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82277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34288.4

申请日:

2016.08.25

公开号:

CN206110076U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06; E02B3/12; E03B3/02; A01G25/02

主分类号:

E02B3/06

申请人:

王巍巍

发明人:

王巍巍

地址: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南京路六段11号锦州市水文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该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包括一梯形坝体,在梯形坝体的顶端设有一雨水收集净化装置,所述梯形坝体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防水层、土壤层、第二防水层和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右端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该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内部结构稳定,不易溃塌,抗冲刷能力强,防水功能佳,能够收集净化雨水用于浇灌坝体上的植被。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是:包括一梯形坝体,在梯形坝体的顶端设有一雨水
收集净化装置,所述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储水箱底座,在储水箱底座右侧
设有一自带控制阀的排污口,在储水箱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内部与储
水箱底座相连通的输水管,在输水管的顶部设有一水平设置的雨水收集盘,输水管与雨水
收集盘的内部相连通,在雨水收集盘的上方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冷却箱,在两输水管之间竖
直设置有若干根底部与储水箱底座相连通的太阳能集热管,太阳能集热管的顶部穿过雨水
收集盘与设置在冷却箱内部的蒸发器相连通,在蒸发器的顶端设有若干个底部与蒸发器内
部相连通的蒸汽出口,在冷却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排气口,在冷却箱的左下方设有
一与设置在冷却箱左侧的水泵相连接的排水管,在冷却箱的右下方设有一密封箱,在密封
箱内从右向左依次设有充电电池、充电模块和光电转换模块,在冷却箱的顶部中央设有一
控制装置,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在控制装置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沿冷
却箱长度方向设置的太阳能接收板,太阳能接收板通过导线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所述水
泵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在梯形坝体内部设有一倾斜设置的喷淋管,喷淋管的一端与
水泵相连,喷淋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在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根竖直设置的伸出于梯形坝
体的喷淋头;所述梯形坝体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防水层、土壤层、第二防水层和混凝土层,
混凝土层的右端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

