存为外弹簧15的底座。密封插头19为外阶梯变形结构,其中部变形处安装有弹性套20,其下部为密封插头结构。所述球座6、弹簧筒13、密封插头19上安装有O型圈3。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上面为丢手机构,即将本实用新型下到井内指定位置后油管打压,铜销钉4会被剪断,球座6在压力的作用下往下走,直到被悬挂销5悬挂住为止,此时上提管柱,丢手接头1爪子向里缩,即可丢手提出。打捞接头9中间为实心部分,侧面有开孔,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保证出油时保护密封钢球10不在正面受到油流的冲击,油流在密封钢球10的侧面通过,从打捞接头9的侧面开孔流出。当对油层进行处理时,处理液压力作用在密封钢球10上,使活塞杆14压缩内弹簧16,活塞杆14向下走动,当活塞杆14的孔和弹簧筒13的孔连通时,处理液即可通过这两种孔的连通通道沿活塞杆14的内表面一直往下走,最后到达油层。弹性套20可以保证在打压丢手上提时本实用新型不会离开封隔器,而正常工作。密封插头19可连接封隔器及其他配套工具。
下井时,本实用新型与油层上部封隔器配套使用(如:Y445型封隔器、充填工具)。先将封隔器下到设计位置,座封丢手(或防砂丢手),起出管柱后,下油管带井下本实用新型,到达井下留井鱼顶,将本实用新型密封锁紧部分插入留井封隔器中心管密封筒内,并加压20KN-30KN,判断准确导入后油管打压将本实用新型与送入管柱丢开。之后下生产管柱,油井投入正常生产。
当生产管柱需要检泵作业时,洗井液在本实用新型的作用下,液体不会进入本实用新型以下的封隔器下部,只能循环地完成压井替油功能。当油层需要进行处理时(如:解堵酸化),由地面泵车打压,当压力达到8MPa左右时,流体可进入本实用新型的内腔,经密封插头进入油层,从而达到处理油层的目的。当泵车停止打压,本实用新型内腔自动关闭,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当需更换本实用新型时,只要将生产管柱起出,下2-7/8″分瓣对扣捞矛或3-1/2卡瓦打捞筒打捞管柱,即可捞出本实用新型,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井下防地层漏失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井下防地层漏失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井下防地层漏失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防地层漏失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防地层漏失阀.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14339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1.19CN201714339U*CN201714339U*(21)申请号 201020212305.6(22)申请日 2010.05.24E21B 34/06(2006.01)E21B 33/10(2006.01)(73)专利权人孙明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长江路1号专利权人孔利生(72)发明人孙明 孔利生(74)专利代理机构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代理人李夫寿(54) 实用新型名称井下防地层漏失阀(57) 摘要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包括丢手机构、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

2、、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丢手接头顺次与球座、上接头、下接头、打捞接头、弹簧筒、活塞杆、外护套和密封插头相连接,球座上安置有起压钢球,活塞杆上安设有密封钢球,弹簧筒外安装有外弹簧,弹簧筒上部外安装有扶正块,弹簧筒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内弹簧,密封插头上部外安装有下扶正块,密封插头中部外安装有弹性套。本实用新型具有配套性强,可与封隔器如Y445、充填工具配套使用、功能多,既能防地层漏失,保护地层,又能顺利地进行地层处理,同时保持油井正常生产;检修、更换、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在石油开采的井下作业工艺工具中应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3、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1714343 U 1/1页21.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包括丢手机构、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接头顺次与球座、上接头、下接头、打捞接头、弹簧筒、活塞杆、外护套和密封插头相连接,球座上安置有起压钢球,活塞杆上安设有密封钢球,弹簧筒外安装有外弹簧,弹簧筒上部外安装有扶正块,弹簧筒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内弹簧,密封插头上部外安装有下扶正块,密封插头中部外安装有弹性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上部由铜销钉与丢手接头相固定,球座内腔安装有悬挂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下。

4、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接头下部为爪形结构,其爪形的端部设有与上接头下部的内凹槽相配合的外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接头中间为实心结构,该实心上下侧面有开孔,与弹簧筒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松销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部设有外凸台,该外凸台上部与弹簧筒的内台阶相配合,下部为内弹簧的顶座,中部设有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筒的中上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在活塞杆下行时与活塞杆的中部通孔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安装于弹簧筒的外部,并。

5、存为外弹簧的底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插头为外阶梯变形结构,其中部变形处安装有弹性套,其下部为密封插头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座、弹簧筒、密封插头上安装有O型圈。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714339 UCN 201714343 U 1/2页3井下防地层漏失阀一、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石油开采的井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二、 背景技术0002 石油开采井井下检泵作业时,洗井液往往漏失进地层,对地层造成污染。传统的防地层漏失工艺工具由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

6、扶正防振机构等构成,为石油开采防地层漏失作出了贡献,但其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1)打捞时用钢丝打捞,容易使钢丝受力后断裂,而使得打捞不成功;2)密封插头太短,与Y445封隔器配合时密封不到位;3)与密封钢球配合的球座为普通材料,容易腐蚀磨损。三、 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采用丢手机构、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的联合结构,机构灵活,作用显著,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000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包括丢手机构、打捞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丢手接头顺次与。

