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振捣系统.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844505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25248.9

申请日:

2016.11.15

公开号:

CN206158194U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1/06

主分类号:

E04G21/06

申请人: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伯义

地址:

400084 重庆市大渡口区西城大道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代理人:

刘念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振捣系统,包括横向设于模板上端的导轨组以及与其滑动配合振捣装置,所述振捣装置包括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导轨组滑动配合的第二滑轮组、设于第二支架上且用于对模板内的现浇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振捣结构。上述混凝土振捣系统,可与浇筑装置配合使用,同时兼具浇筑和振捣工序,随浇随振捣,振捣装置位于浇筑装置的后方一定位置,待浇筑装置浇筑后,浇筑装置在导轨组上移动至下一个地方,而振捣装置则移动至浇筑装置的刚浇筑的位置处进行振捣,采用这种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壁浇筑后人工振捣出现的振捣不实、易起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于模板上端的导轨组以及与其滑动
配合振捣装置,所述振捣装置包括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导轨组滑动配合的
第二滑轮组、设于第二支架上且用于对模板内的现浇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振捣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包括至少一导轨,所
述导轨包括两平行的上横轨及下横轨、垂直连接于上横轨及下横轨之间的连接件以及设于
连接件上朝向模板的一面且与模板连接的连接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轨及下横轨的第一端具
有向第二端方向凹陷的凹部,所述上横轨及下横轨的第二端向外凸设有与所述凹部形状相
匹配的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包括若干个首尾相接
的多根导轨,每一导轨的第一端的凹部与相邻的另一导轨的凸部凹凸配合,每一根导轨的
第二端的凸部与相邻的另一导轨的凹部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若干个连接杆,若
干连接杆沿导轨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设置于上横轨及下横轨之间,在每一连接杆上均设置
两连接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具有内螺纹,用于与
穿过模板的螺栓螺纹连接,从而将导轨可拆卸的固定于模板的上端外侧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
二左侧架以及第二右侧架、横向设于第二左侧架及第二右侧架之间的用于安装振捣结构的
安装部;所述第二滑轮组包括四个第二导轨轮,其中两第二导轨轮设于第二左侧架上相应
于上横轨和下横轨的位置处,另两第二导轨轮设于第二右侧架上相应于上横轨和下横轨的
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安
装部上的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的振捣组件,所述振捣组件包括振捣电机固定架、
安装于其上的振捣电机、设于振捣电机固定架下端的振捣棒以及连接于振捣电机固定架与
安装支架之间的减震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
装部上的安装柱、从径向上穿设于所述安装柱上的水平调节柱以及设于安装柱顶端的用于
固紧所述水平调节柱的固紧件;所述水平调节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轨组的长度方向垂
直,所述水平调节柱的里端与所述减震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一横向设于第
二左侧架及第二右侧架的顶部的安装板以及横向连接于第二左侧架及第二右侧架的中段
的导向座;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能够绕自身轴心转动的齿轮,所述齿轮的转动轴心
线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所述安装板以及导向座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柱穿设于
其中的安装孔和导向孔,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齿轮的一面设置有齿条,用于与所
述齿轮齿合,从而调节安装柱的高度。

说明书

混凝土振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系统。

背景技术

薄壁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空间狭窄,存在浇筑及振捣困难等问题,施
工质量难以保证,易出现振捣不实、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如下图所示。传统的振捣
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即在浇筑完成之后再利用振捣棒进行人工振捣,这种方式极为
浪费人力、增加作业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不能进行随浇随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实用、能够沿浇筑方向移动的用于薄壁浇筑的混凝土振捣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振捣
系统,包括横向设于模板上端的导轨组以及与其滑动配合振捣装置,所述振捣装置包括第
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导轨组滑动配合的第二滑轮组、设于第二支架上且用于
对模板内的现浇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振捣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导轨组包括至少一导轨,所述导轨包括两平行的上横轨及下横轨、
垂直连接于上横轨及下横轨之间的连接件以及设于连接件上朝向模板的一面且与模板连
接的连接柱。

作为优化,所述上横轨及下横轨的第一端具有向第二端方向凹陷的凹部,所述上
横轨及下横轨的第二端向外凸设有与所述凹部形状相匹配的凸部。

作为优化,所述导轨组包括若干个首尾相接的多根导轨,每一导轨的第一端的凹
部与相邻的另一导轨的凸部凹凸配合,每一根导轨的第二端的凸部与相邻的另一导轨的凹
部配合。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件为若干个连接杆,若干连接杆沿导轨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
设置于上横轨及下横轨之间,在每一连接杆上均设置两连接柱。

