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832938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517932.8

申请日:

2016.05.31

公开号:

CN206034832U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3/21

主分类号:

E04F13/21

申请人: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定球; 李昌州; 俞大有

地址: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港路30号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综合楼30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思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5

代理人:

肖战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横梁和连接件,所述上外墙板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部,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锚固件,所述连接板上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锚固件位于连接板下部并与连接板相连,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锚固件锚固在现浇层内,所述上外墙板内预埋有灌浆管,所述灌浆管连通所述上墙板的底端和侧壁,所述限位件由上外墙板底端插入所述灌浆管中,所述灌浆管中灌注有浆料。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外墙板安装方式的缺陷,不仅连接牢固,而且安装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横梁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墙板设
置于所述连接件上部,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锚固件,所述连接板上部设置有限位
件,所述锚固件位于连接板下部并与连接板相连,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锚固件锚
固在现浇层内,所述上外墙板内预埋有灌浆管,所述灌浆管连通所述上外墙板的底端和侧
壁,所述限位件由上外墙板底端插入所述灌浆管中,所述灌浆管中灌注有浆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一端与连接板相
连,另一端向远离可调件的方向延伸,所述锚固件与连接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由两个以上平行设
置的锚固支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支腿在连接板的端部
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下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墙板底
端紧贴所述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可调件,所
述可调件穿接所述连接板并可相对连接板在竖直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板
上的螺孔和与所述螺孔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孔并可沿所述螺孔的轴向移
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开设有通孔,所述
可调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底面开孔处的螺母和与所述螺母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
螺杆穿接所述螺母和通孔并可沿所述通孔的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件还包括调节板,所
述调节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顶部,所述限位件连接在所述调节板的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墙板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底面设有防护件,
所述防护件围合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的一端;或所述灌浆管为波纹管。

说明书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行业中,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因而能实现预制构件标准
化,且质量可控,高效快捷。目前,在外墙板的安装过程中,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湿挂连
接,由预埋在外墙板中的连接钢筋上段伸入叠合梁上部的现浇层,进行现浇混凝土固定连
接,这种单纯的用钢筋连接的方式不稳固,且在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误差、偏移,后
期安装不易于修正;另一种方式采用干挂连接,在外墙板中埋设较长的锚筋或钢板连接件,
锚筋或钢板连接件通过角钢与埋设在框架梁中的另一种预埋件进行刚性连接,这种方式相
对工期较短,但是安装不便,在设计时预埋件按照预定间距进行预埋,要求设计尺寸十分精
准,否则难以对接成功,一旦对接不上,不仅耗时耗工,甚至造成外墙板无法挂接,造成浪
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外墙板安装的外墙板安装节点。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横梁和
连接件,所述上外墙板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部,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锚固件,所
述连接板上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锚固件位于连接板下部并与连接板相连,所述横梁上端
设有现浇层,所述锚固件锚固在现浇层内,所述上外墙板内预埋有灌浆管,所述灌浆管连通
所述上墙板的底端和侧壁,所述限位件由上外墙板底端插入所述灌浆管中,所述灌浆管中
灌注有浆料。在外墙板的安装过程中,通过连接件将上外墙板与横梁上部的现浇层相连;安
装使用时,在现浇层未浇筑之前,将所述锚固件固定在待浇筑的位置,然后浇筑混凝土,随
着现浇层混凝土的凝固,锚固件固定连接在现浇层中;然后吊装上外墙板,使得所述限位件
由上外墙板底端插入所述灌浆管中,然后从灌浆管的另一端灌入浆料,这样连接件对上外
墙板起到支撑作用,承受其部分荷载。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外墙板安装方式的缺陷,不仅
连接牢固,而且安装方便。

进一步,所述锚固件一端与连接板相连,另一端向远离可调件的方向延伸,所述锚
固件与连接板平行。以往为了增加锚固件在现浇层中的锚固力,故将锚固件设置成与连接
板垂直的方式,尽量的增大锚固件在现浇层的伸出长度,但由于现浇层中预埋有通长筋、箍
筋等钢筋,钢筋较密、较多,往往会出现锚固件与预埋钢筋位置打架的情况,严重影响安装
效率。本实用新型将锚固件设置成与连接板平行的方式,这样,锚固件伸入至现浇层中的位
置并不深,可有效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锚固件与现浇层中的钢筋位置打架,即不会出现锚固
件避让预埋钢筋而导致无法保证连接板与外挂板的连接位置的情况,增加施工效率。当然,
为了增加锚固力,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预埋钢筋与锚固件相连。

