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收集护栏.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842842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5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37177.9

申请日:

2016.08.26

公开号:

CN106498913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15/04申请日:20160826|||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5/04

主分类号:

E02B15/04

申请人:

朴炳大

发明人:

朴炳大

地址:

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中央路87-2

优先权:

2015.09.08 KR 10-2015-012694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纽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6

代理人:

许玉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在湖水或河川,阻断悬浮于表层水的绿藻或赤藻之类的藻类的流出,防止藻类的扩散的同时可有效收集藻类,由此提供一种藻类收集护栏,包括:悬浮体,以能够在水面上维持悬浮状态的方式具有浮力;过滤阻断膜,上端连接在上述悬浮体上,朝向水中垂直地延长形成,并能够阻断悬浮在海水面的藻类流出;网膜,连接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下端并延长形成,并能够调节施加于上述过滤阻断膜的水流阻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藻类收集护栏,其特征在于,
包括:
悬浮体,以能够在水面上维持悬浮状态的方式具有浮力;
过滤阻断膜,上端连接在上述悬浮体上,朝向水中垂直地延长形成,并能够阻断悬浮在
海水面的藻类流出;
网膜,连接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下端并延长形成,并能够调节施加于上述过滤阻断膜
的水流阻力,
上述悬浮体包括:
圆筒形管状的第一悬浮体,与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长度对应地具有相同的长度,沿
着长度方向延长形成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上端,具体地连接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一面,位
于比水面更上侧;圆形的球状的第二悬浮体,以上述过滤阻断膜为基准,位于上述第一悬浮
体的相反侧的一面,用于支撑上述过滤阻断膜,沿着上述第一悬浮体的长度方向隔着间隔
具备为多个,
上述过滤阻断膜使用具有直径为10~45μm的过滤孔的无纺布或棉布来形成,将区域区
分为上/下部,相互形成过滤孔的不同直径,并包括构成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上部区域,过滤
孔的直径形成为10~25μm的上部阻断膜和构成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下部区域,过滤孔的直径
形成为25~45μm的下部阻断膜,
上述网膜使用具有直径为10~30mm的通孔的网纱织物来形成,并包括多个重量秤锤,
上述多个重量秤锤设于上述过滤阻断膜和上述网膜的境界线上,并加强与水流阻力对应的
上述过滤阻断膜的重量,
包括加强筋壁,上述加强筋壁朝上延长形成在上述悬浮体的上部,并阻断基于藻类的
溢流的流出。

说明书

藻类收集护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藻类收集护栏,更详细地涉及在湖水或河川,阻断悬浮于表层水
的绿藻或赤藻之类的藻类的流出,防止藻类的扩散的同时可有效收集藻类。

背景技术

最近,因人口的增长和急剧的产业化,导致污染物质的排出量及肥料使用量等剧
增,由此河川和湖水的水质污染逐渐加深,进而发生河川及湖水的富营养化导致的赤藻及
绿藻现象,抑制美观和亲水环境。

一般而言,由于被污染的湖水或河川沿海养殖场中的大量的鱼类排泄物及饲料残
留物,大部分产生的是赤藻及绿藻,赤藻及绿藻的增殖扩散,当在日照量增加或营养盐类高
时,水温维持摄氏20~25℃时大量增殖,由此对水质污染造成很大问题。

这种赤藻及绿藻的产生会导致净水处理过程中的过滤纸堵塞问题,当赤藻及绿藻
的产生严重时,存在多种物性物质生成的担忧,并且代谢过程中因微生物而导致的水系耗
氧对鱼贝类起到致命性因素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改善富营养化的湖水或河川的水质是当
务之急。

由此,提出了用于去除产生在湖水或河川等的赤藻及绿藻之类的藻类的多种技
术,例如,使用产生藻类的区域的水中使空气浮上的空气浮上方法和朝向水面撒布黄土等
的黄土撒布法和向水面投入用于对藻类进行凝集处理的凝集剂的化学处理法等技术。

作为为了进行如上所述的藻类去除的以往技术,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28175号
(2011.04.01.)中公开一种船舶型赤藻及绿藻去除装置,其包括:浮力板,设置于船舶,并漂
浮在海水面上;下降单元,在上述浮力板的下部设置为多个,并将表层水喷向海底下层部来
排出;黄土液喷射装置,向上述浮力板的下降单元供给黄土液,上述船舶型赤藻及绿藻去除
装置具有可在短时间内杀灭赤藻及绿藻的黄土喷射功能。

