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48736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2.22CN202148736U*CN202148736U*(21)申请号 201120176633.X(22)申请日 2011.05.30E05B 37/02(2006.01)E05B 37/22(2006.01)E05B 15/00(2006.01)(73)专利权人广隆实业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彰化县(72)发明人陈振荣 陈一玮 陈宜伶(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代理人孙皓晨(54) 实用新型名称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57) 摘要一种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包。
2、括有一锁本体、一对号掣动组、一U形挂钩、一钩扣件、一对号开锁件及一锁心组;整体构件组合,除具有结构简单的效益外,对号开锁由对号开锁件的操作部在锁本体外部押按来完成,甚符人体工学的操作方便性,而乱码可上锁的性能,更可在上锁时省略检查字轮是否已正确对号的步骤,显着增加上锁操作的便利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9 页CN 202148740 U 1/1页21.一种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锁本体,是由相对形体的一锁壳座及一盖体相互结合构成,该锁本体内部至少形成有一组装空间、一形成组。
3、装空间前缘与外界相的钩孔、一形成组装空间侧缘的安装槽、一形成在安装槽前缘并具有枢设杆的摆动空间、一形成在摆动空间侧缘与外界相通的操作孔槽以及一形成在摆动空间前缘并与外界相通的承杆槽孔;一对号掣动组,是设在锁本体的组装空间位置上,该对号掣动组至少具有一掣杆,该掣杆上套设有多个掣套,该每一掣套上各组设有一能够显露出锁本体外部拨转的字轮,且该掣杆一端还具有一掣动部,该掣动部内缘掣杆上并设一受力在掣套上的第一弹簧;一U形挂钩,一端形成为一转轴杆体,另一端构成为一能够嵌入锁本体钩孔内的钩扣部;该转轴杆体是置设在锁本体的承杆槽孔内,该转轴杆体近端部处设有凹环沟;一钩扣件,是由一枢孔枢设在锁本体摆动空间的枢。
4、设杆上,该枢孔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受推部及一拉扣部,且该受推部的一端还由一第二弹簧的张推,使拉扣部常态扣合在U形挂钩的凹环沟内,限定U形挂钩的钩扣部从锁本体的钩孔退出;一对号开锁件,是与钩扣件重迭的由一枢设孔枢设在锁本体摆动空间的枢设杆上,该枢设孔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靠触在对号掣动组掣动部上的压推部及一显露在锁本体操作孔槽处的操作部,且该压推部与操作部间相对钩扣件的拉扣部还具有一用于推动钩扣件旋摆的下凸块;一锁心组,是设在锁本体的安装槽内,具有一显露出锁本体的钥匙孔,及一凸伸在钩扣件受推部一边,能够由钥匙孔插入钥匙操作旋转拨推受推部,造成钩扣件旋摆心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
5、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U形挂钩的转轴杆体置设在锁本体的承杆槽孔内,该转轴杆体上具有一个以上径向外凸的卡止部,且该承杆槽孔内还具有一套设在转轴杆体上被卡止部压缩的第三弹簧;钩扣件的拉扣部离开U形挂钩的凹环沟时,通过第三弹簧在卡止部上所产生的张推反弹力将U形挂钩的转轴杆体轴向外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钩扣件的拉扣部扣合U形挂钩的凹环沟内,该拉扣部相对该凹环沟,形成有一U形扣口,通过U形扣口摆入凹环沟内的夹扣动作,牢固限定U形挂钩外移的让钩扣部维持钩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对号锁件的操作部显露在锁本体。
