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822688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15281.0

申请日:

2016.07.29

公开号:

CN206034939U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1/32; E04G5/00

主分类号:

E04G21/32

申请人: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巍杰; 唐齐超; 傅觉聪; 洪嘉驹; 刘磊; 张炳学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滨河大道深业泰然水松大厦17层17A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代理人:

王利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钢梁的连接耳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包括前端部及与所述前端部一体连接的后端部;所述前端部设置有前侧边,所述前端部靠近所述前侧边的位置设有安装卡口;所述后端部包括第二上侧边、与所述第二上侧边垂直连接的第二后侧边及与所述第二上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二下侧边,所述后端部靠近所述第二上侧边的位置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后侧边设置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下侧边的卡槽;上述结构,不仅具有可重复利用、可频繁拆装及适用性强的性能,而且解决了主结构为箱型梁或者无钢梁的情况下无法挂设防护网的问题,简化拆装流程,节省安装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钢梁的连接耳板
连接,所述固定板包括前端部及与所述前端部一体连接的后端部;所述前端部设置有前侧
边,所述前端部靠近所述前侧边的位置设有安装卡口;所述后端部包括第二上侧边、与所述
第二上侧边垂直连接的第二后侧边及与所述第二上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二下侧边,所述后端
部靠近所述第二上侧边的位置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后侧边设置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下侧
边的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位
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前端部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后端部呈长方形结构;所述安装卡口为圆
形开口,所述卡槽为长方形开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还包括第一上侧
边、第一下侧边及第一后侧边;所述前侧边与所述第一后侧边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下侧
边垂直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上侧边连接;所述第一上侧边与所述第一下侧边相对设置且与
所述前侧边倾斜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边的长度小于所述
第一后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后侧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下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下侧边
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上侧边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侧边与所述第二
下侧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卡槽卡设在所述连接耳板上,所述卡槽的宽度根据所述连
接耳板的厚度进行调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还
包括辅助板及防滑螺丝,所述辅助板垂直焊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并通过所述防滑螺丝固定在
所述连接耳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为长方形钢板结
构,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短边及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所述辅助板在其中间位置设置有
防滑螺栓孔,所述防滑螺栓孔朝向所述安装卡口的一侧焊接有螺帽以与所述防滑螺丝固
定。

说明书

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防护网的防
护网安装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建造更多更大的体育、休闲、展览、航空港、机库等大空间
和超大空间建筑物的需求十分旺盛。此类建筑形式一般为空间钢结构,其结构形式可分为
网架(轻钢)、空间桁架(重钢)等。这些建筑物通常都具有跨度大、造型独特、受力复杂及建
成后具有地区标志性意义等特点。

在超高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为提高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防护性,一般都会在施
工作业面以下采用在搭建的脚手管外围设置防护网,以防止物件掉落、高空坠物、人员跌落
等事故发生,随着作业面的升高逐次拆除防护网并转移至上一道安装位置进行安装。目前
防护网的安装多采用专用夹具固定在主结构上或者在钢梁上焊接脚手管连接两种方式。

采用专用夹具夹持在主结构上进行防护网安装的方式,是利用所述专用夹具作为
支点安装防护网。即先在外框钢梁上安装好所述专用夹具,再将防护网吊装至安装位置与
所述专用夹具进行连接。随着作业面往上移,将防护网与所述专用夹具分离,利用塔吊将防
护网转运至下一个安装位置,最后拆除所述专用夹具。此种安装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对于
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适用性不强,例如箱型主结构或者没有主结构的结构,所述专用夹具
没有夹持的位置进而无法安装防护网;2)防护网与所述专用夹具采用分开安装,先安装所
述专用夹具,再安装防护网,这样将造成一定的人力资源浪费。

采用在主结构上焊接脚手管安装防护网的方法,先将防护网吊装至安装位置,并
将防护网与已焊接的脚手管进行连接,利用已焊接的脚手管作为防护网的受力支撑点。当
防护网拆除时,将防护网与脚手管分离,最后利用火焰切割等方式将脚手管从钢梁上切除。
此种安装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脚手管焊接与防护网安装分别为两个不同的作业流程,需
要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进行施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此外,焊接及切割作业需要消耗额
外的材料和设备资源;2)此方法需要在钢梁上焊接脚手管,防护网拆除后又需切除脚手管,
这样的操作方式易破坏钢梁母材,影响结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旨在其不仅
具有可重复利用、可频繁拆装及适用性强的性能,而且解决了主结构为箱型梁或者无钢梁
的情况下无法挂设防护网的问题,简化拆装流程,节省安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
与钢梁的连接耳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包括前端部及与所述前端部一体连接的后端部;所述
前端部设置有前侧边,所述前端部靠近所述前侧边的位置设有安装卡口;所述后端部包括
第二上侧边、与所述第二上侧边垂直连接的第二后侧边及与所述第二上侧边相对设置的第
二下侧边,所述后端部靠近所述第二上侧边的位置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后侧边设置有向下延
伸至所述第二下侧边的卡槽。