并且,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332921号(2002.04.03.)中公开一种赤藻去除装置,用
于将次氯酸钠撒布于产生赤藻的海水来去除赤藻,上述赤藻去除装置包括:储存槽,储存从
次氯酸钠制造源供给的高浓度的次氯酸钠;稀释部,通过次氯酸钠供给线接收从上述储存
槽供给的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海水供给部,通过海水供给线,向上述稀释部供给海水;撒布
部,通过次氯酸钠排出线接收在上述稀释部稀释的次氯酸钠来撒布于大海;以及浓度测定
器,可测定海水中的次氯酸钠的浓度,在上述次氯酸钠排出线具有用于检测稀释的次氯酸
钠的检测器,并且在上述撒布部具有多个喷嘴,来将稀释的次氯酸钠撒布于产生赤藻的海
水中,由此可快速而经济地去除赤藻。

但是,作为上述以往技术的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28175号中,为了去除赤藻及绿
藻之类的藻类,放入大量投入量的黄土,因此存在黄土供需困难及工作费用消耗多,藻类完
全沉降之前快速扩散到周围的问题,进而黄土中的有机物成为微生物的食物,引起富营养
化,由此存在赤藻及绿藻再次繁殖的问题。

并且,作为上述以往技术中的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332921号中,为了去除藻类,将
腐蚀性强的药品凝集剂直接投入到水中,因此存在务必将药品的投入量调节为微量的负
担,随着投入凝集剂而引起的二次污染的问题,引发了生态毒性,目前政府正在制裁凝集剂
的使用,如果无法调节药品的投入量,则存在有可能均让周围鱼贝类死亡的问题。

并且,以往均把重点放在施加化学或物理作用来去除藻类的方面,但藻类已经不
设防地扩散在湖水或河川的庞大的工作区域,对其进行无分辨的适用受到限制,由此迫切
需要考虑环境污染或带给水中生态的影响的同时可有效收集漂浮在水面的藻类的技术是
当务之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授权专利公报第10-1028175号(2011.04.01.)

(专利文献2)KR授权专利公报第10-0332921号(2002.04.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收集护栏,阻断悬浮在海水
面的藻类的流出,可供收集,由此在工作时保护周边环境或水中生态,并最小化用于去除藻
类的工作区域,还可提高用于收集藻类的工作效率。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下的藻类收集护栏,阻断藻类的流出的同时可调节外部
水流阻力,由此防止因水流引起的摇晃,工作十分容易,并可更加增加藻类的收集效率。

本发明提及的藻类收集护栏包括:悬浮体,以能够在水面上维持悬浮状态的方式
具有浮力;过滤阻断膜,上端连接在上述悬浮体上,朝向水中垂直地延长形成,并能够阻断
悬浮在海水面的藻类流出;网膜,连接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下端并延长形成,并能够调节施
加于上述过滤阻断膜的水流阻力。

上述悬浮体包括:第一悬浮体,沿着长度方向延长形成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上端,
具体地连接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一面,位于比水面更上侧;第二悬浮体,沿着上述第一悬浮
体的长度方向隔着间隔具备为多个。

上述过滤阻断膜使用具有直径为10~45μm的过滤孔的无纺布或棉布来形成。

上述过滤阻断膜将区域区分为上/下部,相互形成过滤孔的不同直径,并包括构成
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上部区域,过滤孔的直径形成为10~25μm的上部阻断膜和构成上述过滤
阻断膜的下部区域,过滤孔的直径形成为25~45μm的下部阻断膜。

上述网膜使用具有直径为10~30mm的通孔的网纱织物来形成。

并且,并包括多个重量秤锤,上述多个重量秤锤设于上述过滤阻断膜和上述网膜
的境界线上,并加强与水流阻力对应的上述过滤阻断膜的重量。

并且,并还可包括加强筋壁,上述加强筋壁朝上延长形成在上述悬浮体的上部,并
阻断基于藻类的溢流(overflow)的流出。

并且,本发明还可包括过滤层,上述过滤层延长形成在上述悬浮体的下部,具体地
可与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一面相接触,并可净化经过上述过滤阻断膜的流出水。

上述过滤层使用活性炭或考斯帕中的至少一种来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具有如下效果:捕集悬浮在工作区域内的海水面的
藻类,来阻断流出到外部,可供收集到一块儿,因此无需使用凝集剂,通过环保的工作保护
周边环境或水中生态,由此有效地保存自然,缩小用于去除藻类的工作区域的同时防止藻
类扩散,并可大大提高藻类收集效率。进而,调节基于水中的水流的水流阻力,防止工作时
摇晃,因此工作十分容易,并可更加提高用于收集藻类的工作效率。