说明书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

(二)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水土流失在我国十分严重,它是造成土地资源平衡失调的原因之一,因
此河道的堤坝工程严重影响到河道的畅通和土地的流失。但是普通的水利堤坝仅仅是简单
的斜面护堤,护堤上的植被在夏季不能得到很好的浇灌。夏季雨水资源比较丰富,如果能够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将雨水收集净化后用于浇灌护堤上的植被,则能大大节约淡水资源,符
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外,护堤多为简单泥土或沙袋堆砌而成,容易被雨水冲散造成水土
流失,底部容易被河水冲刷,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堤坝溃塌。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内部结构
稳定、不易溃塌、抗冲刷能力强、防水功能佳、能够收集净化雨水用于浇灌坝体上的植被的
水利工程生态堤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包括一梯形坝体,在梯形坝体的顶端设有一雨水收集净
化装置,所述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储水箱底座,在储水箱底座右侧设有一
自带控制阀的排污口,在储水箱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内部与储水箱底
座相连通的输水管,在输水管的顶部设有一水平设置的雨水收集盘,输水管与雨水收集盘
的内部相连通,在雨水收集盘的上方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冷却箱,在两输水管之间竖直设置
有若干根底部与储水箱底座相连通的太阳能集热管,太阳能集热管的顶部穿过雨水收集盘
与设置在冷却箱内部的蒸发器相连通,在蒸发器的顶端设有若干个底部与蒸发器内部相连
通的蒸汽出口,在冷却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排气口,在冷却箱的左下方设有一与设
置在冷却箱左侧的水泵相连接的排水管,在冷却箱的右下方设有一密封箱,在密封箱内从
右向左依次设有充电电池、充电模块和光电转换模块,在冷却箱的顶部中央设有一控制装
置,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在控制装置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沿冷却箱长
度方向设置的太阳能接收板,太阳能接收板通过导线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所述水泵通过
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在梯形坝体内部设有一倾斜设置的喷淋管,喷淋管的一端与水泵相
连,喷淋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在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根竖直设置的伸出于梯形坝体的喷
淋头;所述梯形坝体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防水层、土壤层、第二防水层和混凝土层,混凝土
层的右端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包括一梯
形坝体,在梯形坝体的顶端设有一雨水收集净化装置,雨水收集净化装置能够收集净化雨
水,用来浇灌坝体上的植物,大大节约了淡水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述梯形坝体
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防水层、土壤层、第二防水层和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右端为向外凸出
的圆弧形,采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中间夹住土壤层的结构,增强了坝体的防水功能,
能够有效防止坝体水土流失。混凝土的右端采用向外凸出的圆弧形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
能够避免坝体底部被河水冲刷,增强了坝体的抗冲刷能力,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雨水收集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1梯形坝体,2雨水收集净化装置,3储水箱底座,4排污口,5输水管,6雨水收
集盘,7冷却箱,8太阳能集热管,9蒸发器,10蒸汽出口,11排气口,12水泵,13排水管,14密封
箱,15充电电池,16充电模块,17光电转换模块,18控制装置,19太阳能接收板,20喷淋管,21
喷淋头,22第一防水层,23土壤层,24第二防水层,25混凝土层。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3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梯形坝体1,在梯形坝体1的顶端设有一雨水收
集净化装置2,所述雨水收集净化装置2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储水箱底座3,在储水箱底座3右
侧设有一自带控制阀的排污口4,在储水箱底座3顶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内部
与储水箱底座3相连通的输水管5,在输水管5的顶部设有一水平设置的雨水收集盘6,输水
管5与雨水收集盘6的内部相连通,在雨水收集盘6的上方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冷却箱7,在两
输水管5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根底部与储水箱底座3相连通的太阳能集热管8,太阳能集热
管8的顶部穿过雨水收集盘6与设置在冷却箱7内部的蒸发器9相连通,在蒸发器9的顶端设
有若干个底部与蒸发器9内部相连通的蒸汽出口10,在冷却箱7的顶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排
气口11,在冷却箱7的左下方设有一与设置在冷却箱7左侧的水泵12相连接的排水管13,在
冷却箱7的右下方设有一密封箱14,在密封箱14内从右向左依次设有充电电池15、充电模块
16和光电转换模块17,在冷却箱7的顶部中央设有一控制装置18,所述充电电池15通过导线
与控制装置18相连,在控制装置18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沿冷却箱7长度方向设置的太阳能
接收板19,太阳能接收板19通过导线与光电转换模块17相连,所述水泵12通过导线与控制
装置18相连,在梯形坝体1内部设有一倾斜设置的喷淋管20,喷淋管20的一端与水泵12相
连,喷淋管20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在喷淋管20上设置有若干根竖直设置的伸出于梯形坝体1
的喷淋头21;所述梯形坝体1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防水层22、土壤层23、第二防水层24和混
凝土层25,混凝土层25的右端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

当雨季来临时,雨水收集盘6收集雨水,雨水通过输水管5进入到储水箱底座3中,
根据连通器原理,储水箱底座3中的雨水再进入到太阳能集热管8中,太阳能集热管8吸收太
阳能后对雨水进行加热蒸发。水蒸汽上升到蒸发器9中,从蒸发器9顶端的蒸汽出口10进入
到冷却箱7内冷却成水,当需要浇灌植被时,水泵12抽取冷却箱7内的水通过喷淋管20和喷
淋头21喷洒浇灌植被。

该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包括一梯形坝体1,在梯形坝体1的顶
端设有一雨水收集净化装置2,雨水收集净化装置2能够收集净化雨水,用来浇灌坝体上的
植物,大大节约了淡水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述梯形坝体1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
防水层22、土壤层23、第二防水层24和混凝土层25,混凝土层25的右端为向外凸出的圆弧
形,采用第一防水层22和第二防水层24中间夹住土壤层23的结构,增强了坝体的防水功能,
能够有效防止坝体水土流失。混凝土的右端采用向外凸出的圆弧形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
能够避免坝体底部被河水冲刷,增强了坝体的抗冲刷能力。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
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
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
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该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包括一梯形坝体,在梯形坝体的顶端设有一雨水收集净化装置,所述梯形坝体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防水层、土壤层、第二防水层和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右端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形。该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内部结构稳定,不易溃塌,抗冲刷能力强,防水功能佳,能够收集净化雨水用于浇灌坝体上的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