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卡胶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固井作业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防卡胶塞。
背景技术
固井作业替浆施工中,随着替浆胶塞下行距离的增加,胶塞胶翼刮削的套管壁上
的固相越多,当刮削的固相填满胶翼之间的间隙时,就会存在卡死替浆胶塞的风险,这样固
井施工就难以顺利进行,存在固井施工中“灌香肠”的风险,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经
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卡胶塞,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当
刮削的固相填满胶翼之间的间隙时,就存在卡死替浆胶塞的风险从而影响施工进度的问
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防卡胶塞,包括上骨架、上
胶翼、剪切销钉、下骨架和下胶翼,上骨架为圆筒型上骨架,上骨架外侧固定安装有上胶翼,
下骨架呈上窄下宽圆柱型台阶状,上骨架中部和下骨架上部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安装在一
起,下骨架外侧固定安装有硬度小于上胶翼硬度的下胶翼。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设有密封圈。
上述剪切销钉为四个。
上述上胶翼为橡胶上胶翼,下胶翼为橡胶下胶翼。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当胶塞上端的液体压力大于剪切销钉剪
断压力时,剪断剪切销钉,替浆液推动下胶翼与下骨架的整体下行,继续进行替浆作业,有
效的防止了胶塞卡死情况的发生,降低了施工风险,避免了出现“灌香肠”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骨架,2为上胶翼,3为剪切销钉,4为下骨架,5为下胶
翼,6为密封圈,7为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
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
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防卡胶塞包括上骨架1、上胶翼2、剪切销钉3、下骨架4和下胶翼
5,上骨架1为圆筒型上骨架,上骨架1外侧固定安装有上胶翼2,下骨架4呈上窄下宽圆柱型
台阶状,上骨架1中部和下骨架4上部通过剪切销钉3固定安装在一起,下骨架4外侧固定安
装有硬度小于上胶翼2硬度的下胶翼5。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放入套管7内,由于上胶翼2硬
度大于下胶翼5硬度,下胶翼5的韧性更好,这样当出现胶塞下行阶段卡死的情况时,阻卡力
主要由上胶翼2承受,上骨架1和下骨架4由剪切销钉3连接,当胶塞上端的液体压力大于剪
切销钉3剪断压力时,剪切销钉3剪断,替浆液推动下胶翼5与下骨架4整体下行,继续进行替
浆作业,有效的防止了胶塞卡死情况的发生,降低了施工风险,避免了出现“灌香肠”事故的
发生。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防卡胶塞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为了更好的实现密封,上骨架1和下骨架4之间设有密封圈6。
根据需要,剪切销钉3为四个。这样,便于上骨架1和下骨架4更好的连接。
根据需要,上胶翼2为橡胶上胶翼,下胶翼5为橡胶下胶翼,上胶翼2的硬度值可为
70至80,下胶翼5的硬度值可为60至70。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