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8485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4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9190.X

申请日:

2004.06.09

公开号:

CN1584761A

公开日:

2005.02.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8.1.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5B19/18; G05B15/02;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5B19/18; G05B15/02; G06F17/50

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人:

王田苗; 胡磊; 刘文勇; 郭宏; 张杰; 赵永涛; 高翌飞; 张维军; 王豫

地址: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周长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包括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计算机、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先将截肢者肢体残端的信息经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测量或扫描,并将测量或扫描的残端三维模型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运用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根据残肢的形状、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残端的生物力学特征人机交互建立接受腔的模型,然后将接受腔模型数据输入到接受腔辅助制造软件中,驱动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加工假肢接受腔阳模。本发明综合利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充分考虑了截肢者的穿戴舒适程度以及残端生物力学特点,克服了传统制作假肢接受腔时残肢形状信息易丢失或扭曲,配制的重复性差,存在测量误差等缺点,提高了假肢接受腔一次成功率,降低了成本,促进了假肢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CASD)和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CASM)在我国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加工假肢用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包括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 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1),计算机(101)安装在接受 腔阳模加工装置(1)的框体(110)上,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与计算机(101)实 现残端三维模型数据输入; 所述计算机内安装有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CASD)和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 造程序(CASM),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实现将由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测量或 扫描的肢体残端信息重建成三维模型数据,并对其进行设计成合符生物力学特征的待 加工模型;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接受上述待加工模型数据,并根据接受的三维 模型数据对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1)进行控制加工过程; 所述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1),由框体(110)、工件主轴组件(2)、刀架组件(3)、 底座组件(4)构成,框体(110)内设有隔板(104)、以及供刀架组件(3)和底座 组件(4)滑动的导轨,框体(110)上设有观察窗(102),观察窗(102)由空气弹 簧(103)支撑,空气弹簧(103)的另一端固定在框体(110)上; 所述工件主轴组件(2)的电机(201)通过电机座(202)、工件主轴套(203)固 定在主轴支架(204)上,主轴支架(204)固定在底座(403)上,主轴(205)与工 件主轴套(203)之间用两个轴承(206、209)连接,工件主轴套(203)固定在主轴 支架(204)上,主轴(205)一端与电机轴(207)连接,主轴(205)另一端连接三 爪卡盘(208),三爪卡盘(208)穿过隔板(104)与假肢毛坯(111)连接; 所述刀架组件(3)的电机(301)通过电机座(302)固定在底板(303)上,底 板(303)在导轨A(105)和导轨B(106)上滑动,电机轴(304)与丝杠(305)由 联轴器(306)连接,丝杠(305)通过轴承(307、327)由丝杠支架(308、328)支 撑,丝杠支架(308、328)固定在底板(303)上,丝杠螺母(309)与螺母支架(310)、 拖板(311)固定在一起,丝杠(305)的一端装有零位传感器(312),另一端装有限 位开关(313),电机(314)通过电机座(315)固定在底板(316)上,电机轴(317) 与丝杠(318)由联轴器(319)连接,丝杠(318)通过轴承(320、329)由丝杠支 架(321)支撑,丝杠支架(321)固定在底板(316)上,丝杠螺母(322)与螺母支 架(323)、拖板(324)固定在一起,拖板(324)上固定有刀具主轴(416),刀具主 轴(416)上固定有刀具(417),丝杠(318)的一端装有零位传感器(325),另一端 装有限位开关(326); 所述底座组件(4)的电机(401)通过电机座(402)固定在底座(403)上,电 机轴(404)与丝杠(406)由联轴器(405)连接,丝杠(406)通过轴承(407)由 丝杠支架(408)支撑,丝杠支架(408)固定在底座(403)上,丝杠螺母(409)与 螺母支架(410)、拖板(411)固定在一起,丝杠(406)的一端装有零位传感器(412), 另一端装有限位开关(413),毛坯支撑架(414)固定在与主轴支架(204)相对的底 座(403)的一边上,底座(403)在导轨C(107)上滑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刀架组件(3) 在导轨D(108)和导轨E(109)上作上下运动,在导轨A(105)和导轨B(106)上 作前后运动,在导轨C(107)上通过导轨A(105)和导轨B(106)用左右运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受腔计算机 辅助设计程序和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共建一个数据库。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肢体残端数据 测量装置可以是三维激光测量仪或者CT扫描设备或者手工测量工具。
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维激光测 量仪或者CT扫描可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101)连接,实现残端三维模型数据输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肢体残端数据 测量装置与计算机(101)也可通过网络实现将肢体残端信息数据输入。
6: 209)连接,工件主轴套(203)固定在主轴 支架(204)上,主轴(205)一端与电机轴(207)连接,主轴(205)另一端连接三 爪卡盘(208),三爪卡盘(208)穿过隔板(104)与假肢毛坯(111)连接; 所述刀架组件(3)的电机(301)通过电机座(302)固定在底板(303)上,底 板(303)在导轨A(105)和导轨B(106)上滑动,电机轴(304)与丝杠(305)由 联轴器(306)连接,丝杠(305)通过轴承(30
7: 327)由丝杠支架(30
8: 328)支 撑,丝杠支架(308、328)固定在底板(303)上,丝杠螺母(309)与螺母支架(310)、 拖板(311)固定在一起,丝杠(305)的一端装有零位传感器(312),另一端装有限 位开关(313),电机(314)通过电机座(315)固定在底板(316)上,电机轴(317) 与丝杠(318)由联轴器(319)连接,丝杠(318)通过轴承(320、329)由丝杠支 架(321)支撑,丝杠支架(321)固定在底板(316)上,丝杠螺母(322)与螺母支 架(323)、拖板(324)固定在一起,拖板(324)上固定有刀具主轴(416),刀具主 轴(416)上固定有刀具(417),丝杠(318)的一端装有零位传感器(325),另一端 装有限位开关(326); 所述底座组件(4)的电机(401)通过电机座(402)固定在底座(403)上,电 机轴(404)与丝杠(406)由联轴器(405)连接,丝杠(406)通过轴承(407)由 丝杠支架(408)支撑,丝杠支架(408)固定在底座(403)上,丝杠螺母(409)与 螺母支架(410)、拖板(411)固定在一起,丝杠(406)的一端装有零位传感器(412), 另一端装有限位开关(413),毛坯支撑架(414)固定在与主轴支架(204)相对的底 座(403)的一边上,底座(403)在导轨C(107)上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刀架组件(3) 在导轨D(108)和导轨E(109)上作上下运动,在导轨A(105)和导轨B(106)上 作前后运动,在导轨C(107)上通过导轨A(105)和导轨B(106)用左右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受腔计算机 辅助设计程序和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共建一个数据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肢体残端数据 测量装置可以是三维激光测量仪或者CT扫描设备或者手工测量工具。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维激光测 量仪或者CT扫描可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101)连接,实现残端三维模型数据输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肢体残端数据 测量装置与计算机(101)也可通过网络实现将肢体残端信息数据输入。

