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8567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7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15929.2

申请日:

2002.08.06

公开号:

CN1541071A

公开日:

2004.10.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41B11/00

主分类号:

A41B11/00

申请人:

武田袜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武田进; 武田大辅

地址:

日本埼玉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党晓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编织脚掌部和脚背部时,按照规定数量依次减少脚趾中小指一侧的针迹的数量进行编织,拇趾一侧要以大于上述小指一侧的针迹数量的减少比例减少针迹数量,然后按照同样比例增加针迹数量。由此,使小指一侧其侧边缘部朝脚尖方向以一定比例向内侧偏移,另外,使拇趾一侧在增减针迹数量的区域,从外观上,其侧边缘部朝脚尖方向基本呈直线,由此,脚尖部的前端随着从小指一侧向拇趾一侧接近,向脚趾前方逐渐延长,可形成拇趾一侧突出的、相当于连接脚尖部后得到的曲线的形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袜子的制造方法,通过从脚掌部和脚背部的任何一侧向另一 侧连续编织包住脚趾的脚尖部,从而使所述脚尖部形成筒状,该袜子的 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编织上述脚掌部和脚背部时,一边按照规定数 量依次减少脚趾的小指一侧的针迹数量一边进行编织,并以大于上述小 指一侧的针迹数量的减少比例的比例来减少拇趾一侧的针迹数量,然后 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针迹数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增减比例 的最小单位,细密地反复进行上述拇趾一侧的针迹数量的增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述增 减比例的最小单位的整数倍,按规定长度连续地进行上述拇趾一侧的针 迹数量的增减。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袜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上述脚尖部分成套在拇趾上的第1插入部,套在其它脚趾上的第2插 入部,编织脚掌部或脚背部时,针对第1插入部和第2插入部增减针迹的 数量。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袜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上述脚尖部分成对应各脚趾的5个插入部,编织脚掌部或脚背部时, 针对相应5个插入部增减针迹的数量。

说明书


袜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袜子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穿上时束缚感小的袜子。

    背景技术

    一般,袜子如图9中的符号1所示,由脚的插入部2a、圆筒编织部2和脚尖部3组成。该圆筒编织部2,从脚的踝关节附近延伸到脚背、脚心。该脚尖部3呈尖头状连接在上述圆筒编织部2的前端,包住脚趾,特别是,上述脚尖部3如图10所示,呈尖头状,沿脚的宽度方向左右对称,另外,脚尖部3如图11所示,由包住脚趾下半部的脚掌部3a与包住脚趾上半部的脚背部3b组成,该脚掌部3a和脚背部3b基本呈平面状连体编织而成,从整体上是前端封闭的扁平圆筒状。

    但是,通常,脚趾的拇趾较长,小指一侧较短。

    然而,上述一般袜子1的脚尖部3在脚的宽度方向左右对称,穿上之后,因为脚尖部3地拇趾一侧被拉长,所以小指一侧将有剩余的部分。

    由此,在拇趾一侧会出现压迫感,另外,脚尖部3的拇趾一侧被拉得越长,出现拇趾侧易于磨损的现象。

    另一方面,穿袜子1的时候,先把脚插入插入部2a中,将脚插入到扁平状的脚尖部3内,利用脚趾,一边上下拉此脚尖部3的脚掌部3a与脚背部3b,一边将其插入脚趾。

    为此,特别是尖头的脚尖部3中的脚趾感到很紧,而且,穿上之后脚趾会有很强的束缚感。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袜子制造方法。该方法特别能缓和尖头脚尖部的很紧的感觉,而且穿上之后又能减轻压迫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袜子的制造方法是在编织用于包住脚趾的脚尖部时,从脚掌部和脚背部中的任何一边向另一边连续编织,由此形成上述呈圆筒状脚尖部,其特征在于,编织上述脚掌部和脚背部时,一边按照规定数量依次减少脚趾的小指一侧的针迹数量一边进行编织的同时,以大于上述小指一侧的减少的针迹数量的比例减少拇趾一侧的针迹数量,然后按同样比例增加针迹数量。

