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851656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67344.4

申请日:

2014.05.23

公开号:

CN203890908U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1F 9/00申请日:20140523授权公告日:20141022终止日期:20160523|||授权

IPC分类号:

E01F9/00; E01F9/012; G05B19/042

主分类号:

E01F9/00

申请人:

昆明兰特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康峰

地址:

6501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马街小渔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代理人:

徐玲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便携式交通警示器上的微处理器、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蓄电池、扬声器、警示灯,且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扬声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蓄电池、警示灯与电源开关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与其它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信号连接。当有车辆驶来并意外触碰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时,碰撞检测器工作,并将碰撞信号送至微处理器处理后,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事故现场处理、救援人员有车辆驶来即刻避险,防止次生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便携式交通警示器上的微处理器、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蓄电池、扬声器、警示灯,且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扬声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蓄电池、警示灯与电源开关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与其它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信号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包括其上带警示灯、其内带纵向通孔的立柱,设于立柱下方的其内带空腔,其上带横向通孔,其表面带凹槽的球状底座,其中,球状底座表面的凹槽包括安装雷达检测探头的至少二个凹槽,安装音视屏摄像头的至少二个凹槽,分别安装扬声器、无线发射器的一个凹槽,并在各凹槽内侧设置横向通孔,以便连接雷达检测探头、音视屏摄像头、扬声器、无线发射器的各导线穿过通孔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底座内的空腔至少设置一个。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底座底部设置配重。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底座上和立柱顶部表面设置太阳能光伏充电板,该太阳能光伏充电板通过导线与安装在球状底座空腔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闪烁红灯,以及设置于立柱表面的白色与蓝色相间,或者黄色与红色相间的LED灯,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包括第二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扩展接口、第二电源开关、第二蓄电池、第二警示灯,且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扩展接口、第二电源开关与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二蓄电池、第二警示灯与第二电源开关电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属于道路交通安全警示设施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道路交通中使用的防护警示装置,大多为标有红色和白色或黄色条或反光条的倒锥体或圆柱体警示器,或者其顶部带警示灯的锥体或圆柱体警示器。由于这些警示器的功能过于简单,只能作为近距离防护警示,无法对车辆进行远距离主动警示和报警,尤其在恶劣天气、夜间或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时,会因近距离警示、报警存在的滞后而引发次生交通事故,直接危害现场人员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以便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可通过放置在距离事故现场安全范围之外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器发出的声、光报警,主动提示其它车辆驾驶员此处有事故发生,同时也提醒事故现场救援人员有车辆驶来,以避免次生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这样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便携式交通警示器上的微处理器、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蓄电池、扬声器、警示灯,且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扬声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蓄电池、警示灯与电源开关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与其它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信号连接。