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保温墙体.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854818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39952.0

申请日:

2015.12.14

公开号:

CN205242689U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04; E04B1/76; E04B1/88

主分类号:

E04B2/04

申请人:

中山市诚盛建材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照明; 郭伟佳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沙港公路边(英华五金厂后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代理人:

胡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墙体,包括相外叶墙和内叶墙,外叶墙由外叶墙组合单元砌筑而成,内叶墙由内叶墙组合单元砌筑而成,每个外叶墙组合单元包括外叶墙顺砖组件,上下相邻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相互错开,每个内叶墙组合单元包括内叶墙顺砖组件,上下相邻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相互错开,在外叶墙组合单元和内叶墙组合单元之间设有由保温砖砌筑而成的中心墙,中心墙由中心墙组合单元砌筑而成,每个中心墙组合单元包括保温砖组件,在每个外叶墙组合单元最上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上设有用于将其与中心墙组合单元最上层的保温砖组件以及内叶墙组合单元最上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横向连接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隔热保温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并保持间
隔的外叶墙(1)和内叶墙(2),所述的外叶墙(1)由若干层的外叶
墙组合单元(11)砌筑而成,所述的内叶墙(2)由若干层的内叶墙
组合单元(21)砌筑而成,每一个外叶墙组合单元(11)包括若干层
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上下相邻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相
互错开设置,每一个内叶墙组合单元(21)包括若干层的内叶墙顺砖
组件(211),上下相邻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相互错开设置,
在外叶墙组合单元(11)和内叶墙组合单元(21)之间的间隔内设有
由若干块保温砖砌筑而成的中心墙(3),所述的中心墙(3)由中心
墙组合单元(31)砌筑而成,每一个中心墙组合单元(31)包括若干层
的保温砖组件(311),在每个外叶墙组合单元(11)最上层的外叶墙顺
砖组件(111)上设有用于将其与中心墙组合单元(31)最上层的保
温砖组件(311)以及内叶墙组合单元(21)最上层的内叶墙顺砖组
件(211)横向连接的连接组件(4),所述的连接组件(4)为砖砌体
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的一侧面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或内叶墙
组合单元(21)相贴,另一侧面与内叶墙组合单元(21)或外叶墙组
合单元(11)形成第三间隙(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设在外叶墙组合单元(11)和内叶墙组合单
元(21)的中间,所述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的一侧面与外叶墙组
合单元(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6),另一侧面与内叶墙组合单元(21)
之间形成第二间隙(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三间隙(10)内设有铝箔(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一间隙(6)和/或第二间隙(7)内设有铝箔(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墙体的底部设有承托外叶墙(1)、内叶墙(2)和中心墙
(3)的底部垫层组件(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保温砖组件(311)采用泡沫混凝土保温块或加气混凝土
保温块或泡沫玻璃保温块或泡沫陶瓷保温块或轻集料混凝土保温块
或珍珠岩保温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墙体还包括设在墙体两端的用于封闭外叶墙(1)与内叶
墙(2)之间的开口的封闭墙(5),所述的封闭墙(5)由若干层封闭
砖(51)向上砌筑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外叶墙(1)和内叶墙(2)的侧面与中间的中心墙(3)的两侧面
分别相贴,或者在相邻二者间点粘砂浆。

说明书

一种隔热保温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隔热墙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夹芯保温墙体一般由内、外两叶砌筑而成的墙体,中间加保温层构成,为了增强内外叶墙的稳定性,需要制作拉结钢筋网片或拉结钢筋穿过保温层,钢筋的两端(一般带有有弯钩)砌筑在内、外叶墙内。这类墙体结构新颖、节能保温,但是这类墙体具有如下的缺陷:内外叶墙的连接主要靠拉结钢筋网片或拉结钢筋连接,为了内外叶墙的牢固连接,钢筋的使用量较大,成本高昂,另外钢筋比较容易腐蚀劣化甚至失效,对内外叶墙的牢固连接造成影响,再者,钢筋穿过保温层并且两端砌筑内、外叶墙里,由于钢筋的导热能力强,钢筋成为了传递热量的热桥,对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仅靠钢筋连接内外叶墙组成的复合墙体其稳定性和抗震性较差。

