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铺装道路,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利于雨水下渗和足底按摩保健
功能的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尤其适合海绵城市建设。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对雨水的生态利用,通过雨水下渗达到
补充地下水和削弱雨洪的目的。同时,园林道路也是城镇居民健身的场所,其中行走于园林
道路便是较为最普通和最经济的一种休闲和运动方式。
但是,目前市政道路建设通常采用不透水不透气的光面砖作为铺装材料,铺设的
下垫面不能渗水,稍有雨水就导致路面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同时,光面砖形
成的道路在人们行走较长时间后都会让人感到脚底乏累,不适合进行较长时间的休闲运
动。
而且因透水砖的成本是光面砖的5~10倍,若全采用透水砖进行铺装,成本提高了
5~10倍,无法在工程中得到应用。若全采用普通光面砖进行铺装,会导致积水,也不利于人
们行走。若全采用凹凸不平的地砖铺装也会导致积水,同时影响车行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施工、成本可控并具有雨水下渗及
足底按摩功能的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所述多功能园林
铺装道路包括铺设在道路中央的透水砖区、铺设在所述透水砖区两侧车行道上的光面砖区
以及铺设在两侧人行道上的凹凸砖区,所述透水砖区、光面砖区、凹凸砖区分别由透水砖、
光面砖、凹凸砖铺设而成,所述光面砖区设置有1~3‰的内倾,所述凹凸砖区设置有1~3‰
外倾。
优选地,所述透水砖区的宽度为1.2~1.4米。
优选地,所述光面砖区每侧宽度为0.8~1.0米。
优选地,所述凹凸砖区每侧宽度为0.4~0.5米。
优选地,所述透水砖、光面砖、凹凸砖的材质为陶瓷砖、混凝土砖或沙质固化砖。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通过采用普通光面砖、透水砖、凹凸砖三种类
型的砖混铺而形成,并在光面砖区设置有1~3‰的内倾,在凹凸砖区设置有1~3‰外倾,充
分利用重力将雨水导向透水砖和路齿缝区域,有利于雨水下渗。同时,在人行道区域采用凹
凸砖的形式,能够利用凹凸砖的凹凸面对行人的足底进行按摩,缓解人们行走较长时间后
产生的脚底乏累感。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不仅结构简单、方便施工,而且成本
较低,易于在工程实践中推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断面示意图;
图3为凹凸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其采用普通光面砖、透水砖、凹凸砖
三种类型的砖混铺而形成。如图1~图3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具体地,所述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包括铺设在道路中央的透水砖区1、铺设在所述透水砖区
1两侧车行道上的光面砖区2以及铺设在两侧人行道上的凹凸砖区3,所述透水砖区1、光面
砖区2、凹凸砖区3分别由透水砖、光面砖、凹凸砖铺设而成。
具体地,所述透水砖区1铺于道路中央,一是下雨的雨水便于直接下渗,减轻雨水
对路面的冲刷,有利于减少雨洪;二是减少车行对砖体的磨损,避免下渗功能的降低。同时,
将透水砖区1铺于道路中央还可以降低对透水砖产品对耐压强度的要求,进一步降低生产
成本。所述透水砖区1的宽度为1.2~1.4米,铺装总宽度略小于小轿车两车轮轴间距,以减
小机动车对透水砖的磨损。
如图2所示,光面砖区2铺于车行道上,位于透水砖区1两边,所述光面砖区2设置有
1~3‰的内倾,有利于雨水通过透水砖面下渗,达到保持行车与雨水下渗目的,所述光面砖
区1每侧宽度设置为0.8~1.0米为宜。
所述凹凸砖区3铺于人行道上,人行道位于车行道两侧,紧贴道牙4铺设。所述凹凸
砖区3设置有1~3‰外倾,使得雨水能够通过路齿缝直接流入排水沟或绿地,所述凹凸砖区
3每侧宽度设置为0.4~0.5米为宜。如图3所示,所述凹凸砖区3上表面为凹凸面5,下表面为
平整面6。在铺装时,将凹凸面5向上、平整面6向下设置,利用凹凸砖的凹凸面5对行人的足
底进行按摩,缓解人们行走较长时间后产生的脚底乏累感。
优选地,所述透水砖、光面砖、凹凸砖的材质为陶瓷砖、混凝土砖或沙质固化砖,其
铺装工艺采用常规工艺即可实现。同时砖的颜色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为任意色调,提升景观
性,同时其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任意规格,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等。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通过采用普通光面砖、透水砖、凹凸砖三种类
型的砖混铺而形成,并在光面砖区设置有1~3‰的内倾,在凹凸砖区设置有1~3‰外倾,充
分利用重力将雨水导向透水砖和路齿缝区域,有利于雨水下渗。同时,在人行道区域采用凹
凸砖的形式,能够利用凹凸砖的凹凸面对行人的足底进行按摩,缓解人们行走较长时间后
产生的脚底乏累感。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园林铺装道路不仅结构简单、方便施工,而且成本
较低,易于在工程实践中推广。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范围当中。