进一步地,前述的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前端部呈直角梯形
结构,所述后端部呈长方形结构;所述安装卡口为圆形开口,所述卡槽为长方形开槽。

进一步地,前述的前端部还包括第一上侧边、第一下侧边及第一后侧边;所述前侧
边与所述第一后侧边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下侧边垂直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上侧边连接;
所述第一上侧边与所述第一下侧边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前侧边倾斜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前侧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后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后侧边的
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下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下侧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上侧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前述的第一下侧边与所述第二下侧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卡槽卡
设在所述连接耳板上,所述卡槽的宽度根据所述连接耳板的厚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前述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还包括辅助板及防滑螺丝,所述辅助板垂
直焊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并通过所述防滑螺丝固定在所述连接耳板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辅助板为长方形钢板结构,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短边及两个
相对设置的长边;所述辅助板在其中间位置设置有防滑螺栓孔,所述防滑螺栓孔朝向所述
安装卡口的一侧焊接有螺帽以与所述防滑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网安
装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安装卡口及卡槽的固定板结构及具有防滑螺栓孔并与所述固定
板焊接在一起的辅助板结构,不仅实现了建筑结构与防护网之间的连接,而且还实现了所
述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牢固性;利用此种结构的安装连接装置,不仅很好
地解决了主结构为箱型梁或者无钢梁的情况下无法挂设防护网的问题,而且该装置可重复
利用,有效地利用钢柱本身的安装连接耳板,简化安装及拆卸流程,提供了安全、快速、高效
的防护网安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
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
“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此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
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
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
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一侧通过钢管(未
图示)与防护网连接,另一侧固定连接至主结构200的连接耳板201上(参图3所示)。所述防
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板1、辅助板2及防滑螺丝300。所述固定板1与所述连接耳板201
连接,所述辅助板2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上并通过所述防滑螺丝300固定在所述连接耳板201
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板2垂直焊接在所述固定板1上。

所述固定板1包括前端部及与所述前端部10一体连接的后端部11。所述前端部10
与所述后端部11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部10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后端
部11呈长方形结构。

所述前端部10包括前侧边100、第一上侧边101、第一下侧边102及第一后侧边(未
标号)。所述前侧边100与所述第一后侧边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下侧边102垂直连接,并与
所述第一上侧边101连接。所述第一上侧边101与所述第一下侧边102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前
侧边100倾斜连接。所述前端部10靠近所述前侧边100的位置设有安装卡口4以便于将安装
有防护网的脚手管(未图示)固定在所述安装卡口4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侧边100的长
度小于所述第一后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后侧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下侧边102的长度,所
述第一下侧边1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上侧边101的长度。所述安装卡口4为圆形开口。

所述后端部11包括第二上侧边103、与所述第二上侧边103垂直连接的第二后侧边
104及与所述第二上侧边103相对设置的第二下侧边(未标号)。所述后端部11靠近所述第一
后侧边及所述第二上侧边103的位置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后侧边104设置有向下延伸至所述
第二下侧边的卡槽3。所述卡槽3卡设在所述连接耳板201上,所述卡槽3的宽度根据所述连
接耳板201的厚度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侧边102与所述第二下侧边位于同
一水平线上。所述卡槽3为长方形开槽。

所述辅助板2为长方形钢板结构,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短边20及两个相对设置
的长边21。所述辅助板2在其中间位置设置有防滑螺栓孔5,所述防滑螺栓孔5朝向所述安装
卡口4的一侧焊接有螺帽6以与所述防滑螺丝300固定。所述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安装就位
后通过所述防滑螺丝300实现与所述连接耳板201进一步固定,防止所述防护网安装连接装
置在施工过程中滑落。

可以理解,所述固定板1与所述辅助板2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两者之间相应的角
度,即可以采用焊接固定连接,也可采用铰接活动连接;同时,所述辅助板2还可根据实际情
况取消。另外,还可根据实际加工的便利性,采用多块固定板及辅助板焊接而成。此外,亦可
采用圆钢等其他截面焊接成带有卡槽、安装卡口的结构。

可以理解,所述安装卡口还可设置成开孔、凹槽、挂钩或者带安全舌片的凹槽,只
要所述防护网可通过所述安装卡口在安装前或安装过程中与本安装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即
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安装卡口及卡槽的
固定板结构及具有防滑螺栓孔并与所述固定板焊接在一起的辅助板结构,不仅实现了建筑
结构与防护网之间的连接,而且还实现了所述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牢固
性;利用此种结构的安装连接装置,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主结构为箱型梁或者无钢梁的情况
下无法挂设防护网的问题,而且该装置可重复利用,有效地利用钢柱本身的安装连接耳板,
简化安装及拆卸流程,提供了安全、快速、高效的防护网安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钢梁的连接耳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包括前端部及与所述前端部一体连接的后端部;所述前端部设置有前侧边,所述前端部靠近所述前侧边的位置设有安装卡口;所述后端部包括第二上侧边、与所述第二上侧边垂直连接的第二后侧边及与所述第二上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二下侧边,所述后端部靠近所述第二上侧边的位置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后侧边设置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下侧边的卡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