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电梯井施工用操作平台托架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梯井施工用操作平
台托架。
背景技术
电梯井侧壁模板安装作业平台常用做法为从电梯井的基础开始搭设脚手架直至
作业面。这种方法增加了脚手架的高度,不仅加大了危险系数,且会造成大量脚手架管压
滞,不能周转,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梯井施工用操作平台托架,解决落地式操
作平台危险性较大和浪费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梯井施工用操作平台托架,包括托架竖撑、托架水平撑、角钢、
托架斜撑、托架端头板、托架连接杆、脚手架支撑底座、钢管和起吊装置,所述托架斜撑有两
个,在电梯井内对称且倾斜设置,每个托架斜撑较高一端均由一所述托架竖撑支撑,托架竖
撑下端和托架斜撑下端由所述托架水平撑支撑,两个托架水平撑通过多根托架连接杆固定
连接;每个托架斜撑较高一端均安装一所述托架端头板,托架端头板紧贴所述电梯井侧壁,
托架水平撑靠近托架斜撑较低一端的端部支撑在电梯井洞口梁上,在托架水平撑下部固装
所述角钢,角钢紧贴在电梯井洞口梁的内侧;在两个所述托架斜撑上间隔安装有多个所述
脚手架支撑底座,在每个脚手架支撑底座上各垂直安装一所述钢管,脚手架的立管底部插
入钢管内;所述起吊装置用于在所在楼层的电梯井施工完毕后,提升所述钢筋混凝土电梯
井施工用操作平台托架。
所述起吊装置包括托架吊耳、托架吊装卡环、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塔吊吊卡
环,所述托架吊耳设有4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托架连接杆靠近电梯井四个角的位置处,每个
托架吊耳上各安装一个所述托架吊装卡环,所述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两端各连接一
托架吊装卡环,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13的上部安装所述塔吊吊卡环。
所述脚手架支撑底座由槽钢制成,脚手架支撑底座的两端通过节点板固装在所述
托架斜撑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架端头板至角钢紧贴电梯井洞口梁一侧的投影
距离等于电梯井长度;托架端头板上端至托架水平撑底部的距离等于楼层高度-500mm;脚
手架支撑底座的长度等于电梯井宽度-600mm;两托架端头板外侧之间的距离为电梯井宽
度-900mm;所述托架斜撑外侧与脚手架支撑底座端部的投影距离为150mm。
所述托架斜撑、托架竖撑、托架水平撑、托架连接杆均由槽钢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操作平台托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主要部件均由槽钢和角钢制成,
方便取材且制造成本低;
2.该托架的承重体系为已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使用安全可靠;
3.该托架的使用,降低了人工投入和材料投入,从而降低了工程成本,保证了施工
质量和施工安全,缩短了施工时间。
4.该托架可以重复使用,且在提升过程中,由于平台的重心偏下,提升过程比较稳
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升式作业平台托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升式作业平台托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节点板 2.钢管 3.脚手架支撑底座 4.托架斜撑
5.托架竖撑 6.托架水平撑 7.角钢 8.托架连接杆
9.托架吊耳 10.托架端头板 11.托架吊装卡环 12.第1钢丝绳
13.第2钢丝绳 14.塔吊吊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可升式作业平台托架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电梯井施工用操作平台托架,包括:托架竖撑
5、托架水平撑6、角钢7、托架斜撑4、托架端头板10、托架连接杆8、脚手架支撑底座3、钢管2
和起吊装置。
所述托架斜撑4有两个,在电梯井内对称且倾斜设置,每个托架斜撑4较高一端均
由一所述托架竖撑5支撑,托架竖撑5下端和托架斜撑4下端由所述托架水平撑6支撑,两个
托架水平撑6通过多根托架连接杆8固定连接。
每个托架斜撑4较高一端均安装一所述托架端头板10,托架端头板10紧贴所述电
梯井侧壁,托架水平撑6靠近托架斜撑4较低一端的端部支撑在电梯井洞口梁上,在托架水
平撑6下部固装所述角钢7,角钢7紧贴在电梯井洞口梁的内侧。
在两个所述托架斜撑4上间隔安装有多个所述脚手架支撑底座3,在每个脚手架支
撑底座3上各垂直安装一所述钢管2,脚手架的立管底部插入钢管2内。
所述起吊装置用于在所在楼层的电梯井施工完毕后,提升所述钢筋混凝土电梯井
施工用操作平台托架。
所述起吊装置包括托架吊耳9、托架吊装卡环11、第一钢丝绳12、第二钢丝绳13和
塔吊吊卡环14,所述托架吊耳9设有4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托架连接杆8靠近电梯井四个角的
位置处,每个托架吊耳9上各安装一个所述托架吊装卡环11,所述第一钢丝绳12和第二钢丝
绳13的两端各连接一托架吊装卡环11,第一钢丝绳12和第二钢丝绳13的上部安装所述塔吊
吊卡环1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手架支撑底座3由槽钢制成,脚手架支撑底座3
的两端通过节点板1固装在所述托架斜撑4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架端头板10至角钢7紧贴电梯井洞口梁一侧的
投影距离等于电梯井长度;托架端头板10上端至托架水平撑6底部的距离等于楼层高度-
500mm;脚手架支撑底座3的长度等于电梯井宽度-600mm;两托架端头板10外侧之间的距离
为电梯井宽度-900mm;所述托架斜撑4外侧与脚手架支撑底座3端部的投影距离为150mm。
托架斜撑4、托架竖撑5、托架水平撑6、托架连接杆8均可由槽钢制成。
在正常施工时,该托架的钢板10与电梯井的侧壁顶紧,托架水平撑6和角钢7支撑
在电梯井洞口梁上。该托架的主要受力点为钢板10与电梯井产生的压力和摩擦力,角钢7与
电梯井洞口梁的压力及电梯井洞口梁对托架水平撑6产生的支撑力。该托架受力体系中电
梯井侧壁对钢板10产生的压力与电梯井洞口梁对角钢7产生的压力相互平衡。托架上的荷
载与钢板10的摩擦力及洞口梁对托架水平撑6向上的支撑力相互平衡。
当本层的电梯井施工完毕后,可以通过塔吊吊卡环14将该托架提升至上一层,如
此反复循环使用。在提升过程中,托架处于微倾斜状态,避免托架水平撑6与电梯井侧壁产
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