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柱具有内螺纹,用于与穿过模板的螺栓螺纹连接,从而将导轨
可拆卸的固定于模板的上端外侧面。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左侧架以及第二右侧架、横向设于
第二左侧架及第二右侧架之间的用于安装振捣结构的安装部;所述第二滑轮组包括四个第
二导轨轮,其中两第二导轨轮设于第二左侧架上相应于上横轨和下横轨的位置处,另两第
二导轨轮设于第二右侧架上相应于上横轨和下横轨的位置处。

作为优化,所述振捣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
连接的振捣组件,所述振捣组件包括振捣电机固定架、安装于其上的振捣电机、设于振捣电
机固定架下端的振捣棒以及连接于振捣电机固定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减震件。

作为优化,安装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安装柱、从径向上穿设于所述安
装柱上的水平调节柱以及设于安装柱顶端的用于固紧所述水平调节柱的固紧件;所述水平
调节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轨组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水平调节柱的里端与所述减震件连
接。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部包括一横向设于第二左侧架及第二右侧架的顶部的安装板
以及横向连接于第二左侧架及第二右侧架的中段的导向座;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能
够绕自身轴心转动的齿轮,所述齿轮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所述
安装板以及导向座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柱穿设于其中的安装孔和导向孔,所述安装柱上设
置有朝向所述齿轮的一面设置有齿条,用于与所述齿轮齿合,从而调节安装柱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浇筑装置配合使用,同时
兼具浇筑和振捣工序,随浇随振捣,振捣装置位于浇筑装置的后方一定位置,待浇筑装置浇
筑后,浇筑装置在导轨组上移动至下一个地方,而振捣装置则移动至浇筑装置的刚浇筑的
位置处进行振捣,采用这种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壁浇筑后人工振捣出现的振捣不实、
易起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问题。采用本混凝土振捣系统进行薄壁浇筑,极大地增加了施
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振捣系统一实施例的安装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振捣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包括横向设于模板上端的导轨
组1以及与其滑动配合振捣装置3。

关于导轨组1:

所述导轨组1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导轨,每一导轨包括两平行的上横轨101及下横
轨102、垂直连接于上横轨101及下横轨102之间的连接件103以及设于连接件103上朝向模
板的一面且与模板连接的连接柱106。所述连接件103为三根连接杆,其沿导轨的长度方向
均匀间隔的设置在上横轨101和下横轨102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垂直的设置于上
横轨101和下横轨102之间,在每一根连接杆上均设有两朝向模板方向的连接柱106,所述连
接柱106具有内螺纹,用于与穿过模板的螺栓螺纹连接,从而将导轨可拆卸的固定于模板的
上端外侧面。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106还可以采用卡接等方式可拆卸的固定于模板
的上端外侧面。所述连接杆还可以倾斜的设置于上横轨101和下横轨102之间,例如在每相
邻的两连接杆之间以相反倾斜方向设置在上横轨101及下横轨102之间,每相邻的两根连接
杆呈类似于“八”、“人”形,用于将上横轨101和下横轨102之间的空间隔离成三角形的子腹
腔,进一步增强导轨的强度。

每一导轨的上横轨101和下横轨102的第一端均向第二端方向凹陷的凹部104,所
述上横轨101及下横轨102的第二端向外凸设有与所述凹部104形状相匹配的凸部105,从而
使每一导轨的第一端具有凹部104,第二端具有相匹配的凸部105。当多根导轨连接时,每一
导轨的第一端的凹部104与相邻的另一导轨的凸部105凹凸配合,每一根导轨的第二端的凸
部105与相邻的另一导轨的凹部104配合,如此形成上述导轨组1。

上述的导轨组1,通过首尾凹凸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凹凸镶接的方式使得两根导
轨连接处的外径与其他部分一致,保证每相邻的两根导轨之间平滑过渡,避免导流结构和
振捣装置3卡于连接处,保证导流结构和振捣装置3的移动移动和运行。采用双轨结构,进一
步保证导流结构和振捣装置3在导轨上运行稳定,避免侧翻等情况。利用连接杆增强导轨的
强度,将连接柱106固定于连接件103上朝向模板一面,解决导轨安装问题的同时,连接柱
106不会阻挡导流结构及振捣装置3的移动。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组1还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能够使
物件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导轨组1成,例如滑槽、滑轨等等,此处便不再进行一一赘述。

关于振捣装置3:

所述振捣装置3包括第二支架30、设于所述第二支架30上且与导轨组1滑动配合的
第二滑轮组32、设于第二支架30上且用于对模板内的现浇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振捣结构34。

