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扶手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活动扶手。
背景技术
浴室或者卫生间的地面比较湿滑,人行走在湿滑地面上非常容易摔倒,所以在浴
室或者卫生间的墙上安装一个扶手,能够为人员提供一个支撑点,可以有效避免人在浴室
或者卫生间内滑倒。
如申请号为201510132386.6的专利文件公开的浴室老年人扶手,它包括底座、支
撑部件和扶手部件,底座上通过支撑部件固定扶手部件,支撑部件包括两根支撑管和设于
两根支撑管之间的多根横管,扶手部件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和弯头,第一管件与第二管
件倾斜连接,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端部连接弯头,弯头端部固定于墙面,底座一侧设置健身
结构,健身结构包括一根竖管和设置于竖管顶端的圆盘,圆盘与竖管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
的老年人扶手,设置有底座、支撑部件和扶手部件,老年人顺着扶手部件,站立平稳后,将手
握在两根支撑管上,脚踏在多根横管上,进行腿部锻炼,还可以将手抱在圆盘,进行左右旋
转,锻炼手腕灵活性。
但是上述的扶手占用的空间较大,且不能够活动,在夜晚使用时不方便,不能够满
足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活动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活动扶手,包括:
安装板;
支撑条,其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有夜光结构。
较佳的,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向托架,所述支撑条固定在所述转向托架上
并通过所述转向托架转动。
较佳的,所述安装板表面开设有弧形的滑槽,所述滑槽的端部开设有限位口,所述
转向托架上设置有可滑动的锁定扣,所述锁定扣位于所述滑槽内并可滑动至所述限位口用
以限制所述支撑条转动。
较佳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红外感应模块,所述支撑条内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
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加热所述支撑条。
较佳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电热元件以及导线,所述电热元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条
内,所述导线两端与所述电热元件以及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
较佳的,所述支撑条内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所述导线上用以根据所
述支撑条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导线通断。
较佳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挡板。
较佳的,所述限位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夜光条。
较佳的,所述支撑条为“U”形的管状结构,且所述支撑条的两条臂上套设有用于防
滑的套管。
较佳的,所述支撑条上的所述夜光结构由与两个所述套管一一对应且呈条状设置
的两个第一夜光条构成,所述第一夜光条轴向分布在对应的所述套管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活动,便于在夜晚使用。
2、通过转向托架可以带动支撑条旋转。
3、红外感应模块能够控制加热模块工作,加热模块加热支撑条,使支撑条的温度
升高,从而提高了使用者与支撑条接触时的舒适感。
4、当支撑条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器会断开电热元件,停止加热,从而使
支撑条发热,但是避免温度过高而烫伤使用者。
5、限位挡板能够使支撑条在支撑时更加稳定。
6、限位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夜光条,这样能够使整个活动扶手的发光效果更明显,
从而提高夜间使用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00、安装板;110、转向托架;111、锁定扣;120、滑槽;130、红外感应模块;
140、限位挡板;141、第二夜光条;200、支撑条;210、夜光结构;211、第一夜光条;220、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活动扶手,包括安装板100与支撑条200,其中,安装板100是
一种板状的基座结构,能够固定在墙壁的面上。
支撑条200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100上,所谓的转动连接,就是指支撑条200可以
以某一支点进行转动;且所述支撑条200上设置有夜光结构210。
此处值得指出的是,支撑条200就是一个扶手状的结构,能够给使用者提供一个扶
持的支撑点,并且支撑条200可以如时钟的指针一样在安装板100上转动,并可以在相应的
角度固定住。
夜光结构210就是能够在无光或者微光环境中产生明显的光效提示的部件,可以
是荧光条或者是夜光条。
安装板100可以固定在浴室或者卫生间的墙面上,也可以固定在需要的任意地点,
例如室外各种场合,其使用场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改变,并不一定要限定在浴室或者卫
