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排烟口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板式排烟口。
背景技术
火灾发生时,由于火灾产生的烟雾会迅速蔓延,建筑防排烟系统能否发挥作用,有
效的排除是确保人们迅速撤离火灾现场,防止烟雾产生的有害气体侵入人体危及人的生命
安全起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各种板式排烟口在防排烟系统中得到了充分利用。
板式排烟口一般安装在走道或防烟前室,天窗房间的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处或安装
在侧墙及吊顶上;现有的板式排烟口执行机构通常采用钢绳或弹簧来控制阀板的打开和关
闭,钢绳的摩擦阻力较大,容易产生机械故障,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性能不稳定。弹簧使用时
间久了,弹性会受损,而且受环境因素影响,容易生锈,会出现弹性失效,从而导致阀板不能
正常启闭。此外传统的排烟口采用温度感应来驱动排烟口打开,然而在发生有害气体泄露
或室内烟雾弥漫时,没有温度升高的现象,传统的排烟口就不会打开,也不会自动进行排烟
换风工作。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板式排烟口,使
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阀板正常启闭,性
能可靠的板式排烟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板式排烟口,包括阀体、阀板、电动气缸和电控系统,所述
阀板前后翻转连接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的中间下端部分水平固定有支撑杆,所述电动
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中间,所述阀板背面的中间下端部分竖直设有长条形滑槽,所述
电动气缸的伸缩端滑动定位连接在所述长条形滑槽中,所述电控系统安装在所述阀体的外
侧壁上,所述电动气缸与所述电控系统通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气缸水平向前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正前
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阀板的后方,所述电动气缸
位于所述阀板和所述支撑杆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系统的外壁上安装有烟雾感应器,所述
烟雾感应器与所述电控系统通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的中间水平固定有定位轴,所述阀板的
中间转动套设在所述定位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系统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
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电控系统通信连接。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式排烟口通
过电动气缸的作用来控制阀板的启闭,避免使用钢绳或弹簧,结构简单,不受环境的影响,
性能稳定,通过烟雾感应器的作用,在发生火灾时只要有烟雾或有毒气体抵达排烟口处时,
排烟口探测到烟雾后能自动打开或者关闭。从而能起到第一时间排烟送风,为消防救灾和
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式排烟口中阀板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式排烟口中阀板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板式排烟口,包括阀体1、阀板2、电动气缸3和电控系统4,所述阀板前
后翻转连接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的中间下端部分水平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电动气缸固
定在所述支撑杆的中间,所述阀板背面的中间下端部分竖直设有长条形滑槽6,所述电动气
缸的伸缩端滑动定位连接在所述长条形滑槽中,所述电控系统安装在所述阀体的外侧壁
上,所述电动气缸与所述电控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电动气缸水平向前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正前方。
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阀板的后方,所述电动气缸位于所述阀板和所述支撑杆之
间。
所述电控系统的外壁上安装有烟雾感应器7,所述烟雾感应器与所述电控系统通
信连接。
所述阀体的中间水平固定有定位轴8,所述阀板的中间转动套设在所述定位轴上。
所述电控系统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温度感应器9,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电控系统
通信连接。
该板式排烟口的原理是:通过电动气缸的作用来控制阀板的启闭,避免使用钢绳
或弹簧,结构简单,不受环境的影响,性能稳定,通过烟雾感应器的作用,在发生火灾时只要
有烟雾或有毒气体抵达排烟口处时,排烟口探测到烟雾后能自动打开或者关闭。从而能起
到第一时间排烟送风,为消防救灾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
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