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846050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3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327169.8

申请日:

2015.05.20

公开号:

CN204691346U

公开日:

2015.10.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主动放弃 IPC(主分类):E04H 6/18申请日:20150520授权公告日:20151007放弃生效日:20170706|||授权

IPC分类号:

E04H6/18 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主分类号:

E04H6/18

申请人:

梁崇彦

发明人:

梁崇彦

地址:

5282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南新二路22号20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即:使用升降梳齿架机构的停车设备的每一个升降列从原来只设置一套升降梳齿架改为设置上/下两套结构相同、分别由两套通用的升降驱动装置曳引升降的升降梳齿架。其中,位于上方的升降梳齿架主要用于高层车位的取出车辆的操作;位于下方的升降梳齿架主要用于存放车辆的操作以及低层车位的取出车辆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安全性好、易于维护,可推广使用于采用非整体式升降梳齿架机构的停车设备。采用本实用新型之后,设备的存车效率以及低层车位的取车效率保持不变,但对于层数较高车位的取车效率则明显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推广使用,将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升降梳齿架结构相同、分别由两套升降驱动装置曳引升降;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四点悬挂钢丝绳曳引装置,每套升降驱动装置的四根曳引钢丝绳分别紧固安装在升降梳齿架的最外缘位置;两套升降梳齿架设置并运行于同一升降列,可上/下重叠但不能交换位置或相互穿越;当两套升降梳齿架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位于升降列下方、相对靠近地面层的低层升降梳齿架,其正常静置位置为地面层,用于存放车辆操作以及低层车位的取出车辆操作;位于升降列上方、相对靠近顶层的高层升降梳齿架,其正常静置位置为升降列的中间区域,用于较高层及较高层以上层车位的取车车辆操作。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梳齿交换式垂直升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设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国内已设计出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并成功应用于垂直升降类和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把升降梳齿架设计成分列的两个部件(即非整体式),或者采取纵向的前后分列、或者采取横向的左右分列。2015年05月20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57699X、发明名称“一种停车设备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公开了一种采用整体式升降梳齿架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该机构可大幅提高设备运行的速度和安全性。但是,使用该整体式升降梳齿架机构的停车设备仍然存在取车效率比存车效率降低的缺点(特别是车辆停放的层数较高时更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使用整体式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与目前使用非整体式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类似,每一个升降列只有一套升降梳齿架,在取车操作时,该升降梳齿架需要从地面层上升至车辆所在车位的目标层、再通过车辆所在车位的梳齿架横移至升降列、车辆通过梳齿架进行交换、然后是原车辆所在梳齿架从升降列横移至原位、升降梳齿架则承载车辆下降至地面层。经历以上过程,取出车辆的设备运行动作才算完成。对比存放车辆的操作,至少增加了升降梳齿架从地面层上升至车辆所在车位目标层这一动作所需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使用整体式升降梳齿架机构的停车设备的每一个升降列,把原来只设置一套升降梳齿架改为设置上/下两套升降梳齿架,两套升降梳齿架结构相同、分别由两套通用的升降驱动装置曳引升降。其中,位于上方的升降梳齿架主要用于高层车位的取出车辆的操作;位于下方的升降梳齿架主要用于存放车辆的操作以及低层车位的取出车辆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安全性好、易于维护,可推广使用于采用非整体式升降梳齿架机构的停车设备。