    采用这种袜子的制造方法,小指一侧的边缘部分在脚尖方向上以一定比例向内侧偏移,另外,拇趾一侧在进行针迹数量的增减的区域,在外观上其边缘部分在脚尖方向上基本呈直线。

    由此,脚尖部的前端形状随着从小指一侧向拇趾一侧接近,向脚趾前方逐渐延长,形成拇趾一侧突出的、相当于连接脚尖部后得到的曲线的形状。

    其结果是,可从因脚趾长短的差异带来的袜子对脚趾的压迫感中解脱出来。

    本发明的袜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以针迹增减比例的最小单位,仔细而反复进行上述拇趾一侧的针迹数量的调整。

    采用这种袜子的制造方法,则可减少拇趾一侧的边缘部分向内侧偏移量。

    于是,对应于连接插入脚趾的前端部而得到的曲线,可易于调整指尖部的前端的形状。

    本发明的袜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以上述拇趾调整比例的最小单位的整数倍,按规定长度可以连续调整上述拇趾一侧的针迹数量。

    采用这种袜子的制造方法,在拇趾一侧,沿袜子的厚度方向形成鼓起部分,这样拇趾很容易插入进去。

    本发明袜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将上述脚尖部分分成插入脚拇趾的第1插入部和插入其它脚趾的第2插入部,其第1插入部或第2插入部中的相应插入部,在编织脚掌部或脚背部的时候调整针迹的数量。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改善上述穿着感和束缚感的同时,使脚尖部位于拇趾与其它的脚趾之间,防止脚尖部和脚趾的错位,提高穿着感。

    另外,本发明的袜子制造方法的特征是上述脚尖部由分别插入各脚趾的5个插入部组成,编织脚掌部或脚背部时,针对5个插入部中的相应插入部可调整针迹的数量。

    通过采用这种构成,在改善上述穿着感和压迫感的同时,又有效抑制了脚尖部和脚之间的错位,进一步提高穿着感。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脚尖部的平面图;

    图2为图1的箭头II方向的视图;

    图3为图1的箭头III方向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脚尖部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2施方式的脚尖部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变形例的外观斜视图;

    图7为图6的箭头IV-IV方向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实例的外观斜视图;

    图9为利用一般制造方法制造的袜子的外观斜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袜子的前端部的平面图;

    图11为图9的沿箭头I-I线方向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符号1表示袜子;

    符号2表示圆筒编织部;

    符号3表示脚尖部;

    符号3a表示脚掌部;

    符号3b表示脚背部;

    符号10表示脚尖部;

    符号10a表示脚掌部;

    符号10b表示脚背部;

    符号13表示脚尖部;

    符号14表示第1插入部;

    附号15表示第2插入部;

    附号16表示脚尖部;

    符号17表示第1插入部;

    符号18表示第2插入部;

    符号19表示第3插入部;

    符号20表示第4插入部;

    符号21表示第5插入部;

    符号V表示小指一侧;

    符号W表示拇趾一侧;

    符号X表示编织线;

    符号Y表示编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第1施方式

    图1~图3表示利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而制成的袜子脚尖部10,图示例表示左脚袜子。

    图1为平面图,图2为从图1的箭头II方向看到的脚尖部10的侧视图,图3为从图1的箭头III方向看到的放大正视图,关于其它的部位,与图9相同,所以该相同部分用图9和附图9中的符号进行说明。

    上述脚尖部10分为包住脚趾底部的脚掌部10a和包住脚趾顶部的脚背部10b,从整体上编织成扁平的圆筒状。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包住脚趾的袜子的脚尖部10是从脚掌部10a向脚背部10b连续编织而成,呈圆筒状,在编织上述脚掌部10a或脚背部10b时,要一边按照规定数量依次减少小指一侧V的针迹数量一边进行编织,并且拇趾一侧W要以大于上述小指一侧V的减少针迹数量的比例减少针迹数量,之后,按照同一比例增加针迹。