说明书


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是一种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来制作假肢接受腔的快速成型的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接受腔的制作是采用石膏绷带取形,手工修改,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残肢形状信息易丢失或扭曲,配制的重复性差,存在测量误差等缺点。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M)的应用能够针对残肢的形状产生更好的设计,更快的制作时间以及运用计算机作为模型储存中心建立可重用模型,提高了假肢接受腔一次制作的成功率,降低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制作假肢接受腔的医疗加工装置,即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假肢接受腔一次制作成型,解决了残端信息易丢失或扭曲,配制重复性差,测量误差等缺点,使假肢制作成功率得到提高,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包括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计算机、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计算机安装在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上,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与计算机实现残端三维模型数据交换连接。计算机内安装有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实现将由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测量或扫描的肢体残端信息重建成三维模型数据,并对其进行设计成符合生物力学特征的待加工模型;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接受上述待加工模型数据,并根据接受腔的三维模型数据利用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控制加工过程。将残端三维模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运用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设计接受腔的形状,然后将接受腔的残端三维模型数据输入到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中,经其处理后,由运动控制卡驱动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加工假肢接受腔阳模。

    本发明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充分考虑病人的穿戴假肢的舒适度以及生物力学特征,通过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建立接受腔的模型。

    本发明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共建一个数据库,避免了数据文件地转换,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本发明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统一规划接受腔阳模的加工路径,对加工过程进行仿真,缩短了产品的试制时间。

    本发明的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综合利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曲线曲面造型、生物医学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等多门学科技术,充分考虑了截肢者的穿戴舒适程度以及残端生物力学特性,克服了传统制作假肢接受腔残肢形状信息易丢失或扭曲,配制的重复性差,存在测量误差等缺点,提高了假肢接受腔一次成功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件主轴组件装配图。

