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防卸盘根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在油田油井上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起密封作用的盘根盒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油井上通常有称为盘根盒的密封装置。它有盘根套筒,盘根套筒的外面通过其上部的螺纹安装有套筒外壳,盘根套筒内安装的盘根位于抽油杆的外面,以防止抽油过程中原油的泄漏。由于抽油杆与盘根之间存在摩擦,用久后会使密封效果变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就要进一步拧紧套筒外壳,以压下盘根,提高密封效果。这样,套筒外壳就一直处于可拧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卸松或卸下套筒外壳,使原油漏出以盗窃原油。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因原油大量泄露而造成环境污染。回压高的油井还会因盘根盒被卸而造成管线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防卸盘根盒,以避免因套筒外壳被卸松或卸下造成的不良后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防盗防卸盘根盒,它有盘根套筒,盘根套筒的外面通过其上部地螺纹安装有套筒外壳,螺纹以下的盘根套筒外表面有轴向的凸台条,套筒外壳外面固定有外护罩体,在外护罩体内通过铰轴安装有棘爪板,棘爪板一端与外护罩体之间有弹簧、另一端与锁芯上的推杆贴合在一起,推杆中部通过螺纹与支杆安装在一起,锁芯安装在锁体内,锁体固定在与外护罩体成一体的锁体外壳内,盘根套筒上对应于棘爪板的位置有槽孔。
采用上述结构的防盗防卸盘根盒,只在原有盘根盒构造的基础上增加了防卸装置,因此,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拧紧套筒外壳的操作与现有的盘根盒相同,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防盗性能好,防破坏能力强,有效地避免了因套筒外壳被卸松或卸下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堵塞管线等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2是推杆与支杆安装形式的示意图。
图3是推杆与锁芯安装形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防盗防卸盘根盒,它有盘根套筒(2),盘根套筒的外面通过其上部的螺纹安装有套筒外壳(1),螺纹以下的盘根套筒外表面有轴向的凸台条(4),套筒外壳外面固定有外护罩体(3),在外护罩体内通过铰轴(7)安装有棘爪板(6),棘爪板一端与外护罩体之间有弹簧(5)、另一端与锁芯(16)上的推杆(13)贴合在一起,推杆中部通过螺纹与支杆(12)安装在一起,锁芯安装在锁体(10)内,锁体固定在与外护罩体成一体的锁体外壳(8)内,盘根套筒上对应于棘爪板的位置有槽孔(14)。
盘根(15)安装在盘根套筒内。将本实用新型之盘根盒安装在油井上后,抽油杆从该盘根盒的中部的孔内穿过,盘根起到密封作用。
图1表示的是棘爪板与盘根套筒上的凸台条脱离后的情形。在此状态下,将钥匙插入锁芯上的钥匙孔内,逆时针转动钥匙,使其带动推杆(13)转动。由于推杆与支杆(12)是通过螺纹安装在一起的,因此推杆在转动的同时会产生向外的移动,即缩进锁芯内。与此同时,棘爪的另一端在弹簧的作用下以铰轴(7)为轴心转动,该端靠近盘根套筒,使其能够卡在凸台条的上面。转动到位后取下钥匙。此后,顺时针转动套筒外壳即拧紧套筒外壳时,棘爪板不会产生对凸台条的阻挡作用,套筒外壳可以转动。但逆时针转动套筒外壳即欲卸松或卸下套筒外壳时,棘爪板就会卡在凸台条上,套筒外壳不能转动。原理与棘轮棘爪机构相似。反之,当需要卸下套筒外壳时,插入钥匙后逆时针转动钥匙使推杆从锁芯内伸出,顶动棘爪板的一端,使其另一端克服弹簧弹力,回到图1所示位置,与凸台条脱离,然后,逆时针转动套筒外壳即可。
在所述的锁体(10)的外面安装有可转动的套筒(11)。套筒(11)的存在,可起到防锯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防盗性能。当欲使用锯割断锁体时,割到该套筒后,套筒就会随锯条打转,防止了锁体被割断。锁体的外面还可以再套装上厚壁金属管,以起到防砸作用。
套筒外壳与盘根之间可以有压帽(17)。
锁体(10)可通过固定筒(9)固定在锁体外壳(8)内。锁体露在锁体外壳外面的部分上还可以安装上专用的帽盖,以防止不法分子故意将杂物塞进钥匙孔内造成的不便。
锁体、锁芯的具体结构与现有的转动式锁的锁体、锁芯相同,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