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房屋墙板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房屋墙板。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有助于节能减排、环
境保护的重要国策,对建筑物墙体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是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墙体自保温系统是按照一定的建筑构造,采用节能型墙体材料及配套专用砂浆使
墙体热工性能等物理性能指标符合相应标准的新型房屋墙板保温隔热系统,不仅可降低建
筑节能增量成本,而且对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新型房屋墙板面板多种多样,用途和功能也比较多,传统上的墙体面板的
用途和功能大多体现的装饰和保温作用上,因此现有的墙体面板在改造过程中的局限比较
大,同时由于其结构设置不合理,传统的墙体面板的可靠性不高,容易损坏。还有目前的墙
体内各层之间有用钢筋横向插入,起到一种固定作用,但这种固定方式较为单一,受力点也
较少,在较复杂地区,墙体的牢固度倍受考验。在一些小型房屋的建造中,其施工人员的水
平参差不齐,所以也需要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方式来进行初期的墙体建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质量高、牢固、抗震性强,同时大大提高了新型房屋墙板的隔音、保温和防火水平的新型
房屋墙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房屋墙板,包括
防火保温层、所述防火保温层连接隔音层,所述防火保温层的一侧表面均布设有凹槽,所述
隔音层的一侧均布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凹槽与凸起相卡合,所述防火保温层
的另一侧均布设有方形槽体、且连接混凝土浇筑层,所述方形槽体内灌有混凝土,所述隔音
层的另一侧连接辐射反射板,所述隔音层与辐射反射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装有阻
燃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防火保温层、隔音层、辐射反射板置于包围座内、且包围座的宽度
等于墙体的宽度、起到紧固墙体作用,所述混凝土浇筑层与所述方形槽体之间设有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两根相交叉,呈“X”形,所述隔音层与辐射反射板之间设有“Z”形加固柱,所述
“Z”形加固柱中间的一条加固柱宽度大于上、下两条加固柱宽度,所述包围座两侧设有防倾
斜板,所述防倾斜板与混凝土浇筑层、辐射反射板相接,所述包围座的宽度大于所述防倾斜
板与所述包围座相交点。
本实用新型新型房屋墙板的优点是:
1、新型房屋墙板,通过设置隔音层、防火保温层,提高了墙体的隔音、防火和保温
的效果;墙体外侧的辐射反射板可以将外界辐射进行反射,减少墙体的吸热;辐射反射板与
隔音层之间形成的空腔提高了散热效果;墙体底部装配在包围座内,在前期开建时,包围座
可起到一定卡位作用、方便施工,在后期,包围座也可增加墙体的牢固度。
2、新型房屋墙板,防火保温层的凹槽与隔音层的凸起相配合,使得两者连接更加
牢固,同时连接更加平整、无缝隙,坚固度更强。
3、新型房屋墙板, 混凝土浇筑层与防火保温层之间连接的加强筋,将两者更好的
紧固;相比较现有技术,横向插入一根钢筋,其墙体受力端是水平的,这样等同于在墙面的
同一点点位进行支撑,牢固性较差;本技术中通过两根交错呈“X“形状的加强筋,可将受力
点分布,其中每一个支点起到牢固作用的同时,可互补其他点位的重力,进一步提高了坚固
度、抗震性更好,由于是交叉组合,所以当墙体内有加强筋发生断离,并不会影响局部的受
理范围。
4、新型房屋墙板, 隔音层与辐射反射板之间的“Z”形加固柱起到加固、防震效果,
此形状加固柱在墙体横向或者纵向方向都起到牢固作用,横向方向时由“Z”形上下两根加
固柱在两侧进行固定,纵向方向时由“Z”形中间一根加固柱进行固定,也就是在整个“Z”形
加固范围内,同时存在于四个点位的加固,比传统的横向两点位固定更加牢固、寿命更长;
空腔既可以填充阻燃剂、防水剂、保温棉等物品来起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无需添加,进一
步起到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房屋墙板,包括防火保温层2、所述防火保温层2连接隔音层
3,所述防火保温层2的一侧表面均布设有凹槽7,所述隔音层3的一侧均布设有与所述凹槽7
匹配的凸起6,所述凹槽7与凸起6相卡合,所述防火保温层2的另一侧均布设有方形槽体8、
且连接混凝土浇筑层1,所述方形槽体8内灌有混凝土,所述隔音层3的另一侧连接辐射反射
板4,所述隔音层3与辐射反射板4之间形成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装有阻燃剂,所述混凝土
浇筑层1、防火保温层2、隔音层3、辐射反射板4置于包围座11内、且包围座11的宽度等于墙
体的宽度、起到紧固墙体作用,所述混凝土浇筑层1与所述方形槽体8之间设有加强筋9,所
述加强筋9两根相交叉,呈“X”形,所述隔音层3与辐射反射板4之间设有“Z”形加固柱5,所述
“Z”形加固柱5中间的一条加固柱宽度大于上、下两条加固柱宽度,所述包围座11两侧设有
防倾斜板12,所述防倾斜板12与混凝土浇筑层1、辐射反射板4相接,所述包围座11的宽度大
于所述防倾斜板12与所述包围座11相交点。
防倾斜板12呈一定倾斜角度,向墙板内侧倾斜,这样防倾斜板12与墙板之间形成
一定角度,起到支撑作用。对于墙体的牢固性更加可靠,同时包围座11的宽度大于防倾斜板
12与其相交之处,这样包围座11两侧多出的一款空间,可以给予防倾斜板12的更好的支撑。
防倾斜板12结合新型的包围座11相配合,实现了墙体的牢固性。
混凝土浇筑层1与防火保温层2之间连接的加强筋9,将两者更好的紧固;相比较现
有技术,横向插入一根钢筋,其墙体受力端是水平的,这样等同于在墙面的同一点点位进行
支撑,牢固性较差;本技术中通过两根交错呈“X“形状的加强筋9,在一组加强筋的范围内将
受力点分布成四个点位,其中每一个支点起到牢固作用的同时,可互补其他点位的重力,进
一步提高了坚固度、抗震性更好,由于是交叉组合,所以当墙体内有加强筋发生断离,并不
会影响局部的受理范围。
隔音层3与辐射反射板4之间的“Z”形加固柱5起到加固、防震效果,此形状加固柱5
在墙体横向或者纵向方向都起到牢固作用,横向方向时由“Z”形上下两根加固柱在两侧进
行固定,纵向方向时由“Z”形中间一根加固柱进行固定,也就是在整个“Z”形加固范围内,同
时存在于四个点位的加固,比传统的横向两点位固定更加牢固、寿命更长;空腔既可以填充
阻燃剂、防水剂、保温棉等物品来起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无需添加,进一步起到隔热效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
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