    图3是本发明刀架组件装配图。

    图4是本发明底座组件装配图。

    图5是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的加工流程图。

    图中:    1.接受腔阳模加工设备          2.工件主轴组件3.刀架组件    4.底座组件     101.计算机     102.观察窗    103.空气弹簧104.隔板      105.导轨A      106.导轨B      107.导轨C     108.导轨D109.导轨E     110.框体       111.假肢毛坯201.电机      202.电机座     203.工件主轴套 204.主轴支架  205.主轴206.轴承      207.电机轴     208.三爪卡盘   209.轴承301.电机      302.电机座     303.底板       304.电机座    305.丝杠306.联轴器    307.轴承       308.丝杠支架   309.丝杠螺母  310.螺母支架311.拖板      312.零位传感器 313.限位开关   314.电机      315.电机座316.底板      317.电机轴     318.丝杠       319.联轴器    320.轴承321.丝杠支架  322.丝杠螺母   323.螺母支架   324.拖板325.零位传感器326.限位开关   327、轴承401.电机402.  电机座         403.底座       404.电机轴    405.联轴器406.丝杠      407.轴承       408.丝杠支架   409.丝杠螺母  410.螺母支架411.拖板      412.零位传感器 413.限位开关   414.毛坯支撑架415.滑板      416.刀具主轴   417.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假肢接受腔的快速成型装置根据截肢者肢体的残端形状,建立合乎生理的接受腔模型,充分考虑病人的穿戴假肢的舒适度以及生物力学特性,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建立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CASD)的模型。本发明共建一个数据库,在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程序中均采用统一的该数据库,这样就避免了数据文件的转换,各部分的数据高度地集成和共享,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采用OpenGL库在VC++6.0环境下进行加工过程的模拟,从而判断加工轨迹是否正确,这样验证加工刀位点正确性以及加工参数的合理性,缩短了产品的试制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计算机101内安装的程序具有友好的界面设计,系统操作界面设计人性化,充分考虑了人的生理习惯。本系统提高了假肢接受腔的一次制作的成功率,降低了成本,价格低,适合我国国情。

    请参见图1~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加工假肢用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由三维激光测量仪、计算机101、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1构成,计算机101安装在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1的框体110左部分上,三维激光测量仪与计算机101通过数据线将实时采集的残端信息输入至计算机101,通过计算机101内安装的CASD和CASM程序实现残端三维模型重建工作和控制假肢接受腔的加工过程。

    在本发明中,计算机101内安装有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CASD Computer AidedSocket Design)程序和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CASM Computer Aided SocketManufacturing)程序。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CASD)程序实现将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测量或扫描的肢体残端信息重建成三维模型数据,并对其进行设计成符合生物力学特征的待加工模型;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CASM)程序接受上述待加工模型数据,并根据接受的三维模型数据对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1进行控制加工过程。

    在本发明中,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1,由框体110、工件主轴组件2、刀架组件3、底座组件4构成。该框体110可设计成铝合金框架,其内设有隔板104,导轨,工件主轴组件2安装在隔板104内,即框体110的左部分内,其主轴支架204固定在底座403上,计算机101镶在框体110左上方,其框体110上还设镶有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按钮、刀具主轴416按钮以及急停按钮等。框体110的正面板上设有玻璃材质的观察窗102,观察窗102由空气弹簧103支撑,空气弹簧103的另一端固定在框体110上。

    在本发明中,工件主轴组件2的电机201通过电机座202、工件主轴套203固定在主轴支架204上,轴支架204固定在底座403上,主轴205与工件主轴套203之间用两个轴承206、209连接,工件主轴套203固定在主轴支架204上,主轴205一端与电机轴207连接,另一端连有三爪卡盘208,三爪卡盘208穿过隔板104与假肢毛坯111连接。这样电机201转动就可以通过主轴205带动三爪卡盘208旋转,三爪卡盘208旋转的同时假肢毛坯111也旋转,这样有利于对假肢毛坯111在计算机101的控制下进行加工。

    在本发明中,刀架组件3的电机301通过电机座302固定在底板303上,底板303在导轨A105和导轨B106上滑动,电机轴304与丝杠305由联轴器306连接,丝杠305通过轴承307由丝杠支架308支撑,丝杠支架308固定在底板303上,丝杠螺母309与螺母支架310、拖板311固定在一起,拖板324上固定有刀具主轴416,刀具主轴416上固定有刀具417,这样电机带动丝杠螺母309移动,进而拖板311移动,拖板311移动刀具417就移动。丝杠305的一端装有零位传感器312,另一端装有限位开关313。当拖板311返回零位时,零位传感器312将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执行回零。当拖板311因某些原因出现超程时,限位开关313将超程信号传到控制系统,执行停止。电机314通过电机座315固定在底板316上,电机轴317与丝杠318由联轴器319连接,丝杠318通过轴承320由丝杠支架321支撑,丝杠支架321固定在底板316上,丝杠螺母322与螺母支架323、拖板324固定在一起,这样电机314带动丝杠螺母322移动,进而拖板324移动。丝杠318的一端装有零位传感器325,另一端装有限位开关326。当拖板324返回零位时,零位传感器325将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执行回零。当拖板324出现超程时,限位开关326将超程信号传到控制系统,执行停止。