进一步,所述锚固件由两个以上平行设置的锚固支腿构成。如此设置,锚固支腿之
间存在间隙,可进一步避免锚固件与预埋钢筋位置打架。

进一步,所述锚固支腿在连接板的端部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下弯折。如此设
置,可适当降低锚固支腿的位置,可使锚固支腿远离可调件的一端位于预埋的通常筋的下
面,这样不仅有效增加锚固支腿的锚固力,同时也利于本连接件通过锚固件传递荷载。

进一步,所述上外墙板底端紧贴所述连接件。如此设置,有利于上外墙板将荷载传
递给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可调件,所述可调件穿接所述连接板并可相对连接板
在竖直方向移动。可调件的设置用于上外墙板的高度的微调,将上外墙板固定在预定的安
装位置,使得外墙板的安装更为精确、细致。

进一步,所述可调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板上的螺孔和与所述螺孔配合使用的螺杆,
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孔并可沿所述螺孔的轴向移动。如此设置,通过转动螺杆使得螺杆沿
所述螺孔的轴向移动,螺杆顶端顶住上外墙板进而带动上外墙板移动,将上外墙板移动至
预定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可调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底面开
孔处的螺母和与所述螺母配合使用的螺杆,所述螺杆穿接所述螺母和通孔并可沿所述通孔
的轴向移动。如此设置,通过转动螺杆使得螺杆沿所述通孔的轴向移动,螺杆顶端顶住上外
墙板进而带动上外墙板移动,将上外墙板移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所述可调件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顶部,所述限
位件连接在所述调节板的上部。调节板的设置,主要是扩大可调件与上外墙板底端的接触
面积,有利于可调件承受上外墙板的荷载。将所述限位件连接在所述调节板的上部,这样可
通过调节可调件可调节限位件的位置,容易使其与灌浆管对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底面设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围合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孔
或通孔的一端。如此设置,首先可以防止混凝土将螺纹杆吃死,导致螺纹杆无法调节,另外,
还能方便整个外墙板的固定,最为重要的是,防护件的一个端面紧贴现浇层,在现浇层混凝
土凝固后,混凝土可以形成对防护件端面的倚靠支撑,防止连接板因承受墙板的自重而弯
曲变形。

进一步,所述外墙板的安装节点还包括下墙板,所述下墙板上部设有缺口,所述防
护件位于所述缺口内。将防护件设置于下外墙板顶端设置的缺口内,可避免上外墙板和下
外墙板之间的见隙过大,同时当防护件的底面与所述缺口的缺口面相接触时,下外墙板也
能承受上外墙板的一定荷载。

进一步,所述灌浆管为波纹管。如此设置,可有效增加灌浆管与灌入灌浆管中浆料
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二者之间的粘结力。

进一步,所述螺杆与限位件轴线错位设置。此处所述的轴线错位设置是指限位件
与螺杆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此设置,通过转动螺杆使得限位件在调节板上沿螺杆的
轴线转动,这样可对限位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限位件与灌浆管的对接,提高安装效率,
提高外墙板安装过程的容错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墙板安装节点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涉及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涉及的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4为图2中所涉及的连接件的左视图;

图5为图2中所涉及的连接件的右视图;