采用本实用新型之后,设备的存车效率以及低层车位的取车效率保持不变,但对于层数较高车位的取车效率则明显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推广使用,将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升降梳齿架结构相同、分别由两套升降驱动装置曳引升降;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四点悬挂钢丝绳曳引装置,每套升降驱动装置的四根曳引钢丝绳分别紧固安装在升降梳齿架的最外缘位置;两套升降梳齿架设置并运行于同一升降列,可上/下重叠但不能交换位置或相互穿越;当两套升降梳齿架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位于升降列下方、相对靠近地面层的低层升降梳齿架,其正常静置位置为地面层,用于存放车辆操作以及低层车位的取出车辆操作;位于升降列上方、相对靠近顶层的高层升降梳齿架,其正常静置位置为升降列的中间区域,用于较高层及较高层以上层车位的取车车辆操作。
以上所述原理和结构适用于采用整体式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或采用非整体式即分列式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
附图说明
图1至图6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图示为十一层以下)、其中对位于第九层车位的取车车辆的一系列动作的正视图(示意图)。图中:1左侧列;2左侧梳齿架;2-9第九层左侧梳齿架;3升降列;4右侧梳齿架;5右侧列;6-1低层升降梳齿架;6-2高层升降梳齿架;7-1第一层;7-2第二层;7-9第九层;10车辆;11设备机架。
图7至图1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图示为十一层以下)、其中把地面层车辆移送至第九层车位存放的存放车辆的一系列动作的正视图(示意图)。图中:1左侧列;2左侧梳齿架;2-9第九层左侧梳齿架;3升降列;4右侧梳齿架;5右侧列;6-1低层升降梳齿架;6-2高层升降梳齿架;7-1第一层;7-2第二层;7-9第九层;10车辆;11设备机架。
图1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图示为十一层以下)平面图(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左侧列;2左侧梳齿架;3升降列;4右侧梳齿架;5右侧列;6-2高层升降梳齿架;11设备机架。
图1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图示为十一层以下)平面图(为图1的b-b剖视图)。图中:1左侧列;2左侧梳齿架;3升降列;4右侧梳齿架;5右侧列;6-1低层升降梳齿架;11设备机架。
图15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图示为十一层以下)侧视图(为图6的c-c剖视图)。图中:6-1低层升降梳齿架;6-2高层升降梳齿架。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左侧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图中:2-c后横梁;2-d支承杆;2-e左纵梁;2-f前横梁。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右侧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图中:4-c后横梁;4-d支承杆;4-e右纵梁;4-f前横梁。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升降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图中:6-a后横梁;6-b支承构件;6-c右纵梁;6-d中纵梁;6-e前横梁;6-g左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为简约、清晰起见,相关附图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表示而不采用按比例绘制的正规机械图方式表示。
如图1至图6所示,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图示为十一层以下)、其中对位于第九层车位的取出车辆的一系列动作的正视图(示意图)。图中可见,低层升降梳齿架6-1和高层升降梳齿架6-2分别位于升降列3的下方及上方位置。图1显示为低层升降梳齿架6-1和高层升降梳齿架6-2均处于正常静置位置;其中,低层升降梳齿架6-1静置于升降列3的地面层;高层升降梳齿架6-2静置于升降列3的第九层与第十层之间。后续图2至图6所示为取出位于第九层7-9之左侧列1车位的车辆10的系列动作示意图。图2显示,原静置于升降列3第九层与第十层之间的高层升降梳齿架6-2下降至升降列3的第九层7-9之下方位置。图3显示,原静置于第九层7-9左侧列1的左侧梳齿架2-9承载车辆10横移至升降列3的第九层。图4显示,原下降至升降列3的第九层7-9之下方位置的高层升降梳齿架6-2轻微上升、至上方平面超越左侧梳齿架2-9的上方平面,把车辆10交换至高层升降梳齿架6-2之上。图5显示,原横移至升降列3的第九层的左侧梳齿架2-9横移回到原来的第九层7-9左侧列1的位置。图6显示,已承载车辆10的高层升降梳齿架6-2从升降列3的第九层7-9下降至地面层;同时,原位于升降列3的地面层的低层升降梳齿架6-1稍微下降、与已经下降至地面层的高层升降梳齿架6-2形成上/下重叠状态。至此,取车操作的设备运行动作完成。