目前,也有人采用空斗墙的结构来获得保温隔热的效果。空斗墙是用砖侧砌或平、侧交替砌筑成的空心墙体,内部形成具有若干空腔。但是空斗墙也有如下的不足:用砖平、侧交替砌筑导致连接内墙与外墙的砖非常多,热量通过这些砖传递,导致隔热保温的效果仍然不够优良;另外由于内部存在大量砌筑围合而成空腔,空斗墙的抗震性能较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热保温效果好的隔热保温墙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并保持间隔的外叶墙1和内叶墙2,所述的外叶墙1由若干层的外叶墙组合单元11砌筑而成,所述的内叶墙2由若干层的内叶墙组合单元21砌筑而成,每一个外叶墙组合单元11包括若干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上下相邻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相互错开设置,每一个内叶墙组合单元21包括若干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上下相邻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相互错开设置,在外叶墙组合单元11和内叶墙组合单元21之间的间隔内设有由若干块保温砖砌筑而成的中心墙3,所述的中心墙3由中心墙组合单元31砌筑而成,每一个中心墙组合单元31包括若干层的保温砖组件311,在每个外叶墙组合单元11最上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上设有用于将其与中心墙组合单元31最上层的保温砖组件311以及内叶墙组合单元21最上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横向连接的连接组件4,所述的连接组件4为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

如上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的一侧面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或内叶墙组合单元21相贴,另一侧面与内叶墙组合单元21或外叶墙组合单元11形成第三间隙10。

如上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设在外叶墙组合单元11和内叶墙组合单元21的中间,所述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的一侧面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6,另一侧面与内叶墙组合单元21之间形成第二间隙7。

如上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间隙10内设有铝箔8。

如上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间隙6和/或第二间隙7内设有铝箔8。

如上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的底部设有承托外叶墙1、内叶墙2和中心墙3的底部垫层组件9。

如上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砖组件311采用泡沫混凝土保温块或加气混凝土保温块或泡沫玻璃保温块或泡沫陶瓷保温块或轻集料混凝土保温块或珍珠岩保温块。

如上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还包括设在墙体两端的用于封闭外叶墙1与内叶墙2之间的开口的封闭墙5,所述的封闭墙5由若干层封闭砖51向上砌筑而成。

如上所述的隔热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叶墙1和内叶墙2的侧面与中间的中心墙3的两侧面分别相贴,或者在相邻二者间点粘砂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外叶墙组合单元和内叶墙组合单元之间的间隔内由若干层的保温砖组件砌筑而成的中心墙组合单元,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而外叶墙组合单元、内叶墙组合单元和中心墙每隔一定高度设有横向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为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不再需要采用耐久性差的钢筋穿过保温层来连接内、外叶墙的繁琐工序,从而在较少施工工序基础上达到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而且减少钢筋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外叶墙组合单元、中心墙组合单元和内叶墙组合单元三者相贴,或者在相邻的二者间点粘砂浆,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墙体稳定性更好。

3、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墙两侧面与外叶墙组合单元侧面和/或内叶墙组合单元侧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空气层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因此,复合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的热桥仅为每隔一定高度设置的横向连接组件,连接组件是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所占墙体比例较少,因此本复合墙体比空斗墙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更好。

5、本实用新型由内叶墙、中心墙、外叶墙及横向的连接组件组合而成,墙体的稳定性和强度远高于现有的夹心保温墙体和空斗墙体。

6、本实用新型除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外,由于中心墙为轻质多孔保温材料,因此尚具有优良的隔音能力。

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砌筑简单,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隔热保温墙体,包括相互平行并保持间隔的外叶墙1和内叶墙2,以及设置在外叶墙1和内叶墙2中间的中心墙3,所述的外叶墙1由若干层的外叶墙组合单元11砌筑而成,所述的内叶墙2由若干层的内叶墙组合单元21砌筑而成,每一个外叶墙组合单元11包括若干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每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由砌筑砂浆连接,上下相邻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相互错开设置,每一个内叶墙组合单元21包括若干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每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由砌筑砂浆连接,上下相邻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相互错开设置,在外叶墙组合单元11和内叶墙组合单元21之间的间隔内设有中心墙3,中心墙3由中心墙组合单元31砌筑而成,每一个中心墙组合单元31包括若干层的保温砖组件311,每层保温砖组件311由砌筑砂浆连接,在每个外叶墙组合单元11最上一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上设有用于将其与中心墙组合单元31最上层的保温砖组件311以及内叶墙组合单元21最上一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横向连接的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为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砖砌体下表面通过砌筑砂浆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内叶墙组合单元21和中心墙组合单元31连接,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上表面通过砌筑砂浆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内叶墙组合单元21和中心墙组合单元31连接,砂浆带或混凝土带内一般设有钢筋。所述的墙体还包括设在墙体两端的用于封闭外叶墙1与内叶墙2之间的开口的封闭墙5,所述的封闭墙5由若干层封闭砖51向上砌筑而成。外叶墙组合单元11和内叶墙组合单元21之间的间隔内由若干层的保温砖组件311砌筑而成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同时外叶墙组合单元11、内叶墙组合单元21和中心墙组合单元31每隔一定高度设有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的连接组件4,不再需要采用耐久性差的钢筋穿过保温层来连接内、外叶墙的繁琐工序,从而在较少施工工序基础上达到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而且减少钢筋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的一侧面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相贴,另一侧面与内叶墙组合单元21形成第三间隙10,或者所述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的一侧面与内叶墙组合单元21相贴,另一侧面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形成所述的第三间隙10。中心墙组合单元31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或内叶墙组合单元21相贴,能够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三间隙10内设有与中心墙3或外叶墙1或内叶墙2侧面相贴的铝箔8。空气间隙与铝箔8配合,铝箔8能够更好地反射热量,使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更好。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墙体的底部设有承托外叶墙1和内叶墙2和中心墙3的底部垫层组件9,底部垫层组件9为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

