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对于铝框木模板快拆体系以及铝合金模板快拆体系的应用较
为广泛,采用这些定型化的模具可使混凝土成型后的外观质量得以保证,但因为此类模板
对混凝土结构板的平整度要求较高,混凝土会因剪力墙或侧墙的侧模根部有缝隙而产生跑
浆现象。
目前常规施工方法是在侧模合模后,用水泥砂浆将剪力墙或侧墙的根部进行封
堵,封堵随意、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以解决常
规施工方法是在侧模合模后,用水泥砂浆将剪力墙或侧墙的根部进行封堵,封堵随意、效果
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所述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
结构固设于侧墙的基础结构上,所述侧墙模板设于所述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上,所述
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包括:
密封垫板,固设于所述基础结构上;
供所述侧墙模板搁置的支撑板,固设于所述密封垫板上;以及
浆水挡板,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且抵撑于所述侧墙模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浆水挡板为一体成型的L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L形板为角钢。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板为橡塑密封垫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密封垫板的固定件,所述支撑板上
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密封垫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
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并固定于所述基础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采用角钢与
橡塑密封垫板的组合形成并通过螺钉固定于基础结构上,防止剪力墙或侧墙的侧模因基础
结构表面不平整,引起侧模的根部出现涨模,并且橡塑密封垫板与基础结构的柔性连接可
防止剪力墙或侧墙的混凝土浆体的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
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
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
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
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的俯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该侧墙模
板根部防跑浆结构固设在侧墙的基础结构1上,侧墙模板2设于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
上。
具体的,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包括:密封垫板31、支撑板32以及浆水挡板33。
密封垫板31固定于基础结构1上。支撑板32用于搁置侧墙模板2,支撑板32固定在密封垫板
31上。浆水挡板33形成于支撑板32的一侧且浆水挡板33的内侧抵撑于侧墙模板2的内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的防漏浆性能,支撑板32和
浆水挡板33为一体成型的L形板。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的制作简单、取材方便,
L形板可以选用规格尺寸为50mm×5mm×3mm角钢制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的防漏浆性能,在密封垫板
31的选材时,可以选用橡塑的密封垫板,通过橡塑密封垫板与基础结构的柔性连接可防止
剪力墙或侧墙的混凝土浆体的流失。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的防止涨模的功能,密
封垫板31和支撑板32通过固定件4固定在基础结构1上。具体的,在支撑板32上开设第一固
定孔,在密封垫板31上开设第二固定孔,固定件4通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于基础
结构1上。固定件4可以选用螺钉、瓦斯钉等。
在实际的施工安装本实用新型侧墙模板根部防跑浆结构时,首先将角钢一边开设
第一固定孔,孔间距为200mm,孔大小同螺钉直径。在橡塑的密封垫板上开设与第一固定孔
对于的第二固定孔,孔间距为200mm,孔大小同螺钉直径。将橡塑的密封垫板铺贴在侧墙模
板的根部并将开孔的角钢压住橡塑的密封垫板,再将螺钉通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
角钢与橡塑的密封垫板组合件固定于基础结构上。将剪力墙或侧墙的侧模合模,安装竖向
龙骨,安装水平龙骨,对拉螺栓加固以及浇筑剪力墙或侧墙。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
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
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
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
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
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
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