而且,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具有如下效果:在过滤阻断膜的内外分别具有悬浮
提,以便位于比水面更高的位置,由此增加整体浮力的同时可有效阻断工作时的藻类的流
出。

并且,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具有如下效果:构成从悬浮体朝上延长形成的加强
筋壁,因此工作时可更彻底地阻断基于藻类的溢流(overflow)现象的流出。

并且,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具有如下效果:构成可净化经过过滤阻断膜的流出
水的过滤层,因此净化处理对藻类进行过滤的水,由此可提供优秀的水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示例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悬浮体 11:第一悬浮体

13:第二悬浮体 20:过滤阻断膜

21:上部阻断膜 23:下部阻断膜

30:网膜 40:重量秤锤

50:加强筋壁 60: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体,以能够在水面上维持悬浮状
态的方式具有浮力;过滤阻断膜,上端连接在上述悬浮体上,朝向水中垂直地延长形成,并
能够阻断悬浮在海水面的藻类流出;网膜,连接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下端并延长形成,并能
够调节施加于上述过滤阻断膜的水流阻力。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悬浮体10、过滤
阻断膜20及网膜30。

上述悬浮体10支撑上述过滤阻断膜20,随着具有规定的浮力,由此可维持水面上
的浮游状态。

上述悬浮体10以上述过滤阻断膜20为基准,分别位于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两侧面,
并由第一悬浮体11及第二悬浮体13构成。

上述第一悬浮体11形成为圆筒形管状,位于比水面更上侧,沿着长度方向延长形
成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上端。即,上述第一悬浮体11与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长度对应地具
有相同的长度。

上述第一悬浮体11具有规定的直径(50~150mm),并使用发泡树脂作为材料来形
成。

在上述内容中,优选地,第一悬浮体11的直径与对应于工作区域的范围的上述第
一浮力体11的长度成正比例,由此富有弹性地形成。

上述第二悬浮体13形成为圆形的球状,以上述过滤阻断膜20为基准,位于上述第
一悬浮体11的相反侧的一面,用于支撑上述过滤阻断膜20,沿着上述第一悬浮体11的长度
方向隔着间隔具备为多个。

优选地,多个上述第一悬浮体11适用绳子等连接单元相互连接,因此可提供一种
浮力功能。

如上所述,在过滤阻断膜20的内外分别具有悬浮体10,以便位于比水面更高的位
置,由此可更增加整体浮力的同时有效阻断工作时的藻类流出。

上述过滤阻断膜20作为可过滤包括藻类的海水面的结构,起到防止藻类流出的捕
集功能。

就上述过滤阻断膜20而言,上端连接在上述悬浮体10上,从水面朝向水中,垂直地
延长形成。

优选地,在上述内容中,朝向过滤阻断膜20的垂直方向的长度比悬浮在海水面的
藻类可存在于水中的长度更长地形成。

上述过滤阻断膜20使用具有直径为10~45μm的过滤孔的无纺布或棉布来形成。
即,是一种通过过滤阻断膜20的过滤孔可使水经由,但过滤微小粒子的藻类杂质的结构,可
阻断悬浮在海水面的藻类的流出。

上述过滤阻断膜20可将其区域区分为上/下部,还可相互形成过滤孔的不同直径。
即,上述过滤阻断膜20在藻类集中存在的上部区域形成比下部区域更稠密的直径的过滤
孔。

如图2所示,上述过滤阻断膜20可由形成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上部区域且过滤孔
的直径形成为10~25μm的上部阻断膜21和形成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下部区域且过滤孔的
直径形成为25~45μm的下部阻断膜23构成。

当上述上部阻断膜21的过滤孔的直径小于10μm时,在过滤处理过程中,因藻类杂
质的堵塞现象,难以顺利进行过滤,当上述上部阻断膜21的过滤孔的直径大于25μm时,微小
的粒子的藻类杂质流出等过滤效率十分降低。

相反,上述下部阻断膜23的过滤孔的直径形成为25~45μm,过滤不同的藻类杂质
的同时诱导顺利地水流动,因此可起到过滤作用和最小化水流阻力的作用。

在上述内容中,优选地,当使用未将过滤阻断膜20区分为上下且形成为一体的过
滤阻断膜20时,整体上适用与上述上部阻断膜21相同的过滤孔的直径(10~25μm)来构成。