    圆形针织机是被广泛应用的织袜机,对实施上述编织的具体方法用圆形针织机来进行说明。

    该圆形针织机进行旋转编织操作和部分编织操作,旋转编织操作指多个编织针按一定方向转动设置于周围的针筒而进行编织,部分编织操作指使针筒按照正反方向交替旋转而进行编织,通过上述旋转编织操作,完成上述圆筒编织部2的编织,通过上述部分编织动作,通过首先编织脚掌部10a,然后继续编织脚背部10b,将上述脚尖部10编织成圆筒状。

    另外,在编织上述脚掌部10a和脚背部10b时,使针筒从拇趾一侧W向小指一侧V一边旋转一边进行编织,然后,使该针筒又向拇趾一侧W方向一边反转一边进行编织。

    此外,当编织到小指一侧V的时侯,减少一定数量的编织针,比如减少1根编织针编织到拇趾一侧W,接着,当编织到拇趾一侧W的时侯,减少2根编织针编织到小指一侧V,然后,当再编织到小指一侧V的时候,减少1根编织针编织到拇趾一侧W,在拇趾一侧W,增加2根织针后编织到小指一侧V,接着,在小指一侧V减少1根织针再次编织到拇趾一侧W。

    通过这种操作,在拇趾一侧W形成如图2中的符号X所示的编织线。

    在这里,上述小指一侧V的针迹按照一定比例逐渐减少,并且在拇趾一侧W的针迹在一端减少后又被增加,该拇趾一侧W的针迹的减少数量与增加数量相同。

    而且,小指一侧V的编织的前端部逐渐地向指尖方向移动的同时向脚趾的内侧逐渐偏移,但是,拇趾一侧W的编织位置却返回到起始位置,并且,该起始位置不会偏移。

    接着,拇趾一侧W与小指一侧V相同,减少1个编织针向指尖方向仅按照规定长度进行编织。

    通过在拇趾一侧W进行编织针减少的此种编织操作,其拇趾一侧W的编织的前端与小指一侧V一样,向指尖方向移动的同时还向脚趾的内侧偏移。

    由此,在拇趾一侧W,每次可增减2个上述编织针进行编织。

    如果反复进行这种的编织操作,则在小指一侧V的侧边缘在脚尖方向上形成向脚趾内侧逐渐偏移的轨迹,并且在拇趾一侧W,其侧边缘在保持一定长度之后,在脚尖方向上,出现向脚趾的内侧偏移的轨迹。

    于是,上述脚掌部10a的前端部的形状如图1所示,拇趾一侧长,小指一侧短,其形状接近脚尖连线。

    另外,通过上述编织操作,编织完脚掌部10a之后,连续地进行脚背部10b的编织,由此,如图2所示,脚掌部10a与脚背部10b的编织线X的基端部一致,并且将脚掌部10a的两侧边缘与脚背部10b的两侧边缘相连接,如图3所示,形成圆筒状的脚尖部10。

    由此,在本实例中,上述脚尖部10的形状接近脚尖连线,因此,穿上后,脚尖部10与脚趾的前端基本上均匀接触,这样既能减轻原来拇趾一侧偏移所带来的压迫感,又因为脚尖部10的长度均衡,所以可以抑制局部磨损。

    另一方面,在拇趾一侧W的形成编织线X的部位,其编织位置不向脚尖方向偏移,因此在厚度方向形成相应量的鼓起部分,如图3所示,拇趾一侧呈稍微鼓起的形状。

    于是,穿上袜子时,将脚趾插入脚尖部10时,脚尖部10被脚趾向前后及上下拉长在被而变形,但是,插入拇趾的部位,因形成了上述鼓起部分,所以,插入容易而且会有舒适感,并且穿上以后,鼓起部分又很少被拉长,使作用于脚趾的压迫力减小,其结果,压迫感减轻,可得到舒适的穿着感。