    在本发明中,底座组件4的电机401通过电机座402固定在底座403上,电机轴404与丝杠406由联轴器405连接,丝杠406通过轴承407由丝杠支架408支撑,丝杠支架408固定在底座403上,丝杠螺母409与螺母支架410、拖板411固定在一起,这样电机401带动丝杠螺母409移动,进而拖板411移动。丝杠406的一端装有零位传感器412,另一端装有限位开关413。当拖板411返回零位时,零位传感器412将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执行回零。当拖板411因某些原因出现超程时,限位开关413将超程信号传到控制系统,执行停止。毛坯支撑架414固定在与主轴支架204相对的底座403的一边上,底座403在导轨C107上滑动。

    在本发明中,刀架组件3在导轨D108和导轨E109上作上下运动,在导轨A105和导轨B106上作前后运动,在导轨C107上通过导轨A105和导轨B106用左右运动。

    在本发明中,计算机101对接收的肢体残端数据信息进行程序处理,其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SD/CASM)程序的基本流程:建立病例档案—→采集残端模型数据—→接受腔三维模型建立—→确定加工路径—→仿真加工—→加工模块。其中,两大核心功能是:接受腔三维模型建立和确定加工路径的规划。

    下面将以实例进行说明操作过程,实例不能用来限制权利要求所保护的内容。

    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选取三维激光测量仪(IDEA335型测量仪,广州艾的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通过三维激光测量仪采集残端的模型数据,通过线路或者网络(具备将数据移动转换到计算机内的工具均可以,如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输入到计算机101中,在模型参考坐标系中,分别得到不同高度处的截面轮廓和围长等特征参数,用于后续重建。计算机101对数据模型存储采用旋转体矩阵方式。根据患者残端的特征尺寸和接受腔类型,从系统单位模型DB中选出最为接近的原始模型。针对接受腔各部分(口型圈和接受腔主体),按照实际病人的采样数据建立模型变换矩阵,完成三维建模。对模型进行交互修改,建立接受腔模型。接受腔三维模型建立后,由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读取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数据,规划加工路径,确定加工工艺参数,通过执行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得到加工节点数据文件。对模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减少控制误差,对加工节点速度进行处理,生成速度文件。采用OpenGL对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判断加工轨迹是否正确,这样验证加工刀位点正确性以及加工参数的合理性,缩短了产品的试制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仿真后能够满足要求后,就可以进行接受腔的加工。

    在本发明中,对录入患者残肢的形状数据针对不同的采集设备,如手工测量、激光测量、CT扫描等,其数据处理为:

    手工测量:得到的残端截面围长数据。简单修正后直接用于后续重建。

    激光测量:得到残端表面数据。在模型参考坐标系中,分别得到不同高度处的截面轮廓和围长等特征参数,用于后续重建。

    CT扫描:得到残端切片数据。执行图像配准和轮廓提取,得到每张切片上的截面轮廓和围长,利用基于轮廓线的三维重建算法建立初始曲面,用于后续重建。

    在本发明中的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的特点是:(1)数据来源适应性广:手工测量、激光测量、CT扫描;(2)易于存档管理:利用DB实现患者信息、接受腔信息的可重复性;(3)提高配制自动化程度:自动建模、交互修改。

    在本发明中的接受腔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总体结构可分为上下位两部分,其中上位软件实现人机交互功能,下位软件实现PCI1240的控制及运动。其中,上层PC软件采用WINDOW2000操作系统、C++语言,下层运动控制软件使用PCI1240控制卡专用语言。其基本流程是:(1)输入加工参数,包括加工时间,进给量、加工节点数等。(2)根据CAD模型数据,计算加工刀位点。(3)输入毛坯尺寸参数,选择毛坯。(4)对毛坯进行包容性检查,如果毛坯不能包容零件,则重新选择毛坯;否则执行下一步。(5)进入仿真加工模块进行加工过程的仿真,如果满足要求,执行下一步,否则重新输入加工参数,重复1~4步。(6)执行加工程序。请参见图5所示。

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接受腔快速成型装置,包括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计算机、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先将截肢者肢体残端的信息经肢体残端数据测量装置测量或扫描,并将测量或扫描的残端三维模型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运用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根据残肢的形状、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残端的生物力学特征人机交互建立接受腔的模型,然后将接受腔模型数据输入到接受腔辅助制造软件中,驱动接受腔阳模加工装置加工假肢接受腔阳模。本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