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模板结构.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845442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419806.5

申请日:

2016.12.22

公开号:

CN206359902U

公开日:

2017.07.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D21/00; E01D2/00(2006.01)N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江苏四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欢春; 钱彬红; 庄春婷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松陵镇云梨路19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林乐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梁模板结构,包括围绕拼接呈环体的模板块,每一所述模板块的一侧开设有沿该模板块长度方向延伸的燕尾槽,另一侧设置有与相邻一所述模板块上燕尾槽插接配合的燕尾块,本实用新型采用插装的方式可实现模板的高利用率,避免了模板的不必要浪费,另外,两块端模板的下端端部由上向下逐渐靠近倾斜,从而使模板块内形成的盖梁下窄上宽,使浇筑成型而成的盖梁更加富有美感,且消耗的混凝土材料比较少,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拼接呈环体的模板块(1),每一所述模板
块(1)的一侧开设有沿该模板块(1)长度方向延伸的燕尾槽(11),另一侧设置有与相邻一所
述模板块(1)上燕尾槽(11)插接配合的燕尾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块(7)上固定连接有弹
簧钢珠(6),所述燕尾槽(11)内壁开设有与弹簧钢珠(6)定位配合的定位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模板块(1)之间可拆
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模板块(1)上设置有插
销(3),相邻一所述模板块(1)上设置有与插销(3)过盈配合的销孔(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模板块(1)上设置有螺
纹件(15),相邻一所述模板块(1)上设置有与螺纹件(15)螺纹配合的螺纹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块(1)包括用于盖梁前
后两侧混凝土浇筑用的侧模板(101)以及用于盖梁左右两侧混凝土浇筑用的端模板(102),
两所述端模板(102)的下端端部由上向下逐渐靠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块(1)的底面连接有支
撑底模(2),所述支撑底模(2)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支撑底模(2)表面的竖肋(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模(2)上固定连接有
用于密封模板块(1)下端与支撑底模(2)之间间隙的密封条(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块(1)的底部固定连接
有定位钢柱(13),所述支撑底模(2)上设置有与定位钢柱(13)插接配合的插接孔(9)。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盖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模(2)的上表面为中部
凸起呈弧形的凸面(14)。

说明书

盖梁模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梁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盖梁的外观质量要求标准很高,混凝土外观必须做到流畅舒顺,色泽均匀、外表光
洁,所以模板施工要求精益求精,模板应不漏浆,符合结构尺寸、线型及外型要求,并且有足
够的刚度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有明显挠度。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专利申请号为“201520912460.1”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
载了一种用于墩柱盖梁混凝土施工模板,该模板包括多个斜支撑杆、多个旋转调节丝杆、多
个槽钢和多个支撑架,将盖梁模板背楞改变为刚性的支撑架,使盖梁模板的底模板与墩柱
侧模板连接更牢固,先将墩柱浇筑成型,再将盖梁侧模板、端模板及多个支撑架安装至墩柱
上,浇筑盖梁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按顺序拆除多个支撑架、盖梁侧模板以及
多个斜支撑杆,从而完成盖梁的施工。

但是,上述盖梁混凝土施工模板以及现有的大多数盖梁模板,由于盖梁的长度都
比较长,因此,模板都是一体成型而成的,根据不同长度的盖梁要求,需要定制与其长度相
配合的模板长度,然而,长度一定的模板无法应用到其他长度较短或者较长的盖梁施工上
去,导致模板的利用率比较低,造成模板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梁模板结构,方便
施工时根据盖梁的长度调整模板块的长度,大大提高了模板块的利用率,避免造成不必要
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盖梁模板结
构,包括围绕拼接呈环体的模板块,每一所述模板块的一侧开设有沿该模板块长度方向延
伸的燕尾槽,另一侧设置有与相邻一所述模板块上燕尾槽插接配合的燕尾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一块模板块上都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燕尾块和燕尾槽,
通过燕尾块和燕尾槽相互插接配合,实现模板块的拼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模板
块采用模板块插装拼接而成,方便施工时根据盖梁的长度调整模板块的长度,从而实现模
板块应用于任何长度盖梁的施工上去,大大提高了模板块的利用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
费。

