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857285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57191.0

申请日:

2016.11.22

公开号:

CN206337555U

公开日:

2017.07.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5/34

主分类号:

E02D5/34

申请人: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文柱; 白晓宏; 杨志; 赵甜甜; 林旭

地址: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徐兴路568号1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李思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置,属于桥梁施工领域,钢筋笼支架包括顶圈梁、底圈梁、多根立柱梁,多根立柱梁的两端分别与顶圈梁和底圈梁固定连接,每根立柱梁均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焊接相连形成方钢结构。钢筋笼安装装置包括上述的钢筋笼支架。本钢筋笼支架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承重能力,降低支架发生塌陷的概率,从而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性能,同时整个钢筋笼支架结构简单,搭建方便,成本低廉,搬运时无需拆卸,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的工作量,缩短施工的周期。本钢筋笼安装装置包括上述的钢筋笼支架,其具有搭建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性能高、搬运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钢筋笼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圈梁、底圈梁、多根立柱梁,多根所述立柱梁的
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圈梁和所述底圈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立柱梁均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
所述工字钢焊接相连形成方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圈梁和底圈梁均呈长方形且
由四根支撑梁连接而成,构成所述顶圈梁的四根所述支撑梁均包括两个两根工字钢,两根
所述工字钢焊接相连形成方钢结构,构成所述底圈梁的四根所述支撑梁均为工字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支架,其特征在于,钢筋笼支架包括第一辅助圈梁和第
二辅助圈梁,所述第一辅助圈梁和所述第二辅助圈梁均呈长方框形且由四根工字钢连接而
成,所述第一辅助圈梁和所述第二辅助圈梁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多个所述立柱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圈梁和所述第二辅助
圈梁分别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边缘设置有围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笼支架,其特征在于,钢筋笼支架包括两根称重梁和一根
过梁,两根承重梁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顶圈梁,所述过梁也设置于所述顶圈梁且上表面抵
住两根所述承重梁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笼支架,其特征在于,钢筋笼支架包括四根斜撑梁,每根
所述斜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辅助圈梁和所述顶圈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筋笼支架,其特征在于,钢筋笼支架包括两个
爬梯,两个所述爬梯相对设置且均从所述底圈梁延伸至所述顶圈梁。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筋笼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支架包括
穿销梁,所述穿销梁设置于所述底圈梁上。
9.一种钢筋笼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起重装置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
述的钢筋笼支架,两个所述起重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钢筋笼支架的顶圈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筋笼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起重装置均为手拉
葫芦。

说明书

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
置。

背景技术

桥梁桩基钢筋笼安装一般采用常规汽车吊车或履带吊车安装,但在山岭重丘区地
形复杂、场地狭小,桩基处于山谷中,机械设备无法就位吊装,或吊距过大,吊装作业安全风
险极高。因此山岭重丘区的钢筋笼的吊装通常采用现场搭设钢筋笼支架的方式实现。

但是,现有的钢筋笼支架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安全系数较低,由于钢管承载力较低同时钢管变形量较大,在下放钢筋笼过程
中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很可能出现坍塌的危险。

2、拆卸、搬运麻烦,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附近桩也需要用此装置,不得不将此装置拆
卸后搬运到目的地,又重新搭设支架,从而增加了施工的工作量。