6、的操作孔槽位置处,该操作部形成为一封闭操作孔槽的外弧按键形体,对号掣动组的字轮正确对号时,使用者将以单手押按该操作部的内推动作来完成开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锁心组的心轴凸伸在钩扣件受推部的一边,该心轴为一半圆杆形体,且常态使心轴的平侧面贴近钩扣件的受推部;钥匙插入钥匙孔转动心轴时,该平侧面九十度转离受推部的动作,即能由心轴外缘将受推部挤推造成拉扣部外摆离开U形挂钩的凹环槽。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48736 UCN 202148740 U 1/5页3U 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以简单结构达到对号。
7、及钥匙开锁功能的双功挂锁,尤指是对号开锁时,甚符人体工学操作方便性,且乱码可进行上锁动作的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 背景技术0002 U形挂钩式挂锁得用于行李拉链的锁扣,尤其是U形挂钩式对号挂锁因具有免去钥匙携带的方便性,更被旅行者用于行李的上锁使用。近些年来,各国因反恐,加强对旅客的安检工作,且部份国家,为免旅客行李检查时对号挂锁可能必须破坏,实施挂锁认证开锁的制度,经申请取得认证的挂锁制造业者,得将认证的共用式锁心设计在挂锁上,这使认证过的对号挂锁用在行李上通过安检时,安检人员得按照认证字号,使用共同钥匙来开锁检查行李。 0003 根据传统U形挂钩式钥匙挂锁,是利用U形挂钩式对号挂锁。
8、,如美国专利5715709号,则纯粹以字轮对号的形式进行开锁,锁本体字轮槽内所装置的字轮被挂扣杆的纵向轴部贯穿,使定位在挂扣杆轴部上的转筒,得随挂扣杆轴部的轴向运动,在字轮中心部的齿槽位置内进出,并以一填塞限制挂扣杆轴部退出锁本体锁心轴孔;其中,被填塞限制的挂扣杆轴部轴向运动空间,该转筒以一卡齿嵌入字轮中心部其中一齿槽内,而锁本体锁心轴孔内,则对应该卡齿形成有一齿沟,由字轮的对号转动,得操控转筒的卡齿与齿沟对置,如此,在卡齿允许嵌入齿沟内移动的形式上,即可将挂扣杆轴部外拉,让挂扣端退出锁扣槽,完成开锁;否则,字轮的不正确对号,即会因卡齿无法嵌入齿沟,使轴部不得进行轴向拉动,呈上锁型态。 000。
9、4 基本上,传统U形挂钩式钥匙挂锁与常用U形挂钩式对号挂锁,两者分属不同型态的锁具构造,欲使两者直接相加结合形成双功挂锁,乃存在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且结构愈简单,技术困难度也就愈高,若因挂锁使用环境条件,还要求对号开锁时要能符合人体工学的方便操作性,甚至,因开锁后常将字轮对 号拨乱(防偷窥),更要求需具备乱码上锁的功能时,这几乎是挂锁业者,长久以来最难,最想达成的目标。 发明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能以简单结构达到对号及钥匙开锁功能的双功挂锁,尤指是对号开锁时,甚符人体工学操作方便性,且乱码可进行上锁动作。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
10、型提供一种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包括: 0007 一锁本体,是由相对形体的一锁壳座及一盖体相互结合构成,该锁本体内部至少形成有一组装空间、一形成组装空间前缘与外界相的钩孔、一形成组装空间侧缘的安装槽、一形成在安装槽前缘并具有枢设杆的摆动空间、一形成在摆动空间侧缘与外界相通的操作孔槽以及一形成在摆动空间前缘并与外界相通的承杆槽孔; 说 明 书CN 202148736 UCN 202148740 U 2/5页40008 一对号掣动组,是设在锁本体的组装空间位置上,该对号掣动组至少具有一掣杆,该掣杆上套设有多个掣套,该每一掣套上各组设有一能够显露出锁本体外部拨转的字轮,且该掣杆一端还具有一。
