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844231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81234.5

申请日:

2015.04.16

公开号:

CN104775553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86申请日:20150416|||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86;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B2/86

申请人: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崔家春; 徐自然; 杨联萍

地址:

200041上海市石门二路268号4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适用于叠合板式装配式工业化建筑,主要用于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主要由翼缘墙板、腹板墙板、通长纵向钢筋、纵向搭接钢筋、水平搭接钢筋、纵向搭接钢筋笼以及现浇混凝土芯墙组成,翼缘墙板和腹板墙板均为预制叠合墙板,在形成L型角部位边缘构件的一端,结构设计中所要求布置的箍筋和纵向钢筋预制在叠合墙板中。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将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装配化,为工程建造带来了四大优点:1)现场无需施工模板;2)现场无需绑扎钢筋;3)提高施工速度;4)提升叠合板式混凝土建筑的工业化程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包括箍筋、纵向钢 筋、纵向搭接钢筋、水平搭接钢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翼缘墙板和 腹板墙板,两者均为由两层墙板组成的预制叠合墙板;翼缘墙板的两 层墙板之间、腹板墙板的两层墙板之间则为现浇混凝土芯墙;翼缘墙 板和腹板墙板的其中一端相互结合并呈L型;箍筋和纵向钢筋根据结 构设计的要求分布并预埋在翼缘墙板和腹板墙板内;所述水平搭接钢 筋设置在翼缘墙板两层墙板之间的现浇混凝土芯墙中,而纵向搭接钢 筋则根据结构设计分布在所述现浇混凝土芯墙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 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搭接钢筋的一端位于所述腹板墙板两层墙 板之间的现浇混凝土芯墙中,且与腹板墙板位于外侧的墙板的内侧面 相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 件,其特征在于,预埋在所述腹板墙板内的箍筋设有向翼缘墙板方向 延伸的外伸段,并套箍有通长纵向钢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 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墙板和腹板墙板交汇处的现浇混凝土芯墙 中设有纵向搭接钢筋笼,所述纵向搭接钢筋笼主要由若干纵向搭接钢 筋连接而成。

