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846646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29336.3

申请日:

2016.12.09

公开号:

CN106498936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34申请日:20161209|||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34; E02D13/00

主分类号:

E02D5/34

申请人:

中铁六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丹; 胡贵松; 姜枫; 马志国; 陈辉; 徐岩; 崔涛; 苏伟杰; 蒋伟; 陈卫; 何运东; 马文杰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总部中心18号楼101单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黄华莲;郝传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其包括旋流器,旋流器放置于桩基附近,旋流器设有进浆管、出浆管和排砂嘴,进浆管连接于旋流器顶部侧面并通过第一泥浆管接入到泥浆池,进浆管连接于所述旋流器顶部端面并通过第二泥浆管接入到桩基,然后桩基通过桩基清孔导管接入到泥浆池,排砂嘴连接于旋流器的底部,第一泥浆管上设有泥浆泵,启动泥浆泵,将泥浆池内泥浆抽出从进浆管进入旋流器内,在偏向旋流及重力作用下,砂粒与泥浆分离,泥浆顺着旋流器顶部的出浆管流出至桩基清孔导管内,进而流入泥浆池,形成泥浆循环,在桩基清孔的同时除砂。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加额外投入的前提下,减少桩基泥浆中含沙量,使桩基泥浆指标满足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器,所述旋流器放置于桩基附
近,所述旋流器设有进浆管、出浆管和排砂嘴,所述进浆管连接于所述旋流器的顶部侧面并
通过第一泥浆管接入到泥浆池,所述进浆管连接于所述旋流器的顶部端面并通过第二泥浆
管接入到桩基,然后桩基通过桩基清孔导管接入到泥浆池,所述排砂嘴连接于所述旋流器
的底部,所述第一泥浆管上设有泥浆泵,启动泥浆泵,将泥浆池内泥浆抽出以一定的流速从
进浆管进入旋流器内,在偏向旋流及重力作用下,砂粒与泥浆分离,比重小的泥浆在旋转作
用下顺着旋流器顶部的出浆管流出至桩基清孔导管内,进而流入泥浆池,形成泥浆循环,在
桩基清孔的同时除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的外壳中部
设有至少一个法兰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砂嘴上设有排砂
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将所述旋流
器倾斜设置的摆动支架。

说明书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常常需采用泥浆护壁、悬浮排出钻渣,在钻孔桩穿越砂层地质
时,由于沙粒较细,常规施工工艺沙粒悬浮在泥浆不能迅速沉淀,如不采取措施去除泥浆中
的沙粒,泥浆含沙率过高易导致孔底成渣过厚,造成钻孔桩质量下降,严重时造成废桩。另
外,泥浆除砂也不可过量,过量除砂使泥浆比重低于1.1时易导致塌孔,同样会影响钻孔桩
质量。目前泥浆除砂一般采用沉淀池、泥浆净化装置等,采用沉淀池往往除砂效果较差,达
不到施工质量要求;而泥浆净化装置又存在重量大、体积大、设备成本高、运行耗电等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提供一种除砂效果理想且成本低廉、体积重量较小的简易泥浆除砂装
置,以满足钻孔灌注桩施工现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能够在不
增加额外投入的前提下,减少钻孔灌注桩泥浆中含沙量,降低含砂率,使钻孔桩泥浆指标满
足使用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其包括旋
流器,所述旋流器放置于桩基附近,所述旋流器设有进浆管、出浆管和排砂嘴,所述进浆管
连接于所述旋流器的顶部侧面并通过第一泥浆管接入到泥浆池,所述进浆管连接于所述旋
流器的顶部端面并通过第二泥浆管接入到桩基,然后桩基通过桩基清孔导管接入到泥浆
池,所述排砂嘴连接于所述旋流器的底部,所述第一泥浆管上设有泥浆泵,启动泥浆泵,将
泥浆池内泥浆抽出以一定的流速从进浆管进入旋流器内,在偏向旋流及重力作用下,砂粒
与泥浆分离,比重小的泥浆在旋转作用下顺着旋流器顶部的出浆管流出至桩基清孔导管
内,进而流入泥浆池,形成泥浆循环,在桩基清孔的同时除砂。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旋流器的外壳中部设有至少一个法兰盘。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排砂嘴上设有排砂阀。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还包括能够将所述旋流器
倾斜设置的摆动支架。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
效果:

(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将旋流器设置在钻孔桩泥浆清孔管路上,可在清孔的同时
进行除砂,而无需额外的管路;

(2)由于旋流器技术就是利用离心力来将泥浆中的固相成分(如砂粒)分离出来的
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钻孔桩泥浆含砂率,确保泥浆含砂率处于规范允许范围,进而有效提升
钻孔桩成桩质量。

(3)旋流器可灵活开启和关闭除砂功能,而无需将旋流器从泥浆清孔管路上拆除。

(4)需关闭除砂功能时能够将旋流器倾斜,使排砂口放置在相对较高处,这样可有
效防止泥砂在旋流器内部堆积堵塞排砂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
绍。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其包括旋流
器1,所述旋流器1放置于桩基7附近,所述旋流器1设有进浆管2、出浆管3和排砂嘴4,所述进
浆管2连接于所述旋流器1的顶部侧面并通过第一泥浆管5接入到泥浆池6,所述进浆管2连
接于所述旋流器1的顶部端面并通过第二泥浆管8接入到桩基7,然后桩基7通过桩基清孔导
管9接入到泥浆池6,所述排砂嘴4连接于所述旋流器1的底部,所述第一泥浆管5上设有泥浆
泵10,启动泥浆泵10,将泥浆池6内泥浆抽出以一定的流速从进浆管2进入旋流器1内,在偏
向旋流及重力作用下,砂粒与泥浆分离,比重小的泥浆在旋转作用下顺着旋流器1顶部的出
浆管3流出至桩基清孔导管9内,进而流入泥浆池6,形成泥浆循环,在桩基7清孔的同时除
砂。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其结构简单,将旋流器1设置在钻孔桩泥浆清
孔管路上,可在清孔的同时进行除砂,而无需额外的管路;其次,由于旋流器1技术就是利用
离心力来将泥浆中的固相成分(如砂粒)分离出来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钻孔桩泥浆含砂
率,确保泥浆含砂率处于规范允许范围,进而有效提升钻孔桩成桩质量;最后,旋流器1可灵
活开启和关闭除砂功能,而无需将旋流器1从泥浆清孔管路上拆除。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出浆管3的接口朝向位于旋流器1的顶部端面,因而能
更有利于砂粒下沉。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旋流器1中部设有至少一个法兰盘11,因而能在旋流器1
淤塞时方便进行维修或对旋流器1内部进行清理,使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装置更有效排除
泥浆中的砂粒。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排砂嘴4上设有排砂阀12,由此可以通过打开排砂阀12
将沉淀下来的砂粒从排砂嘴4排出,如此循环,达到降低钻孔灌注桩孔内泥浆含砂率的目
的。当钻孔灌注桩孔内泥浆含砂率处于规范允许范围时,还可以通过关闭排砂阀12,防止泥
浆除砂过量。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还包括能够将所述旋流器1倾
斜设置的摆动支架(图中未指示)。如钻孔灌注桩孔内泥浆含砂率已到达规范要求范围,只
需通过摆动支架将旋流器1倾斜,使排砂口放置在相对较高处并关闭排砂阀12即可停止除
砂。这样,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泥砂在旋流器1内部堆积堵塞排砂阀12,另一方面无需将旋流
器1从泥浆循环管路中拆除,使用更为方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
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除砂系统,其包括旋流器,旋流器放置于桩基附近,旋流器设有进浆管、出浆管和排砂嘴,进浆管连接于旋流器顶部侧面并通过第一泥浆管接入到泥浆池,进浆管连接于所述旋流器顶部端面并通过第二泥浆管接入到桩基,然后桩基通过桩基清孔导管接入到泥浆池,排砂嘴连接于旋流器的底部,第一泥浆管上设有泥浆泵,启动泥浆泵,将泥浆池内泥浆抽出从进浆管进入旋流器内,在偏向旋流及重力作用下,砂粒与泥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