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放置在距离事故现场安全范围之外的地方,开启电源使微处理器工作,让警示灯闪烁,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发出有交通事故发生的信号,以提示近处或远处其它车辆驾驶员此处发生了事故,采取有效措施避让;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发送信号,通知救援人员发生了交通事故,速来处理;同时当有车辆驶来并意外触碰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时,碰撞检测器工作,并将碰撞信号送至微处理器处理后,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事故现场处理、救援人员有车辆驶来即刻避险,防止次生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所述微处理器W1的1、2、3、5、6脚与无线信号发射器FS相连,7、8脚分别与三极管Q1、Q2基极相连,三极管Q1、Q2集电极与警示灯J3相连,三极管Q1、Q2发射极接地,微处理器的13脚与碰撞检测器E1相连,9、10、11脚分别与三极管Q3、Q4、Q5基极相连,三极管Q3、Q4、Q5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线圈B1、B2、B3相连,三极管Q3、Q4、Q5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线圈B1与杨声器J5相连,继电器线圈B2、B3分别与扩展接口J6、J7相连,微处理器的14、15脚与功能开关J4相连。
所述电源开关J1输入端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与充电器或者太阳能光伏充电板相连,充电器与市电相连,电源开关J1输出端与稳压管W2相连,以提高稳定的3.3伏工作电压。
所述扩展接口J6可与音视频收录器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通过音视频收录器,如摄像机等采集、收录事故现场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中,为处理交通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所述扩展接口J7可与雷达检测探头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将雷达检测探头获取的其它车辆接近的信号送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扬声器主动发出警报,提示事故现场人员有车驶来,以及时撤离避让,有效防范次生交通事故的发生。
所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包括其上带警示灯、其内带纵向通孔的立柱,设于立柱下方的其内带空腔,其上带横向通孔,其表面带凹槽的球状底座,其中,球状底座表面的凹槽包括安装雷达检测探头的至少二个凹槽,安装音视屏摄像头的至少二个凹槽,分别安装扬声器、无线发射器的一个凹槽,并在各凹槽内侧设置横向通孔,以便连接雷达检测探头、音视屏摄像头、扬声器、无线发射器的各导线穿过通孔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球状底座内的空腔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安装主控制器等电子、电器元件以及电池。
所述球状底座底部设置配重,用于固定球状底座。
所述球状底座上和立柱顶部表面设置太阳能光伏充电板,该太阳能光伏充电板通过导线与安装在球状底座空腔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相连,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从而利用太阳能供电。
所述警示灯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闪烁红灯,以及设置于立柱表面的白色与蓝色相间,或者黄色与红色相间的LED灯,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以便灯亮发出警示。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包括第二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扩展接口、第二电源开关、第二蓄电池、第二警示灯,且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扩展接口、第二电源开关与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二蓄电池、第二警示灯与第二电源开关电连接,该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为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W3的1、2、3、5、6脚与无线信号接收器JS相连,7、8脚分别与三极管Q11、Q12基极相连,三极管Q11、Q12集电极与第二警示灯J12相连,三极管Q11、Q12发射极接地,第二微处理器W3的10、11脚分别与三极管Q13、Q14基极相连,三极管Q13、Q14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线圈B11、B12相连,三极管Q13、Q14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线圈B11、B12分别与第二扩展接口J13、J14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放置在距离事故现场安全范围之外的地方,开启电源使微处理器工作,让警示灯闪烁,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发出有交通事故发生的信号,以提示近处或远处其它车辆驾驶员此处发生了事故,采取有效措施避让;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发送信号,警示现场发生了交通事故,救援人员速来处理;同时当有车辆驶来并意外触碰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时,碰撞检测器工作,并将碰撞信号送微处理器处理后,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事故现场处理、救援人员有车辆驶来即刻避险,防止次生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扩展接口与音视频收录器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通过音视频收录器,如摄像机等采集、收录事故现场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中,为处理交通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扩展接口与雷达检测探头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将雷达检测探头获取的其它车辆接近的信号送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扬声器主动发出警报,提示事故现场人员有车驶来,以及时撤离避让,有效防范次生交通事故的发生。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安全预防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电路图;
图3为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方框图;