生间内。
实际使用时,支撑条200安装在安装板100上,可以翻转下来,然后供手掌支撑,由
于支撑条200能够转动,所以占用空间较小,在清洗墙壁时也不会产生影响。
此处值得指出的是,在无光或者微光环境中,使用者可以看到夜光结构210,由于
夜光结构210是在支撑条200上的,从而在黑暗的环境中立刻找到支撑条200的位置,翻转后
进行支撑。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板100上转动连接有转向托
架110,转向托架110是一小块矩形的板状物件,其作用是在支撑条200与安装板100之间的
起到转动件的效果。
所述支撑条200固定在所述转向托架110上并通过所述转向托架110转动,转向托
架110通过转动节点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00上,此处值得指出的是,转动节点就是转向托架
110的上端部,当转向托架110转动时,下端以上端为圆心旋转,从而带动支撑条200旋转。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板100表面开设有弧形的滑
槽120,该滑槽120可以优选为四分之一圆的圆弧形,并且以转动节点为圆心开设。
所述滑槽120的端部开设有限位口(图中未标出),限位口就是沿着滑槽120的半径
方向向外开设的一部分,可以视作滑槽120的端部向外延伸了一部分,用以卡住转向托架
110。
所述转向托架110上设置有可滑动的锁定扣111,所述锁定扣111位于所述滑槽120
内并可滑动至所述限位口用以限制所述支撑条200转动。
简单来所,锁定扣111本身能够在转向托架110上滑动,且锁定扣111的下端是位于
滑槽120内的,从而不限制转向托架110转动,但是当锁定扣111的下端滑入限位口内时,转
向托架110就被锁定住,所以无法转动,同时限制支撑条200转动,使用者就能够握住固定住
的支撑条200。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板100上设置有红外感应模
块130,所述支撑条200内设置有加热模块(图中未标出),红外感应模块130是一种包含了红
外传感器的机构,能够感应相应方向人员,并发送相应的指令。
简单来说,使用者的出现在红外感应模块130的感应区域内,红外感应模块130发
出的红外线被反射回来,从而启动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加热支撑条200,使支撑条200的温度
升高,从而提高了使用者与支撑条200接触时的舒适感。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电热元件(图中未标出)以及导线
(图中未标出),电热元件就是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元件,通常可以优选为电热管,所述
电热元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条200内,用以加热支撑条200,使用电热元件进行加热,具有加热
快,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所述导线两端与所述电热元件以及所述红外感应模块130电连接,导线为电热元
件供电,红外感应模块130控制导线中电流的通断,从而使红外感应模块130控制电热元件
工作。
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来到安装板100前,被红外感应模块130感应到,也就是说,
当红外感应模块130发出的红外线被人体挡住反射回来后,红外感应模块130通过导线启动
电热元件,从而使支撑条200发热。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条200内设置有温控器(图中未标出),温控器
是一种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
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所述导线上用以根据所述支撑条200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导线通
断。
简单来说,就是当支撑条200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器会断开电热元件,
停止加热,从而使支撑条200发热,但是避免温度过高而烫伤使用者。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板100上设置有限位挡板
140,支撑条200的起始位置一般是在十二点钟方向的,那么转向托架110是在三点钟方向,
限位挡板140位于安装板100的左侧边上,当支撑条200旋转九十度后,转向托架110正好位
于六点钟方向,且此时转向托架110的左侧边正好抵触在限位挡板140上,从而限制支撑条
200继续转动,这种限制方式能够承受的扭矩上限较大,从而确保了支撑条200在支撑时的
稳定性。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限位挡板140上设置有第二夜光
条141,这样能够使整个活动扶手的发光效果更明显,从而提高夜间使用时的便利性。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条200为“U”形的管状结构,
且所述支撑条200的两条臂上套设有用于防滑的套管220,提高了使用者握持时与支撑条
200之间的摩擦力,令使用者可以更好的抓住支撑条200。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条200上的所述夜光结构210由与
两个所述套管220一一对应且呈条状设置的两个第一夜光条211构成,所述第一夜光条211
轴向分布在对应的所述套管220外壁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