11、掣动部,该掣动部内缘掣杆上并设一受力在掣套上的第一弹簧; 0009 一U形挂钩,一端形成为一转轴杆体,另一端构成为一能够嵌入锁本体钩孔内的钩扣部;该转轴杆体是置设在锁本体的承杆槽孔内,该转轴杆体近端部处设有凹环沟; 0010 一钩扣件,是由一枢孔枢设在锁本体摆动空间的枢设杆上,该枢孔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受推部及一拉扣部,且该受推部的一端还由一第二弹簧的张推,使拉扣部常态扣合在U形挂钩的凹环沟内,限定U形挂钩的钩扣部从锁本体的钩孔退出; 0011 一对号开锁件,是与钩扣件重迭的由一枢设孔枢设在锁本体摆动空间的枢设杆上,该枢设孔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靠触在对号掣动组掣动部上的压推部及一显露在锁本体操作孔。
12、槽处的操作部,且该压推部与操作部间相对钩扣件的拉扣部还具有一用于推动钩扣件旋摆的下凸块; 0012 一锁心组,是设在锁本体的安装槽内,具有一显露出锁本体的钥匙孔,及一凸伸在钩扣件受推部一边,能够由钥匙孔插入钥匙操作旋转拨推受推部,造成钩扣件旋摆心轴对号掣动组字轮正确对号时,利用掣杆允许轴向运动的使掣动部不挡止对号开锁件的压推部对掣杆作下推动作,如此,仅须由锁本体外部对对号开锁件的操作部进行押入操作,该钩扣件的拉扣部即会被对号开锁件的下凸块拨推离开U形挂钩的凹环槽,使钩扣部可上移退出钩孔完成开锁动作;且只要停止对号开锁件操作部的押入出力,即可通过对号掣动组掣杆上第一弹簧将掣动部回推时一并顶推对号。
13、开锁件的压推部,造成操作部自动回位,而U形挂钩仍可处在开锁状态,任何时侯,无论对号掣动组的字轮是否正确对号(所谓乱码的状态下),皆允许U形挂钩的钩扣部重新嵌入钩孔内,提供第二弹簧对钩扣件受推部的张推力,促使拉扣部再次扣合在U形挂钩的凹环槽内,完成开锁后重新上锁;若欲使用钥匙开锁,则钥匙插入锁心组的钥匙孔内操作心轴旋转,该钩扣件的受推部被心轴驱动后的钩扣件旋摆动作,即可由拉扣部退出U形挂钩的凹环槽,使钩扣部能作上移退出钩孔完成钥匙开锁动作,此时,即使将钥匙回转后取出,U形挂钩仍还会维持在开锁状态,随时不用钥匙的帮助,可操作U形挂钩嵌入钩孔内来完成钥匙开锁后的重新上锁;整体构件组合,除具有结构简单。
14、的效益外,对号开锁由对号开锁件的操作部在锁本体外部押按来完成,甚符人体工学的操作方便性,而乱码可上锁的性能,更可在上锁时省略检查字轮是否已正确对号的步骤,显着增加上锁操作的便利性。 0013 所述的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U形挂钩的转轴杆体置设在锁本体的承杆槽孔内,该转轴杆体上具有一个以上径向外凸的卡止部,且该承杆槽孔内还具有一套设在转轴杆体上被卡止部压缩的第三弹簧;钩扣件的拉扣部离开U形挂钩的凹环沟时,通过第三弹簧在卡止部上所产生的张推反弹力将U形挂钩的转轴杆体轴向外推,达到钩扣部退出钩孔的自动开锁动作。 0014 所述的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钩扣件的拉扣部扣合。
15、U形挂钩的凹环沟内,该拉扣部相对该凹环沟,形成有一U形扣口,通过U形扣口摆入凹环沟内的夹扣动作,牢固限定U形挂钩外移的让钩扣部维持钩孔内,达到良好的上锁强度。 0015 所述的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对号锁件的操作部显露在锁本体的操作孔槽位置处,该操作部形成为一封闭操作孔槽的外弧按键形体,对号掣动组的字说 明 书CN 202148736 UCN 202148740 U 3/5页5轮正确对号时,使用者将以单手押按该操作部的内推动作来完成开锁,符合单手操作开锁的方便性。 0016 所述的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锁心组的心轴凸伸在钩扣件受推部的一边,该心轴为一半圆杆形体,。
