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44325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42669.5

申请日:

2017.04.14

公开号:

CN106930321A

公开日:

2017.07.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 29/045申请日:20170414|||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45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东北大学

发明人:

赵文; 刘恒; 李慎刚; 肖俊航; 纪新博; 贾鹏蛟

地址:

110819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代理人:

孙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利用明挖作业基坑开挖导洞,钢管顶进同时在钢管预留的注浆孔处对钢管上部土体进行注浆;将钢管内部横向支撑的焊接,底板、钢管柱和顶板施工,边导洞,人工挖孔桩并浇筑冠梁;相邻钢管纵向隔一段距离开槽并焊接钢板,形成横向贯通;钢筋混凝土横梁或型钢横梁形成初期支护;进行负一层开挖,切割多余钢管并焊接钢板将相邻钢管连接;开挖至中板后进行中板和侧墙浇筑;负二层开挖并进行底板和侧墙施工;最后导洞空隙填筑素混凝土。使用本工法进行地下结构施工,通过钢管、横梁和人工挖孔桩形成对土体支护,实现大断面开挖,降低地下结构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及环境的影响,同时节省成本降低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明挖工作坑,在地面下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导洞施工,导洞施工时及时做
好初期支护,配合注浆技术加固土体;先进行a导洞施工,a导洞施工结束后进行b导洞、c导
洞、d导洞施工;
(2)利用明挖一侧工作坑,搭建施工作业平台,将大直径钢管顶入土体,顶进钢管同时
在钢管头注入膨润土减少顶进阻力,在钢管上部进行注浆加固土体,钢管顶进一段距离后,
进行人工掏土,然后继续顶进;
(3)在钢管中沿着钢管纵向隔0.5-1.2m焊接工字钢横向支撑;
(4)a导洞底部铺设防水层,然后进行底纵梁施工,根据钢管柱设计位置对a导洞和b导
洞进行人工挖孔,人工挖孔后进行钢管柱的支模和浇筑;
(5)在b导洞内进行顶纵梁钢筋绑扎和支模浇筑,同时铺设顶纵梁的防水设施,并同时
预留好钢筋及防水接头条件;
(6)在c导洞和d导洞内进行人工挖孔,然后进行人工挖孔桩及冠梁的钢筋绑扎和混凝
土浇筑;
(7)将钢管水平间隔0.1倍管径—1倍管径水平顶入土体,钢管切割方槽1m—10m,方槽
处相邻钢管用钢板焊接牢固形成方桶,在钢管之间形成横向通道;
(8)c导洞和d导洞根据钢管方槽位置与所述横向通道连通,在c导洞、d导洞及所述横向
通道内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横梁或者横向焊接型钢形成横梁,使横梁、冠梁和顶纵梁
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对管幕横向支撑;
(9)采用台阶法分段开挖负一层土体至中板位置,开挖同时破除部分c导洞和d导洞,边
开挖土体边切割钢管下部多余部分,同时用钢板将钢管连接,开挖结束后浇筑负一层中板
和侧墙;
(10)挖负二层土体至底板位置,破除a导洞,并浇筑底板和侧墙;
(11)浇筑顶板后,b导洞、c导洞、d导洞内回填素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其特征在于:
大直径钢管为1.0m-2.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液压千斤顶或顶管机实现大直径钢管的顶进。

说明书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
新工法。

背景技术

管幕工法最早在日本被用于修建穿越铁路的通道工程,国内首次使用管幕工法是
在香港某城市地下通道的修建中。管幕工法经过国内学多年的研究和在工程中的成功实
施,其已发展成熟。但由于传统的管幕结构管径较小,管内施工困难,管间横向刚度比较弱,
无法进行大断面开挖,故开挖管幕内部土体时,需要架设大量临时支撑以确保整体结构的
稳定性,造成施工进度较慢。横向断面多为拱形结构,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
构新工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明挖工作坑,在地面下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导洞施工,导洞施工时及
时做好初期支护,配合注浆技术加固土体;先进行a导洞施工,a导洞施工结束后进行b导洞、
c导洞、d导洞施工;

(2)利用明挖一侧工作坑,搭建施工作业平台,将大直径钢管顶入土体,顶进钢管
同时在钢管头注入膨润土减少顶进阻力,在钢管上部进行注浆加固土体,钢管顶进一段距
离后,进行人工掏土,然后继续顶进;

(3)在钢管中沿着钢管纵向隔0.5-1.2m焊接工字钢横向支撑;

(4)a导洞底部铺设防水层,然后进行底纵梁施工,根据钢管柱设计位置对a导洞和
b导洞进行人工挖孔,人工挖孔后进行钢管柱的支模和浇筑;

(5)在b导洞内进行顶纵梁钢筋绑扎和支模浇筑,同时铺设顶纵梁的防水设施,并
同时预留好钢筋及防水接头条件;

(6)在c导洞和d导洞内进行人工挖孔,然后进行人工挖孔桩及冠梁的钢筋绑扎和
混凝土浇筑;

(7)将钢管水平间隔0.1倍管径—1倍管径水平顶入土体,钢管切割方槽1m——
10m,方槽处相邻钢管用钢板焊接牢固形成方桶,在钢管之间形成横向通道;

(8)c导洞和d导洞根据钢管方槽位置与所述横向通道连通,在c导洞、d导洞及所述
横向通道内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横梁或者横向焊接型钢形成横梁,使横梁、冠梁和顶
纵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对管幕横向支撑;

