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件的连接节点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件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现场现浇式建筑,无疑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因而能工厂标准化生产,质量可控,高效快
捷,材料节约无浪费,生产现场和施工现场无环境污染。但是,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中预
制件的装配过程中,仍然有节点需要采用现浇,如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为了连接稳固,楼
板通常会采用叠合楼板,即在预制楼板的上部再浇筑一层现浇层,安装过程中,需等叠合楼
板的现浇层固化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预制件的安装,这样严重影响施工速度,降
低施工效率,同时现场浇筑必然得进行支模、混凝土浇筑等操作,造成施工现场复杂化,造
成安全隐患的同时增加了施工成本。
综上所述,故亟需开发一种施工速度快、成本节约、连接牢固的预制件连接节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成本节约、连接牢固的预制件连接节
点。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制件的连接节点,两个预制件密拼对
接,所述的两个预制件的拼接端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两个预制
件的拼接端均开设有操作口。预制件的预制过程中,在其拼接端预埋连接件,并在设置连接
件处预留操作口。在预制件的装配过程中,所述两个预制件任意一个落位好后,吊装另一个
使二者密拼对接,然后通过操作口使用螺栓将分别预埋在两个预制件中的连接件连接成整
体,如此,实现预制件的连接,二者形成整体共同受力。本实用新型在两个预制件的拼接端
均设有操作口,方便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且两个操作口在拼接处构成一个较大的操作口,操
作空间更大,这样更有利于螺栓连接连接件时的操作施工,同时制作预制件的模具统一,制
作过程也更为简便。本实用新型的预制件采用密拼对接,在装配过程中无需现浇混凝土,成
本节约,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预制件通过螺栓和连接件连接成整体,增加了预制件联
结拉紧能力,有利于墙板之间力的传导,满足建筑的建筑质量和技术性能。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设有穿接孔,所述螺栓穿接所述穿接孔将连接件连接成整体,
并通过螺母拧紧固定。如此设置,将螺栓穿过穿接孔,然后拧紧螺栓,使得连接件紧固的连
接成整体,预制件之间通过连接件传递剪切力。
进一步,所述操作口内填充有浆料。如此设置,一方面可解决因预留操作口导致的
不美观问题,另一方面,当操作口中的浆料凝固后,能够起到固定螺栓的作用,避免使用年
限久或外力影响下螺栓松动。此时填充浆料并不影响施工进度,无需等待浆料硬化再进行
下一预制件节点的安装。
进一步,所述预制件的拼接面上设置有SBS自粘式改性沥青卷材。如此设置,可起
到防水效果,有效防止水沿预制件的拼接面渗漏,尤其是预制件为外墙板时。
进一步,预制件的拼接端的侧面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填充有防水密封胶。如此设
置,可防止水进入第预制件的拼接面,进而防止水沿拼接面渗漏。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锚固支腿。如此设置,可有
效增加连接件在预制件中的锚固力,提高了连接件与预制件连接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预制件为楼板和/或墙板。
进一步,所述预制件的拼接面嵌有弹性防水体。在预制件的制作过程中,将弹性防
水体嵌在预制件的拼接面,当预制件密拼对接后,预制件将防水弹性体紧紧挤压在二者的
拼接面,如此,可防止水沿预制件的拼接面渗漏。当然,由于预制件采用密拼,弹性防水体不
宜过宽,预制件的拼接面可嵌有多个弹性防水体。优选,可在预制件与弹性防水体的接触面
设置凹槽,弹性防水体一侧嵌入其中一个预制件的拼接面,另一侧挤压入相对应另一预制
件拼接面的凹槽中,这样既可起到防水效果,也不影响预制件的密拼。
进一步,所述预制件的拼接面设置注浆槽,所述注浆槽内灌注有防水浆料。如此设
置,当预制件拼装完成后,在注浆槽内灌注有防水浆料,当防水浆料硬化后,在预制件的拼
接面形成防水层,可有效防止水沿拼接面渗漏。
进一步,所述预制件的拼接端的侧面有防水钢板,相邻的防水钢板焊接成整体。如
此设置,此时的防水钢板起到封闭或挡住拼接面的作用,可有效防止水沿拼接面渗漏。当
然,防水钢板焊接后可通过打磨机将焊接部位打磨平整,使其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件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
意图;
