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环保通风天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窗,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环保通风天窗。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厂里许多车间的房顶上都设有天窗,有的天窗只用来通风换气,有的天
窗既用来通风换气又用来采光。上述天窗均为方块状造型,外形呆板,不够灵活,往往需要
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窗扇的开关,费时费力。另外上述天窗防雨效果不好,下雨时进行通风
换气时容易造成漏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环保通风天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型环保通风天窗,包括
主体、弧形侧板、端板和通风口,所述主体由两个弧形侧板和两个端板构成,所述主体的上
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所述每块弧形侧板由安装在主体内部的折线
形骨架支撑,所述下通风口焊接在骨架的底端,其朝向主体内部形成通气腔,所述通气腔上
部右端铰接有一组弧形通风板,所述弧形通风板未铰接的一端位于骨架第一折角处,所述
骨架第二折角处倾斜安装有第一挡雨板,所述第一挡雨板的末端设有积水板,所述积水板
的外侧设有排水槽,所述第一挡雨板的斜上方位于骨架上平行安装有第二挡雨板,在第一
挡雨板下方靠近主体内部上方位置焊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
机上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末端与通风板未铰接的一端
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挡雨板与第二挡雨板之间为气流通道,所述上通风口右侧位于主体上表
面的位置设有感应装置,所述主体外部设有智能控制箱,所述感应装置通过数据线与智能
控制箱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通过电线与智能控制箱连接在一起;
所述感应装置内设有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和空气质量感应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
室内的空气质量及温湿度的变化,进行自动通风换气,同时在进行自动换气的同时,不惧雨
水侵袭,防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弧形侧板,3、端板,4、通风口,5、上通风口,6、下通风口,7、骨架,
8、通气腔,9、通风板,10、第一挡雨板,11、积水板,12、排水槽,13、第二挡雨板,14、电机支
架,15、电机,16、传动轴,17、钢丝绳,18、气流通道,19、感应装置,20、智能控制箱,21、数据
线,22、电线,23、温度感应器,24、湿度感应器,25、空气质量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型环保通风天窗,包括主
体1、弧形侧板2、端板3和通风口4,所述主体1由两个弧形侧板2和两个端板3构成,所述主体
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上通风口5和下通风口6,所述每块弧形侧板2由安装在主体1
内部的折线形骨架7支撑,所述下通风口6焊接在骨架7的底端,其朝向主体1内部形成通气
腔8,所述通气腔8上部右端铰接有一组弧形通风板9,所述弧形通风板9未铰接的一端位于
骨架7第一折角处,所述骨架7第二折角处倾斜安装有第一挡雨板10,所述第一挡雨板10的
末端设有积水板11,所述积水板11的外侧设有排水槽12,所述第一挡雨板10的斜上方位于
骨架7上平行安装有第二挡雨板13,在第一挡雨板10下方靠近主体1内部上方位置焊接有电
机支架14,所述电机支架14上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上安装有传动轴16,所述传动轴16
上设有钢丝绳17,所述钢丝绳17的末端与通风板9未铰接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挡雨板10与第二挡雨板13之间为气流通道18,所述上通风口5右侧位于
主体1上表面的位置设有感应装置19,所述主体1外部设有智能控制箱20,所述感应装置19
通过数据线21与智能控制箱20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15通过电线22与智能控制箱20连接在
一起;
所述感应装置19内设有温度感应器23、湿度感应器24和空气质量感应器25。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智能控制箱20上输入室内温
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标准值,通过感应装置19内的温度感应器23、湿度感应器24和空气质
量感应器25对室内温度、湿度及空气质量进行即时感应,通过数据线21将数据反馈至智能
控制箱20内,然后通过电线22启动电机15,通过传动轴16带动钢丝绳17在传动轴16上进行
打卷,进而将通风板9打开,使新鲜空气进入,使室内温度、湿度及空气质量重新达到标准
值;
在下雨天时,雨水通过第一挡雨板10和第二挡雨板13滑落至积水板11上,然后通
过排水槽12排至弧形侧板2内壁上,将雨水排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
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