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830334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155588.9

申请日:

2016.10.31

公开号:

CN206245712U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5/12

主分类号:

E04G5/12

申请人:

深圳前海特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边文栋; 王海波; 张喜平; 吴先淑; 钟振湘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代理人:

胡朝阳;尹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包括:外框架、防护棚及由上至下逐层连接在外框架上的脚手板,外框架最顶部的脚手板上连接有防护棚,防护棚的底部铰接在脚手板的外侧面,防护棚的顶部向外倾斜伸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棚能随架体逐渐升高或降低,搭设过程可以在低空完成,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包括:外框架、防护棚及由上至下逐层连接在所
述外框架上的脚手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架最顶部的脚手板上连接有防护棚,所述防护棚的底部铰接在所述脚手板的
外侧面,所述防护棚的顶部向外倾斜伸出,所述防护棚与所述外框架之间连接有调节杆,所
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连接在防护棚上,所述活动端安装在
外框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防护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上设有由上至下均匀
间隔排列的调节孔,所述活动端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一对上下并排设置的
安装孔,该对安装孔的间距与任意两个相邻调节孔的间距相同,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
在所述外框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部防护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的底部分布有多个铰
接板,所述脚手板上设有与所述铰接板数量相同的铰接座,所述铰接板通过销轴铰接在铰
接座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部防护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由一对耳片构成,所
述铰接板位于该对耳片之间,所述销轴横穿该对耳片及铰接板。

说明书

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

背景技术

爬升脚手架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
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其升降的动力来源分为液压式、电动式及人力手拉式。这种
爬升脚手架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脚手
架一次组装后可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
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

爬升脚手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但大部分爬升脚手架的外侧未设置
防护棚,起不到防护高空坠物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爬升脚手架上方安装防护棚的
相关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101899906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平防护棚的安装施
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埋连接装置;2、安装受力支座;3、安装防护框架;4、调整反拉
索。该专利需要将爬升脚手架升至需要安装防护棚的高度后,再将防护棚安装在墙体上,搭
设和拆除过程中工人需在高空操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防护棚通过反拉索连接至
建筑物上,承重能力和抗风能力均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该顶
部防护棚结构具备可低空安装搭设、承重能力和抗风能力强、且能防止荷载堆积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包括:外
框架、防护棚及由上至下逐层连接在外框架上的脚手板,外框架最顶部的脚手板上连接有
防护棚,防护棚的底部铰接在脚手板的外侧面,防护棚的顶部向外倾斜伸出。

防护棚与外框架之间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
端连接在防护棚上,活动端安装在外框架上,外框架上设有由上至下均匀间隔排列的调节
孔,活动端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一对上下并排设置的安装孔,该对安装孔的间距
与任意两个相邻调节孔的间距相同,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外框架上。

在一实施例中,防护棚与脚手板的铰接结构是:防护棚的底部分布有多个铰接板,
脚手板上设有与铰接板数量相同的铰接座,铰接板通过销轴铰接在铰接座内,防护棚的顶
部可沿销轴转动远离或靠近外框架。

其中,铰接座由一对耳片构成,铰接板位于该对耳片之间,销轴横穿该对耳片及铰
接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将防护棚安装在爬升式脚手架上,使防护棚能随架体提升逐渐升高或降低,搭
设过程可在较低地面完成,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防护棚采用调节杆连接在爬升式脚手架上,该连接结构为刚性支撑连接,承重
能力和抗风能力均较强;

3、防护棚为倾斜角度防护,可以使坠落物体直接滑入脚手板上,减低防护棚的堆
积荷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架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顶部防护棚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顶部防护棚结构,包括:爬升脚手架和安装在爬
升脚手架上的防护棚1。爬升脚手架包含架体、附墙导向装置、升降机构及控制装置等构成,
架体包含外框架和由上至下逐层连接在外框架上的脚手板2。其中,外框架由间隔排列的立
杆3和固定在相邻立杆3之间的护栏框4构成,立杆3上设有由上至下均匀间隔排列的调节孔
31,脚手板2的四个侧面均间隔排布有固定孔21,且四个侧面上的固定孔21排列间距一致,
安装时相邻两个脚手板2利用螺钉拼接固定,脚手板2再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杆3上。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棚1安装在外框架最顶部的脚手板2上,当然在实
际使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将防护棚设置在其他位置的脚手板上。防护棚1的底部铰接在脚
手板2的外侧面,防护棚1的顶部向外倾斜伸出,防护棚1与立杆3之间连接有调节杆5,调节
杆5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连接在防护棚1上,活动端安装在立杆3上,活动
端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一对上下并排设置的安装孔51,该对安装孔51的间距与
立杆3上任意两个相邻调节孔31的间距相同,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杆3上,调节杆5的安
装结构充分利用立杆3原有的调节孔31,外框架上无需增加额外的安装结构,同时由于防护
棚1、调节杆5等构件为定型化加工,可以周转重复使用,降低加工成本。

如图3所示,防护棚与脚手板的铰接结构是:防护棚1的底部分布有多个铰接板11,
为了便于生产安装,铰接板11设置在一U型夹板12的侧面上,U型夹板12再通过螺钉夹持固
定在防护棚1底部。脚手板2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连接座22,连接座22的顶面设有与铰接板11
数量相同的铰接座23,铰接座23由一对耳片构成。安装时将防护棚上的铰接板11分别插入
对应的一对耳片之间,再通过销轴铰接。铰接完成后,防护棚1的顶部可沿销轴转动远离或
靠近外框架,只需更改调节杆5的长度或调节杆5连接在防护棚1上的位置,即可调整防护棚
1的倾斜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升脚手架的顶部防护棚结构,包括:外框架、防护棚及由上至下逐层连接在外框架上的脚手板,外框架最顶部的脚手板上连接有防护棚,防护棚的底部铰接在脚手板的外侧面,防护棚的顶部向外倾斜伸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棚能随架体逐渐升高或降低,搭设过程可以在低空完成,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