每个外叶墙组合单元11、内叶墙组合单元21和中心墙组合单元31最上面由连接组件4连接,连接组件4所占比例不多,同时中心墙3保温效果较好,因此,本实用新型比空斗墙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更好。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隔热保温墙体,包括相互平行并保持间隔的外叶墙1和内叶墙2,以及设置在外叶墙1和内叶墙2中间的中心墙3,所述的外叶墙1由若干层的外叶墙组合单元11砌筑而成,所述的内叶墙2由若干层的内叶墙组合单元21砌筑而成,每一个外叶墙组合单元11包括若干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每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由砌筑砂浆连接,上下相邻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相互错开设置,每一个内叶墙组合单元21包括若干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每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由砌筑砂浆连接,上下相邻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相互错开设置,在外叶墙组合单元11和内叶墙组合单元21之间的间隔内砌筑有中心墙3,中心墙3由中心墙组合单元31砌筑而成,每一个中心墙组合单元31包括若干层的保温砖组件311,每层保温砖组件311由砌筑砂浆连接,在每个外叶墙组合单元11最上一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111上设有用于将其与中心墙组合单元31最上层的保温砖组件311以及内叶墙组合单元21最上一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211横向连接的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为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砖砌体下表面通过砌筑砂浆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内叶墙组合单元21和中心墙组合单元31连接,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上表面通过砌筑砂浆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内叶墙组合单元21和中心墙组合单元31连接,砂浆带或混凝土带内一般设有钢筋。所述的墙体还包括设在墙体两端的用于封闭外叶墙1与内叶墙2之间的开口的封闭墙5,所述的封闭墙5由若干层封闭砖51向上砌筑而成。中心墙组合单元31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同时外叶墙组合单元11、内叶墙组合单元21和中心墙组合单元31每隔一定高度设有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的连接组件4,不再需要采用耐久性差的钢筋穿过保温层连接内、外叶墙的繁琐工序,从而在较少施工工序基础上达到更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而且减少钢筋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所述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设在外叶墙组合单元11和内叶墙组合单元21的中间,所述的中心墙组合单元31的一侧面与外叶墙组合单元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6,另一侧面与内叶墙组合单元21之间形成第二间隙7。第一间隙6和第二间隙7为空气层,起到保温隔热的良好效果,也可以在该空气层内点洒若干砂浆点用于连接中心墙组合单元31、内叶墙组合单元21和外叶墙组合单元11,使三者连接定位得更牢固。

所述的第一间隙6和/或第二间隙7内设有与中心墙3或外叶墙1或内叶墙侧面相贴的铝箔8。空气间隙与铝箔8配合,铝箔8能够更好地反射热量,使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更好。

所述的墙体的底部设有承托外叶墙1和内叶墙2和中心墙3的底部垫层组件9,底部垫层组件9为砖砌体或砂浆带或混凝土带。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外叶墙1和内叶墙2的侧面与中间的中心墙3两侧面分别相贴,或者在相邻二者间点粘砂浆,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墙体稳定性更好。

保温砖组件311一般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如泡沫混凝土保温块、加气混凝土保温块、泡沫玻璃保温块、泡沫陶瓷保温块、轻集料混凝土保温块、珍珠岩保温块等等。

外叶墙顺砖组件111和内叶墙顺砖组件211一般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如混凝土实心砖(砌块)、陶粒混凝土砖(砌块)、淤泥烧结砖(砌块)、粉煤灰烧结砖(砌块)、页岩烧结砖(砌块)、蒸压粉煤灰砖(砌块)等等。

一种隔热保温墙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隔热保温墙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隔热保温墙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隔热保温墙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隔热保温墙体.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墙体,包括相外叶墙和内叶墙,外叶墙由外叶墙组合单元砌筑而成,内叶墙由内叶墙组合单元砌筑而成,每个外叶墙组合单元包括外叶墙顺砖组件,上下相邻层的外叶墙顺砖组件相互错开,每个内叶墙组合单元包括内叶墙顺砖组件,上下相邻层的内叶墙顺砖组件相互错开,在外叶墙组合单元和内叶墙组合单元之间设有由保温砖砌筑而成的中心墙,中心墙由中心墙组合单元砌筑而成,每个中心墙组合单元包括保温砖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