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844441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96514.X

申请日:

2017.04.28

公开号:

CN106907177A

公开日:

2017.06.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F 15/02申请日:20170428|||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5/02; E21F15/04; E21F15/06

主分类号:

E21F15/02

申请人:

山东科技大学

发明人:

连传杰; 仇亚男; 王阁; 高贯林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代理人:

段毅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它是在临时支护在充填墙体的设计位置上布设一个金属网箱体,并在金属网箱体朝向沿空留巷的一面留有缺口,在金属网箱体内壁挂设可泌水编织袋;把挖底地段挖出的矸石经缺口直接抛掷至金属网箱内,填充到顶后进行注浆充填矸石缝隙;然后缺口用金属网片和编织袋补全,向缺口内继续注浆,使充填墙体达到完整;泌水凝固后形成充填墙体;按上述步骤继续循环进行,并适时撤除凝固后已具有支撑力那一段的单体支柱,挪到下一步距循环使用,直至工作面结束。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充填工艺简单,劳动强度低,易于操作,可提高采煤工作面间区段煤柱损失,有效缓解采掘关系紧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随着采煤工作面的向前推进,同时在工作面后方待留巷的采空区侧打设一排
单体液压支柱,作为临时支护;当巷采空区达到一个充填步距后,在充填墙体的设计位置上
布设金属网片,使金属网片形成一个长度等于充填步距、宽度等于充填墙体宽度、高度接近
于顶板的金属网箱体,并在金属网箱体朝向沿空留巷的一面留有缺口,然后在金属网箱体
内壁挂设可泌水的编织袋;
第二步:按照沿空留巷的设计高度在已制作好金属网箱体的地段进行沿空留巷的挖底
工作,挖底地段挖出的矸石用小型刮板输送机输送至抛矸机,由抛矸机经金属网箱体的缺
口直接抛掷至金属网箱内;填充到顶后,敷设注浆软管并利用泵进行黄泥浆或水泥浆灌注,
充填矸石缝隙;灌注过程中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使浆液渗透均匀,直至黄泥浆或水泥浆饱
和为止;
第三步:将金属网箱体的缺口用金属网片和编织袋补全,向缺口内继续注浆,使充填墙
体达到完整;泌水凝固后形成充填墙体;
第四步:按上述步骤继续循环进行,并适时撤除凝固后已具有支撑力那一段的单体支
柱,挪到下一步距循环使用,直至工作面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的注
浆分次进行,充填一定高度后随即注浆,然后进行下一个高度的充填和注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片
由6#金属丝焊接制成,网孔规格为80mm×8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墙体
的宽度应满足挖底矸石的储存量,保证挖底矸石全部充填到墙体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步距
设计为3-5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液压
支柱间距为0.6-0.9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刮板
输送机、抛矸机及注浆泵均布置在工作面后方且挖底地段的前方,并设置在轨道车上,以便
利用原有巷内轨道向前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沿空留巷的
巷道顶部补打锚索,在沿空留巷的煤壁补打锚杆。

说明书

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开采技术是指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过对原有开采巷道围岩进行加固
控制,使其能够在工作面回采后仍不被破坏,且能满足下一工作面开采使用的一种开采技
术。该技术无论在技术还是经济上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沿空留巷需要进行巷旁支护,巷旁支护方式经历了木垛、密集支柱、矸石带、混凝
土砌块等传统的巷旁支护方式。传统巷旁支护方式存在支撑力不足、让压性不匹配、运输量
大、劳动强度高以及采空区密闭性差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巷旁支护方式的不足,目前发展
到高水速凝材料和膏体材料等巷旁充填支护方式。但高水速凝材料和膏体材料等巷旁充填
支护方式存在充填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也采用高水速凝材料和膏体材料,同样存在充填工
艺复杂且成本高等问题。由于薄煤层的高度1.3米以下,巷旁充填后的沿空留巷高度不能满
足下一个工作面的运输巷道高度,所以还要向下挖底一定深度。挖出来矸石需要运输排走,
增加了工作量和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挖底矸石就地取材,进行巷旁
充填的支护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随着采煤工作面的向前推进,同时在工作面后方待留巷的采空区侧打设
一排单体液压支柱,作为临时支护;当巷采空区达到一个充填步距后,在充填墙体的设计位
置上布设金属网片,使金属网片形成一个长度等于充填步距、宽度等于充填墙体宽度、高度
接近于顶板的金属网箱体,并在金属网箱体朝向沿空留巷的一面留有一定高度的缺口,然
后在金属网箱体内壁挂设可泌水的编织袋;

第二步:按照沿空留巷的设计高度在已制作好金属网箱体的地段进行沿空留巷的
挖底工作,挖底地段挖出的矸石用小型刮板输送机输送至抛矸机,由抛矸机经金属网箱体
的缺口直接抛掷至金属网箱内;填充到顶后,敷设注浆软管并利用泵进行黄泥浆或水泥浆
灌注,充填矸石缝隙;灌注过程中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使浆液渗透均匀,直至黄泥浆或水
泥浆饱和为止;