优选的,所述燕尾块上固定连接有弹簧钢珠,所述燕尾槽内壁开设有与弹簧钢珠
定位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钢珠与定位孔定位配合,从而实现燕尾块与燕尾槽之间
实现定位,从而使相邻两块模板块之间插接配合更加精准、到位。

优选的,相邻两所述模板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块模板块可拆卸连接,施工时,所有模板块固定在一
起,提高模板块的整体性,在施工完拆卸模板块时,可依次分离相邻两块模板块,从而实现
模板块的拆卸,可拆卸连接方式给施工工作带来便捷。

优选的,每一所述模板块上设置有插销,相邻一所述模板块上设置有与插销过盈
配合的销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块模板块通过插销和销孔的过盈配合,采用插销固定
的方式将相邻两块模板块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模板块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插销固定的方
式比较牢固、稳定。

优选的,每一所述模板块上设置有螺纹件,相邻一所述模板块上设置有与螺纹件
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从而将相邻两块模板块螺纹固定
在一起,采用螺纹固定的方式,方便相邻两块模板块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使模板块之间
拆装更加方便、省力。

优选的,所述模板块包括用于盖梁前后两侧混凝土浇筑用的侧模板以及用于盖梁
左右两侧混凝土浇筑用的端模板,两所述端模板的下端端部由上向下逐渐靠近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块端模板的下端端部由上向下逐渐靠近倾斜,从而使模板
块内形成的盖梁下窄上宽,使浇筑成型而成的盖梁更加富有美感,且消耗的混凝土材料比
较少,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优选的,所述模板块的底面连接有支撑底模,所述支撑底模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
支撑底模表面的竖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底模上固定连接有竖肋,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块内,混凝土
与竖肋固定在一起,竖肋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加强,从而使浇筑成型后的盖梁结构强度
更高,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模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模板块下端与支撑底模之间间隙的
密封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用于密封模板块下端与支撑底模之间的间隙,从而避
免混凝土浇筑时,浆液从间隙漏出去,使模板块与支撑底模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有助于
混凝土的浇筑,减少了混凝土浆液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模板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钢柱,所述支撑底模上设置有与定位
钢柱插接配合的插接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模板块通过定位钢柱插放到支撑底模上,通过插装的方式将
模板块安装至支撑底模上,方便模板块与支撑底模之间的拆装。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模的上表面为中部凸起呈弧形的凸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浆液浇筑到模板块内,浆液通过凸面可向支撑底模的
两侧流动,从而使浇筑时混凝土流动更加的顺畅、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模板块采用模板块插装拼接而成,方便施工时根据盖梁的长度调整
模板块的长度,从而实现模板块应用于任何长度盖梁的施工上去,大大提高了模板块的利
用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两块端模板的下端端部由上向下逐渐靠近倾斜,从而使模板块内形成的盖梁下
窄上宽,使浇筑成型而成的盖梁更加富有美感,且消耗的混凝土材料比较少,起到一定的节
能效果;

3、混凝土浆液浇筑到模板块内,浆液通过凸面可向支撑底模的两侧流动,从而使
浇筑时混凝土流动更加的顺畅、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一,用于体现侧模板的插装机构;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燕尾块和延伸凸边的结构;

图3是图1中B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燕尾槽的形状;

图4是实施例1中爆炸示意图二,用于体现密封条结构位置;

