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防水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屋顶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屋顶作为建筑物最上层的构件,应做好防水、排水措施,这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中的
一个难题。屋顶的防水、排水工作没处理好,会影响房屋的整体寿命。为了增强屋顶的防水
效果,可以直接在屋顶表面铺设防水涂层。授权公告号CN20332082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
了一种长寿命住宅屋顶防水保温结构,自下而上包括多重防水保温隔热结构。但是,屋顶要
长期承受自然界的风雨、烈日等环境的影响,屋顶表面铺设的涂层易出现磨损或开裂等现
象,可能导致屋顶墙体在雨天时会出现渗水现象。屋顶出现渗水,导致屋顶墙体潮湿,影响
房屋整体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防水结构,该结构有效减缓了屋顶渗水,屋顶
墙体潮湿时的防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屋顶防水结
构,包括上屋顶和下屋顶,漏水腔中两侧墙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上屋顶上设
有导热片,导热片一端位于漏水腔中,一端位于上屋顶上表面,导热片位于上屋顶上表面一
端连接集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屋顶出现渗水时,风通过进风口进入上屋顶和下屋
顶形成的漏水腔,同时集热板中的热量通过导热片传递到漏水空腔中,使漏水腔中的温度
上升,从而加速吹干上屋顶的渗水,保持上屋顶下表面墙体的干燥,达到屋顶防水效果。
当有少量渗水滴落时,漏水由于重力作用,经过上屋顶和下屋顶形成的漏水腔,滴
落到下屋顶上表面。风通过进风口进入上屋顶和下屋顶形成的漏水腔,同时集热板中的热
量通过导热片传递到漏水腔中,漏水腔中温度上升,加速吹干下屋顶上表面的少量漏水,保
持下屋顶墙体的干燥,达到屋顶防水效果。
此时,该结构可以达到屋顶漏水时的防水效果。
同时,风进入上下屋顶形成的漏水腔,可对由上屋顶滴落下来的漏水形成阻力,能
减缓漏水滴落速度,同时也能带走部分漏水,从而降低漏水滴落时对下屋顶上表面的破坏。
优选的,进风口处和出风口处均设有通风管,所述进风口处的通风管管口连接有
鼓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屋顶出现渗水时,启动鼓风机,经过通风管中的风进入
上屋顶和下屋顶形成的漏水腔,加速吹干上屋顶的渗水。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呈弯折状,所述通风管管口朝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不能从通风管中进入上下屋顶形成的漏水腔,以此
达到防止雨水从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漏水腔,从而达到屋顶防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有塞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下雨时,塞上塞子,使漏水腔形成封闭的空间,防止
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漏水腔中。当出现下雨天时,上屋顶出现漏水,打开塞子,形成对流空间,
接入鼓风机,从而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
优选的,出风口一侧墙体上设有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天上屋顶漏水较多时,造成下屋顶出现积水,通过
通风管进入漏水空腔的风可以促进积水向排水口流动,通过下屋顶上表面的排水口将积水
排出,达到屋顶的排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下屋顶的上表面设有斜坡,坡面顶端位于进风口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天上屋顶漏水较多时,造成下屋顶上表面出现积
水,下屋顶上表面设有斜坡时,可加速积水向排水口流出,达到屋顶的排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下屋顶和上屋顶之间连接有若干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能对上屋顶起到支撑作用,对上屋顶的支撑起到加
固作用。
优选的,所述立柱为圆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屋顶的上表面有积水,积水流入排水口途中经过立
柱时,积水可沿着立柱的弧面流向排水口,有效排出下屋顶上表面和立柱连接处的积水,达
到屋顶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上屋顶的表面和下屋顶的上表面都覆盖有PVC防水卷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涂层可对上屋顶的上下表面和下屋顶的上表面起到
防水的效果。
PVC防水卷材有优异的物理性能拉伸强度高,伸长率好,热尺寸变化率小,耐老化;
低温柔型性好,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性能好;施工方便,宽幅宽搭接少,可焊接、牢固可靠且无
污染;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边角细部处理方便;浅颜色的表面反射紫外线照射,卷材表面吸
收热量少,温度低。
PVC防水卷材能有效对上下屋顶起到防水效果。同时PVC防水卷材还可以对房屋起
到隔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风可以从进风口中进入漏水腔中,同时
上屋顶上的导热片提供热量使漏水腔中温度上升,加快吹干上屋顶的渗水,使上屋顶和下
屋顶墙体干燥,达到屋顶的防水效果。风也能减缓漏水滴落速度,从而能降低漏水滴落时对
下屋顶上表面的破坏。同时下屋顶在渗水较多出现积水时,该结构能有效的排出下屋顶上
表面的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屋顶;2、下屋顶;3、漏水腔;4、立柱;5、进风口;6、出风口;7、墙体;8、通
风管;9、排水口;10、导热片;11、鼓风机;12、集热板;13、排水管;14、PVC防水卷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屋顶防水结构,参见图1,包括上屋顶1和下屋顶2,上屋顶1和下屋顶2形成漏
水腔3,在漏水腔3的两侧墙体7上分别设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6,上屋顶1上设有导热片10,导
热片10一端位于漏水腔3中,一端位于上屋顶1上表面,导热片10位于上屋顶1上表面一端连
接集热板12。
进风口5处和出风口6处均设有通风管8,进风口5处的通风管8的管口设有鼓风机
11,出风口6一侧墙体7上设有排水口9。下屋顶2的上表面呈单侧倾斜的斜坡,坡面顶端位于
进风口5一侧。下屋顶2和上屋顶1之间连接有若干立柱4,立柱4为圆柱。上屋顶1表面和下屋
顶2上表面覆盖有PVC防水卷材14作为防水涂层。
当上屋顶1出现渗水时,由鼓风机11将风吹入通风管8中,风经过通风管8进入上屋
顶1和下屋顶2形成的漏水腔3,同时导热片10能够对漏水腔3提供热量,使漏水腔3中温度上
升,加速吹干上屋顶1出现的渗水。
当上屋顶1渗水、漏水严重时,漏水会由于重力作用滴落到下屋顶2上表面出现积
水,积水通过下屋顶2上表面的斜坡流向排水口9。当经过立柱4时,积水可沿着立柱4的弧面
继续向排水口9流动,同时由通风管8进入漏水腔3中的风能加快积水流向排水口9,流向排
水管13,排出积水。
当不下雨时,两对侧墙体7的进风口5和出风口6塞上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