(9)采用台阶法分段开挖负一层土体至中板位置,开挖同时破除部分c导洞和d导
洞,边开挖土体边切割钢管下部多余部分,同时用钢板将钢管连接,开挖结束后浇筑负一层
中板和侧墙;

(10)挖负二层土体至底板位置,破除a导洞,并浇筑底板和侧墙;

(11)浇筑顶板后,b导洞、c导洞、d导洞内回填素混凝土。

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其优选方案为大直径钢管
为1.0m-2.2m。

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其优选方案为利用液压千
斤顶或顶管机实现大直径钢管的顶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管幕工法,此支护体系方便
管内施工,横向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型钢作为支撑,弥补了传统管幕结构各钢管横向刚度
不够,可以进行大断面开挖,大大提高了其横向刚度和承载力。在开挖管幕下方的土体时,
不需要架设大量的支撑,进而减少了施工造价,缩短了工期,简化了施工工序。本发明的创
新点如下:

1)本工法采用大直径钢管,钢管采用横向支撑进行局部加强,提高大直径钢管承
载力;

2)横向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型钢连接,弥补了传统管幕结构各钢管间仅用锁扣连
接,致使管幕结构相邻钢管的连接处受力十分薄弱的缺点,本工法提出的新型管幕支护体
系大大提高了其横向刚度和承载力,大断面开挖钢管幕下方土体时,无需架设大量的临时
支撑,进而减少施工造价,缩短工期,简化施工工序。

3)本工法提出的管幕结构上部为水平面,整体断面为矩形结构,相对于拱形断面,
大大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4)本工法采用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减少施工工序,保证施工质量,
可进行大断面开挖缩短工期并降低造价;增加横向刚度,降低地面沉降。

5)本工法边跨采用人工挖孔桩支护,与竖向采用钢管支护的管幕工法相比,减少
顶管数量,节省工期和降低造价。

6)本工法顶板一次性浇筑,与传统的两次衬砌相比,施工步骤更简单,工期更短,
造价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洞、钢管顶进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板、钢管柱、顶板、人工挖空住、冠梁和钢管切割方槽施工示意图。

图中,1为a导洞,2为b导洞,3为c导洞,4为d导洞,5为大直径钢管,6为注浆加固土
体,7为底纵梁,8为钢管柱,9为顶纵梁,10为横向支撑,11为人工挖孔,12为冠梁,13为方槽,
14为人工挖孔桩,15为横梁,16为侧墙,17为中板,18为底板,19为素混凝土,20为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明挖工作坑,在地面下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导洞施工,导洞施工时及
时做好初期支护,配合注浆技术加固土体;先进行a导洞1施工,a导洞1施工结束后进行b导
洞2、c导洞3、d导洞4施工;

(2)利用明挖一侧工作坑,搭建施工作业平台,将大直径钢管5顶入土体,顶进钢管
同时在钢管头注入膨润土减少顶进阻力,在钢管上部进行注浆加固土体6,钢管顶进一段距
离后,进行人工掏土,然后继续顶进;

(3)在钢管中沿着钢管纵向隔0.5-1.2m焊接工字钢横向支撑10;

(4)a导洞1底部铺设防水层,然后进行底纵梁7施工,根据钢管柱8设计位置对a导
洞1和b导洞2进行人工挖孔11,人工挖孔11后进行钢管柱8的支模和浇筑;

(5)在b导洞2内进行顶纵梁9钢筋绑扎和支模浇筑,同时铺设顶纵梁9的防水设施,
并同时预留好钢筋及防水接头条件;

(6)在c导洞3和d导洞4内进行人工挖孔11,然后进行人工挖孔桩14及冠梁12的钢
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7)将钢管水平间隔0.1倍管径—1倍管径水平顶入土体,钢管切割方槽1m——
10m,方槽13处相邻钢管用钢板焊接牢固形成方桶,在钢管之间形成横向通道;

(8)c导洞3和d导洞4根据钢管方槽13位置与所述横向通道连通,在c导洞3、d导洞4
及所述横向通道内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横梁15或者横向焊接型钢形成横梁15,使横
梁15、冠梁12和顶纵梁9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对管幕横向支撑;

(9)采用台阶法分段开挖负一层土体至中板17位置,开挖同时破除部分c导洞3和d
导洞4,边开挖土体边切割钢管下部多余部分,同时用钢板将钢管连接,开挖结束后浇筑负
一层中板17和侧墙16;

(10)挖负二层土体至底板18位置,破除a导洞1,并浇筑底板18和侧墙16;

(11)浇筑顶板后,b导洞2、c导洞3、d导洞4内回填素混凝土19。

大直径钢管5为1.0m-2.2m。

利用液压千斤顶或顶管机实现大直径钢管5的顶进。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利用明挖作业基坑开挖导洞,钢管顶进同时在钢管预留的注浆孔处对钢管上部土体进行注浆;将钢管内部横向支撑的焊接,底板、钢管柱和顶板施工,边导洞,人工挖孔桩并浇筑冠梁;相邻钢管纵向隔一段距离开槽并焊接钢板,形成横向贯通;钢筋混凝土横梁或型钢横梁形成初期支护;进行负一层开挖,切割多余钢管并焊接钢板将相邻钢管连接;开挖至中板后进行中板和侧墙浇筑;负二层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