16、且常态使心轴的平侧面贴近钩扣件的受推部;钥匙插入钥匙孔转动心轴时,该平侧面九十度转离受推部的动作,即能由心轴外缘将受推部挤推造成拉扣部外摆离开U形挂钩的凹环槽,省力且轻易的完成钥匙开锁操作。 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分解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打开盖体时的内部构造平面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号开锁的动作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完成对号开锁时的构造状态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乱码上锁时的动作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钥匙开锁时的开锁前状态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实用新。
17、型使用钥匙时的开锁动作示意图; 0025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完成钥匙开锁时的构造状态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锁本体10;锁壳座10A;盖体10B;组装空间11;钩孔12;安装槽13;枢设杆14;摆动空间15;操作孔槽16;承杆槽孔17;对号掣动组20;掣杆21;掣套22;字轮23;掣动部24;第一弹簧25;U形挂钩30;转轴杆体31;钩扣部32;凹环槽33;卡止部34;第三弹簧35;钩扣件40;枢孔41;受推部42;拉扣部43;U形扣口430;第二弹簧44;对号开锁件50;枢设孔51;压推部52;操作部53;下凸块54;锁心组60;钥匙孔61;心轴62;平侧面620;外缘621;钥匙7。
18、0。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一种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如图1、图2、图3,包括: 0028 一锁本体10,是由相对形体的一锁壳座10A及一盖体10B相互结合构成,内部至少形成有一组装空间11,一形成组装空间11前缘与外界相通的钩孔12,一形成组装空间11侧缘的安装槽13,一形成在安装槽13前缘,具有枢设杆14的摆动空间15,一形成在摆动空间15侧缘与外界相通的操作孔槽16,一形成在摆动空间15前缘与外界相通的承杆槽孔17; 0029 一对号掣动组20,是设在锁本体10的组装空间11位置上,至少具有一掣 杆21,该掣杆21上套设有多个掣套22,该每一掣套22上各组设有一可显露出锁本体10。
19、外部拨转的字轮23,且该掣杆21一端还具有一掣动部24,该掣动部24内缘掣杆21上并设一受力在掣套22上的第一弹簧25; 0030 一U形挂钩30,一端形成为一转轴杆体31,另一端构成为一可嵌入锁本体10钩孔12内的钩扣部32;该转轴杆体31是置设在锁本体10的承杆槽孔17内,近端部处设有凹环沟33; 0031 一钩扣件40,是由一枢孔41枢设在锁本体10摆动空间15的枢设杆14上,该枢说 明 书CN 202148736 UCN 202148740 U 4/5页6孔4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受推部42及一拉扣部43,且该受推部42的一端还由一第二弹簧44的张推,使拉扣部43常态扣合在U形挂钩30。
20、的凹环沟33内,限定U形挂钩30的钩扣部32从锁本体10的钩孔12退出; 0032 一对号开锁件50,是与钩扣件40重迭的由一枢设孔51枢设在锁本体10摆动空间15的枢设杆14上,该枢设孔5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靠触在对号掣动组20掣动部24上的压推部52及一显露在锁本体10操作孔槽16处的操作部53,且该压推部52与操作部53间,相对钩扣件40的拉扣部43还具有一可推动钩扣件40旋摆的下凸块54; 0033 一锁心组60,是设在锁本体10的安装槽13内,具有一显露出锁本体10的钥匙孔61,及一凸伸在钩扣件40受推部42一边,可由钥匙孔61插入钥匙操作旋转拨推受推部42,造成钩扣件40旋摆心轴。
21、62; 0034 如图3、图4,对号掣动组20字轮23正确对号时,利用掣杆21允许轴向运动的使掣动部24不挡止对号开锁件50的压推部52对掣杆21作下推动作,如此,仅须由锁本体10外部对对号开锁件50的操作部53进行押入操作,该钩扣件40的拉扣部43即会被对号开锁件50的下凸块54拨推离开U形挂钩30的凹环槽33,使钩扣部32可上移退出钩孔12完成开锁动作;如图5,且只要停止对号开锁件50操作部53的押入出力,即可通过对号掣动组20掣杆21上第一弹簧25将掣动部24回推时一并顶推对号开锁件50的压推部52,造成操作部53自动回位,而U形挂钩30仍可处在开锁状态,任何时候,如图6,无论对号掣动组。
