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透水型塑胶及应用该塑胶的路面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透水型塑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塑胶路面具有摩擦系数高,缓冲能力强的特点,从而被广泛的应用在跑道、小区路
面或者人形甬道等路面上。公开号为CN20520561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塑胶跑
道,在底层设置集水槽,通过集水槽内的排水孔将水快速排走。但是集水槽顶部的基层和面
层也需要有较好的透水性,否则水不但不易快速渗透,还会在地面流动冲刷形成面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透水型塑胶,透水性能好,雨水不易在环保
透水型塑胶表面积存流动,减少面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透水型塑胶,
包括底层和面层,面层上设有若干孔隙,底层为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橡胶颗粒相互粘结而
成,且橡胶颗粒之间构成透水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的水可以通过空隙进入透水间隙内并渗透到地下。
所以当下雨时,环保透水型塑胶可以快速的渗水,防止路面积水或雨水的冲刷形成面源污
染,并且渗入地下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源。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本方案的环保透水型
塑胶可应用于塑胶跑道的铺设,使得雨后的跑道更易变干,不易出现路面积水的现象,更快
的供人们使用。并且这种环保透水型塑胶因为本身具有较多的空隙,使得环保透水型塑胶
的形变能力较强,缓冲能力强。更适合用作铺设塑胶跑道。本方案的环保透水型塑胶还可用
于铺设小区路面,马路两侧的甬道等处。
优选的,面层为EPDM颗粒粘结而成,且相邻EPDM颗粒之间构成孔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EPDM颗粒相互粘结之间产生的空隙,多且分布较密,并且
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持力。
优选的,构成面层的EPDM颗粒的大小小于橡胶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EPDM颗粒的体积较小,橡胶颗粒之间形成的透水间
隙相对较大,所以部分EPDM颗粒在粘结在底层上时,会浸入到底层的透水间隙中,使得面层
与底层之间的粘结强度更高。
并且构成面层的体积较小的EPDM颗粒在受力时更易压动底层发生形变,使得环保
透水型塑胶的缓冲性能更强。
优选的,EPDM颗粒外包裹有色浆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层的磨损最快,本方案的色浆不但可以美化面层,还可
以减缓面层的老化,并且保护面层使得面层不易被磨损。
优选的,面层的厚度为2mm~4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层起到保护底层,增加环保透水型塑胶表面摩擦力的
作用,所以面层的厚度不易过后,否则会影响环保透水型塑胶的缓冲性能。
优选的,底层的厚度为15mm~2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层主要在环保透水型塑胶受力时发生形变,从而起到
缓冲的作用,所以底层的厚度要更厚一些。若底层过厚则使得环保透水型塑胶过于容易的
发生形变,会妨碍路面的正常使用,所以本方案中底层的厚度为15mm~25mm。
优选的,部分EPDM颗粒之间粘结成颗粒团,每个颗粒团的EPDM颗粒的数量至少为5
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颗粒团的体积较大,面层上均匀分布有颗粒团,不但可以
增加面层的强度,还可以使得面层的摩擦系数增高。并且下雨时可以起到阻碍雨水流动的
作用,进一步防止雨水冲刷造成面源污染。
优选的,底层包括大颗粒层和小颗粒层,构成大颗粒层的橡胶颗粒大于构成消颗
粒层的橡胶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颗粒较大的橡胶颗粒之间构成的透水间隙较大,在刮涂
面层时,更多的EPDM颗粒会填入较大的透水间隙内,从而使得面层与底层之间的粘结面积
更大,粘结强度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路面结构,透水性能好,雨水不易在环
保透水型塑胶表面积存流动,减少面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胶路面结构,包
括基层、底涂层和上述任意方案中的环保透水型塑胶,基层为透水混凝土制成,底涂层为防
水胶构成,并将环保透水型塑胶粘结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塑胶路面可以应用于运动场、马路甬道、儿童活动
区、小区休闲区等路面的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表示环保透水型塑胶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表示实施例一中面层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表示EPDM颗粒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表示颗粒团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表示底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表示塑胶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层;11、橡胶颗粒;12、透水间隙;13、大颗粒层;14、小颗粒层;2、面
层;21、空隙;22、EPDM颗粒;23、色浆层;24、颗粒团;3、基层;4、底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透水型塑胶,包括底层1和面层2,底层2由橡胶颗粒11组成。
橡胶颗粒11的形状不规则,且大小均不相同。
将橡胶颗粒11和胶黏剂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时间为10±2min。并且在5min时
加入固化剂。最后将搅拌机中的浆装物倒出,静置等待便可得到底层。由于橡胶颗粒11形状
不规则,大小不同,使得橡胶颗粒11之间在底层1凝固成型后形成若干透水间隙12。
结合图2,面层2由EPDM颗粒22构成,EPDM颗粒22的体积小于橡胶颗粒11的体积。且
EPDM颗粒22之间具有孔隙21。
EPDM颗粒22刮涂在底层1上时,体积较小的EPDM颗粒22浸入橡胶颗粒11之间,使得
面层2与底层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更好的保护底层1。构成底层1的橡胶颗粒11体积
较大,并且透水间隙12较大,使得底层1的弹性更好,缓冲能力更强。
当雨水落在面层2上时,会顺着面层2上密布的空隙21渗透到底层1内,再通过透水
间隙12继续向地下渗透。使得环保透水型塑胶不但弹性好,透水性也好。
如图3所示,先将EPDM颗粒22、胶黏剂和色浆分别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并得到包裹
有色浆层23的EPDM颗粒22,因为色浆层23内还有胶黏剂,所以将EPDM颗粒22刮涂在底层1上
粘结强度更高。色浆层23还可以起到保护EPDM颗粒22的作用。
结合图2与图4,EPDM颗粒22在搅拌机内的搅拌时间为5~8min,部分EPDM颗粒22之
间粘结成一个整体,EPDM颗粒22的个数不少于5个的为颗粒团24。颗粒团24靠色浆层23粘结
在一起。颗粒团24体积较大,与未形成颗粒团24的EPDM颗粒均匀分布,使得面层2的表面凹
凸不平,摩擦力更大。可以阻止雨水在面层2上冲刷流动,减缓面源污染。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一种环保透水型塑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层1包括橡胶颗粒11
较大的大颗粒层13,还有橡胶颗粒11较小的小颗粒层14。颗粒较大的橡胶颗粒11之间构成
的透水间隙12较大,在刮涂面层2时,更多的EPDM颗粒22会填入较大的透水间隙12内,从而
使得面层2与底层1之间的粘结面积更大,粘结强度更强。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一种塑胶路面,包括基层3和上述任意方案中的环保透水型塑胶。基层
3表面设有底涂层4,底涂层4为防水胶或者透水水泥。基层3为透水混凝土。
当雨水从环保透水型塑胶上渗透下来时,可以继续向基层3和地下渗透,使得塑胶
路面的渗水能力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