7、球座、上接头、下接头、打捞接头、弹簧筒、活塞杆、外护套和密封插头相连接,球座上安置有起压钢球,活塞杆上安设有密封钢球,弹簧筒外安装有外弹簧,弹簧筒上部外安装有扶正块,弹簧筒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内弹簧,密封插头上部外安装有下扶正块,密封插头中部外安装有弹性套。0005 其中,所述球座上部由铜销钉与丢手接头相固定,球座内腔安装有悬挂销。所述丢手接头下部为爪形结构,其爪形的端部设有与上接头下部的内凹槽相配合的外凸出。所述打捞接头中间为实心结构,该实心上下侧面有开孔,与弹簧筒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松销钉。所述活塞杆上部设有外凸台,该外凸台上部与弹簧筒的内台阶相配合,下部为内弹簧的顶座,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弹簧筒。

8、的中上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在活塞杆下行时与活塞杆的中部通孔相连通。所述外护套安装于弹簧筒的外部,并存为外弹簧的底座。所述密封插头为外阶梯变形结构,其中部变形处安装有弹性套,其下部为密封插头结构。所述球座、弹簧筒、密封插头上安装有O型圈。000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0007 1、配套性强,可与封隔器如Y445、充填工具配套使用;0008 2、功能多,即能防地层漏失,保护地层,又能顺利地进行地层处理,同时保持油井正常生产;0009 3、检修、更换、使用方便;0010 4、打捞时用捞矛打捞,打捞容易成功率高;0011 5、密封插头加长,与Y445封隔器配合时效果良好;0012 6。

9、、与密封钢球配合的球座为不锈钢材料,耐腐蚀不易磨损。说 明 书CN 201714339 UCN 201714343 U 2/2页4四、 附图说明0013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0014 参阅附图,一种井下防地层漏失阀,包括丢手机构、双向流通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和密封锁紧机构。丢手接头1顺次与球座6、上接头7、下接头8、打捞接头9、弹簧筒13、活塞杆14、外护套17和密封插头19相连接,球座6上安置有起压钢球2,活塞杆14上安设有密封钢球10,弹簧筒13外安装有外弹簧15,弹簧筒13上部外安装有扶正块12,弹簧筒13与活塞杆14之间安装有内弹簧16,密封插头19上。

10、部外安装有下扶正块18,密封插头19中部外安装有弹性套20。0015 球座6上部由铜销钉4与丢手接头1相固定,球座6内腔安装有悬挂销5。丢手接头1下部为爪形结构,其爪形的端部设有与上接头7下部的内凹槽相配合的外凸出。打捞接头9中间为实心结构,该实心上下侧面有开孔,与弹簧筒13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松销钉11。活塞杆14上部设有外凸台,该外凸台上部与弹簧筒13的内台阶相配合,下部为内弹簧16的顶座,中部设有通孔。弹簧筒13的中上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在活塞杆14下行时与活塞杆14的中部通孔相连通。外护套17安装于弹簧筒13的外部,并存为外弹簧15的底座。密封插头19为外阶梯变形结构,其中部变形处安装有弹性。

11、套20,其下部为密封插头结构。所述球座6、弹簧筒13、密封插头19上安装有O型圈3。0016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上面为丢手机构,即将本实用新型下到井内指定位置后油管打压,铜销钉4会被剪断,球座6在压力的作用下往下走,直到被悬挂销5悬挂住为止,此时上提管柱,丢手接头1爪子向里缩,即可丢手提出。打捞接头9中间为实心部分,侧面有开孔,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保证出油时保护密封钢球10不在正面受到油流的冲击,油流在密封钢球10的侧面通过,从打捞接头9的侧面开孔流出。当对油层进行处理时,处理液压力作用在密封钢球10上,使活塞杆14压缩内弹簧16,活塞杆14向下走动,当活塞杆14的孔和弹簧筒13的孔连通时,处理。

12、液即可通过这两种孔的连通通道沿活塞杆14的内表面一直往下走,最后到达油层。弹性套20可以保证在打压丢手上提时本实用新型不会离开封隔器,而正常工作。密封插头19可连接封隔器及其他配套工具。0017 下井时,本实用新型与油层上部封隔器配套使用(如:Y445型封隔器、充填工具)。先将封隔器下到设计位置,座封丢手(或防砂丢手),起出管柱后,下油管带井下本实用新型,到达井下留井鱼顶,将本实用新型密封锁紧部分插入留井封隔器中心管密封筒内,并加压20KN-30KN,判断准确导入后油管打压将本实用新型与送入管柱丢开。之后下生产管柱,油井投入正常生产。0018 当生产管柱需要检泵作业时,洗井液在本实用新型的作用下,液体不会进入本实用新型以下的封隔器下部,只能循环地完成压井替油功能。当油层需要进行处理时(如:解堵酸化),由地面泵车打压,当压力达到8MPa左右时,流体可进入本实用新型的内腔,经密封插头进入油层,从而达到处理油层的目的。当泵车停止打压,本实用新型内腔自动关闭,处于正常生产状态。0019 当需更换本实用新型时,只要将生产管柱起出,下2-7/8分瓣对扣捞矛或3-1/2卡瓦打捞筒打捞管柱,即可捞出本实用新型,进行检修或者更换。说 明 书CN 201714339 UCN 201714343 U 1/1页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1433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