图4为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电路图;
图5为便携式交通警示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便携式交通警示器上的微处理器A9、碰撞检测器A8、无线信号发射器A13、扩展接口A10、A11、电源开关A6、蓄电池A4、扬声器A12、警示灯A7,且碰撞检测器A8、无线信号发射器A13、扩展接口A10、A11、电源开关A6、扬声器A12与微处理器A9电连接,蓄电池A4、警示灯A7与电源开关A6电连接,警示灯A7与电源开关A6之间设有警示灯开关A5,无线信号发射器A13与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或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A9为8051C CPU,如图1;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包括第二微处理器A17、无线信号接收器A16、第二扩展接口A14、第二电源开关A18、第二蓄电池A19、第二警示灯A15,且无线信号接收器A16、第二扩展接口A14、第二电源开关18与第二微处理器A17电连接,第二蓄电池A19、第二警示灯A15与第二电源开关A18电连接,如图3,该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为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
所述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的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的微处理器W1的1、2、3、5、6脚与无线信号发射器FS相连,7、8脚分别与三极管Q1、Q2基极相连,三极管Q1、Q2集电极与警示灯J3相连,三极管Q1、Q2发射极接地,微处理器的13脚与碰撞检测器E1相连,9、10、11脚分别与三极管Q3、Q4、Q5基极相连,三极管Q3、Q4、Q5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线圈B1、B2、B3相连,三极管Q3、Q4、Q5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线圈B1与扬声器J5相连,继电器线圈B2、B3分别与扩展接口J6、J7相连,微处理器的14、15脚与功能开关J4相连。所述电源开关J1输入端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与充电器或者太阳能光伏充电板相连,充电器与市电相连,电源开关J1输出端与稳压管W2相连,以提高稳定的3.3伏工作电压。所述扩展接口J6与常规音视频收录器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通过音视频收录器,如摄像机等采集、收录事故现场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中,为处理交通事故提供可靠依据。所述扩展接口J7与常规雷达检测探头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将雷达检测探头获取的其它车辆接近的信号送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扬声器主动发出警报,提示事故现场人员有车驶来,以及时撤离避让,有效防范次生交通事故的发生。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电路如图4所示,其中的第二微处理器W3的1、2、3、5、6脚与无线信号接收器JS相连,7、8脚分别与三极管Q11、Q12基极相连,三极管Q11、Q12集电极与第二警示灯J12相连,三极管Q11、Q12发射极接地,第二微处理器W3的10、11脚分别与三极管Q13、Q14基极相连,三极管Q13、Q14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线圈B11、B12相连,三极管Q13、Q14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线圈B11、B12分别与第二扩展接口J13、J14相连。
所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包括其上带警示灯1、2、其内带纵向通孔20的立柱3,设于立柱3下方的其内带空腔11,其上带横向通孔13,其表面带凹槽的球状底座,其中,球状底座表面的凹槽包括安装雷达检测探头6的至少二个凹槽,安装音视屏摄像头16的至少二个凹槽,分别安装扬声器14、无线发射器9的一个凹槽,并在各凹槽内侧设置横向通孔,以便连接雷达检测探头6、音视屏摄像头16、扬声器14、无线发射器9的各导线穿过通孔与微处理器15电连接。所述球状底座内的空腔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安装微处理器15等电子、电器元件以及电池10。所述球状底座底部设置配重12,用于固定球状底座。所述球状底座上表面设置太阳能光伏充电板8,该太阳能光伏充电板8通过导线与安装在球状底座空腔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相连,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从而利用太阳能供电。所述警示灯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闪烁红灯1,以及设置于立柱表面的白色与蓝色相间,或者黄色与红色相间的LED灯2,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以便灯亮发出警示。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放置在距离事故现场安全范围之外的地方,开启电源使微处理器W1工作,微处理器W1(8051C CPU)通过7、8脚使QI、Q2三级管导通并发出信号,收到信号后LED灯开始交替闪烁,如不需要闪烁可用J2开关关闭闪烁;当有车辆碰撞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而使碰撞检测器E1工作后,通过E1将信号自CPU13脚反馈,CPU收到信号后由10、11脚同时向Q3、Q4三级管发出信号,同时CPU通过1、2、3、5、6脚让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出无线信号给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由Q3输出信号到B1控制蜂鸣器报警;由Q4输出信号到继电器B2,继电器B2和无线信号接收器工作一定时间后关闭。Q3、Q4和信号接收器结束工作后,Q5发信号到B3继电器工作一定时间后关闭。
同时,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收到来自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的信号,通过第二微处理器W3收到信号后经10脚连至Q13控制B11继电器工作一定时间,11脚连至Q14、控制B12继电器工作一定时间后关闭,以提示近处或远处其它车辆驾驶员此处发生了事故,采取有效措施避让;同时警示现场发生了交通事故,速派处理、救援人员来处理。

