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851566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57643.4

申请日:

2016.10.27

公开号:

CN106498918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17/08申请日:20161027|||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7/08

主分类号:

E02B17/08

申请人:

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敖志刚; 胡超凯; 王敏; 邓颖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武汉大学科技园3S地球信息产业基地三区25#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代理人:

房德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海洋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支撑柱和传动滑轮机构;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柱,且,所述上平台位于所述下平台的上方;所述传动滑轮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上平台连接,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连接;其中,在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传动下,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相对于所述支撑柱进行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本发明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由于下平台在重力的作用下,借助传动滑轮机构使上平台上升或者下降,无需电机驱动升降,能耗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支撑柱和传动滑轮机
构;
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柱,且,所述上平台位于所述下平台的上
方;
所述传动滑轮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上平台连
接,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连接;
其中,在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传动下,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相对于所述支撑柱进
行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上设置有压载
舱;
通过向所述压载舱添加或减少压载物,以调节所述下平台与所述支撑柱之间在垂直方
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物为压载液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包括排液机构;
通过所述排液机构将所述压载液体从所述压载舱中排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机构为压载泵或压
缩空气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滑轮机构包括定滑
轮、动滑轮和传动绳;
所述传动绳的第一端和所述定滑轮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传动绳的第一端
和所述定滑轮均位于所述上平台的上方;
所述传动绳通过所述动滑轮与所述定滑轮连接,所述传动绳的第二端在穿过所述定滑
轮后与所述下平台连接;
所述动滑轮的轴心与所述上平台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
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对所述上平台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对所述下平台进行限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第一支撑
腿;
所述第一支撑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第一支撑腿的支撑面与所述上平台的下表
面相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第二支撑
腿;
所述第二支撑腿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第二支撑腿的支撑面与所述下平台的上
表面相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梯,所述斜梯设置
在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之间。

说明书

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旅游业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海上观光和休闲作为旅游业,受到
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针对海上旅游平台的设计建造,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如
何抵御台风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规的做法是将平台提升至水面以上,以躲避巨浪
和涌流的影响,而,对于平台的升降系统的设计是平台设计建造的难点。

现有的平台的升降系统采用的是齿轮条,并利用电机驱动升降,整个系统不仅设
备复杂,而且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上平台结构复
杂、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支撑柱和传
动滑轮机构;

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柱,且,所述上平台位于所述下平台
的上方;

所述传动滑轮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上平台
连接,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连接;

其中,在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传动下,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相对于所述支撑
柱进行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下平台上设置有压载舱;

通过向所述压载舱添加或减少压载物,以调节所述下平台与所述支撑柱之间在垂
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

优选的,所述压载物为压载液体。

优选的,所述压载舱包括排液机构;

通过所述排液机构将所述压载液体从所述压载舱中排出。

优选的,所述排液机构为压载泵或压缩空气机。

优选的,所述传动滑轮机构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传动绳;

所述传动绳的第一端和所述定滑轮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传动绳的第
一端和所述定滑轮均位于所述上平台的上方;

所述传动绳通过所述动滑轮与所述定滑轮连接,所述传动绳的第二端在穿过所述
定滑轮后与所述下平台连接;

所述动滑轮的轴心与所述上平台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对所述上平台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对所述下平台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第一支撑腿;

所述第一支撑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第一支撑腿的支撑面与所述上平台的
下表面相对。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件为第二支撑腿;

所述第二支撑腿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第二支撑腿的支撑面与所述下平台
的上表面相对。

优选的,还包括斜梯,所述斜梯设置在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发明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中,上平台和下平台分别穿过支撑柱,并且,上平
台和下平台通过传动滑轮机构连接,在传动滑轮机构的传动下,上平台和下平台能够相对
于支撑柱进行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当下平台下降时,上平台上升,当下平台上升时,上平
台下降,本发明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由于下平台在重力的作用下,
借助传动滑轮机构使上平台上升或者下降,无需电机驱动升降,能耗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平台,2为下平台,3为支撑柱,31为第一支撑腿,32为第二支撑腿,41为
定滑轮,42为动滑轮,43为传动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海上平台结构复杂、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力
式平台升降系统。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重力式平台升降系
统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支撑柱3和传动滑轮机构。上平台1和下平台2分别穿过支撑柱3,
且,上平台1位于下平台2的上方。传动滑轮机构固定在支撑柱3上,传动滑轮机构的一端与
上平台1连接,传动滑轮机构的另一端与下平台2连接。其中,在传动滑轮机构的传动下,上
平台1和下平台2相对于支撑柱3进行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

具体来讲,在将支撑柱3固定在指定水域后,下平台2在指定水域浮起,当增加下平
台2的重量使下平台2下降时,在传动滑轮机构的带动下,上平台1将会上升,反之,当减少下
平台2的重量使上平台1上升时,在传动滑轮机构的带动下,上平台1将会下降。

