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屋面建筑的屋面墩座防水引流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钢屋面建筑的屋面墩座
防水引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紧张,如何节能减碳成为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工业厂房的照明大
都采用高瓦数照明灯为主要照明,再于细部搭配辅助光源,此种照明方式,其耗能及照明支
出的费用均相当可观,因此,市面就出现了一种光导照明设备,利用此种设备可将白天自然
光源,导入厂房内成为主要照明光源,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
授权公告号CN 203893063 U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厂房光导照明设备,包括采
光罩、LED 垫圈、防水罩、光导管、漫射器及座体,LED 垫圈置于防水罩顶部,采光罩底部锁
设于防水罩顶部,而LED 垫圈夹置于采光罩与防水罩之间,防水罩套设于光导管外并与其
结合,漫射器固设于光导管底部,光导管下部穿设于座体内部,防水罩套设于座体外,并与
座体结合固定,且防水罩对座体的套设角度能够任意调整,使与防水罩结合的光导管及采
光罩保持垂直。
然而,该种光导管照明设备存在易产生积水的问题,如图1所示,采光罩2、防雨帽
3、光导管9、漫射器8及墩座4,该光导照明设备贯穿并安装于轻钢屋面1上;采光罩2、漫射器
8分别设置于光导管9的上下两端,采光罩2安装于防雨帽3上,防雨帽3套设于墩座4上并与
墩座4结合固定,而后墩座4固设于轻钢屋面1的上侧;该光导管9的上端设于该墩座4内,其
下端穿过该墩座4及轻钢屋面1,以使漫射器8探入室内,实现室内照明。
由图1可见,轻钢屋面1一般为倾斜设置,且为保证屋面的强度,该轻钢屋面1上设
置有加强筋,两加强筋之前形成一引水槽;墩座4安装于轻钢屋面1上之后,将引水槽堵塞,
即产生积水区13,长期积水可通过墩座4的底部渗入轻钢屋面1下,产生锈蚀、脏污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轻钢屋面建筑的屋面墩座防水引流结构,以解决现有光
导管结构易积水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轻钢屋面建筑的屋面墩座防水引流结构,安装于设有加强筋
的轻钢屋面,包括采光罩、防雨帽、光导管、漫射器及墩座;墩座设于屋面上侧,而后防雨帽
套设于墩座上,并与墩座结合固定;光导管一端固定有固定环,通过固定环将光导管挂在防
雨帽上,采光罩扣在防雨帽上压紧固定环并通过螺钉锁紧;漫射器安装固定在光导管的另
一端;还包括有引流片,该引流片的第一端成型有与加强筋相匹配的避位栅格,第二端呈平
面结构;在该轻钢屋面加强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上,该引流片的第二端铺设于墩座的一
周侧面的加强筋上,第一端的避位栅格分别匹配加强筋安装;第一端在避位栅格所分割的
之间区域是由该引流片的第二端朝向第一端呈水平或倾斜向上延伸的导流面,各导流面的
末端边缘位置贴合强筋内的轻钢屋面设置,该引流片与轻钢屋面、墩座的所有配合间隙均
密封设置,以使得轻钢屋面的积水从该引流片的第一端导至第二端,第二端导流至两翼的
轻钢屋面。
进一步的,该引流片为一平面片,该第一、第二端共水平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轻钢屋面由彩钢瓦铺设制成。
进一步的,该引流片的第一端与轻钢屋面之间设有密封胶,而后由螺钉连接,进而
实现了引流片的第一端密封贴合于轻钢屋面上。
进一步的,该墩座与引流片的第二端之间设有密封胶、该引流片的第二端与加强
筋之间设有密封胶而后由螺钉连接,进而实现了引流片的第二端密封连接于该墩座的侧壁
面。
进一步的,该引流片由塑料、橡胶或不锈钢片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引流片,在该轻钢屋面加强筋由高到低的延伸方向上,该引
流片设置于该墩座的前侧;该引流片的第二端铺设于该加强筋上且与该墩座的侧壁面密封
连接,第一端由加强筋的顶部延伸至加强筋的底部并密封连接于轻钢屋面的上侧面;该引
流片与墩座连接的一端呈平面结构,第一端延伸连接至第二端,使轻钢屋面上的水流通过
该第一端引流至第二端平面结构,而后导流至墩座侧面流出,解决了光导结构易积水、渗漏