3、搭设该支架所需要的钢管数量较多,同时搭设复杂、搭设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支架,其具有高强的承重性能和优良的安
全性能,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且搬运时无需拆卸,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安装装置,其搭建方便,成本低廉,安
全性能高、搬运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筋笼支架,其包括顶圈梁、底圈梁、多根立柱梁,多根所述立柱梁的两端分
别与所述顶圈梁和所述底圈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立柱梁均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所述工
字钢焊接相连形成方钢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圈梁和底圈梁均呈长方形且由
四根支撑梁连接而成,构成所述顶圈梁的四根所述支撑梁均包括两个两根工字钢,两根所
述工字钢焊接相连形成方钢结构,构成所述底圈梁的四根所述支撑梁均为工字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钢筋笼支架包括第一辅助圈梁和第二
辅助圈梁,所述第一辅助圈梁和所述第二辅助圈梁均呈长方框形且由四根工字钢连接而
成,所述第一辅助圈梁和所述第二辅助圈梁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多个所述立柱梁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圈梁和所述第二辅助圈
梁分别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边缘设置有围栏。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钢筋笼支架包括两根承重梁和一根过
梁,两根承重梁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顶圈梁,所述过梁也设置于所述顶圈梁且上表面抵住
两根所述承重梁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钢筋笼支架包括四根斜撑梁,四根所述
斜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辅助圈梁和所述顶圈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钢筋笼支架包括两个爬梯,两个所述爬
梯相对设置且均从所述底圈梁延伸至所述顶圈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支架包括穿销梁,所述穿销
梁设置于所述底圈梁上。

一种钢筋笼安装装置,其包括两个起重装置和上述的钢筋笼支架,两个所述起重
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钢筋笼支架的顶圈梁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起重装置均为手拉葫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钢筋笼支架包括顶圈梁、底圈梁、多根立柱梁,多根立柱梁的两端分别与顶圈梁
和底圈梁固定连接,每根立柱梁均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焊接相连形成方钢结构。上
述结构的立柱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承重能力,降低支架发生塌陷的概率,从而从很大程度
上提高安全性能,同时整个钢筋笼支架结构简单,搭建方便,成本低廉,搬运时无需拆卸,可
以有效降低施工的工作量,缩短施工的周期,有效弥补了现有的钢筋笼支架的缺陷。

本钢筋笼安装装置包括上述的钢筋笼支架,其具有搭建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性能
高、搬运方便的特点,有效弥补了现有的用于钢筋笼安装的装置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
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支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支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支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笼安装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钢筋笼支架;110-底圈梁;120-顶圈梁;130-立柱梁;140-第一辅
助圈梁;150-第二辅助圈梁;160-承重梁;162-过梁;170-斜撑梁;180-爬梯;190-穿
销梁;200-钢筋笼安装装置;210-手拉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
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只在限制要求
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
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
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
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
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
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
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笼支架100,其主要用于山岭重丘区。本
钢筋笼支架100包括顶圈梁120、底圈梁110以及立柱梁130。

其中,顶圈梁120呈长方形且由四根支撑梁依次焊接而成。支撑梁可以采用各种结
构和形式,本实施例中,每根支撑梁均包括两个两根长条状的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焊接相连
形成方钢结构,以有效提高顶圈梁120的力学强度和承重能力。

设置顶圈梁120的目的在于增强钢筋笼支架100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同时也起到
传递荷载的作用,并为工作提供工作平台。

底圈梁110主要用于支撑顶圈梁120等上部结构,并将上部结构的荷载转递到地
基。底圈梁110也呈长方形且由四根支撑梁依次焊接而成,每根支撑梁均为长条状的工字
钢。底圈梁110的长和宽均大于顶圈梁120,其底圈梁110的几何中心与顶圈梁120的几何中
心在竖直方向上正对。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顶圈梁120上设置有两根称重梁和一根过梁162。
上述承重梁160和过梁162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形式,本实施例中,两根承重梁160和一根过
梁162均采用工字钢。

两根承重梁160平行间隔设置于顶圈梁120的上表面,每根承重梁160的两端分别
支撑固定于顶圈梁120相对的两根支撑梁上,过梁162的两端分别支撑固定于顶圈梁120相
对的另外两根支撑梁上。过梁162于承重梁160相互垂直且上表面抵住两根承重梁160的下
表面。

设置承重梁160的目的在于支撑钢筋笼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钢筋笼支架100;
设置过梁162的目的在于将载荷传递和分散到钢筋笼支架100的各处,从而有效保证钢筋笼
支架100的承重性能,防止钢筋笼发生局部变形而发生塌陷。