上述步骤亦可分次进行,例如分两次进行时,充填一半的高度后随即注浆,然后进
行下一个高度的充填和注浆;

第三步:将金属网箱体的缺口用金属网片和编织袋补全,向缺口内继续注浆,使充
填墙体达到完整;泌水凝固后形成充填墙体;

第四步:按上述步骤继续循环进行,并适时撤除凝固后已具有支撑力那一段的单
体支柱,挪到下一步距循环使用,直至工作面结束。

进一步,所述金属网片由6#金属丝焊接制成,网孔规格为80mm×80mm。

进一步,所述充填墙体的宽度应满足挖底矸石的储存量,保证挖底矸石全部充填
到墙体中;

进一步,所述充填步距设计为3-5m,再根据推进速度适当调整,保证采煤和充填工
作步调一致。

进一步,所述单体液压支柱间距为0.6-0.9m。

进一步,所述小型刮板输送机、抛矸机及注浆泵均布置在工作面后方且挖底地段
的前方,并设置在轨道车上,以便利用原有巷内轨道向前移动。

进一步,根据顶板完整情况和压力变化情况,在沿空留巷的巷道顶部补打锚索,在
沿空留巷的煤壁补打锚杆。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施工工艺简单充填工艺简单,劳动强度低,易于操作,可提高采煤工作面间区段
煤柱损失,有效缓解采掘关系紧张。

2、接顶性好,解决了以往巷旁充填技术所存在的漏风问题;充填墙体初期支护强
度高,能够适应薄煤层沿空留巷支护强度及让压性能的需要,保证上覆坚硬岩层切顶不在
巷道上方出现,巷道安全性高。

3、充填骨料就地取材,减少巷旁充填材料的辅助运输成本,减少挖底清理矸石的
运输量,减少高水速凝材料和膏体材料的用量;根据目前的采煤巷道断面设计尺寸,薄煤层
沿空留巷的挖底矸石量,可满足2-3m厚的充填墙体的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充填系统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充填箱体示意图。

图中,1-采煤工作面,2-采空区,3-充填墙体,4-沿空留巷,5-注浆泵,6-注浆软管,
7-小型刮板输送机,8-抛矸机,9-金属网箱体,10-单体液压支柱,11-挖底地段,12-矸石,
13-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随着采煤工作面的向前推进,同时在采煤工作面1后方待留巷的采空区2
侧打设一排单体液压支柱10,作为临时支护;当采空区2达到一个充填步距后,在充填墙体3
的设计位置上布设金属网片,使金属网片形成一个长度等于充填步距、宽度等于充填墙体
宽度、高度接近于顶板的金属网箱体9,并在金属网箱体9朝向沿空留巷的一面留有一定高
度的缺口13,然后在金属网箱体9内壁挂设可泌水的编织袋;

第二步:按照沿空留巷4的设计高度在已制作好金属网箱体9的地段进行沿空留巷
的挖底工作,挖底地段11挖出的矸石12用小型刮板输送机7输送至抛矸机8,由抛矸机8经金
属网箱体9的缺口13直接抛掷至金属网箱9内;填充到顶后或在,敷设注浆软管6并利用泵5
进行黄泥浆或水泥浆灌注,充填到矸石12缝隙中;灌注过程中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使浆液
渗透均匀,直至黄泥浆或水泥浆饱和为止;

上述步骤亦可分次进行,例如分两次进行时,充填一半的高度后随即注浆,然后进
行下一个高度的充填和注浆;

第三步:将金属网箱体9的缺口13用金属网片和编织袋补全,向缺口13内继续注
浆,使充填墙体达到完整;泌水凝固后形成充填墙体3;

第四步:按上述步骤继续循环进行,并适时撤除凝固后已具有支撑力那一段的单
体液压支柱10,挪到下一步距循环使用,直至工作面结束。

进一步,所述金属网片由6#金属丝焊接制成,网孔规格为80mm×80mm。

进一步,进一步,所述充填墙体3的宽度应满足挖底矸石的储存量,保证挖底矸石
12全部充填到墙体中;

进一步,所述充填步距设计为3-5m,再根据推进速度适当调整,保证采煤和充填工
作步调一致。

进一步,所述单体液压支柱10间距为0.6-0.9m。

进一步,所述小型刮板输送机3、抛矸机8及注浆泵5均布置在工作面1后方且挖底
地段11的前方,并设置在轨道车上,以便利用原有巷内轨道向前移动。

进一步,根据顶板完整情况和压力变化情况,在沿空留巷4的巷道顶部补打锚索,
在沿空留巷4的煤壁补打锚杆。

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方法,它是在临时支护在充填墙体的设计位置上布设一个金属网箱体,并在金属网箱体朝向沿空留巷的一面留有缺口,在金属网箱体内壁挂设可泌水编织袋;把挖底地段挖出的矸石经缺口直接抛掷至金属网箱内,填充到顶后进行注浆充填矸石缝隙;然后缺口用金属网片和编织袋补全,向缺口内继续注浆,使充填墙体达到完整;泌水凝固后形成充填墙体;按上述步骤继续循环进行,并适时撤除凝固后已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