所述第二支架30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左侧架301以及第二右侧架302、横向设于第
二左侧架301及第二右侧架302之间的用于安装振捣结构34的安装部。所述第二滑轮组32包
括四个第二导轨轮,其中两第二导轨轮设于第二左侧架301上相应于上横轨101和下横轨
102的位置处,另两第二导轨轮设于第二右侧架302上相应于上横轨101和下横轨102的位置
处。

所述振捣结构34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的振
捣组件,所述振捣组件包括振捣电机固定架341、安装于其上的振捣电机342、设于振捣电机
固定架341下端的振捣棒343以及连接于振捣电机固定架341与安装支架之间的减震件344。
所述振捣棒343可固定连接于固定架的下端,也可螺纹配合于固定架的下端。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安装柱345、从径向上穿设于所述安装
柱345上的水平调节柱346以及设于安装柱345顶端的用于固紧所述水平调节柱346的固紧
件347。所述水平调节柱34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轨组1的长度方向垂直,即水平调节柱346
的从径向方向上由外向里穿设于安装柱345上,所述水平调节柱346的里端与所述减震件
344(本具体实例为减震弹簧)连接。在所述安装柱345的顶端开设有与安装柱345同轴的螺
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下端与用于穿设水平调节柱346的孔连通,所述固紧件347包括与所述
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柱、设于所述外螺纹柱顶端的调节手柄。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水平调节柱346上设有第一刻度尺(图未示出),用于方便工作
人员观察振捣组件向里移动的距离,有助于工作人员更精确的调节振捣组件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一横向设于第二左侧架301及第二右侧架302的顶部
的安装板303以及横向连接于第二左侧架301及第二右侧架302的中段的导向座304。在所述
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能够绕自身轴心转动的齿轮305,所述齿轮305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安
装板303的长度方向垂直。本具体实施例中,齿轮305的转动是通过人工驱动,即在齿轮305
的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手柄,当需要调节安装柱345高度时,工作人员直接旋转转动手
柄即可驱动齿轮305转动。

在所述安装板303以及导向座304上分别开设有供安装柱穿设于其中的安装孔和
导向孔,所述安装柱345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齿轮305的一面设置有齿条348,用于与所述齿轮
305齿合,从而起到调节安装柱345高度的作用。

同样的,在安装柱345上还设置有第二刻度尺(图未示出),用于方便工作人员观察
安装柱345的高度调节值,有助于工作人员更精确的调节安装柱345的高度,从而起到调节
振捣棒343下端所在的高度,使本振捣结构34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现浇混凝土的振捣。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导向座304的外侧面向外设置有两手把306,当需要将振捣结
构34进行移动时,工作人员双手握持住手把306即可进行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振捣棒为多个,多个振捣棒343沿浇筑方向(也可
称待浇筑薄壁的长度方向、或者垂直于水平调节柱346的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固定架的下
端面,所述多个振捣棒343位于同一平面。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1、增加了振捣面积,效
率得到成倍增加;2、在移动振捣结构34时,与一个振捣棒343相比,几乎不会增加多余的阻
力,由于它们位于同一平面,第一个振捣棒343沿浇筑方向移动时,会后面的振捣棒343开辟
了移动通道,后面的几个振捣棒343只需要随第一个振捣棒343的移动轨迹移动即可,因此,
在移动时,多个振捣棒343并不会有太多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振捣系统,主要应用于薄型混凝土构件的浇筑,例如在一些
主体墙老旧、破损或强度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在主体墙的一侧或者两侧浇筑一层薄壁,又例
如一些预制板、壁等浇筑。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振捣系统,可以与浇筑装置配合使用,
同时兼具浇筑和振捣工序,随浇随振捣,振捣装置3位于浇筑装置的后方一定位置,待浇筑
装置浇筑后,浇筑装置在导轨组1上移动至下一个地方,而振捣装置3则移动至浇筑装置2的
刚浇筑的位置处进行振捣,采用这种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壁浇筑后人工振捣出现的
振捣不实、易起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问题。采用本混凝土振捣系统进行薄壁浇筑,极大地
增加了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
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
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混凝土振捣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凝土振捣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凝土振捣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振捣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振捣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振捣系统,包括横向设于模板上端的导轨组以及与其滑动配合振捣装置,所述振捣装置包括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导轨组滑动配合的第二滑轮组、设于第二支架上且用于对模板内的现浇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振捣结构。上述混凝土振捣系统,可与浇筑装置配合使用,同时兼具浇筑和振捣工序,随浇随振捣,振捣装置位于浇筑装置的后方一定位置,待浇筑装置浇筑后,浇筑装置在导轨组上移动至下一个地方,而振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