在没有设置高层升降梳齿架6-2时,为取出位于第九层7-9之左侧列1车位的车辆10,设备的第一个动作是正常静置于升降列3地面层的升降梳齿架上升至升降列3的第九层7-9下方位置。很明显,该动作所需的时间要比上述图2高层升降梳齿架6-2仅需稍微下降所需时间长得多。 
如图7至图12所示,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三列形式停车设备的局部(图示为十一层以下)、其中把地面层车辆移送并存放至第九层车位的存放车辆的一系列动作的正视图(示意图)。图中可见,低层升降梳齿架6-1和高层升降梳齿架6-2分别位于升降列3的下方和上方位置。图7显示为低层升降梳齿架6-1和高层升降梳齿架6-2均处于正常静置位置;其中,低层升降梳齿架6-1静置于升降列3的地面层;高层升降梳齿架6-2静置于升降列3的第九层与第十层之间。图8显示,车辆驶入静置于升降列3地面层的低层升降梳齿架6-1之上。图9显示,原位于升降列3地面层、承载有车辆10的低层升降梳齿架6-1上升至升降列3的第九层7-9下方略高的位置;同时,原静置于升降列3第九层与第十层之间的高层升降梳齿架6-2稍作上升、以避让上升的低层升降梳齿架6-1和车辆10。图10显示,原静置于第九层7-9左侧列1的左侧梳齿架2-9横移至升降列3的第九层。图11显示,承载有车辆10的低层升降梳齿架6-1自升降列3的第九层7-9下方略高位置下降,使得车辆10交换至左侧梳齿架2-9。图12显示,承载有车辆10的左侧梳齿架2-9横移至第九层7-9的左侧列1;同时,低层升降梳齿架6-1下降至升降列3的地面层。至此,存车操作的设备运行动作完成。
由于上述的高层升降梳齿架6-2上升避让动作是与低层升降梳齿架6-1的正常上升动作是一并进行、即同时进行,故实际上并未增加设备的总运行时间。可以推断,增加设置高层升降梳齿架6-2,对于低层升降梳齿架6-1的存放车辆以及低层车位车辆的取出操作没有影响,也没有增加上述操作的设备运行所需总体时间。
结合图13、图14、图15可知,高层升降梳齿架6-2和低层升降梳齿架6-1结构相同,只是高层升降梳齿架6-2的两根纵梁的长度A2略小于低层升降梳齿架6-1两根纵梁的长度A1;其用意是使得分别紧固安装在高层升降梳齿架6-2的纵梁两端的钢丝绳与分别紧固安装在低层升降梳齿架6-1的纵梁两端的钢丝绳容易获得适当的间隔、避免产生缠绕。
如图16、图17、图18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左侧梳齿架、右侧梳齿架和升降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上述示意图仅作辅助用途,且分别与2015年 月 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57699X、发明名称“一种停车设备的垂直升降梳齿交换机构”)其中说明书附图的图5、图6、图7完全相同,其结构也完全相同。 
从左侧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中可见,后横梁2-c、左纵梁2-e和前横梁2-f构成一个开口向右的带缺口矩形平面构件。在左纵梁2-e上面设置有若干条支承杆2-d,与上述开口向右的带缺口矩形平面构件共同构成一个开口向右的梳齿状立体构件。
从右侧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中可见,后横梁4-c、右纵梁4-e和前横梁4-f构成一个开口向左的带缺口矩形平面构件。在右纵梁4-e上面设置有若干条支承杆4-e,与上述开口向左的带缺口矩形平面构件共同构成一个开口向左的梳齿状立体构件。
从升降梳齿架的立体示意图中可见,后横梁6-a、右纵梁6-c、前横梁6-e、左纵梁6-g构成一个矩形平面构件;在该矩形平面构件内部设置有两根中纵梁6-d;位于中间偏左位置的中纵梁6-d上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构件6-b、位于中间偏右位置的中纵梁6-d上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承构件6-b。图中可见,支承构件6-b设计成弯曲的杆件。实际上,由于本发明的车辆交换动作为垂直升降交换,故支承构件6-b和支承构件6-h可以设计成板状;甚至,图示的两个支承构件6-b可以设计成连体、即同一横向排列的支承构件不再分开左右布局、而是合并为一个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两套升降梳齿架还可以用于相互备份。即:正常情况下是两套升降梳齿架配合动作,以取得最佳的存取车效率。若其中一套升降梳齿架出现故障,则另外一套升降梳齿架可以独自完成停车设备各层的所有车位的存取车动作。

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每个升降列设置两套升降梳齿架的停车设备。即:使用升降梳齿架机构的停车设备的每一个升降列从原来只设置一套升降梳齿架改为设置上/下两套结构相同、分别由两套通用的升降驱动装置曳引升降的升降梳齿架。其中,位于上方的升降梳齿架主要用于高层车位的取出车辆的操作;位于下方的升降梳齿架主要用于存放车辆的操作以及低层车位的取出车辆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安全性好、易于维护,可推广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