22、20的字轮23是否正确对号(所谓乱码的状态下),皆允许U形挂钩30的钩扣部32重新嵌入钩孔12内,如图3、图6,凭借第二弹簧44对钩扣件40受推部42的张推力,促使拉扣部43再次扣合在U形挂钩30的凹环槽33内,完成开锁后重新上锁;若欲使用钥匙开锁,如图7、图8,则钥匙70插入锁心组60的钥匙孔61内操作心轴62旋转,该钩扣件40的受推部42被心轴62驱 动后的钩扣件40旋摆动作,即可由拉扣部43退出U形挂钩30的凹环槽33,使钩扣部32能作上移退出钩孔12完成钥匙开锁动作,此时,即使将钥匙回转后取出,如图9,U形挂钩30仍还会维持在开锁状态,随时不用钥匙的帮助,如图3、图6,可操作U形挂钩3。
23、0嵌入钩孔12内来完成钥匙开锁后的重新上锁;整体构件组合,除具有结构简单的效益外,如图4,对号开锁由对号开锁件50的操作部53在锁本体10外部押按来完成,甚符人体工学的操作方便性,如图6,而乱码可上锁的性能,更可在上锁时省略检查字轮是否已正确对号的步骤,显着增加上锁操作的便利性。 0035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图3,该U形挂钩30的转轴杆体31置设在锁本体10的承杆槽孔17内,该转轴杆体31上具有一个以上径向外凸的卡止部34,且该承杆槽孔17内还具有一套设在转轴杆体31上被卡止部34压缩的第三弹簧35;如图4、图8,钩扣件40的拉扣部43离开U形挂钩30的凹环沟33时,即能凭借第三弹。
24、簧35在卡止部34上所产生的张推反弹力将U形挂钩30的转轴杆体31轴向外推,达到钩扣部32退出钩孔12的自动开锁动作。 0036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图3,该钩扣件40的拉扣部43扣合U形挂钩30的凹环沟33内,该拉扣部43相对该凹环沟33,形成有一U形扣口430,通过U形扣口430摆入凹环沟33内的夹扣动作,牢固限定U形挂钩30外移的让钩扣部32维持钩孔12内,达到良好的上锁强度。 0037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图3,该对号锁件50的操作部53显露在锁本体10说 明 书CN 202148736 UCN 202148740 U 5/5页7的操作孔槽16位置处,该操作部53形。
25、成为一封闭操作孔槽16的外弧按键形体,对号掣动组20的字轮23正确对号时,如图4,使用者将以单手押按该操作部53的内推动作来完成开锁,符合单手操作开锁的方便性。 0038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图3,该锁心组60的心轴62凸伸在钩扣件40受推部42的一边,该心轴62为一半圆杆形体,且常态使心轴62的平侧面620贴近钩扣件40的受推部42;如图7、图8,钥匙70插入钥匙孔61转动心轴62时,该平侧面620九十度转离受推部42的动作,即能由心轴62外缘621将受推部42挤推造成拉扣部43外摆离开U形挂钩30的凹环槽33,省力且轻易的完成钥匙70开锁操作。 0039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说明书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202148736 UCN 202148740 U 1/9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48736 UCN 202148740 U 2/9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48736 UCN 202148740 U 3/9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4873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