在本申请中,下平台2上设置有压载舱,可以通过向压载舱添加或减少压载物来调
节下平台2的重量,进而调节下平台2与支撑柱3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增加压
载物能够增加下平台2的重量,下平台2相对支撑柱3向下移动,减少压载物能够减小下平台
2的重量,下平台2相对支撑柱3向上移动。其中,压载物可以为压载液体,通常可以采用水作
为压载液体。进一步,压载舱可以包括排液机构,其中,通过排液机构能够将压载液体从压
载舱中排出,以减小下平台2的重量,排液机构可以为压载泵,也可以为压缩空气机。由于既
可以通过压载泵抽出压载液体,又可以通过压缩空气机中的压缩空气排出压载液体,两种
模式兼顾,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申请中,传动滑轮结构位于上平台1的上方,传动滑轮机构包括定滑轮41、动
滑轮42和传动绳43。传动绳43的第一端和定滑轮41均固定在支撑柱3上,优选的,传动绳43
的第一端和定滑轮41的轴心固定在支撑柱3上的同一水平位置。传动绳43的第一端和定滑
轮41均位于上平台1的上方。传动绳43通过动滑轮42与定滑轮41连接,传动绳43的第二端在
穿过定滑轮41后与下平台2连接。动滑轮42的轴心与上平台1连接。具体来讲,当下平台2在
支撑柱3上向下移动时,动滑轮42带动上平台1在支撑柱3上向上移动,当下平台2在支撑柱3
上向上移动时,动滑轮42带动上平台1在支撑柱3上向下移动,本申请所采用的动滑轮42组
能够有效地降低下平台2配重压载液体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的联
动是在传动绳43处于绷紧状态下实现的。

进一步,为避免传动绳43在放松状态下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的相互碰撞,同时
避免下平台在风浪等外部环境下不断升沉运动,影响上平台,本申请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
统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通过平台1向下的重力和平台2向下的浮力提供预紧
力。第一限位件用于对上平台1进行限位,第二限位件用于对下平台2进行限位。优选的,第
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设置在支撑柱3上。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可以均为支撑腿,第
一限位件为第一支撑腿31,第二限位件为第二支撑腿32,第一支撑腿31和第二支撑腿32均
设置在支撑柱3上,第一支撑腿31的支撑面与上平台1的下表面相对,第二支撑腿32的支撑
面与下平台2的上表面相对。上平台1在向下移动时,移动的截止点为第一支撑腿31的支撑
面,下平台2在向上移动时,移动的截止点为第二支撑腿32的支撑面。

在本申请中,所述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还包括斜梯,斜梯设置在上平台1和下平台
2之间,人员通过斜梯可以在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活动。例如,当下平台2在水面上正常工
作时,下平台2既可以作为船舶港池,也可以作为人员集散中心,还可以为做人员登程平台
的主要工具。

在本申请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中,通过调整下平台2的压载舱室大小和压载水
量,可以轻易实现较大的配载重量,并且,在固定上平台1重量的前提下,通过包含定滑轮41
和动滑轮42的传动滑轮组,可以有效降低下平台2配载的重量,提升系统负载能力。并且,由
于本发明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依靠重力使下平台2上升或者下降,可以有效降低升降操
作的能量消耗,降低油污产生的可能性,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

另外,在本申请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中,下平台2在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将上平
台1提升到水面以上的预设高度,从而避免台风等恶劣环境下,巨浪对上平台1的拍击影响,
同时,在将下平台2沉入水底预设深度时,可以极大减小台风等恶劣环境下巨浪和涌浪的影
响,而且,由于上平台1和下平台2分别位于支撑柱3的上下两端,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平台
的稳定性和强度,保障平台恶劣环境下的安全。

又,常规的升降式平台设计,仅设计单层平台,平台距离水面较高,在有风浪的海
上,人员上下困难。而,本申请的重力式升降系统采用上下平台2的工作模式,当下平台2在
水面工况时,上下平台2之间的固定距离较近,通过斜梯连接,此时下平台2可以作为船舶港
池,作为人员上下平台2的集散中心,解决了风浪中人员上下平台2的安全性难题。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发明的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中,上平台和下平台分别穿过支撑杆,并且,上平
台和下平台通过传动滑轮机构连接,在传动滑轮机构的传动下,上平台和下平台能够相对
于支撑柱进行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当下平台下降时,上平台上升,当下平台上升时,上平
台下降,结构简单,并且,由于下平台在重力的作用下,借助传动滑轮机构使上平台上升或
者下降,无需电机驱动升降,能耗低。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
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
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海洋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式平台升降系统,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支撑柱和传动滑轮机构;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柱,且,所述上平台位于所述下平台的上方;所述传动滑轮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上平台连接,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连接;其中,在所述传动滑轮机构的传动下,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相对于所述支撑柱进行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本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