    第2实施方式

    图4和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为在上述脚掌部10a和脚背部10b的拇趾一侧W连续地减少针迹,延长编织线Y最后形成一条线的例子。

    同样在此场合,也采用小指一侧V的针迹数量的减少量保持一定,在拇趾一侧W减少针迹之后,又使其增加的编织方法,并且拇趾一侧W的针迹的增减量要大于上述小指一侧V针眼的的减少量。

    如果采用这种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制造方法,出于与上述第1实时方式相同的理由,通过使入拇趾部位长度大于小指一侧,并且延长上述编织线Y,使形成于拇趾一侧W的鼓起部分的区域扩大,如图5所示,插入拇趾的部位的空间也会扩大。

    其结果是,穿袜子时拇趾可以顺利地插入进去,并且进一步减缓对拇趾的压迫感。

    另一方面,如图6中的符号13所示的脚尖部,该脚尖部13分成插入脚拇趾的第1插入部14和插入其它脚趾的第2插入部15,通过在该第1插入部14和第2插入部15中分别适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制造方法,随着向拇趾一侧方向接近而逐渐加长,又如图7所示,也可以形成鼓起部分。

    这样通过将脚尖部13分成第1插入部14和第2插入部15,促使脚尖部13夹在拇趾和食指之间,由此来抑制脚尖部13和脚趾的错位,提高穿着感。

    另外,如图8中的符号16所示的脚尖部,对应于各个脚趾,把脚尖部16分成第1~第5脚趾的插入部17~21,虽然没有图示,在相应的各插入部17~21分别可以形成鼓起部分。

    通过这种构成,可以保持上述穿着感的同时,由于单独包住各个脚趾,可消除不透气,能提高穿着时的舒爽感。

    此外,对应各个脚趾做成插入部17~21时,每个脚趾插入时难度会加大,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各插入部17~21中都形成了鼓起部分,故减轻了上述插入难度,可顺利穿上。

    还有,上述的插入部还可以做成例如包住食指和无名指的,或者可以包住任意脚趾的插入部。

    另外,上述圆筒编织部2,可以做成到小腿,到脚踝或者到脚踝以下等多种不同形状。

    如同上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编织上述脚掌部和脚背部时,一边按照规定数量依次减少脚趾中小指一侧的针迹数量一边进行编织,同时拇趾一侧的针迹数量的减少比例要大于上述小指一侧的减少比例,然后按照同样比例增加针迹数量,由此,在小指一侧边缘部分朝脚尖方向以一定比例向内侧偏移,另外,在拇趾一侧,在增减针迹数量的区域,从外观上,其边缘部分朝脚尖方向基本呈直线。

    由此,脚尖部的前端随着从小指一侧向拇趾一侧接近,向脚趾前方逐渐延长,可形成拇趾一侧突出的、相当于连接脚尖部后得到的曲线的形状。

    其结果可从因脚趾不同长度而引起的压迫感中解脱出来,穿上时脚尖部的长度均衡,可抑制对特定部位的进一步磨损。

    另外,拇趾一侧在袜子的厚度方向形成鼓起部分,由此,拇趾可容易插入其中。

袜子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袜子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袜子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袜子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袜子的制造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编织脚掌部和脚背部时,按照规定数量依次减少脚趾中小指一侧的针迹的数量进行编织,拇趾一侧要以大于上述小指一侧的针迹数量的减少比例减少针迹数量,然后按照同样比例增加针迹数量。由此,使小指一侧其侧边缘部朝脚尖方向以一定比例向内侧偏移,另外,使拇趾一侧在增减针迹数量的区域,从外观上,其侧边缘部朝脚尖方向基本呈直线,由此,脚尖部的前端随着从小指一侧向拇趾一侧接近,向脚趾前方逐渐延长,可形成拇趾一侧突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