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090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CN203890908U(21)申请号 201420267344.4(22)申请日 2014.05.23E01F 9/00(2006.01)E01F 9/012(2006.01)G05B 19/042(2006.01)(73)专利权人昆明兰特电子有限公司地址 6501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马街小渔村(72)发明人康峰(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代理人徐玲菊(54) 实用新型名称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便。

2、携式交通警示器上的微处理器、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蓄电池、扬声器、警示灯,且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扬声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蓄电池、警示灯与电源开关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与其它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信号连接。当有车辆驶来并意外触碰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时,碰撞检测器工作,并将碰撞信号送至微处理器处理后,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事故现场处理、救援人员有车辆驶来即刻避险,防止次生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

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0908 UCN 203890908 U1/1页21.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便携式交通警示器上的微处理器、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蓄电池、扬声器、警示灯,且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扬声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蓄电池、警示灯与电源开关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与其它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包括其上带警示灯、其内带纵向通孔的立柱,设于立柱下方的其内带空腔,其上带横向通孔,其表面带凹槽的球状底座,其中,球状底座表。

4、面的凹槽包括安装雷达检测探头的至少二个凹槽,安装音视屏摄像头的至少二个凹槽,分别安装扬声器、无线发射器的一个凹槽,并在各凹槽内侧设置横向通孔,以便连接雷达检测探头、音视屏摄像头、扬声器、无线发射器的各导线穿过通孔与主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底座内的空腔至少设置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底座底部设置配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底座上和立柱顶部表面设置太阳能光伏充电板,该太阳能光伏充电板通过导线与安装在球状底座空腔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相连。

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闪烁红灯,以及设置于立柱表面的白色与蓝色相间,或者黄色与红色相间的LED灯,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包括第二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扩展接口、第二电源开关、第二蓄电池、第二警示灯,且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扩展接口、第二电源开关与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二蓄电池、第二警示灯与第二电源开关电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90908 U1/4页3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6、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属于道路交通安全警示设施控制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目前,在道路交通中使用的防护警示装置,大多为标有红色和白色或黄色条或反光条的倒锥体或圆柱体警示器,或者其顶部带警示灯的锥体或圆柱体警示器。由于这些警示器的功能过于简单,只能作为近距离防护警示,无法对车辆进行远距离主动警示和报警,尤其在恶劣天气、夜间或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时,会因近距离警示、报警存在的滞后而引发次生交通事故,直接危害现场人员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以便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可通过。

7、放置在距离事故现场安全范围之外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器发出的声、光报警,主动提示其它车辆驾驶员此处有事故发生,同时也提醒事故现场救援人员有车辆驶来,以避免次生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这样一种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便携式交通警示器上的微处理器、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蓄电池、扬声器、警示灯,且碰撞检测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扩展接口、电源开关、扬声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蓄电池、警示灯与电源开关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与其它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信号连接。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放置在距离事故现场安全范围之外的地方,开启。

8、电源使微处理器工作,让警示灯闪烁,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发出有交通事故发生的信号,以提示近处或远处其它车辆驾驶员此处发生了事故,采取有效措施避让;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发送信号,通知救援人员发生了交通事故,速来处理;同时当有车辆驶来并意外触碰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时,碰撞检测器工作,并将碰撞信号送至微处理器处理后,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事故现场处理、救援人员有车辆驶来即刻避险,防止次生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0005 所述微处理器W1的1、2、3、5、6脚与无线信号发射器FS相连,7、8脚分别与三极管Q1、Q2基极相连,三极管Q1。

9、、Q2集电极与警示灯J3相连,三极管Q1、Q2发射极接地,微处理器的13脚与碰撞检测器E1相连,9、10、11脚分别与三极管Q3、Q4、Q5基极相连,三极管Q3、Q4、Q5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线圈B1、B2、B3相连,三极管Q3、Q4、Q5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线圈B1与杨声器J5相连,继电器线圈B2、B3分别与扩展接口J6、J7相连,微处理器的14、15脚与功能开关J4相连。0006 所述电源开关J1输入端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与充电器或者太阳能光伏充电板说 明 书CN 203890908 U2/4页4相连,充电器与市电相连,电源开关J1输出端与稳压管W2相连,以提高稳定的3.3伏工作电压。000。