图5是实施例2的爆炸示意图,用于体现相邻两块侧模板的连接方式。

附图标记:1、模板块;101、侧模板;102、端模板;2、支撑底模;3、插销;4、销孔;5、延
伸凸边;6、弹簧钢珠;7、燕尾块;8、密封条;9、插接孔;10、竖肋;11、燕尾槽;12、定位孔;13、
定位钢柱;14、凸面;15、螺纹件;16、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盖梁模板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围绕拼接呈环体的模板块1,
每一个模板块1的一侧开设有沿该模板块1长度方向延伸的燕尾槽11,燕尾槽11从模板块1
的上表面竖直向下延伸,每一个模板块1的另一侧设置有燕尾块7,燕尾块7固定于模板块1
上,燕尾块7与燕尾槽11凹凸相配合,燕尾块7从上向下插入到燕尾槽11内,实现相邻两个模
板块1之间的插接配合,每一块模板块1上的燕尾块7上设置弹簧钢珠6,弹簧钢珠6固定在燕
尾块7上,燕尾槽11内壁开设有定位孔12,定位孔12与燕尾块7相对应,燕尾块7插入到燕尾
槽11内之后,燕尾块7上的弹簧钢珠6与燕尾槽11上的定位孔12定位配合,实现燕尾块7在燕
尾槽11内的定位;

相邻两块模板块1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块模板块1的外表面两侧
边缘一体成型有凸出于模板块1外表面的延伸凸边5,延伸凸边5上设置有水平贯穿延伸凸
边5左右两侧的销孔4,每一块模板块1上设置有插销3,插销3依次穿过该模板块1上的销孔4
以及相邻一块模板块1上的销孔4,插销3与销孔4过盈配合,采用插销3和销孔4的配合实现
相邻两块模板块1的可拆卸连接;

模板块1包括位于盖梁前后侧方向上的侧模板101以及位于盖梁左右两端方向上
的端模板102,侧模板101和端模板102围成一密封环体,可向环体中浇筑混凝土,侧模板101
用于盖梁前后两侧混凝土浇筑用,端模板102用于盖梁左右两侧混凝土浇筑用,每一块侧模
板101的形状均为竖直板状,在本实施例中,端模板102的数量为两块,两块端模板102相对,
两块端模板102的上半部分为竖直板状,下半部分由上向下逐渐向相对的端模板102倾斜靠
近。

如图1和图4所示,模板块1的底面连接有支撑底模2,支撑底模2的形状为板状,且
其上表面为中部向上凸起呈弧形的凸面14,支撑底模2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孔9,每一块模
板块1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定位钢柱13,定位钢柱13与插接孔9插接配合,
模板块1通过定位钢柱13插入到插接孔9上,实现模板块1插放在插接孔9上,支撑底模2的上
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8,密封条8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模板块1插放到支撑底模2上之后,
模板块1的下端与支撑底模2之间形成间隙,密封条8位于该间隙处,并将该间隙封住,实现
模板块1与支撑底模2之间的密封;支撑底模2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支撑底模2上表面的竖肋
10,竖肋10延伸至模板块1的上表面,竖肋10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和硬度。

本实施例的施工过程如下:在浇筑完成的墩柱上固定支撑梁,然后将支撑底模2放
置于支撑梁上,模板块1通过定位柱插放到支撑底模2上,相邻两个模板块1通过燕尾块7和
燕尾槽11拼接安装,弹簧钢珠6与定位孔12定位配合,所有模板块1围绕成一环体,将盖梁混
凝土浇筑到其中,以实现盖梁的浇筑成型。

实施例2:一种盖梁模板结构,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相邻两块模板
块1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延伸凸边5上设置有贯穿
延伸凸边5的螺纹孔16,在延伸凸边5上设置螺纹件15,螺纹件15选用螺栓,螺栓依次穿过相
邻两个模板块1上的螺纹孔16,从而将相邻两个模板块1螺纹固定在一起,实现两个模板块1
可拆卸连接。

盖梁模板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盖梁模板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盖梁模板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盖梁模板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梁模板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梁模板结构,包括围绕拼接呈环体的模板块,每一所述模板块的一侧开设有沿该模板块长度方向延伸的燕尾槽,另一侧设置有与相邻一所述模板块上燕尾槽插接配合的燕尾块,本实用新型采用插装的方式可实现模板的高利用率,避免了模板的不必要浪费,另外,两块端模板的下端端部由上向下逐渐靠近倾斜,从而使模板块内形成的盖梁下窄上宽,使浇筑成型而成的盖梁更加富有美感,且消耗的混凝土材料比较少,起到一定的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