上述网膜30形成连接在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下端且沿着垂直方向朝下延长的结
构,并可调节施加于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水流阻力。

上述网膜30使用具有直径为10~30mm的通孔的网纱织物来形成。即,上述网膜30
捕集体积大的异物,可供收集,由此可最小化水的流动即基于水流的阻力。

通过参照图3,简单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使用状态,首先,指定在河川或
湖水收集藻类的工作区域之后,铺开藻类收集护栏,在水面上维持浮游状态下,阻断脱离相
关工作区域的藻类的扩散,抓住藻类收集护栏的两侧末端移动,来收集藻类。之后,将额外
的抽吸单元位于工作区域内,一并收集阻断向外部流出的藻类。

即,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捕集悬浮在工作区域内的海水面的
藻类来阻断外部流出,由此可收集到一块儿,由此通过不使用凝集剂的环保性工作,保护周
边环境或水中生态,来有效保留自然,缩小用于去除藻类的工作区域的同时防止藻类扩散,
由此可大大提高藻类收集效率。进而,调节基于水中的水流的水流阻力,防止工作时摇晃,
因此工作十分容易,并可更加提高用于收集藻类的工作效率。

并且,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还包括多个重量秤锤40,
上述多个重量秤锤设于上述过滤阻断膜20和上述网膜30的境界线上,并加强与水流阻力对
应的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重量。

附图中,虽然显示为一体连接在上述过滤阻断膜20与上述网膜30之间,但上述重
量秤锤40可装拆地结合在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下端。即,根据需要,工作者弹性地可适用上
述重量秤锤40,为了加强基于工作环境的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下部转矩大小而可适用。若
如上述第二实施例所述地构成本发明,工作时可展开朝向海上的过滤阻断膜20及网膜30的
顺利的投入,来提高工作性,并最小化过滤阻断膜20及网膜30的摇动,由此可提高工作效
率。

在上述的第二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可呈现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
故而省略详细说明。

并且,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的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还包括加强筋壁,上述加
强筋壁朝上延长形成在上述悬浮体的上部,并阻断基于藻类的溢流(overflow)的流出。

上述加强筋壁50沿着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左右长度方向延长形成,具体地还可构
成为一体连接的结构,并可具有区分为规定的长度的多个加强筋壁50。

上述加强筋壁50使用具有规定的伸缩性及弹性的材质(例如,橡胶或发泡树脂等)
来构成,为了收集藻类,在缩小工作区域的过程中可顺利进行工作。

上述加强筋壁50朝向工作区域向一侧倾斜,由此可有效阻断藻类的流出。

若如上述的第三实施例所述地构成本发明,则构成从悬浮体10朝上延长形成的加
强筋壁50,因此可更加彻底阻断工作时藻类的溢流(overflow)现象导致的流出。

在上述的第三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可实现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
实施例的结构,故而省略详细说明。

并且,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的第四实施例,如图6所示,可包括过滤层60,上述过
滤层延长形成在上述悬浮体10的下部,并可与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一面相接触,并可净化
经由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流出水。

上述过滤层60接触到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一侧面,构成为一体,因此可净化处理
经由上述过滤阻断膜20而被过滤的水。

上述过滤层60构成以微细的颗粒形态层叠的结构,使用活性炭或考斯帕中的至少
一种来形成。

优选地,上述过滤层60为了最小化重量,仅设于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上部区域,而
且厚度比上述过滤阻断膜20的厚度更薄。

偌如上述的第四实施例构成本发明,则构成可净化经由过滤阻断膜20的流出水,
因此净化处理过滤藻类的水,由此可提供优秀的水质环境。

在上述的第四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可实现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三
实施例的结构,故而省略详细说明。

在上述内容中,说明了本发明的藻类收集护栏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
于此,在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和说明书及附图的范围内可实现多种变形,且这也属于本发明
的范围。

藻类收集护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藻类收集护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藻类收集护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藻类收集护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藻类收集护栏.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在湖水或河川,阻断悬浮于表层水的绿藻或赤藻之类的藻类的流出,防止藻类的扩散的同时可有效收集藻类,由此提供一种藻类收集护栏,包括:悬浮体,以能够在水面上维持悬浮状态的方式具有浮力;过滤阻断膜,上端连接在上述悬浮体上,朝向水中垂直地延长形成,并能够阻断悬浮在海水面的藻类流出;网膜,连接在上述过滤阻断膜的下端并延长形成,并能够调节施加于上述过滤阻断膜的水流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