10、7 所述扩展接口J6可与音视频收录器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通过音视频收录器,如摄像机等采集、收录事故现场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中,为处理交通事故提供可靠依据。0008 所述扩展接口J7可与雷达检测探头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将雷达检测探头获取的其它车辆接近的信号送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扬声器主动发出警报,提示事故现场人员有车驶来,以及时撤离避让,有效防范次生交通事故的发生。0009 所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包括其上带警示灯、其内带纵向通孔的立柱,设于立柱下方的其内带空腔,其上带横向通孔,其表面带凹槽的球状底座,其中,球状底座表面的凹槽包括安装雷达检测探头的至少二个凹槽,安装音视屏摄像头的至少二。

11、个凹槽,分别安装扬声器、无线发射器的一个凹槽,并在各凹槽内侧设置横向通孔,以便连接雷达检测探头、音视屏摄像头、扬声器、无线发射器的各导线穿过通孔与主控制器电连接。0010 所述球状底座内的空腔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安装主控制器等电子、电器元件以及电池。0011 所述球状底座底部设置配重,用于固定球状底座。0012 所述球状底座上和立柱顶部表面设置太阳能光伏充电板,该太阳能光伏充电板通过导线与安装在球状底座空腔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相连,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从而利用太阳能供电。0013 所述警示灯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闪烁红灯,以及设置于立柱表面的白色与蓝色相间,或者黄色与红色相间的LED灯。

12、,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以便灯亮发出警示。0014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包括第二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扩展接口、第二电源开关、第二蓄电池、第二警示灯,且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扩展接口、第二电源开关与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二蓄电池、第二警示灯与第二电源开关电连接,该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为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0015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W3的1、2、3、5、6脚与无线信号接收器JS相连,7、8脚分别与三极管Q11、Q12基极相连,三极管Q11、Q12集电极与第二警示灯J12相连,三极管Q11、Q12发射极接地,第二微处理器W3的10、11脚分别与三极管Q13、Q14基极相连。

13、,三极管Q13、Q14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线圈B11、B12相连,三极管Q13、Q14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线圈B11、B12分别与第二扩展接口J13、J14相连。0016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放置在距离事故现场安全范围之外的地方,开启电源使微处理器工作,让警示灯闪烁,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发出有交通事故发生的信号,以提示近处或远处其它车辆驾驶员此处发生了事故,采取有效措施避让;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发送信号,警示现场发生了交通事故,救援人员速来处理;同时当有车辆驶来并意外触碰。

14、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时,碰撞检测器工作,并将碰撞信号送微处理器处理后,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事故现场处理、救援人员有车辆驶来即刻避险,防止次生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0017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扩展接口与音视频收录器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通过音说 明 书CN 203890908 U3/4页5视频收录器,如摄像机等采集、收录事故现场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中,为处理交通事故提供可靠依据。0018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扩展接口与雷达检测探头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将雷达检测探头获取的其它车辆接近的信号送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扬声器主动发出警报,提示事故现场人员有车驶来,以及时撤离避让,有效防范。

15、次生交通事故的发生。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安全预防报警。附图说明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方框图;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电路图;0021 图3为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方框图;0022 图4为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电路图;0023 图5为便携式交通警示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便携式交通警示器上的微处理器A9、碰撞检测器A8、无线信号发射器A13、扩展接口A10、A11、电源开关A6、蓄电池A4、扬声器A12、警示灯A7,且碰撞检测器A8、无线信号发射器A13、扩展接口A1。

16、0、A11、电源开关A6、扬声器A12与微处理器A9电连接,蓄电池A4、警示灯A7与电源开关A6电连接,警示灯A7与电源开关A6之间设有警示灯开关A5,无线信号发射器A13与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或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A9为8051C CPU,如图1;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包括第二微处理器A17、无线信号接收器A16、第二扩展接口A14、第二电源开关A18、第二蓄电池A19、第二警示灯A15,且无线信号接收器A16、第二扩展接口A14、第二电源开关18与第二微处理器A17电连接,第二蓄电池A19、第二警示灯A15与第二电源开关A18电连接,如图3,该无线信。

