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刷类制作,尤其涉及一种刷子。
背景技术
在现有刷子中,有的采用内部通道提供物料,但在使用中可控性较差,而且物料供给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多孔通道和阀门控制完成物料供给的刷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供给可控性差和不可靠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刷子,包括刷座和刷板,刷座内装设物料容器,刷板上粘连有刷质,刷座底部与刷板活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容器的出口端设置有弹子阀门,且所述地刷座和刷板内设多孔通道,物料容器的出口端通过所述多孔通道与刷质相通;
所述的刷座底部设置有多个通道,所述的刷板中相应地开设多个通道,所述刷座底部和刷板中的多个通道形成连通刷座和刷板的多孔通道;
所述的刷质中对应于刷板中通道的位置设有相应的多个泻道,所述的泻道通至刷质顶端;
所述的刷质为刷毛时,所述的泻道为相应的空隙;
所述的刷质为具有吸水性的软材料时,所述的泻道为相应的孔道;
所述的多孔通道与泻道中安装相应的通管至泻道的外端,且在通管的外端设置弹子阀门;
所述的刷座中装设控制弹子阀门开闭的按纽装置,所述的按纽装置控制弹子阀门中弹子的移位;
所述的按纽装置包括按纽、复位弹簧和触杆,所述的触杆置于弹子附近,按纽架于复位弹簧上,且该按纽与触杆相连结;
所述的触杆为一滚轴;
所述的物料容器具有多节可压环,所述的物料容器后安装相应的弹簧;
所述的物料容器为充压容器;
所述的物料容器的出口端连接有软性曲管,该软性曲管另一端与刷座底部相连且其包覆范围涵盖刷座底部的多个通道。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在本发明中,物料容器的出口端设置弹子阀门,通过弹子阀门来控制物料容器的供给,如通过刷座中装设的按纽装置控制弹子阀门的开闭,可根据需要控制物料的流量,这样,物料供给可控性强,在刷座和刷板内设置多孔通道,物料通过多孔通道流向刷质,这种多孔的通道可保证物料可靠地流至刷质,不会由于个别通道的不通畅甚至堵塞而影响物料供给,而且,由于多孔的分流效应,使得物料可相对更均匀地分布在刷质上,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刷质中对应于刷板中通道的位置设有相应的多个泻道,所述泻道通至刷质顶端,这对于某些具有一定粘稠度的物料来说,则提供了有效的供给通道,例如,刷质可采用刷毛或具有吸水性的软材料,如海绵,这种泻道分别反映为相应的空隙或孔道,对于一般的液体物料,没有这种泻道时可以直接渗入刷毛和海绵中,但对于具有一定粘稠度的物料来说,没有这种泻道则可能产生供给不流畅,或甚至由于物料的干硬化产生堵塞,无法继续供给物料,这种泻道则为这种具有一定粘稠度的物料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敞、有效的供给通道,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刷座中按纽装置的触杆采用滚轴,滚轴在抵压弹子时,阻力减小,移动更为流畅,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物料容器的出口端连接有软性曲管,该软性曲管另一端与刷座底部相连且其包覆范围涵盖刷座底部的多个通道,这时,按纽装置以及其中抵压弹子的触杆和物料容器中挤出的物料被软性曲管隔离开来,物料不会由按纽装置溢出,增强工作可靠性;多孔通道与泻道中安装相应的通管至泻道的外端,且在通管的外端设置弹子阀门,这样,在使用中,通管外端的弹子阀门就作为物料供给的一个必要控制开关,即刷质抵压住被刷面时,该弹子阀门开启,物料由通管挤出,提高本发明的工作可靠性;物料容器采用多节可压环,通过相应的弹簧压顶实现可靠的物料供给;总之,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供给可控性强和工作可靠的刷子,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刷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刷座侧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刷板与刷质连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刷板与刷质连结结构中A向刷板局部示意图;
图5为刷板与刷质连结结构中B向刷质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刷板与刷质连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总成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通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具有多节可压环的物料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刷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发明包括刷座1和刷板2,如图1和图8所示,刷座1内装设物料容器13,如图8所示,刷板2上粘连有刷质3,刷座1底部与刷板2活动相连,其具体结构如图2、图3和图6的所示,刷座1底部两侧设置一对内凹卡槽11,刷板2安置于内凹卡槽11内,刷座1与刷板2直接相粘连,如图1、图3、图6和图8所示,刷座1与刷板2的接触面上设置凹凸体相卡合,例如,如图1和图8所示,相应接触面上设置凹体12,如图3和图6所示,相应接触面上设置凸体21,在安装后,凹体12和凸体21相卡合,在实际的设计、应用中,凹体12和凸体21的位置也是可以互换的。
如图1和图8所示,物料容器13的出口端设置有弹子阀门131,刷座1中装设控制弹子阀门131开闭的按纽装置14,按纽装置14控制弹子阀门131中弹子1311的移位,如图1所示,按纽装置14包括按纽141、复位弹簧142和触杆143,触杆143置于弹子1311上方附近,触杆143为一滚轴,按纽141架于复位弹簧142上,且该按纽141与触杆143相连结。
如图1和图8所示,刷座1底部设置有多个通道16,如图3和图4所示,参考图8,刷板2中相应地开设多个通道26,所述多个通道16与多个通道26形成连通刷座1和刷板2的多孔通道,物料容器13的出口端通过刷座1和刷板2内设的多孔通道与刷质3相通;如图3和图5所示,刷质3中对应于刷板2中通道26的位置设有相应的多个泻道36,泻道36通至刷质3顶端,如图3所显示刷质3采用刷毛,泻道36为相应的空隙;如图6所显示刷质3采用具有吸水性的软材料,如海绵,泻道36为相应的孔道。
如图1和图8所示,物料容器13的出口端连接有软性曲管132,该软性曲管132另一端与刷座1底部相连且其包覆范围涵盖刷座1底部的多个通道16。
如图1和图8所示,刷座1内,物料容器13上抵顶有弹片15,弹片15抵压物料容器13,在本发明中,物料容器13可采用充压容器。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刷座1侧端连接有手柄4,如图7所示,手柄4上具有螺丝41,如图1和8所示,刷座1侧端具有相应的螺丝17,刷座1与手柄4之间以螺旋相接。
在使用本发明时,按压按纽装置14中的按纽141,带动触杆143下移,触杆143抵住弹子阀门131中的弹子1311并使其向内移位,即,使得弹子阀门131开启,物料由物料容器13的出口端流出,经软性曲管132依次经过通道16、通道26、泻道36至刷质3,松开按纽141后,复位弹簧142使触杆143向上移位,弹子阀门131中的弹子1311向外移位,即,使得弹子阀门131关闭。
在本发明中,物料容器13可为充压容器,则可不需要弹片15,至于其它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法,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根据图9,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由多个通道16、26形成的多孔通道与泻道36中安装相应的通管5至泻道36的外端,且在通管5的外端设置弹子阀门,如图9所示,该弹子阀门中设有弹子51,在使用中,通管5外端的弹子阀门就作为物料供给的一个必要控制开关,即刷质3抵压住被刷面时,弹子51向内移动,即该弹子阀门开启,物料由通管5挤出,至于其它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法,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根据图10,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物料容器13具有多节可压环133,物料容器13后安装相应的弹簧134,在使用中,通过弹簧134压顶物料容器13实现可靠的物料供给,至于其它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法,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根据图11,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物料容器13具有多节可压环133,物料容器13后安装相应的弹簧134,在使用中,通过弹簧134压顶物料容器13实现可靠的物料供给,至于其它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