5.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的 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现场预定位置预留纵向搭接钢筋和通长纵向钢筋;
S2翼缘墙板就位:将预埋有箍筋和纵向钢筋的翼缘墙板吊装至 预定位置,调整翼缘墙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固定;
S3水平搭接钢筋的插入:将水平搭接钢筋插入翼缘墙板的两层 墙板之间,确保其不影响腹板墙板的就位,水平搭接钢筋的直径和间 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翼缘墙板两层墙板之间留有允许水平搭接钢筋 滑动的空间;
S4腹板墙板的就位:将预埋有纵向钢筋和箍筋的腹板墙板吊装 至预定位置,调整腹板墙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固定;
S5水平搭接钢筋的就位:将水平搭接钢筋向腹板墙板方向滑出, 使其一端进入腹板墙板中,直至碰到腹板墙板位于外侧的墙板的内侧 面;
S6纵向搭接钢筋笼的插入:将纵向搭接钢筋笼插入到翼缘墙板 和腹板墙板交汇处;
S7现浇混凝土芯墙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叠合墙板安装 的尺寸偏差、稳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浇筑混凝土芯墙。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叠合板式混凝土 剪力墙结构的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传统 粗放型的房屋建造方式已经逐渐被工业化、集成化的建造方式所取 代。在此背景下,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运而生,它能实现住 宅结构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减少现场模板支撑搭设,同时也能够 降低施工周期。
但是,根据目前所能获知的资料,包括申请公布号为 CN102912900A的《一种预制装配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 工方式》和授权公告号为CN202925721U的《一种预制装配叠合板式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目前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L型角部 位均采用现浇边缘构件,在具体实施时,建筑工人既需要现场绑扎钢 筋,又需要搭设模板,降低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 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在不降低结构整体性的前提下,免除了 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钢筋绑扎和模板搭设,达到了提高叠 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造效率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包括箍筋、纵向钢筋、 纵向搭接钢筋、水平搭接钢筋;还包括翼缘墙板和腹板墙板,两者均 为由两层墙板组成的预制叠合墙板;翼缘墙板的两层墙板之间、腹板 墙板的两层墙板之间则为现浇混凝土芯墙;翼缘墙板和腹板墙板的其 中一端相互结合并呈L型;箍筋和纵向钢筋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分布 并预埋在翼缘墙板和腹板墙板内;所述水平搭接钢筋设置在翼缘墙板 两层墙板之间的现浇混凝土芯墙中,而纵向搭接钢筋则根据结构设计 分布在所述现浇混凝土芯墙中。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搭接钢筋的一端位于所述腹板墙板两层墙板 之间的现浇混凝土芯墙中,且与腹板墙板位于外侧的墙板的内侧面相 接触。
进一步地,预埋在所述腹板墙板内的箍筋设有向翼缘墙板方向延 伸的外伸段,并套箍有通长纵向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翼缘墙板和腹板墙板交汇处的现浇混凝土芯墙中 设有纵向搭接钢筋笼,所述纵向搭接钢筋笼主要由若干纵向搭接钢筋 连接而成。
上述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S1预留纵向搭接钢筋:在现场预定位置预留纵向搭接钢筋和通 长纵向钢筋;
S2翼缘墙板就位:将预埋有箍筋和纵向钢筋的翼缘墙板吊装至 预定位置,调整翼缘墙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固定;
S3水平搭接钢筋的插入:将水平搭接钢筋插入翼缘墙板的两层 墙板之间,确保其不影响腹板墙板的就位,水平搭接钢筋的直径和间 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翼缘墙板两层墙板之间留有允许水平搭接钢筋 滑动的空间;
S4腹板墙板的就位:将预埋有纵向钢筋和箍筋的腹板墙板吊装 至预定位置,调整腹板墙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固定;
S5水平搭接钢筋的就位:将水平搭接钢筋向腹板墙板方向滑出, 使其一端进入腹板墙板中,直至碰到腹板墙板位于外侧的墙板的内侧 面;
S6纵向搭接钢筋笼的插入:将纵向搭接钢筋笼插入到翼缘墙板 和腹板墙板交汇处;
S7现浇混凝土芯墙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叠合墙板安装 的尺寸偏差、稳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浇筑混凝土芯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L形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箍筋和纵向钢筋直接 预制在叠合墙板内,免除了现场工人的钢筋绑扎和模板搭设,从而有 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造效率,提升建 筑工业化程度;
2、位于腹板墙板和翼缘墙板的交汇处的箍筋外伸段、水平搭接 钢筋的一端和纵向搭接钢筋笼的设置,保证了L形叠合板式剪力墙边 缘构件的整体性,即结构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横向剖视平面图;
图2为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横向剖视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方法步骤S1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方法步骤S2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本发明连接方法步骤S3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方法步骤S4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方法步骤S5的示意图;
图8a、图8b和图8c为本发明连接方法步骤S6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 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 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所示,传统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L型叠合板式 剪力墙边缘构件采用传统现浇方式,在将一号叠合墙板101和二号叠 合墙板102吊装就位并调平固定后,需要建筑工人绑扎边缘构件内的 纵向钢筋104和箍筋105,布置水平搭接钢筋106和第二水平搭接钢 筋107,待钢筋绑扎完成后还需进一步搭设模板,最后浇筑混凝土芯 墙108,其中纵向搭接钢筋103分布在混凝土芯墙108中。一号叠合 墙板101和二号叠合墙板102的交汇处留有安装容差缝109。
由上可知,传统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L型叠合板式剪 力墙边缘构件的施工效率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 件,包括箍筋5、纵向钢筋4、纵向搭接钢筋3、水平搭接钢筋6;还 包括翼缘墙板10和腹板墙板11,两者均为由两层墙板组成的预制叠 合墙板;翼缘墙板10的两层墙板之间、腹板墙板11的两层墙板之间 则为现浇混凝土芯墙8;翼缘墙板10和腹板墙板11的其中一端相互 结合并呈L型,其交汇处留有安装容差缝9;箍筋5和纵向钢筋4根 据结构设计的要求分布并预埋在翼缘墙板10和腹板墙板11内;所述 水平搭接钢筋6设置在翼缘墙板10两层墙板之间的现浇混凝土芯墙 8中,而纵向搭接钢筋3则根据结构设计预留并最终分布在所述现浇 混凝土芯墙8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搭接钢筋6的一端位于所述腹板墙板11 两层墙板之间的现浇混凝土芯墙8中,且与腹板墙板11位于外侧的 墙板的内侧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预埋在所述腹板墙板11内的箍筋5设有向翼缘墙板 10方向延伸的外伸段13,并套箍有通长纵向钢筋12。
进一步地,所述翼缘墙板10和腹板墙板11交汇处的现浇混凝土 芯墙中设有纵向搭接钢筋笼14,所述纵向搭接钢筋笼14主要由若干 纵向搭接钢筋连接而成。
上述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S1如图3所示,在现场预定位置预留纵向搭接钢筋3和通长纵 向钢筋12;
S2翼缘墙板就位:如图4所示,将预埋有箍筋5和纵向钢筋4 的翼缘墙板10吊装至预定位置,调整翼缘墙板10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并固定;
S3水平搭接钢筋的插入:如图5a、图5b所示,将水平搭接钢筋 6插入翼缘墙板10的两层墙板之间,确保其不影响腹板墙板11的就 位,水平搭接钢筋6的直径和间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翼缘墙板10 两层墙板之间留有允许水平搭接钢筋6滑动的空间;
S4腹板墙板的就位:如图6所示,将同样预埋有纵向钢筋4和 箍筋5的腹板墙板11吊装至预定位置,调整腹板墙板11的水平度和 垂直度,并固定;
S5水平搭接钢筋的就位:如图7所示,将水平搭接钢筋6向腹 板墙板11方向滑出,使其一端进入腹板墙板11中,直至碰到腹板墙 板11位于外侧的墙板的内侧面;
S6纵向搭接钢筋笼的插入:如图8a、图8b和图8c所示,将纵 向搭接钢筋笼14插入到翼缘墙板10和腹板墙板11交汇处。
S7现浇混凝土芯墙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叠合墙板安装 的尺寸偏差、稳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浇筑混凝土芯墙8。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 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 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及其连接方法,适用于叠合板式装配式工业化建筑,主要用于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新型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边缘构件主要由翼缘墙板、腹板墙板、通长纵向钢筋、纵向搭接钢筋、水平搭接钢筋、纵向搭接钢筋笼以及现浇混凝土芯墙组成,翼缘墙板和腹板墙板均为预制叠合墙板,在形成L型角部位边缘构件的一端,结构设计中所要求布置的箍筋和纵向钢筋预制在叠合墙板中。本发明的主要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