17、号接收处理器为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0026 所述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的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的微处理器W1的1、2、3、5、6脚与无线信号发射器FS相连,7、8脚分别与三极管Q1、Q2基极相连,三极管Q1、Q2集电极与警示灯J3相连,三极管Q1、Q2发射极接地,微处理器的13脚与碰撞检测器E1相连,9、10、11脚分别与三极管Q3、Q4、Q5基极相连,三极管Q3、Q4、Q5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线圈B1、B2、B3相连,三极管Q3、Q4、Q5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线圈B1与扬声器J5相连,继电器线圈B2、B3分别与扩展接口J6、J7相连,微处理器的14、15脚与功能开关J4相连。

18、。所述电源开关J1输入端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与充电器或者太阳能光伏充电板相连,充电器与市电相连,电源开关J1输出端与稳压管W2相连,以提高稳定的3.3伏工作电压。所述扩展接口J6与常规音视频收录器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通过音视频收录器,如摄像机等采集、收录事故现场数据,并保存到微处理器中,为处理交通事故提供可靠依据。所述扩展接口J7与常规雷达检测探头相连,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将雷达检测探头获取的其它车辆接近的信号送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扬声器主动发出警报,提示事故现场人员有车驶来,以说 明 书CN 203890908 U4/4页6及时撤离避让,有效防范次生交通事故的发生。0027 所述无线信。

19、号接收处理器电路如图4所示,其中的第二微处理器W3的1、2、3、5、6脚与无线信号接收器JS相连,7、8脚分别与三极管Q11、Q12基极相连,三极管Q11、Q12集电极与第二警示灯J12相连,三极管Q11、Q12发射极接地,第二微处理器W3的10、11脚分别与三极管Q13、Q14基极相连,三极管Q13、Q14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线圈B11、B12相连,三极管Q13、Q14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线圈B11、B12分别与第二扩展接口J13、J14相连。0028 所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包括其上带警示灯1、2、其内带纵向通孔20的立柱3,设于立柱3下方的其内带空腔11,其上带横向通孔13,其表面带凹槽的球状。

20、底座,其中,球状底座表面的凹槽包括安装雷达检测探头6的至少二个凹槽,安装音视屏摄像头16的至少二个凹槽,分别安装扬声器14、无线发射器9的一个凹槽,并在各凹槽内侧设置横向通孔,以便连接雷达检测探头6、音视屏摄像头16、扬声器14、无线发射器9的各导线穿过通孔与微处理器15电连接。所述球状底座内的空腔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安装微处理器15等电子、电器元件以及电池10。所述球状底座底部设置配重12,用于固定球状底座。所述球状底座上表面设置太阳能光伏充电板8,该太阳能光伏充电板8通过导线与安装在球状底座空腔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相连,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从而利用太阳能供电。所述警示灯包括设置于。

21、立柱顶部的闪烁红灯1,以及设置于立柱表面的白色与蓝色相间,或者黄色与红色相间的LED灯2,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以便灯亮发出警示。0029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便携式交通警示器放置在距离事故现场安全范围之外的地方,开启电源使微处理器W1工作,微处理器W1(8051C CPU)通过7、8脚使QI、Q2三级管导通并发出信号,收到信号后LED灯开始交替闪烁,如不需要闪烁可用J2开关关闭闪烁;当有车辆碰撞到便携式交通警示器而使碰撞检测器E1工作后,通过E1将信号自CPU13脚反馈,CPU收到信号后由10、11脚同时向Q3、Q4三级管发出信号,同时CPU通过1、2、3、5、6脚让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出无。

22、线信号给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由Q3输出信号到B1控制蜂鸣器报警;由Q4输出信号到继电器B2,继电器B2和无线信号接收器工作一定时间后关闭。Q3、Q4和信号接收器结束工作后,Q5发信号到B3继电器工作一定时间后关闭。0030 同时,其它车辆上的车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器收到来自便携式交通警示多功能控制装置的信号,通过第二微处理器W3收到信号后经10脚连至Q13控制B11继电器工作一定时间,11脚连至Q14、控制B12继电器工作一定时间后关闭,以提示近处或远处其它车辆驾驶员此处发生了事故,采取有效措施避让;同时警示现场发生了交通事故,速派处理、救援人员来处理。说 明 书CN 203890908 U1/4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0908 U2/4页8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0908 U3/4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0908 U4/4页10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0908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