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能力强,防火性能好, 抗火时
间长,能够避免门体高温变形,便于人员疏散的防火门。
背景技术
防火门是各类建筑中常见的可启闭的防火隔热构件,符合要求的防火门应该具有
良好的耐高温、耐热和防烟雾穿透的性能,并且同时不影响正常的使用。防火门通常设置在
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配电机房间等具有一定耐火性需求的防火分隔区域。
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
势的蔓延,确保人员疏散。现有的防火门中,其门扇结构采用空心门扇填充材料的方式,填
充材料一般是单一的膨胀珍珠岩等耐火材料。由于设计结构的问题,这种防火门在火灾中
的变形量较大,容易使火势和烟气从门的缝隙中溢出,导致防火门的整体抗火性能下降,抗
火时间短。
传统的钢质防火门钢板的导热系数高,发生火灾的时候,容易造成门扇背火面温
度过高,导致门扇在高温条件下易产生变形,并且结构强度低,隔热性能差,达不到防火门
所需的性能要求。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防火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隔热能力强,防火性能好, 抗火时间长,
能够避免门体高温变形,便于人员疏散的防火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火门包括门扇,门框,防火铰链,防火闭门
器,防火门锁和防火门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包括位于室外和室内两侧的防火面板,以
及两侧防火面板之间设置的防火芯板,防火芯板位于门锁侧和铰链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
火侧板,防火侧板与防火芯板之间设置有间隔板;所述防火芯板包括两层加强芯板,两层加
强芯板之间设置有两层隔热芯板,加强芯板与隔热芯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等间距布置的连接
块相连,两层隔热芯板之间设置有间隔中空结构,间隔中空结构内部充填有惰性气体;加强
芯板和隔热芯板的侧边分别与间隔板相连,构成中空型的防火芯板结构,中空型防火芯板
的内部空隙处充填有无机阻燃材料;所述防火侧板由磷镁防火板和发泡水泥板交错层叠构
成;所述门框与门扇周边相配合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面设置有导热孔,凹槽内
设置有防火密封垫;所述门框与门扇位于室内一侧的防火面板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火膨
胀胶条。
所述门扇防火芯板结构内部设置的加强芯板,为5mm厚的磷镁防火板。
所述门扇防火芯板结构内部设置的隔热芯板,为25mm厚的菱镁泡沫混凝土防火
板。
所述间隔中空结构内部所充填惰性气体的浓度大于85%。以达到隔热和降低室内
噪音的目的。
所述防火侧板由三层磷镁防火板和两层发泡水泥板交错层叠布置而成。以加强门
扇周边在高温条件下的抗变形能力,并提高门扇的整体强度。
所述门扇两侧的防火面板外侧均设置有0.5mm厚的无机装饰面板。以防止防火面
板表面的无故损坏,增加美观性。
所述门扇两侧的防火面板的厚度为3~5mm。
所述门框的材料采用厚度为2.0mm的冷轧钢板,门框内充填有水泥砂浆。以提高门
框的整体强度和抗火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位于室外和室内两侧的防火面
板,以及两侧防火面板之间的防火芯板构成的门扇,防火芯板位于门锁侧和铰链侧的两端
分别设置防火侧板,防火侧板与防火芯板之间设置间隔板;防火芯板包括两层加强芯板,两
层加强芯板之间设置两层隔热芯板,加强芯板与隔热芯板之间设置连接块,两层隔热芯板
之间设置充填有惰性气体的间隔中空结构;防火芯板的内部空隙处充填无机阻燃材料;防
火侧板由磷镁防火板和发泡水泥板交错层叠构成;门框与门扇周边相配合的接触面上设置
有底面布置导热孔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防火密封垫;门扇位于室内一侧的防火面板与门
框之间设置有防火膨胀胶条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耐火稳定性强,防火
性能好,抗火时间长,受高温破坏时门体变形小,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门扇、2门框、3防火闭门器、4防火门锁、5防火门镜、6防火铰链、7
防火面板、8防火侧板、9间隔板、10防火芯板、11加强芯板、12连接块、13隔热芯板、14间隔中
空结构、15无机阻燃材料、16磷镁防火板、17发泡水泥板、18凹槽、19隔热孔、20防火密封垫、
21防火膨胀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防火门包括门扇1,门框2,连接在
门扇1和门框2之间的防火铰链6,门扇1外侧上部靠防火铰链6的一端与门框2上部之间设置
的防火闭门器3,设置在门扇1一侧的防火门锁4,以及设置在门扇1中上部的防火门镜5,其
中门扇1由位于室外和室内两侧的防火面板7,以及两侧防火面板7之间设置的防火芯板10
构成。门扇1两侧的防火面板7的厚度为3~5mm。为防止防火面板7表面的无故损坏,并增加
美观性,门扇1两侧的防火面板7外侧均设置有0.5mm厚的无机装饰面板。布置在两侧防火面