图6为图2中所涉及的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限位件 2锚固件 3连接板 4螺杆

5螺母 6调节板 7防护件 8灌浆管

9弯折部 10上外墙板 11下外墙板 12横梁

13现浇层 14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
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
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10、
横梁12和连接件,所述上外墙板10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部,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3
和锚固件2,所述连接板3上部设置有限位件1,所述锚固件2位于连接板3下部并与连接板3
相连,所述横梁12上端设有现浇层13,所述锚固件2锚固在现浇层13内,所述上外墙板10内
预埋有灌浆管8,所述灌浆管8连通所述上墙板的底端和侧壁,所述限位件1由上外墙板10底
端插入所述灌浆管8中,所述灌浆管8中灌注有浆料。在外墙板的安装过程中,通过连接件将
上外墙板10与横梁12上部的现浇层13相连;安装使用时,在现浇层13未浇筑之前,将所述锚
固件2固定在待浇筑的位置,然后浇筑混凝土,随着现浇层13混凝土的凝固,锚固件2固定连
接在现浇层13中;然后吊装上外墙板10,使得所述限位件1由上外墙板10底端插入所述灌浆
管8中,然后从灌浆管8的另一端灌入浆料,这样连接件对上外墙板10起到支撑作用,承受其
部分荷载。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外墙板安装方式的缺陷,不仅连接牢固,而且安装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述锚固件2一端与
连接板3相连,另一端向远离可调件的方向延伸,所述锚固件2与连接板3平行。以往为了增
加锚固件2在现浇层13中的锚固力,故将锚固件2设置成与连接板3垂直的方式,尽量的增大
锚固件2在现浇层13的伸出长度,但由于现浇层13中预埋有通长筋、箍筋等钢筋,钢筋较密、
较多,往往会出现锚固件2与预埋钢筋位置打架的情况,严重影响安装效率。本实用新型将
锚固件2设置成与连接板3平行的方式,这样,锚固件2伸入至现浇层13中的位置并不深,可
有效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锚固件2与现浇层13中的钢筋位置打架,即不会出现锚固件2避让预
埋钢筋而导致无法保证连接板3与外挂板的连接位置的情况,增加施工效率。当然,为了增
加锚固力,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预埋钢筋与锚固件2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述锚固件2由两个
以上平行设置的锚固支腿构成。如此设置,锚固支腿之间存在间隙,可进一步避免锚固件2
与预埋钢筋位置打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述锚固支腿在连接
板3的端部设有弯折部9,所述弯折部9向下弯折。如此设置,可适当降低锚固支腿的位置,可
使锚固支腿远离可调件的一端位于预埋的通常筋的下面,这样不仅有效增加锚固支腿的锚
固力,同时也利于本连接件通过锚固件2传递荷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上外墙板10底端紧贴
所述连接件。如此设置,有利于上外墙板10将荷载传递给连接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可
调件,所述可调件穿接所述连接板3并可相对连接板3在竖直方向移动。可调件的设置用于
上外墙板10的高度的微调,将上外墙板10固定在预定的安装位置,使得外墙板的安装更为
精确、细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调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板3上
的螺孔和与所述螺孔配合使用的螺杆4,所述螺杆4穿接所述螺孔并可沿所述螺孔的轴向移
动。如此设置,通过转动螺杆4使得螺杆4沿所述螺孔的轴向移动,螺杆4顶端顶住上外墙板
10进而带动上外墙板10移动,将上外墙板10移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述连接板3开设有
通孔,所述可调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3底面开孔处的螺母5和与所述螺母5配合使
用的螺杆4,所述螺杆4穿接所述螺母5和通孔并可沿所述通孔的轴向移动。如此设置,通过
转动螺杆4使得螺杆4沿所述通孔的轴向移动,螺杆4顶端顶住上外墙板10进而带动上外墙
板10移动,将上外墙板10移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5,所述可调件还包括调节
板6,所述调节板6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4顶部,所述限位件1连接在所述调节板6的上部。调
节板6的设置,主要是扩大可调件与上外墙板10底端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可调件承受上外墙
板10的荷载。将所述限位件1连接在所述调节板6的上部,这样可通过调节可调件可调节限
位件1的位置,容易使其与灌浆管8对接。图7,可将调节板6的面积设置的较大,甚至大于连
接板3的面积,更加有利于调节板6承受上外墙板10的荷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5,所述连接板3底面设有
防护件7,所述防护件7围合在所述螺杆4穿过所述螺孔或通孔的一端。如此设置,首先可以
防止混凝土将螺纹杆吃死,导致螺纹杆无法调节,另外,还能方便整个外墙板的固定,最为
重要的是,防护件7的一个端面紧贴现浇层13,在现浇层13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可以形成
对防护件7端面的倚靠支撑,防止连接板3因承受墙板的自重而弯曲变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外墙板的安装节点还
包括下外墙板11,所述下外墙板11上部设有缺口14,所述防护件7位于所述缺口14内。将防
护件7设置于下外墙板11顶端设置的缺口14内,可避免上外墙板10和下外墙板11之间的见
隙过大,同时当防护件7的底面与所述缺口14的缺口面相接触时,下外墙板11也能承受上外
墙板10的一定荷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灌浆管8为波纹管。如此设置,
可有效增加灌浆管8与灌入灌浆管8中浆料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二者之间的粘结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4与限位件1轴线错位设
置。此处所述的轴线错位设置是指限位件1与螺杆4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此设置,通过
转动螺杆4使得限位件1在调节板6上沿螺杆4的轴线转动,这样可对限位件1的位置进行调
节,便于限位件1与灌浆管8的对接,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外墙板安装过程的容错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包括上外墙板、横梁和连接件,所述上外墙板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部,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锚固件,所述连接板上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锚固件位于连接板下部并与连接板相连,所述横梁上端设有现浇层,所述锚固件锚固在现浇层内,所述上外墙板内预埋有灌浆管,所述灌浆管连通所述上墙板的底端和侧壁,所述限位件由上外墙板底端插入所述灌浆管中,所述灌浆管中灌注有浆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