图3为图1中所涉及的连接件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所涉及的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所涉及的预制件的连接节点的A—A截面的剖示图。
图中:
1预制件 2连接件 3螺栓 4连接板
5穿接孔 6锚固支腿 7操作口 8防水钢板
9缺口 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
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
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5,一种预制件的连接节点,两个预制件1密
拼对接,所述的两个预制件1的拼接端均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采用螺栓3连接,所述
两个预制件1的拼接端均开设有操作口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拼对接是指预制件1的拼接
处不留缝隙,应当理解,此处所述的不留缝隙是相对现有技术中预留一定间隔距离用以灌
浆或浇筑混凝土的技术方案而言,并不是指预制件1的拼接处完全没有缝隙,而在实际的施
工过程中,由于装配误差或拼接面不平整,往往在拼接的过程中会存在细小的缝隙。当然,
为达到上述效果,优选拼接面光滑平整。预制件1的预制过程中,在其拼接端预埋连接件2,
并在设置连接件2处预留操作口7。在预制件1的装配过程中,所述两个预制件1任意一个落
位好后,吊装另一个使二者密拼对接,然后通过操作口7使用螺栓3将分别预埋在两个预制
件1中的连接件2连接成整体,如此,实现预制件1的连接,二者形成整体共同受力。本实用新
型在两个预制件1的拼接端均设有操作口7,方便连接件2之间的连接,且两个操作口7在拼
接处构成一个较大的操作口7,操作空间更大,这样更有利于螺栓3连接连接件2时的操作施
工,同时制作预制件1的模具统一,制作过程也更为简便。本实用新型的预制件1采用密拼对
接,在装配过程中无需现浇混凝土,成本节约,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预制件1通过螺栓3
和连接件2连接成整体,增加了预制件1联结拉紧能力,有利于墙板之间力的传导,满足建筑
的建筑质量和技术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连接件2设有穿接
孔5,所述螺栓3穿接所述穿接孔5将连接件2连接成整体,并通过螺母10拧紧固定。如此设
置,将螺栓3穿过穿接孔5,然后拧紧螺栓3,使得连接件2紧固的连接成整体,预制件1之间通
过连接件2传递剪切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口7内填充有浆料。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解决因预留操作口7导致的不美观问题,另一方面,当操作口7中的浆料
凝固后,能够起到固定螺栓3的作用,避免使用年限久或外力影响下螺栓3松动。此时填充浆
料并不影响施工进度,无需等待浆料硬化再进行下一预制件1节点的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件1的拼接面上设置
有SBS自粘式改性沥青卷材。如此设置,可起到防水效果,有效防止水沿预制件1的拼接面渗
漏,尤其是预制件1为外墙板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预制件1的拼接
端的侧面设有缺口9,所述缺口9内填充有防水密封胶。如此设置,可防止水进入第预制件1
的拼接面,进而防止水沿拼接面渗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连接件2包括
连接板4以及设置在连接板4上的锚固支腿6。如此设置,可有效增加连接件2在预制件1中的
锚固力,提高了连接件2与预制件1连接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件1为楼板和/或墙
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件1的拼接面嵌有弹
性防水体。在预制件1的制作过程中,将弹性防水体嵌在预制件1的拼接面,当预制件1密拼
对接后,预制件1将防水弹性体紧紧挤压在二者的拼接面,如此,可防止水沿预制件1的拼接
面渗漏。当然,由于预制件1采用密拼,弹性防水体不宜过宽,预制件1的拼接面可嵌有多个
弹性防水体。优选,可在预制件1与弹性防水体的接触面设置凹槽,弹性防水体一侧嵌入其
中一个预制件1的拼接面,另一侧挤压入相对应另一预制件1拼接面的凹槽中,这样既可起
到防水效果,也不影响预制件1的密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件1的拼接面设置注
浆槽,所述注浆槽内灌注有防水浆料。如此设置,当预制件1拼装完成后,在注浆槽内灌注有
防水浆料,当防水浆料硬化后,在预制件1的拼接面形成防水层,可有效防止水沿拼接面渗
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预制件1的拼接端
的侧面有防水钢板8,相邻的防水钢板8焊接成整体。如此设置,此时的防水钢板8起到封闭
或挡住拼接面的作用,可有效防止水沿拼接面渗漏。当然,防水钢板8焊接后可通过打磨机
将焊接部位打磨平整,使其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