立柱梁130主要用于支撑上部载荷,其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形式,本实施例中,每
根立柱梁130均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焊接相连形成方钢结构。立柱梁130设置有四
根,四根立柱梁130的一端分别与底圈梁110的四个角焊接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顶圈梁120的
四个角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钢筋笼支架100还包括第一辅助圈梁140和第二辅助圈梁
150。第一辅助圈梁140和第二辅助圈梁150均呈长方框形且均由四根工字钢焊接而成。第一
辅助圈梁140和第二辅助圈梁150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四根立柱梁130构成的立柱架上,
第一辅助圈梁140位于第二辅助圈梁150的上方。

设置第一辅助圈梁140和第二辅助圈梁150的目的在于有效增强钢筋笼支架100的
整体刚度和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安全性能,降低其工作时塌陷的概率。

为了提供更多的操作平台,方便相关人员的操作,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圈梁140
和第二辅助圈梁150分别设置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为方形板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一
辅助圈梁140和第二辅助圈梁150的上表面。

为了提高操作平台的安全性,有效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实施例中,两个操作平
台的边缘均设置有围栏,围栏的高度以0.5m-1m为宜。

为了进一步地增加整个钢筋笼支架100的承重性能和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钢
筋笼支架100包括四根斜撑梁170。支撑梁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形式,本实施例中,四根斜撑
梁170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一辅助圈梁140和顶圈梁120。具体地,四根斜撑梁
170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辅助圈梁140相对的两根支撑梁上,另一端分别支撑于两根承重
梁160和过梁162的连接处。

为了方便施工人员的攀爬操作,本实施例中,钢筋笼支架100包括两个款0.5m的爬
梯180,两个爬梯180相对设置且均从底圈梁110延伸至顶圈梁120。

为了方便固定下方的钢筋,本实施例中,钢筋笼支架100包括穿销梁190,穿销梁
190采用工字钢且放置于底圈梁110上。

综上,本钢筋笼支架100包括顶圈梁120、底圈梁110、多根立柱梁130,多根立柱梁
130的两端分别与顶圈梁120和底圈梁110固定连接,每根立柱梁130均包括两根工字钢,两
根工字钢焊接相连形成方钢结构。上述结构的立柱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承重能力,降低支
架发生塌陷的概率,从而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性能,同时整个钢筋笼支架100结构简单,
搭建方便,成本低廉,搬运时无需拆卸,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的工作量,缩短施工的周期,有效
弥补了现有的钢筋笼支架100的缺陷。

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笼安装装置200,其包括两个起重装置和上述
的钢筋笼支架100。起重装置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形式,本实施例中,起重装置采用手拉葫
芦210。两个手拉葫芦210固定设置于钢筋笼支架100的两根承重梁160和过梁162的连接处。

利于上述钢筋笼安装钢筋笼的工艺方法一下步骤:第一步,将钢筋加工为半成品,
设备、机具、人员准备就位;第二步,将钢筋在支架上成4.5m的钢筋笼,然后用手拉葫芦210
吊装下放钢筋笼,然后采用槽钢使笼子固定于桩基锁口;第三步,在支架上制作第二节钢筋
笼,使第一节钢筋笼与第二节钢筋笼套筒连接;第四步,使用孔口井字支架上的手拉葫芦
210吊装下放钢筋笼,下放至一定高度是采用槽钢使笼子固定于桩基锁口;第五步,在支架
上制作第三节钢筋笼,然后重复第三、四步,吊装全部完成并加固。

综上,本钢筋笼安装装置200包括上述的钢筋笼支架100,其具有搭建方便,成本低
廉,安全性能高、搬运方便的特点,有效弥补了现有的用于钢筋笼安装的装置的缺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钢筋笼支架及钢筋笼安装装置,属于桥梁施工领域,钢筋笼支架包括顶圈梁、底圈梁、多根立柱梁,多根立柱梁的两端分别与顶圈梁和底圈梁固定连接,每根立柱梁均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焊接相连形成方钢结构。钢筋笼安装装置包括上述的钢筋笼支架。本钢筋笼支架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承重能力,降低支架发生塌陷的概率,从而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性能,同时整个钢筋笼支架结构简单,搭建方便,成本低廉,搬运时无需拆卸,可以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