板7之间的防火芯板10位于门锁侧和铰链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强门扇1周边抗高温
变形能力的防火侧板8;两侧的防火侧板8与防火芯板10端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防火充
填材料膨胀能量的弹性间隔板9。
两侧防火面板7之间设置的防火芯板10内部,设置有两层由5mm厚磷镁防火板16构
成的、用于增强门扇1结构强度的加强芯板11,加强芯板11的布置方向与防火面板7相平行;
两层加强芯板11之间,设置有两层由25mm厚菱镁泡沫混凝土防火板构成的、用于提升门扇1
隔热性能的隔热芯板13,隔热芯板13的布置方向与加强芯板11相平行。加强芯板11与隔热
芯板13之间通过若干个等间距布置的连接块12相连接,每个连接块12沿与地面相垂直的方
向设置;两层隔热芯板13互不连接、且离有一定距离,在两层隔热芯板13之间形成间隔中空
结构14,间隔中空结构14的内部充填有用于进一步稳定隔热的惰性气体。为了达到理想的
隔热和降低室内噪音的目的,两层隔热芯板13之间的间隔中空结构14内部所充填惰性气
体,可以是浓度大于85%的氩气。两层加强芯板11、以及两层加强芯板11之间设置的两层隔
热芯板13的侧边,分别与位于门扇1两侧的间隔板9相连接,构成中空型的防火芯板10结构。
中空型防火芯板10的内部空隙处(加强芯板11与隔热芯板13之间)充填有珍珠岩无机阻燃
材料15;能够理解的是,两层隔热芯板13之间形成的间隔中空结构14内部,由于充填有惰性
气体,所以不必再充填珍珠岩无机阻燃材料15。
防火芯板10两端设置的防火侧板8则由三层磷镁防火板16和两层发泡水泥板17通
过防火胶交错层叠布置而构成,以加强门扇1周边在高温条件下的抗变形能力,并提高门扇
1的整体强度。
门框2与门扇1周边相配合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长条形的凹槽18,凹槽18的底面设置
有若干个用于增强门框2与门扇1结合处隔热效果的导热孔。导热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者
长条形。在凹槽18内设置有防火密封垫20,且该防火密封垫20凸出于凹槽18;当门扇1关闭
时,门扇1的侧部将防火密封垫20压紧,从而通过防火密封垫20将门扇1与门框2之间的间隙
封闭,以提高防火、防烟性能。门扇1位于室内一侧的防火面板7与门框2之间设置有防火膨
胀胶条21,防火膨胀胶条21布置在门框2上,以在遭受火灾时,进一步地防止火势蔓延和烟
气扩散,起到更好的防火效果。为了提高门框2的整体强度和抗火性能,门框2的材料采用厚
度为2.0mm的冷轧钢板,并且门框2内部充填有水泥砂浆。
根据使用需要,门扇1外侧上部与门框2上部之间设置的防火闭门器3的型号可以
为GA93-3CIII(B3W),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地将门扇1关闭,并发出警报。设置在门扇1一
侧的防火门锁4,可以采用具有防火和防盗双重功能的FSCA-818-9068型锁具。连接在门扇1
和门框2之间的防火铰链6,可以采用5吋(III)型铰链合页。设置在门扇1上部的防火门镜5
可以为ZJA-M200型智能门镜,其上设置有红外夜视超广角摄像头,语音报警器,热感应侦测
仪。
该防火门使用时,将门扇1通过设置在门扇1侧面的防火铰链6安装于门框2上。当
遭遇火灾时,由于门扇1两侧3~5mm厚的防火面板7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中空型防火芯
板10的结构内部,设置的两层5mm厚磷镁防火加强芯板11和两层25mm厚菱镁泡沫混凝土隔
热芯板13,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和较低的导热系数;两层加强芯板11以及两层隔热芯板
13,与间隔板9构成的中空型防火芯板10结构内部空隙处,充填的珍珠岩无机阻燃材料15具
有较强的隔热能力和抗压强度,使得整个门扇1在火灾过程中的隔热性好,变形量小。而且,
门扇1的这种多层间隔充填结构,减少了防火门芯材料对门扇1表层钢板的腐蚀破坏,延长
了钢质防火门的使用寿命。另外,加强芯板11与隔热芯板13之间设置的连接块12,改善了门
扇1内部层间结构的稳定性,使门扇1内部各层芯板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有效延长火灾中
的抗火时间。两层隔热芯板13之间的间隔中空结构14内部充填的惰性气体,有助于进一步
稳定门扇1的隔热性能,并具有降低室内噪音的作用。
防火芯板10两端设置的、由三层磷镁防火板16和两层发泡水泥板17通过防火胶交
错层叠构成的防火侧板8,使磷镁防火板16和发泡水泥板17有效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加强门
扇周边在高温条件下的抗变形能力。以免出现门扇周边在火灾高温下先出现变形,影响整
个门扇隔热效果的问题。
防火芯板10端部与两侧防火侧板8之间设置的弹性间隔板9,在防火芯板10和防火
侧板8内充填材料受热产生变形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防火充填材料的膨胀能量,从而
减小门扇在火灾中的变形量,达到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的目的,起到更好的防火效
果,并减缓火势的蔓延以及烟气的扩散。门框2上设置的凹槽18底面的圆形或长条形导热
孔,在门扇受热时,有助于热量向门框的传导,以增强门框与门扇结合处的隔热效果,有效
减缓火势的进一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