脏污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光导照明设备积水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引流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
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
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
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2,该实施例的轻钢屋面建筑的屋面墩座防水引流结构,安装于轻钢屋面1
上,该轻钢屋面1为彩钢瓦结构,该彩钢瓦上平行均布设置有加强筋,且该轻钢屋面1沿加强
筋的延伸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该屋面防积水结构包括采光罩2、防雨帽3、光导管9、漫射器8、墩座4以及引流片
11。该墩座4安装于轻钢屋面1的顶端外侧,且该墩座4、轻钢屋面1上设有贯穿的通孔(图中
未示出),而后该光导管9贯穿该墩座4、轻钢屋面1安装;墩座4设于屋面上侧,而后防雨帽3
套设于墩座4上,并与墩座4结合固定;光导管9一端固定有固定环(图中未示出,属常规技
术),通过固定环将光导管9挂在防雨帽3上,采光罩2扣在防雨帽3上并压紧固定环并通过螺
钉锁紧;漫射器8安装固定在光导管9的另一端。
结合图2、图3,该引流片11的前后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成型有与
加强筋相匹配的避位栅格,第二端呈平面结构;该引流片11的第一端的避位栅格相互平行
设置,且其宽度与间距分别与轻钢屋面1加强筋外形宽度、相邻间距相适配。
该轻钢屋面1加强筋在水平高度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上,该引流片11的第二端铺
设于墩座4的一周侧面,且设置于加强筋的顶端上,第一端的避位栅格分别匹配加强筋安
装;进而使引流片11的第一端在避位栅格所分割的之间区域是由该引流片11的第二端朝向
第一端呈水平或倾斜向上延伸的导流面,各个导流面的末端边缘位置贴合强筋内底部的轻
钢屋面1设置,该引流片11与轻钢屋面1、墩座4的所有配合间隙均密封设置,以使得轻钢屋
面1的积水从该引流片11的第一端导至第二端,而后由第二端导流至引流片11两翼的轻钢
屋面1。
具体的,该引流片11的第二端铺设于该加强筋上且与该墩座4的侧壁面密封连接,
第一端由加强筋的顶部延伸至加强筋的底部并密封连接于轻钢屋面1的上侧面,避位栅格
用于容置加强筋,该引流片11以起到引流积水的技术效果。
墩座4的侧壁面与引流片11第二端连接处铺设有密封胶以胶接固定,且该引流片
11的第二端与加强筋之间设有密封胶而后由螺钉12连接以牢固固定,进而实现了引流片11
的第二端密封连接于该墩座4的侧壁面;该引流片11的第一端与轻钢屋面1引流槽底面之间
设有密封胶,而后由螺钉12连接,进而实现了引流片11的第一端密封贴合于轻钢屋面1上。
在该实施例中,引流片的第一端由加强筋的顶部延伸至加强筋的底部并密封连接
于轻钢屋面1的上侧面上,其具体延伸方式为以下任意一种:(1)该引流片11的第一端为水
平延伸;(2)该引流片11的第一端倾斜向上延伸;(3)该引流片11的第一端在背离第二端的
方向上为倾角逐渐增大的延伸曲面。该种延伸方式可以确保相邻两加强筋之间由引流片11
充分填充,避免在该引流片上产生积水。
结合图3,轻钢屋面1上两相邻加强筋之间形成引流槽,雨水沿引流槽由高到低朝
向墩座4流动;由于引流片11的存在,雨水从轻钢屋面1上经由引流片11的第一端流动至引
流片11的第二端,进而实现了雨水流出该引流槽;该引流片11第二端为平面,打破了加强筋
的汇集作用,使水可沿墩座4的侧壁面横向流动至墩座4两侧的引流槽,实现了雨水的引流
导出,解决了光导管结构易积水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轻钢屋面1是由彩钢瓦铺设制成,且轻钢屋面1下设有支撑板7,以
起到保温以及支撑的作用;该引流片11可以由塑料、橡胶或不锈钢片制成。
在其他具体实现方式中,该引流片11还可以为一平面片,该引流片11的第一、第二
端共水平面设置,同样可以实现引流槽内水体导出的技术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
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